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的药用作用
萝卜的药用作用
萝卜可以治疗以下疾病:
1、治偏头痛
原料:取鲜白萝卜捣烂取汁,每次取2~3滴
做法:左侧头痛滴右鼻孔,右侧头痛滴左鼻孔。
2、治干咳无痰
原料:取白萝卜适量,榨汁300毫升,放入6克冰糖
做法:加热温服,空腹每日2次饮用。
3、治扁桃体炎
原料:取白萝卜榨汁100毫升,甘蔗榨汁100毫升
做法:调匀。口含5分钟后缓缓咽下,每日弘6次,能消炎利咽。
4、治小儿伤风咳嗽
原料:萝卜汁15毫升,饴糖9克,加生姜汁3滴混匀
炖温服用。或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去渣,加蜂蜜30克煮沸,徐徐饮完。
5、治感冒
原料:白萝卜250克,水300毫升
做法:洗净切片,加水,文火煎成200毫升,加适量白糖调味,趁热先饮100毫升,半小时后再饮100毫升。
6、治咳嗽痰多
原料:取霜降后白萝卜
做法:洗净捣碎挤汁,炖后加适量蜂蜜温服。每次60毫升,每日2次。或白萝卜、生姜、梨各适量,均匀切片后水煎代茶饮用。每日2次。
7、治麻疹咳嗽
原料:白萝卜籽60克
做法:研细末装入瓶中,每次6克,米汤送服,每日3次。或白萝卜适量,水煎加饴糖服用。每日2次。
8、治哮喘
原料:白萝卜200毫升,加蜂蜜30毫升
做法:同煎服,每日2次。
9、治慢性支气管炎
原料:白萝卜250克,冰糖60克,蜂蜜适量,加水250毫升煎成100-150毫升
做法:吃萝卜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
10、治扁桃体炎
原料:白萝卜汁30毫升,甘蔗汁15毫升
做法:加适量白糖水冲服,每日3次。
11、治声哑失声
原料:白萝卜1只,加皂角3克
做法:水煎后吃萝卜喝汤。每日3次。
12、治百日咳
原料:白萝卜500克切片,加冰糖6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3次,连用数日。或白萝卜250克,橄榄6克,洗净,切碎水煎,每日2次,连服数日。或鲜白萝卜适量捣汁,加适量麦芽糖,蒸熟后饮用。
13、治猩红热
原料:白萝卜125克切片,加青果6克
做法:捣碎后,水煎服。每日2次。
14、治胃痛
原料:白萝卜汁100毫升
做法:加入少量姜汁温服,餐后饮,每日2次。
15、治恶心呕吐
原料:白萝卜1只捣碎挤汁,加红糖少许
做法:开水冲服。或白萝卜1只切片后,用蜂蜜煎服,随意嚼食,每日2次。
16、治痢疾
原料:白萝卜250克挤汁,加白糖30克
做法:开水冲服,每日2次。或萝卜汁60毫升,加浓茶1杯,鲜蜂蜜30毫升和匀蒸热,一次服用。
17、治习惯性便秘
原料:白萝卜籽
做法:炒后研末,每次服9克,每日2-3次。
18、治吐血
原料:白萝卜汁30毫升,藕汁30毫升
做法:调匀服下,每日2次,连续服用。
19、治高血压头晕
原料:白萝卜汁15毫升
做法:口服,每日2次,连服一周即有疗效。
20、治矽肺
原料:萝卜,鲜荸荠
做法:每日大量吃鲜萝卜和鲜荸荠,3个月后黑色痰可减少,咳嗽逐渐减轻,连续服半年到一年,症状可逐渐消失。
牛肉的药用作用
1、治气虚自汗:牛肉250克,黄芪、党参、淮山、浮小麦各30克,白术15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同煮汤,煮至牛肉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2、治体虚羸瘦、饮食不振、大便溏稀者:牛肉250克,砂仁、桂皮、陈皮、白胡椒各3克,生姜15克,同煮汤,食盐、香葱调味食用。每日1次,连服几次见效。
3、治营养性水肿:牛肉150克切片,蚕豆150克,加水同煮,少量食盐调味,佐膳食用。
4、治肺痈:牛肉250克洗净切块,生姜25克,同放锅内用小火煮至八成熟,加入去皮切块的南瓜500克,同煮至熟烂,熟后加食盐、味精调味食用。有化痰排脓、利肺作用。
5、治高血压、慢性肝炎等:鲜番茄250克洗净切块,牛肉100克切薄片,用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膳食用。有平肝降压、健胃消食、补脾益血作用。
6、治气血虚弱:牛肉500克切小块,撒上适量食盐和胡椒粉后,再用面粉拌和,放入油锅内炒成赤色,加入两个切片的洋葱共炒,倒入番茄汁1杯,枸杞子30克,共煮1小时,再加入胡萝卜片约100克,土豆片150克,快熟时加入洋葱3个(切片),豌豆荚一把,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有补益强壮作用,对儿童和老年人是营养极佳的大补菜肴。
7、治癌症术后、放化疗体虚等:牛肉200克洗净切成片,枸杞15克,灵芝9克洗净,把枸杞、灵芝放在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入牛肉同煮熟,再放入葱、姜、胡椒粉、蒜煮沸片刻,然后拿出灵芝,放盐、油调味后即可。有滋阴养血、解毒抗癌功效,适用于癌症术后,放化疗中,或家庭药膳。
8、治病后气血双亏:鲜牛肉150克(剁成肉末),枸杞20克,与大米100克同煮粥。粥熟时加适量姜末,熟后加油盐调味食用。有健脾强胃、补中益气、强筋健骨功效,适用于病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虚浮肿、营养不良。
9、牛肉60克绞烂,用摄氏六七十度热水泡十分钟,滤去渣炖熟,即牛肉汁,能补血健胃,久病体虚宜食之。
10、黄牛肉煮浓汁喝,治脾虚久泻甚至脱肛、面浮足肿,有健脾止泻之功。
