颈部疼痛的中医治疗原则
颈部疼痛的中医治疗原则
1、熟悉颈部落痛常识熟悉颈部疼痛常识,了解颈椎解剖特点,做到科学预防与治疗颈部疼痛。掌握1—2种颈椎自我保健方法,积极预防颈部疼痛发生,选择正确的门诊治疗,而目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针对目身病症,选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求快速痊愈。
2、原则性与个体性由于颈部疼痛的病因复杂。发病原因各不相同,颈部疼痛患者的吕体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治疗原则的—个重要方面是要强调原则性与个体性相结合,不同的病人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方案应切实可行。
3、坚持自我治疗颈部疼痛的自我治疗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只要长期坚持,科学指导,颈部的不适和疼痛就一定能够治愈。自然疗法中专门针对预邵疼痛采用的外贴治疗、牵引、运动疗法、灸疗、药枕、康复锻炼等方法,要根据不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具体方案,综合治疗。
4、强调局部与整体颈印疼痛在临床上表现为局部疼痛。实则是全身性病变,在治疗上要做到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譬如:颈部疼痛旱期运动疗法是最重要的一种疗法。虽说颈部疼痛是一种局部疾病,但全身性运动可以缓解颈部疼痛症状,对颈部疼痛的治疗有极大的益处。事实上有许多颈部疼痛患者就是坚持了全身性的运动疗法而治愈了颈部疼痛。所以颈部疼痛患者要做到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
5、提高生存质量提高生存质量,缓解患者痛苦,是颈部疼痛的治疗目的,同时也是治疗的原则。颈印疼痛是一种慢性疾病,在这样—个漫长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患者正常的生长发目和生活,维护健康和劳动力,在延长寿命的同时提高其生存质昌,也是有关颈邵疼痛治疗的—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6、强调中西医结合颈部疼痛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在调节代谢紊乱、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其效果都优于单纯的西医药治疗,这已为大量的临床研究所证实。对于传统疗法难以治疗的颈部疼痛,可采用手术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如何治疗
一、西医治疗
1.发热期 治疗原则:抗病毒,改善中毒症状,减轻外渗和预防DIC。
2.低血压休克期 治疗原则:积极补容,注意纠酸。
3.少尿期 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4.多尿期治疗原则 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5.恢复期 治疗原则为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出院后应休息1~2个月。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和垂体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治疗。
6.合并症治疗
二、中医治疗
根据不同的症状用不用的方法治疗。
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
1、分清标本缓急,标本兼治
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人体的抗癌能力和致癌因素来说,人体的抗癌能力是本,各种致癌因素是标;从致癌因素和症状而言,致癌因素是本,症状是标。从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来说,原发灶为本,转移灶为标。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消除内外致癌因素、扶正、控制和消除原发病灶等均属治本,针对恶性肿瘤的各种并发症和一些急症进行治疗均属治标。莱芜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朱振胜
在临床实际中应分清标本缓急,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若因肿瘤的进展,出现了危急并发症时,就必须先行治疗,而后再行治疗肿瘤。如肺癌并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呼吸困难时,虽以肺癌为本,呼吸困难为标,但呼吸困难已危及生命,治疗就应以缓解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及呼吸困难为,待其改善后,方可考虑抗癌治疗。若肿瘤病人病情比较稳定、无危重紧急症状出现,就直接针对肿瘤本身治疗。
2、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乃因虚而发病,因虚而致实,虚实夹杂。一般来说,在肿瘤患者体质较好,正气尚未明显虚弱时,多以祛邪为主,即祛逐癌毒法。如《医学心悟》云:“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随着病情的发展至中晚期,患者正气已虚,此时应攻补兼施,即扶助正气,祛逐癌毒;或以补虚为主兼以祛邪;或以祛邪为主兼以补虚;或攻补并重,兼顾治疗。若肿瘤至晚期,正气大衰,不任攻伐,则当以扶正为主,稍佐以祛邪抗瘤之药物。
