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社交恐怖症怎么办
得了社交恐怖症怎么办
1、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对自己应有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事事处处得体,求全责备也是没有必要的。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谁也不会专门盯住我,注意我一个人的,摆脱那种过多考虑别人评价的思维方式。要记住: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也不过如此,以此来增强自信。
2、改善自己的性格。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比较内向,应注意锻炼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体育文艺等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伴和陌生人交往,在交往的实际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感,使自己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3、转移刺激。即暂时转移引起社交恐惧症的外界刺激。由于外界刺激在一段时间内消失,其条件反向在头脑中的痕迹就会逐渐淡漠,有时还可消除。
4、满灌疗法。即让人反复接触引起恐怖的刺激,使其逐步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
5、掌握知识。尽管都懂得开展社交的主要意义,但是有关社交的知识、技巧和艺术,以及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知识却掌握得不够。所以应全面掌握有关知识,真正明白道理,这对消除心病是大有裨益的。
6、系统脱敏法。其一般做法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使行为失常的患者没有焦虑不安瓜在、逐渐适应,最后达到矫正失常行为的目的。引导青少年患者先与家人接触、一步步地引导脱敏,并通过奖励、表扬使其巩固。
社交恐惧的鉴别诊断
(1)大多数人都有“正常”的社交焦虑或回避的经历,如害怕在公共场所演讲,这种害怕如果没有妨碍其社会或职业功能则不应诊断为社交恐怖症。
(2)回避型人格障碍,通常有社交焦虑和回避,这种障碍与社交恐怖症之间的区别可能相当困难,两种障碍可能互相有重叠,有关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详细资料参见有关人格问题的章节。
(3)广场恐怖症可有对社交情境的回避,但这种回避常继发于害怕在公共场所出现惊恐发作。这不是对社交情境本身的害怕,而是害怕如果在这样的情境中出现惊恐发作无法逃避或得不到帮助。
(4)特定的恐怖症指对特定刺激的害怕,然而这种刺激通常不是社交场合,而是昆虫或动物。通常是对刺激本身感到害怕而不是害怕在公共场所感到窘迫或丢脸。
(5)精神分裂症可有被他人注意或审视的妄想,然而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精神检查可作出正确的诊断。社交恐怖症没有思维障碍、情感淡漠或幻觉等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症状。
(6)一些社交恐惧信念可能很坚定,如认为自己的体味或身体的某部分变形或丑陋会引起别人的注视或否定评价。如果存在这样的妄想(即不管相反和客观的事实,虚假的信念很坚定),那么可以附加妄想性障碍的诊断。
恐惧症的类型
1.社交恐怖症[4]
(1)生物方面:社交恐怖有的伴随特殊神经系统的改变,如多巴胺吸收障碍,5-HT分泌失调(一种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等
(2)社会文化:由于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可能促进患者形成内向、情绪不稳及胆小怕事的性格,进一步患上神经症。
(3)心理:人格特征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性格内向、自卑、害怕负面评价者容易患病。
2.特定对象恐怖症:
生物方面:与社交恐怖不同,特定恐怖更多受遗传因素影响,如流血-注射-外伤型恐怖患者有64%的近亲患有恐血症,尤其受第14组染色体影响。
社会文化:比起其他恐怖症,特定恐怖与个人成长经历由其童年经历特别相关,如被狗咬造成对狗的恐怖,家暴造成对家庭的恐怖等。
心理:按照行为主义学说,特定恐怖可以理解成是形成了不良反射而后不断加强形成的。
3.广场恐怖症
大多数的患者都是由于突然爆发的惊恐障碍而产生广场恐惧症的。而惊恐障碍,最主要且研究深入的发病机制均与生物有关,特别是遗传和神经递质的运作。
青少年心理问题——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期,男女都可能出现。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青少年一到具体交往时,如找人交谈、或者别人与自己打交道,就出现了恐惧反应。表现在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这就是社交恐怖症。它往往会泛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工作学习造成极大妨碍。
社交恐怖症的特点是强迫性的恐怖情绪,想象出恐怖对象自己吓唬自己。例如,某大学有一女生性格内向,自尊心特强,处事谨小慎微。她总以为别人时刻在注意她、评价她,担心自己会出什么差错,让人瞧不起。后来,他暗暗爱上某男生,但又不敢表露,还怕别人知道这是个秘密。一次,有同学开玩笑说:“我知道你爱上他了,你别藏在心里啦!”她一听就心里就发慌,担心别人对她评头论足。此后,她见人就躲闪,有人与她聊天,她就面红耳赤、心慌意乱、语无伦次,最后以致于见人就害怕。这是社交恐怖症的一个典型例子。
社交恐怖症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制约)反应,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定型下来,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于是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刺激情境时,便会旧病发作,心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广播、报刊等途径也可以学到这种经验。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会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远离儿童社交敏感症
儿童社交敏感症如不能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社交恐怖症。儿童社交敏感症的发生大多与家庭环境有关。在这类家庭中,孩子从幼年起就不断遭受各种不良精神刺激的侵袭,或经常受到家庭成员的惊吓,或经常被父母打骂,这些不良刺激会严重阻碍儿童对正常社会交往的学习,破坏孩子的适应能力,使孩子逐渐形成自卑、敏感、退缩、逃避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很容易遭受社交挫折,而社交挫折又进一步加重了逃避行为,最终形成社交敏感或社交恐怖症状。
怎样确定恐怖性神经症
1.根据恐怖对象不同,常分为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特殊恐怖症。
