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高怎么办 控制情绪
胆固醇高怎么办 控制情绪
胆固醇高的患者要避免过度紧张,因为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含量增高。
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控制情绪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和多梦。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
使情绪平稳,睡前不要做有强度的活动,不宜看紧张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勿牵挂家事,勿饮浓茶或咖啡。务求“精神内守”。
控制胆固醇偏高的食物
1、山药
胆固醇偏高怎么办?吃山药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胆固醇偏高的现象哦。山药中含有的黏液蛋白能够有效的减少皮下脂肪的沉积,因此可以避免肥胖症。除此之外,常吃山药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消化能力、帮助扩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让人体在相等的时间里消耗更多的脂肪。
2、苹果
苹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之一,常吃苹果也可以控制胆固醇偏高。这是因为苹果中所含有的果胶成分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另外,苹果中富含的钾元素可以排除人体内多余的钠盐,因此可以消除下半身浮肿的症状。吃苹果不仅可以控制胆固醇偏高,还有助于减肥。
3、玉米
大家都知道玉米的营养价值高,你还不知道吃玉米可以控制胆固醇偏高吧。玉米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磷、镁、硒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元素,它还富含了纤维质,经常吃可以有效的控制胆固醇偏高。而且玉米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同许多的食材搭配食用,因此食用非常方便。
怎么控制胆固醇 控制胆固醇你要避免这样做
肥胖会降低HDL-C,因此建议应维持理想体重。
例如:猪油、牛油、奶油、肥肉,应减少摄取。另外,以白肉取代红肉,并选择低脂奶类,也可以减少部分饱和脂肪的摄取。
饱和脂肪会增加LDL-C,并使得LDL-C不容易被代谢。
例如:植物性奶油、烤酥油、奶精、糕饼、起酥、薯条、炸鸡、糕点…等,应避免摄取。
许多研究都指出反式脂肪酸对身体有不利的影响,会使LDL-C上升、HDL-C降低,增加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率。
例如:内脏、蛋黄、蟹黄,可以适量吃,但仍不宜过量。
适量饮酒(每天40~60 cc红酒)可以使HDL-C增加,但过量则会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经前乳房胀痛怎么办 控制情绪
经前乳房胀痛与情绪、精神因素、长期高压工作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容易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使体内雌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乳房疼痛。
经前乳房疼痛的患者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听一些舒畅的音乐,或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这样可以有效改善经前乳房疼痛的症状。
怎么控制胆固醇 控制胆固醇要注意什么
肥胖会降低HDL-C,因此建议应维持理想体重。
例如: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应减少摄取。另外,以白肉取代红肉,并选择低脂奶类,也可以减少部分饱和脂肪的摄取。饱和脂肪会增加LDL-C,并使得LDL-C不容易被代谢。
3.避免摄取含「反式脂肪」的食物
例如:植物性奶油、烤酥油、咖啡伴侣、糕饼、起酥、薯条、炸鸡、糕点…等,应避免摄取。许多研究都指出反式脂肪酸对身体有不利的影响,会使LDL-C上升、HDL-C降低,增加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率。
例如:内脏、蛋黄、蟹黄,可以适量吃,但仍不宜过量。在美国新发布的「2015-2020饮食指南」中,取消了胆固醇300mg的摄取上限,认为饮食中的胆固醇与体内胆固醇的关联不大,因为体内胆固醇从饮食来源只有20%。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吃。
适量饮酒(每天40~60 c.c.红酒)可以使HDL-C增加,但过量则会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我们体内的胆固醇从饮食来源只有20%,其余80%是肝脏制造﹐因此减少饮食中摄取的「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可避免身体制造过多的胆固醇,这比起限制饮食中胆固醇含量还来的更有意义。而胆固醇的代谢也是在肝脏,因此,平时注重饮食均衡,并且摄取彩虹颜色的新鲜蔬果,提供肝脏充足营养,也有助于肝脏的代谢机能正常。
血脂高胆固醇高应该注意什么 控制情绪
高血脂患者要注意保持平静,因为过度的紧张和情绪激动,都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血脂增高。
胆固醇的控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能对动脉造成损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则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下面是一些专家推荐的饮食方法,旨在降低人体内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
多吃鱼
一项针对Ω-3脂肪酸(存在于金枪鱼、鲭鱼、鲑鱼和沙丁鱼等鱼类中)对hdl-c的影响进行的研究表明,当吃鱼的次数达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时,能有效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纤维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体内ldl-c的含量。营养专家指出,为了达到影响胆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纤维必须达到15~30克。可以在早餐中加上一盘黑莓,在午餐中加入半碗扁豆,在晚饭中加入一盘全麦面食,再加上5个对半剖开的桃干作为零食。
多吃大豆制品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叫作异黄酮。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有助于把危害动脉的ldl-c从人体中清除出去。