11、参芪牛肉汤:牛肉250克,黄芪、党参、淮山、浮小麦各30克,白术15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同煮汤,煮至牛肉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可治气虚自汗。
12、牛肉1、5公斤,砂仁、陈皮、桂皮、白胡椒各3克,生姜15克,同煮汤,食盐、香葱调味分几次食用。有补血健脾之功,适用于体虚疲乏,饮食不振,大便溏稀病者。
13、牛肉粥:鲜牛肉100-150克,剁成肉末,与大米(或小麦)100克同煮粥,粥熟时加适量姜末,熟后加油盐调味食用。有健脾强胃,补中益气,强筋健骨,祛寒消肿作用。适用于病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食欲不振,大便溏泄,体虚浮肿,营养不良,下肢湿疹等症。
14、番茄烧牛肉:鲜番茄250克洗净切块,牛肉100克切薄片,用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膳食用。有平肝益血,健胃消食,养肝补脾作用。对高血压,慢性肝炎有良好的辅助治疗功效。
15、南瓜炖牛肉:牛肉250克洗净切块,生姜25克,同放锅内用小火煮至八成熟,加入去皮切块的南瓜500克,同煮至熟烂,熟后加食盐、味精食用。有化痰排脓,利肺作用。适用于肺痈、咳吐浓痰等症。
16、枸杞炆牛肉:牛肉500克切小块,撒上适量食盐和胡椒粉后,再用面粉拌和,放入油锅内炒成赤色,加入两个切片的洋葱共炒,倒入番茄汁一杯,枸杞子30克,共煮一小时,再加入胡萝卜片约100克,土豆片150克,快熟时加入洋葱3个(切片),豌豆荚一把,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有补益强壮作用,对儿童和老年人是营养极佳的大补菜肴。
17、茴香牛肉:牛肉400克切块,放在炒香研成粉末的芝麻里搅拌均匀,并放置二小时后,再放入热油锅内速炒片刻,加水煮沸后,再放酱油、糖用小火煮半小时,煮熟后装入碗内。上面撒上炒香研成末的小茴香15克即可食用。有强壮身体,止咳除痰作用。适用于风寒咳嗽,寒痰多,食欲不振等症。
土豆的药用作用
1.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原料:未发芽的新鲜土豆
做法:洗净切碎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天早晨空腹服下一两匙,酌加蜂蜜同服,连续半月至二十天。服药期间忌用刺激性食物,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和习惯性便秘,疼痛治愈后还须继续服用一个月。
2.治皮肤湿疹
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四至六次,两三天后便能治愈,治皮肤湿疹。
3.贫血所引起的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手足冰冷等症
土豆150克,苹果50克。洗净去皮,再加入樱桃、苹果各50克共同打汁饮用,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4.胃痛、恶心反胃
土豆100克,生姜8克,橘子肉15克。土豆洗净去皮、生姜8克洗净、橘子肉15克共榨汁去渣饮用,对于胃神经官能症之食欲不振、呕吐反胃,治疗效果良好。
5.慢性长期性便秘
新鲜土豆洗净取约300克打汁,每天早晨或午饭前各服120毫升,即可增强肠子的蠕动以治疗便秘。
6.补气健胃
土豆250克。土豆加水适量捣烂绞汁,煮沸后停火,早晚各1杯(约180毫升),连服1个月。补气、健脾、消炎。适宜脾胃不良者食用。
豌豆的药用作用
1、辅助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将豌豆苗,洗净捣烂,榨取汁液,每次饮50毫升,一日两次。
2、治小儿、老人便秘:将鲜豌豆200克煮烂,捣成泥,与炒熟的核桃仁20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每次吃50毫升,温服,一日两次。
3、用于烦热口渴,或消渴口干,以及产后乳汁不下,乳房作胀:嫩豌豆250克,加水适量,煮熟淡食并饮汤。该方有“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之功。
4、用于湿浊阻滞,脾胃不和,吐泻转筋:豌豆120克,陈皮10克,芫荽60克。加水煎汤。分2~3次温服。
5、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院腹疼痛,大便泄泻:豌豆50克,糯米100克,大枣适量。将豌豆洗净,糯米淘洗,同放入锅中;加水煮粥,不停搅拌,煮至粥稠米烂即成。
青萝卜的药用作用
1、饭后腹胀,生食青萝卜能及时嗝气,顿感舒适。
2、滞食不消,可将青萝卜切片与山楂服用。
3、冬季感冒,可边吃青萝卜边喝热茶,疗效甚佳。
吃青萝卜的最佳时间
冬天产的青萝卜最好吃。
青萝卜的选购方法
挑选青萝卜时首先萝卜的表皮应该是不应发干的,水气比较大,在拿起来掂一掂它的轻重,一般的来讲,稍重萝卜比较好,不会有糠心的。
大葱的药用作用
1.葱汁治鼻炎:取大葱适量,去根皮,洗净,捣如泥,取汁(葱涕更好),每日3次,每次向鼻内滴2~3滴,也可用棉球蘸葱汁塞于鼻孔内,无刺激时再换棉球。
2.葱白治鸡眼:取靠近根部比较好的新鲜葱白1小段,剥下最外层的薄皮,将双脚用水洗干净后,把葱白皮贴在鸡眼上,并用干净白布包好。经过一昼夜,患处压痛会明显减轻,连贴数日,鸡眼变软,最后痊愈。
3.葱膜止鼻出血:取鲜嫩葱叶剖开,用干净棉球蘸擦葱叶内膜,待葱汁渗湿棉球后,将棉球塞入出血的鼻孔内,即可止血。