2.广场恐怖是对公共场所(如商店、餐厅、剧场、火车、公共汽车等)或空旷场所的恐怖。
共同特征为担心在公共场所中昏倒或失去控制,又无法迅速离开。
3.社交恐怖是对人际交往恐惧。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怕被他人端详,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
4.大多能追溯到病前的社会心理因素。
治疗颜面潮红多少钱
在以前的国内对治疗颜面潮红的认识存在着误区,绝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脸红是一种病症。一般出现在青春期前后的症状,往往都得不到及时的诊治。那么我们该怎么治疗那,治疗起来大概又要花多少钱那?下面为您做出介绍。
通过清华同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检索系统对中文文献进行检索,颜面潮红不作为主题词,社交恐怖也不是主题词。相关主题词是恐怖症。用恐怖症搜索,针对赤面恐怖文章很少。
传统的治疗方法只有心理治疗及中医治疗。心理治疗方法为:顺其自然、进行自信心的训练、正视自卑和系统脱敏等。治疗病例数均很小,多数无长期随访报告。
颜面潮红是社交恐怖的一个主要症状,社交恐怖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自行缓解的可能性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只有1/4的患者可以自行恢复正常,且恢复正常者往往具有如下特点:教育水平较高、起病年龄较大、无其他精神科共患病症。
所以绝大多数的颜面潮红患者均需要就医治疗,患社交恐怖症后及时获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世界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社交恐怖症很少得到治疗,大约13%~28%的患者看过专业医生,其中仅有1%~11%的患者得到治疗。
针对恐怖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药物疗法、气功疗法、松弛疗法等。行为疗法是首选治疗。具体方法有系统脱敏疗法或暴露冲击疗法,但治愈率仅为30%左右,且行为疗法只强调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动作,归根到底仅是治标,疗效是否持久,尚需更多的验证。
治疗颜面潮红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在一般的情况下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但是具体的价钱还是要到医院进行一些检查才能知道怎么治疗。根据治疗算出价钱。希望这些对您可以有所帮助让您早日远离病魔。
产生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见人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
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着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社交恐惧症患者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惧的任务。
社交恐惧症已经是在忧郁症和酗酒之后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而且因为现在人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所以罹患的人数有愈来愈多的趋势。社交恐惧症的成因:
1、生理原因
社交恐惧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2、心理原因
社交恐惧症患者一般自尊心较强,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
3、家庭原因
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或者是家庭搬迁过于频繁。
4、社交恐惧症的成因包括社会原因
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与人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居多。
社交恐惧症分为哪几类
(1)一般社交恐怖症:
如果你患了一般社交恐惧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你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你的每个小动作。你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你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你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你的权利。
(2)特殊社交恐怖症:
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怖症,你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你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尽管如此,你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惧。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惧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楞在当场。
社交恐惧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这两类社交恐怖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战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
预防社交恐惧症
防治社交恐怖症,要从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社交上不如别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不习惯社交的人,尤其要去掉自卑感,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这样,在心理上才能战胜消极,在待人接物中,变得主动、显得落落大方。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在心理上去掉“怕”字,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带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不过是社会间人与人的交往与应酬。因此过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谈举止是多余的,随和、大方、自然、平时怎么说、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时间长了,社交就习惯了。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注意社交的形式,如社交前可带着明确的社交内容参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体社交内容,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事物上,不致于过分紧张。初次社交可以在社交活动比较老练的人陪伴下,由陪伴者唱“主角”,自己唱“配角”,这样既可以学到别人的社交方式,又可以借以训练自己的社交能力,防止社交中出现尴尬局面。