若肿瘤患者手术或放、化疗后,机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治疗上应以扶正补虚为主。具体运用应把握好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的原则。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肿瘤,其病机复杂,病情多变,分析要运用中医的辨证方法认识疾病的本质,以及邪正双方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同时应当与辨病相结合,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工具,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临床治疗尚需灵活运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原则。例如,如果两个食道癌和肝癌患者,都出现气滞血瘀、毒热蕴结等病机变化,治疗时就都可采用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的治则治法。
中医治疗子宫脱垂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子宫脱垂的原则
中医认为,子宫脱垂多由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气虚失于收摄所致。依据临床症状与表现可分为:气虚型,治疗原则益气升提;肾虚型,治疗原则补肾固脱;湿热型,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兼以固脱。
中医治疗子宫脱垂之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人参健脾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健脾资生丸:每次9克,每日3次。
中医治疗子宫脱垂之外治法
1. 熏洗法:药用黄芪30克,枳壳30克,艾叶10克,五倍子10克,葱白5-10根煎水趁热先熏后洗。
2.坐浴法:药用枯矾9克,乌贼骨15克,五味子9克,五倍子9克,冰片3克煎水坐浴。
3.外敷法:药用五倍子、煅龙骨各12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匀,外敷脐中及脱出之子宫。也可用五倍子与覆盆子等量,共研细末,用麻油调匀,外敷于脱出之子宫及阴道膨出部位。
4.艾灸法:用艾条灸百会、足三里、气海、长强等穴。
中医治疗子宫脱垂之中药验方
1、取金樱子根60克,水煎服,每日2次。
2、用白背根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3、用白前、山药、桔梗、土牛膝、广木香、丹参、花粉各30克,山茄、土大黄各15克,铁菱角60克。水煎服,每日2次。
中医治疗子宫脱垂之中药食疗
1、用荔枝1000克,黄酒1000毫升。共浸7天后,每日早晚各饮酒30毫升。
2、用鸡蛋1只、何首乌30克。以水煎首乌,取浓汁,再入鸡蛋共煮至熟,吃蛋喝汤,每日2次。
中医治疗子宫脱垂之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子宫脱垂,主要对象是第Ⅰ度和第Ⅱ度脱垂的患者。目前的有效率在90%左右。主要针法有芒针法、体针法、电针法、穴位埋线等。
防治乳房痛的中医食疗方
1.玉米丝瓜络羹:玉米100克,丝瓜络50克,桔核10克,鸡蛋1个,前三物加水熬l小时,起锅前加入蛋花、水淀粉、冰糖调匀服用,每周两次。2.海带生菜煲:海带100克,生菜100克,姜、葱末少许,用清水先煲海带30分钟,起锅前放入生菜、调料、香油,每日一次。3.凉拌芹菜海带:海带100克,芹菜100克,姜、葱末少许,海带、芹菜焯熟,捞盘中加入调料、香油,每日一次。4.夏枯草当归粥:夏枯草、当归、香附各1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白粥、红糖拌服,每周两次。二、乳腺炎乳房疼痛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胃郁热、乳汁淤积所致。食疗原则:清肝胃,解毒,通络,散结。常用食疗举例:1.蜜汁无花果:无花果100克,山楂3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蜜糖服用,每日两次。2.丝瓜炖豆腐:丝瓜150克,豆腐100克,加水同煲20分钟,起锅前放入姜、葱、香油,每日一次。3.桔梗赤小豆粥:桔梗、皂角刺各1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赤小豆粥中拌服,每日两次。适于乳腺炎化脓期。4.花粉当归粥:黄芪、花粉各10克,当归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红糖服用。每日两次,适于乳腺炎破溃期。三、乳腺癌乳房疼痛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冲任失调,肝肾不足,肝郁痰淤,邪毒蕴结。食疗原则:应结合在其综合治疗中,不影响正规治疗为原则。常用食疗举例:1.蟹壳适量焙干,碾末备用。每次2克,每日三次,黄酒送服。2.天冬30~90克,炖服。每周两次。3.穿山甲10克,丹参1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加入白粥中服用,每日一次。4.蜂房、浙贝、山慈菇、莪术各l0克,蛇舌草、苡米各3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适量冰糖服用,每周两次。
盆腔炎饮食治疗方法
湿热淤结型
症状剖析:下腹部疼痛胀满拒按,热势起伏不定,寒热往来,带下色黄量多,气味臭秽,经期延长,大便或稀或干,尿赤,舌红有淤点,舌苔黄厚,脉弦滑。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对症食材:绿豆、红豆、马齿苋、田鸡。
气滞血淤型
症状剖析:小腹胀痛或刺痛,月经期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有血块,带下频多,情志抑郁,乳房及胸胁胀痛,舌体紫暗,有淤斑、淤点,舌苔薄白,脉弦涩。
治疗原则:理气活血、化淤止痛。
对症食材:茼蒿、干荔枝、佛手瓜、芹菜、柚子、橘子。
