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早餐可降糖尿病风险
合理早餐可降糖尿病风险
研究人员对2681名25-37岁的年轻人追踪随访了八年,这期间他们出现过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胰岛素耐药和肥胖症。每天吃早饭的人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危险会降低。
胰岛素耐药性是机体对胰岛素丧失了敏感性,这常常是糖尿病发生的先兆。研究结果显示,与那些每周吃早饭少于两次的人相比,每天都吃早饭的人患肥胖症和胰岛素耐药性症状的危险会降低35%到50%。
研究人员说,除了吃早饭的频率之外,早饭的质量也很重要。比如完全由谷类构成的早饭能降低患病的危险,而经过加工的谷类早饭则不会。吃早饭之所以能够降低患肥胖症、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因为这样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食欲,减少白天过度进食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总结认为:该研究结果可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饮食结构与肥胖症及其他疾病发生的危险。
糖尿病患者怎么健康饮食
1.糖尿病肾病与膳食蛋白质摄入
理想的早餐应由谷类、动物性食物、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4类食物组成,然而,在临床营养学研究领域中,有关糖尿病肾病患者限制膳食蛋白质摄入的利弊之争似乎从未停止。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飞速上升,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备受关注,更多研究围绕其展开,而糖尿病肾病与膳食蛋白质摄入便是其中热点之一。那么,糖尿病肾病患者到底该如何摄入蛋白质类食物?本版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的专家与您一同分析。
2.糖尿病患者,早餐吃什么?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吃不吃早餐、如何吃早餐不但是健康的基本要求,也是控制餐后血糖的重要因素。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能力较差,一般情况下不能像正常人群那样在早餐时大量进食,同时,过度控制饮食还会导致其在上午10时左右出现低血糖反应,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早餐应加以关注与指导,在尽可能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以保证机体需要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控制能量摄取,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尤其是抗氧化营养物质),采用恰当的食物搭配与烹饪方法,做到平衡膳食。
3.早餐,有助健康成人预防糖尿病
由于健康成人一日的学习、工作、活动主要是在上午进行,因此要保证上午的学习、工作、活动效率,应维持机体正常的血糖水平,以保证大脑、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同时,研究发现,规律吃早餐规律吃早餐可降低超重及腹型肥胖发生风险,不吃早餐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与每日规律吃早餐的人群相比,不吃早餐男性糖尿病发病风险升高16%,女性升高9%。因此,健康成人要吃早餐,并吃对、吃好早餐,预防糖尿病。
4.合理组织好早餐,切实防控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是控制糖尿病发生或进展的关键。然而,在人的一生中,作为人体动力,尤其是神经、心脏、肌肉活动主要能源的糖是不可或缺的物质。也因为人体储存的碳水化合物(糖原)较少,因此,每天都需要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进行补充,且每餐均需要摄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早餐。
5.研究发现高脂食物诱发糖尿病机制
过量摄取高脂肪食物,就容易患上糖尿病,这是为什么呢?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DevelopmentalCell》上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确认,过多摄取高脂肪食物易患糖尿病与“分子马达”kif12有关,并且确认一种现有的治疗胃溃疡药物对高脂肪饮食引发的糖尿病具有治疗效果。
6.早餐营养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近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赵长峰、于连龙和胡藩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索早餐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效果及其对糖尿病人体内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指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餐模式干预时,其血脂代谢具有特殊性,需要密切监测与观察。
不吃早餐的危害
一项2012年发表的研究对29206名没有糖尿病的健康男性跟踪调查16年,发现和每天规律吃三餐的人相比,每天不吃早餐而只吃1~2餐的男性糖尿病风险会升高25%。即便除去其他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因素,甚至消除体重变化的影响,不吃早餐也会让患糖尿病的风险升高16%。也就是说,不吃早餐,哪怕并没有引起体重增加,仍然会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相比而言,两餐之间吃零食,容易导致肥胖,从而增加糖尿病危险;但如果体重不增加,就不会增加糖尿病危险。
另一项2013年发表的研究则对26902名男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和每天规律吃早餐的男性相比,不吃早餐的男性冠心病风险会上升27%。还有一项对3598人跟踪调查18年的研究发现,每周吃不到三次早餐的人,和每周吃三次以上早餐的人相比,平均体重要高1.9kg。
总之,这些研究证明,不吃早饭的人,会更容易患上肥胖、糖尿病和冠心病。如果再爱吃夜宵和零食,那就更加糟糕了。
白米饭竟然会引发糖尿病
白米饭会导致糖尿病?