社交恐惧症症状
社交恐惧症的症状
1、一般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一般社交恐怖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你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你的每个小动作。你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你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你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你的权利。
2、特殊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怖症,你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你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尽管如此,你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怖。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怖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楞在当场。
社交恐惧症的危害
一、影响工作效率,很多恐惧症患者由于自己的过分担忧,他们就会出现心慌或者是头晕的症状,也有的患者会伴有恐惧感,他们会害怕自己失控,或者是死掉。他们是知道一般情况下,发生的事情是正常的,但是在他们的眼中看来是不正常的,所以,往往他们就会感到焦虑、注意力不可以集中,或者是工作效率下降。
二、机体免疫力下降:一些恐惧症患者在病情发作的时候,会经常出现头痛、心烦或者是恐惧的现象,很多时候也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现象。一般长时间的精神状态不好,会影响身体机能的,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三、加重神经内科疾病:恐惧症的患者在病情发作的时候,会有一些其他的症状发生,患者本身是非常的介意的,也会极力的回避,而他们恐惧的心理是跟引起恐惧的对象是不符合的,或者是不合理的,但是他们又恐惧不了自己,这时候患者就会出现紧张、恐惧、或者感到不安。
以上的知识让朋友们了解到了社交恐惧症的症状表现是什么了,社交恐惧症会干扰到患者的生活,同时带给患者相当多的困扰,因此大家要多多去认识社交恐惧症,必须要将此病的表现了解透彻,还要注意做好社交恐惧症的预防工作。
社交恐惧症是什么引起的
社交恐惧症是指对某些特定大人会失误产生一种恐惧感,无法自我控制的害怕和人交往,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引发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社交恐惧症的呢?
引起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是什么:
压抑使人患上社交恐惧症。有一个比喻,说人的心理好像一座冰山,露在上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水面以下的才是最大的部分。人把一些自己不愿接受的东西压抑在心里,就像冰山在水面以下的部分一样。那么,压抑的是什么呢? 其实,人压抑的往往是一些自己不愿面对,甚至根本意识不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暗中对人的心理起着不可小看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潜意识。对有社交恐怖症的人来说,全方位了解自己,使潜意识的东西浮上水面,社交恐怖症的症状也会有所好转。
社交恐惧症的形成是受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结构、兄弟姐妹情况,都对社交恐怖症的发生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家里总是受到批评、得不到爱的孩子,长大后容易不信任别人,发生社交问题。另外,自卑也是导致社交恐怖症的一个成因。
社交恐惧症的患者总是走不出过去重复的泥潭。社交恐惧症往往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长期形成的。患者往往从小就在社交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随着年龄的长大而自然解决,而总是一遍遍重复旧有的困扰,令患者十分痛苦。
这是怎么回事呢?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解答:人的口腔里有了溃疡,总会用舌头一遍遍舔它,即使又疼一遍还是这样做,为什么?是为了要修复它。人的成长历程也是一样,有社交恐怖症的人常常在想:“再这样做一遍可能就会成功吧!”可是再这样做一遍往往还是失败。
引起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是什么?以上已经详细介绍,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社交恐惧症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最好及早进行治疗。那么,就要找出社交恐惧症的原因,采取正规的治疗措施,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社交恐惧症种类
社交恐怖症主要类型
根据对象可以分成两类:
1、一般社交恐怖症:表现为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你的每个小动作。你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你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自己的权利。
此外,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都会感到极度焦虑。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这两类社交恐怖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红脸、口吃结巴、轻微颤抖。有时,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会进入惊恐状态。
2、特殊社交恐怖症:特殊社交恐怖症,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尽管如此,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怖。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怖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会感到极度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楞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