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在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进行的研究显示,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与人体内hdl-c含量成正比。专家建议,每天吃3~4份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马铃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绿色多叶蔬菜等,能提高人体血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从而提高体内hdl-c的数量,保证血管畅通。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不仅是身体的结构成分之一,还是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过分忌食含胆固醇的食物,易造成贫血,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但长期大量摄入胆固醇,不利于身体健康,会使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科学的饮食方法提倡适量摄入胆固醇。 不含胆固醇和胆固醇含量少的食物有:所有植物性食物、禽蛋的蛋清、禽肉、乳品、鱼等; 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黄、动物脑、动物肝肾、墨斗鱼(乌贼)、蟹黄、蟹膏等。 一般认为,胆固醇的摄入量以每天小于300毫克为宜(相当于1个鸡蛋黄中含的胆固醇量)。
不吸烟、适当喝一点酒和每周进行几次提高心脏功能的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体内hdl-c数量的3个关键。
少吃高脂类食物
动物肝脏、鸡蛋、牛羊肉等红色肉类,都ldl-c含量较高的食物,常吃这些食物,不利于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数量。南希·恩斯特是马里兰州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她指出,在任何旨在降低胆固醇的饮食方法中,都应尽量把从饱和脂肪中获得的热量,降低到全天饮食热量总数的10%。因为过量的饱和脂肪会加重人体内负责清除胆固醇系统的负担,从而导致动脉堵塞。
对脂肪的摄入比例进行重新分配
人体每天摄入的脂肪大致分为饱和脂肪(多存在于肉类等食物中)、多种非饱和脂肪(多存在于植物油中)和单一非饱和脂肪(存在于菜籽油和橄榄油中)。 改变日常膳食中上述3种脂肪摄入量的比例,能够降低人体内ldl-c的含量。对于体内胆固醇含量较高的人来说,3种脂肪的最佳分配比例7:10: 13。也就是说,从饱和脂肪中摄入的热量,应减少到总摄入量的7%以下;从多种非饱和脂肪中摄入的热量,应减少到总摄入量的10%以下;从单一非饱和脂肪中摄入的热量,则可增加到总摄入量的13%以上。
如何控制好胆固醇
健康是有颜色的:控制胆固醇,马上行动
2014年5月15日,北京——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CCEP)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的第四届“5·18血管健康日”宣布,今年的主题为“健康是有颜色的:控制胆固醇,马上行动!”
来自心血管、脑血管和糖尿病三大治疗领域的专家与会指出:人体是由血管组成的,不同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各不相同:第一步,要积极检查胆固醇;第二步,要根据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来确定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人群各自对应的胆固醇控制目标;第三步,对于心脑血管高危人群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胆固醇的控制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旦停药,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坚持长期、充分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以切实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胆固醇升高: 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罪魁祸首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报告数据:估计每年我国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胆固醇升高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的罪魁祸首。
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只有三分之一的胆固醇从食物中获得,因此,当吃进太多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时,人体血液中就会有很多的胆固醇。于是一些人认为“胆固醇高了,只要食物清淡些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因为,另外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
胆固醇也分“好坏”。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胆固醇(LDL)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危害极大。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介绍说: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BMI等其他多个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除冠心病患者外,卒中和糖尿病患者同样受到“坏胆固醇”危害
“坏胆固醇”不仅仅是冠心病患者心脏部位的血管堵塞,也同样可能造成脑部血管的堵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赵性泉教授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缺血性脑卒中(中风)密切相关。由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c)过多时沉积在脑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得血管变得狭窄或完全堵塞,阻挡血液通过就会引发缺血性中风。目前,中风已经成为我国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并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因此通过控制胆固醇来预防中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除了对冠心病患者、脑卒中患者外,“坏胆固醇”对糖尿病患者造成的巨大健康威胁往往被很多患者所忽视。
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IDF首位华人副主席、北京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作为冠心病和卒中两大疾病的庞大潜在人群,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糖尿病大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6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控制水平是为目前的最薄弱环节。
控制胆固醇,我们如何行动?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赵性泉教授介绍说,健康是有颜色的:不同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也不相同。国际上普遍用“赤橙黄绿”来标示血管健康程度:红色表示极高危;橙色表示高危;黄色表示中危;绿色表示低危。赤橙黄绿,分别代表了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警示我们关注胆固醇从现在开始,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人体由上亿血管组成,怎么才能控制住血管里的胆固醇?