4.酒葱治关节炎:取大葱60~120克,老姜15~30克,均切细,捣碎,加适量白酒拌匀后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5.蜜葱治腮腺炎:葱白100克,洗净,捣如泥,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摊于塑料薄膜上,贴敷患处,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数日可愈。
6.葱水治痔疮疼痛:连须葱白25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待水温适宜时坐浴,1日2次。
山楂的药用作用
1.治一切食积: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上为末,蒸饼丸,梧于大,服七十丸,白汤下。(《丹溪心法》)
2.治食肉不消: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单方》)
3.治诸滞腹痛:山楂一味煎汤饮。(《方脉正宗》)
4.治痢疾赤白相兼: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空心下。(《医钞类编》)
5.治肠风:酸枣并肉核烧灰,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6.治老人腰痛及腿痛:棠梂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纲目》)
7.治寒湿气小腹疼,外肾偏大肿痛:茴香、柿楂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盐、酒调,空心热服。(《百一选方》)
8.治产妇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儿枕作痛:山楂百十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少许,空心温服。(朱震亨)
9.白领亚健康:山楂,枸杞各15克。以沸水冲泡2小时。频频饮用,每日数次。能健脑益肾。
10.冻疮:取鲜山楂适量,将其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纱布包裹固定。尤适用于冻疮未溃者,一般3天即可痊愈;对皮肤溃烂者,2~3天换药1次,一般7天即可痊愈。
11.感冒、鼻窦炎:山楂9克,甘草6克,胖大海2个,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
12.声带息肉:焦山楂30克(鲜山楂60克),用水浸泡后,加水适量煎煮2次,去渣取汁,合并煎液约1500毫升。使用时将药液稍加热,少量多次含漱于咽喉部,缓缓咽下,每日1剂。治疗期间切勿大声喊叫,禁声2周。
13.高血压、高血脂:山楂、白菊花各10克,决明子15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14.鼻窦炎:山楂9克,辛夷10克,苍耳子8克,甘草6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
15.消化不良:焦山楂、麦芽各10克,研末加适量红糖,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
16.腹泻:取山楂、五味子各适量,将其炒焦研细末,红糖水送服,每次10克,每日3次。
17.冠心病:生山楂片、桃仁、红花、郁金各15克,开水冲泡,加盖焖30分钟后服用,每日数次。
萝卜药用价值
萝卜(学名:Raphanus sativus L. ),十字花科萝卜属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类蔬菜,又名莱菔、水萝卜, 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原产我国。具有多种菜用和药用价值。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根皮绿色、白色、粉红色或紫色。茎直立,粗壮,圆柱形,中空,自基部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通常大头羽状分裂,被粗毛,侧裂片1~3对,边缘有锯齿或缺刻;茎中、上部叶长圆形至披针形,向上渐变小,不裂或稍分裂,不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粉红色或白色。
长角果,不开裂,近圆锥形,直或稍弯,种子间缢缩成串珠状,先端具长喙,喙长2.5~5厘米,果壁海绵质。种子1~6粒,红褐色,圆形,有细网纹。原产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品种极多,常见有红萝卜(变萝卜)、青萝卜、白萝卜、水萝卜和心里美等。
史学研究萝卜的原始种起源于欧、亚温暖海岸的野萝卜,萝卜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远在4500年前,萝卜已成为埃及的重要食品。萝卜根作蔬菜食用;种子、鲜根、枯根、叶皆入药,种子消食化痰,鲜根止渴、助消化,枯根利二便,叶治初痢,并预防痢疾,种子含油 42%,可用于制肥皂或作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