近日,一则名为“白米饭—垃圾食品之王”的帖子在微博、微信流传,帖子中提到白米饭的升糖指数高达87,与油炸马铃薯条一样危险!对糖尿病病人来说,一碗一碗吃着白白的米饭,相当于吃一碗一碗的糖。其实国内外曾经做过多次研究,提示白米饭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白米饭的平均消耗数量在西方和亚洲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吃四份白米饭,而西方国家的人平均一星期才消耗五份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白米饭消耗越多,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越高,研究人员估计每增加一份白米饭(假设每份158克),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增加10%。相比于糙米,白米包括的纤维、镁和维生素含量低,而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因此报告称,高消耗白米饭的人因为上述营养素摄入量降低,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风险增加。
但是专家表示,不能够直接将米饭和患糖尿病的风险和主食挂上钩。“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米饭上,而是出在‘白’上。”专家说,精白米的确会对血糖的上升造成影响。精白米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大米,纤维含量较少,更加容易消化吸收,所以餐后血糖上涨的速度才会加快。如果身体一直处在高血糖的状态,没有进行足够的运动来消耗,就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而没有精磨过的各种糙米,或者是黑米、紫米等,纤维含量比精白米要多,如果混合起来煮成米饭,消化的速度就明显比精白米要低。
结语:想要身体好最重要的是饮食方式一定要是健康的。为何在日本,白米饭也是人们常吃的主食,但他们却比国人患上糖尿病的几率低很多,这是为什么?有专家称,国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就算天天不吃白米饭,依旧也会容易患上糖尿病。所以说,要想不患糖尿病,就应该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
打乙肝疫苗降糖尿病风险
肝脏在代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先前研究表明,肝脏疾病肝炎病毒感染就会显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然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糖尿病之间是否有类似的关系仍属未知。
美国加州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共选取了1.5万名成年人,其中有2000余名参与者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性;另有4000余名参与者接种了乙肝疫苗,不过接种成功率只有39%。分析结果显示,对乙肝免疫或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均会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降低约三成糖尿病患病风险,但乙肝疫苗接种与糖尿病预防之间的关系还需更多研究来加以确认。
男人低血糖吃什么好呢
1、山药
山药含有薯蓣皂甙、多巴胺、盐酸山药甙、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其中多巴胺和薯蓣皂甙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能够抵抗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
2、大蒜
大蒜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还能够保护血管和护肝作用,蒜不宜多吃。
3、豆类
豆类富含纤维素和镁,前者有助于提高血糖耐受力,而对于后者,某大学一项涉及8.5万参试者的研究发现,摄入镁较多的人,其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30%。
4、坚果
坚果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逆转胰岛素抵抗。每天吃坚果还可使心脏病患病风险降低35%。有杂志载文称,杏仁是坚果首选,因其富含蛋白质和抗氧化剂,常吃可降低升糖指数。另有研究发现,每周吃5次花生酱的妇女,罹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降低20%。
5、龙眼肉
龙眼肉就是桂圆肉,因为所含铁质丰富而且还含有维生素A、B、葡萄糖、蔗糖等,能治疗健忘、心 悸、神经衰弱等症,女性吃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糖尿病能治好吗 糖尿病怎么治疗
一般而言,糖尿病在没有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仅仅需要进行适当的药物控制和饮食、运动调理即可降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正常的生活影响不大。通常情况下。1型糖尿病及急性并发症一定要用胰岛素。一般的2型糖尿在疾病早期,合理食用降糖药物即可。
不吃早餐,增加糖尿病风险
事实上,不吃早餐造成热量摄入中断,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由于午餐和晚餐要把缺失的热量补回来,很容易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反弹性升高,使血糖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影响全天的胰岛素调节。此外,有研究发现早餐缺失的营养,难以通过其他方式补充。因此,无论多忙,早餐不能省。燕麦片有利于控制血糖,不吃早饭会让男性患上心血管病的风险上升27%,而夜里大吃大喝会让心血管病危险上升55%,我们知道,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而燕麦不仅对控制血糖有好处,还有轻度的调脂作用。研究证实:每日吃50克燕麦片,就可使每100毫升血中胆固醇含量平均下降39毫克,甘油三酯下降76毫克。
不过尽量不要选速溶麦片,即配料表中含糊精或植脂末的麦片。要选择煮后再吃的纯燕麦片,纯燕麦片是燕麦粒轧制而成,呈扁平状,形状完整。
专家指出,病人如果等到出现这些低血糖症状,才赶紧找东西来填饱肚子,很可能会因为感到过度饥饿吃得过量,这导致身体承受血糖过低和过高的大幅度波动,进一步恶化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失调的问题。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餐。忙碌的都市人经常因为要赶着上学上班,没空吃早餐。不吃早餐对一般健康人来说,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他们顶多饿了提早吃午餐,不过糖尿病人要空腹撑到中午就大不妙了。隔了一整晚没有进食,糖尿病人到了早上血糖一般偏低,要是不吃早餐,很可能会出现冒冷汗、头痛、手脚发抖、脾气变坏等低血糖症状。专家指出,病人如果等到出现这些低血糖症状,才赶紧找东西来填饱肚子,很可能会因为感到过度饥饿吃得过量,这导致身体承受血糖过低和过高的大幅度波动,进一步恶化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失调的问题。
研究也发现,不吃早餐的糖尿病人空腹胰岛素水平偏高,这意味着病人容易感到饥饿,还没到下一餐身体就发出肚子饿的信号,这导致病人容易过量进食,很难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人若长期没有控制好血糖水平,可能引起并发症,包括影响眼睛视觉,产生白内障,严重则可能造成心脏病、中风、截肢和肾衰竭等。
早餐对糖尿病人显然很重要,有助稳定早餐后以至全天的血糖水平,但是要吃什么、吃多少才算健康呢?
专家介绍,除了通过计算和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来避免吃得太多,糖尿病人也可以多吃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来维持饱足感,以免太快感到饥饿。所谓升糖指数(简称GI指数)指的是人们进餐后食物在体内血糖引起的反应。被归类为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比较长,碳水化合物被消化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比较慢,这意味着餐后的血糖会慢慢升高,对糖尿病人有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包括:糙米、通心粉、燕麦、苹果等。
人们每天所需的热量应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指导原则,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应该占每天总热量的45%-65%,同时,糖尿病人也应该摄取含有不同营养的食物。比起只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搭配了不同营养的食品,可以发挥延缓血糖升高的效用。在城市里的许多年长糖尿病人,习惯拿面包配咖啡当早餐,他们可能以为分量这么小,应该不会对血糖产生太大影响。事实上,这样的早餐只含有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
相比之下,如果病人吃的是搽上植物油或加了芝士的全麦面包,外加一小杯脱脂牛奶,这份早餐所含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有助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病人不单吃得更营养,也会因为能维持饱足感而不会过量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