胡大一教授介绍说, 首先,要积极检查胆固醇。 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
赤橙黄绿血脂危险分层
其次,要根据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确定胆固醇治疗目标。胆固醇正常值因人而异,临床证据和《指南》均强调,要依据危险分层干预胆固醇,根据患者个体特点决定胆固醇的达标值,目前,我国很多医院使用的血脂检验报告单以正常人标准为参考值,“一刀切”的参考范围让很多心血管高危人群误以为自己的血脂水平正常,延误就医时机。
极高危患者,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2.07mmol/L(80mg/dL) ;高危人群, 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2.59mmol/L(100mg/dL) ;中危人群则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3.37mmol/L(130mg/dL) ;低危人群的LDL-C目标值可<4.14mmol/L(160mg/dL) 。
三位专家一致建议,我们不但要知晓胆固醇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还应该了解自身血脂水平,从而了解自己的心血管风险程度以及不同风险人群的胆固醇控制目标,尽早评估,尽早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或中风的风险。控制胆固醇,马上行动!
第三步,积极使用他汀降胆固醇治疗。临床大夫经常被冠心病患者追问,“我已经吃了降脂药,胆固醇水平正常了,我可以停药了吧?”实际上,约70%“坏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这种合成是不断进行的。
对于橙色风险的冠心病、中风患者,以及刚刚发生过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众多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广泛存在,化验单上的箭头仅表示胆固醇水平被短时间内控制住了,但并不代表风险消失。若不持续控制,“坏胆固醇”持续合成和累积,斑块还会出现,使血管变得脆弱易破。
对此,胡大一教授指出: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提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首要的治疗目标。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LDL-C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他汀类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首选药物,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方面,能够减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
遗憾地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他汀的使用率很低,仅有1.7%。因此,心血管医生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对尚未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高危人群,加强胆固醇管理,积极他汀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治疗目标值。
而另一项来自美国的经验显示:控制胆固醇可以使心血管死亡率减少高达24%。对此纪立农教授也特别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胆固醇的控制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旦停药,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鼓励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坚持长期、充分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怎么控制胆固醇
避免油炸、煎…等高油脂的烹调方式,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炖、卤、烤…等来减少油脂的使用量。但这并不是说三餐都水煮就很健康,因为人体还是需要有油脂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每天应至少摄取1~2汤匙的好油脂。
例如:橄榄油、苦茶油。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LDL-C,并且增加LDL-C的代谢。
例如:鲭鱼、秋刀鱼、金枪鱼、海藻、坚果、亚麻籽、亚麻籽油。ω-3脂肪酸也有助于降低LDL-C,也具有抗发炎、降低血压、降低三酸甘油酯的作用。
每日应摄取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小孩5份、女人7份、男人9份),并用全谷根茎类取代精致的白饭或白面。膳食纤维可以减少饮食当中脂肪、胆固醇和糖分的吸收,因此每一餐都搭配蔬菜一起吃是较理想的。
例如:戒菸、运动、压力调适,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增加HDL-C。
女人脚臭怎么办 控制情绪
人在情绪不稳定或者是激动的时候得都会很急躁,情绪过度的急躁不安就会引起多汗的情况出现。这样也很容易出汗过多引起脚臭,或者加重脚臭的。所以平时要注意缓和自己的情绪保持欢快情绪。
怎么控制胆固醇 胆固醇的标准
血液当中的胆固醇依照功能不同,也有好、坏之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过高容易造成动脉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可以将周边组织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代谢,有「血管清道夫」之称,被视为是好的胆固醇,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没有特殊危险因子的民众,血液中胆固醇的标准建议如下:
胆固醇高跟肝有关系吗 如何降低高胆固醇
1、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胆固醇高要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极高的食物,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每天少于300毫克)。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70%)是肝脏合成的,只有少部分(30%)来源于食物,所以仅仅依靠减少胆固醇摄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胆固醇,但是控制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对降低胆固醇仍然是有帮助的。
2、多吃蔬菜。胆固醇高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膳食纤维的作用就是吸附更多的胆酸代谢产物,使之排出而不是重新回收利用。这样,肝脏“只好”利用更多的胆固醇合成胆酸以补充胆酸的丢失。大量研究证实,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明确作用。
3、戒烟酒。酗酒或长期饮酒,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三酸甘油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长期吸烟会使血清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4、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体力活动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三酸甘油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中的脂质。
5、控制情绪。胆固醇高的患者要避免过度紧张,因为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含量增高。
6、药物治疗。如果发现胆固醇只是稍微偏高可以采取以上生活方式调理,但胆固醇升高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患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时,则必须考虑服用药物来控制胆固醇的含量。
如何有效护理血糖高
01首先要去正规的医院做个检查,确定是否转变成糖尿病,然后i听取医生的意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降低血糖的药物,同事,平时在家,自己要定期检查血糖浓度。
02在饮食上面要严格控制是比较关键的,因为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所以平时尽量不要接触含糖量高的食物,同时少吃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
03平时要严格控制体重,多做锻炼,多运动,比如散步,慢跑。严禁喝酒抽烟,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情绪过度激动,也不要过度悲伤,要学会自己控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