寒湿凝滞型
症状剖析: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加重,得热痛缓,腰骶部冷痛,小便频数清长,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沉迟。
治疗原则:祛寒除湿、活血化淤。
对症食材:茴香、生姜、羊肉、狗肉、桂圆、干荔枝。
气虚血淤型
症状剖析: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不愈,痛连腰骶,经期加重,神疲无力,食少纳呆,舌质暗红,有淤斑、淤点,舌苔白,脉弦涩无力。
治疗原则:益气健脾、化淤散结。
对症食材:干荔枝、粳米、小米、黑木耳、猪肚、鸽肉。
蟹足肿的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对于蟹足肿的治疗原则,首重改善体质,临床上,常见的蟹足肿体质比较偏向“湿热”与“血瘀”两种类型,详细区分如下:
1、 湿热型:患者经常有容易疲倦、胸闷、伤口不容易愈合的症状,大便时常不成形,脉象濡数、舌苔黄湿,这种体质可以用猪苓、茯苓、泽泻、白术、甘草等中药来改善。
2、 血瘀型:患者受伤后、经常有瘀青不容易消退的情形,舌象呈现瘀紫色,脉象则通常为弦涩,则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来改善,例如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等中药。
3、 脾虚型:蟹足肿的患者除了有疤痕容易过度增生外,也合并有胃口差、容易腹胀、腹泻、中气不足的现象,这4、 肝火旺型:患者容易有口干口苦的症状,平常容易生气动怒、眼睛经常红红的,经常失眠、便秘,这种“火气大”的体质,则需要用一些退火的中药来改善,例如龙胆草、栀子、柴胡、黄芩、木通等。
乳腺癌中医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法:在清热解毒药中,有许多中药具有抗癌作用。清热解毒法是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法则之一。在中、晚期乳腺癌病人中,一般多伴有毒热内蕴或邪热瘀毒的症状,此时本大法可与其他方法结合治疗,多获良效。
活血化瘀法:中医专家认为,肿瘤与瘀血有关,瘀血是乳腺癌的病理病因之一。活血化瘀药的应用,不但能改善乳腺癌病人的“高凝状态”,使癌细胞处于抗癌药物及病人自身免疫活性细胞抑制之下,而且能降低血小板凝聚,减少肿瘤的转移,有利于癌症的控制和癌灶的清除。
扶正祛邪法:中医认为,当人体正气亏虚时,邪气才能所凑,即致病因子得以发挥作用,而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并使肿瘤得以浸润、扩散和转移,所以扶正祛邪是治疗乳腺癌的根本方法之一。
软坚散结法:中医理论指出,对坚硬如石的肿瘤,“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此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与其他疗法结合,可增强消除癌瘤的效果。
化痰祛湿法:许多肿瘤是痰湿凝聚所引起,因此,化痰祛湿法在肿瘤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可减轻症状,对有些肿瘤亦可得以控制。
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历来是采用内治的方法,按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主要根据“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之法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瘀毒内阻、气血衰竭4型分别施治。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原则
1、以毒攻毒法:
中医认为,瘤之所成。无论气滞血瘀或痰凝湿聚或热毒内蕴或正气亏虚,久之均能淤积成毒,毒结体内是肿瘤的根本病因之一。由于肿瘤形成缓慢,毒邪深居,非攻不克,所以临床常用有毒之品克之,性峻力猛,即所谓“以毒攻毒”。研究表明:以毒攻毒药物大多对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常利用其具有开结、走窜、拔毒的功效,但在临床上应辨证清楚,在正气充足之时使用,并在此期间要配合适量的扶正药物,做到祛邪而不伤正,一般此方法多用于早期癌症患者,且应做到适可而止。
2、活血化瘀法:
癌症的中、晚期都会有或多或少疼痛的出现,此时,适当应用活血化瘀药,不但能改善或减轻患者的疼痛现象,而且可以配合自身免疫力达到抑制癌肿扩散的目的。
3、扶正祛邪法: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亏虚,邪气乘虚而入,即癌细胞得以成长壮大,从而引起乳腺癌的发生,并使得出现局部的浸润、甚至扩散转移至邻近器官或随淋巴到全身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所以,对待此种病情,必须做到扶正祛邪。
4、软坚散结法:
以治其标,消除肿块。软坚散结药物抗肿瘤主要在于直接杀伤癌细胞等作用。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散结片对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破坏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肝癌细胞模系结构,使细胞膜溶解破碎、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使肝癌细胞整体崩解碎裂。
5、化痰祛湿法:
不少肿瘤是痰湿凝聚所造成,因而,化痰祛湿法在肿瘤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可减轻症状,对有一些肿瘤亦可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