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和丹参可以治盗汗吗
玉竹和丹参可以治盗汗吗
有一定缓解作用。
盗汗是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而玉竹和丹参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其中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对于治疗人体盗汗具有一定缓解作用,与玉竹一起煎汤和,可以帮助治疗盗汗。
小贴士
盗汗常用的中药材有:女贞子、山药、五味子、麦冬、黄精、墨旱莲、浮小麦、枸杞子等。
夏季阴虚内热吃什么会好
夏季人们容易出现阴虚内热的现象,那什么是阴虚内热呢?阴虚内热的常见症状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治疗阴虚内热,在饮食上要少吃煎炸、辛辣等伤阴的食物。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食疗方。
阴虚体热者,可服用沙参麦冬汤,即用玉竹10克、天花粉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化裁煮水煎服,食疗方面还可吃百合银耳冰糖羹,即百合30克、银耳30克、冰糖若干煮成的羹。
如果出现腹胀、反酸、嗳气、大便干燥等胃肠道症状,则是脾阴虚,可用生地20克、石斛10克、淮山20克、沙参15克、麦冬、太子参15克化裁煮水煎服。
如果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易怒,则是心阴虚,可服用补心丹,即当归10克、生地2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酸枣仁10克、远志10克、沙参15克、丹参10克、太子参15克化裁煮水煎服。
如果出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则是肾阴虚,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即熟地20克、丹皮10克、淮山20克、黄肉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制成的药丸。
玉竹和丹参可以治盗汗吗 保护肝脏
玉竹中含有大量的玉竹多糖和玉竹果果糖,这些物质可以营养心肌、预防心肌缺氧、促进人体肾上腺激素分泌,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女性适量吃一些可以帮助其心脏功能。
玉竹和丹参可以治盗汗吗 延缓衰老
玉竹性质平和,其中含有大量的玉竹多糖、维生素a和烟酸,这些物质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人体自由基,可以延缓人体细胞衰老,女性适量吃一些玉竹,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肺阴亏耗症的各种表现及医治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咳声短促,口燥咽干,低热以午后为重,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肺阴亏虚,肺失濡润,故见干咳;虚火灼津为痰,故见痰少;虚火损伤肺络故见痰中带血丝;虚火耗伤阴液,故见无痰、口燥咽干;阴虚火旺,故午后低热、五心烦热;虚热逼津外泄,故见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疗方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剂药物】沙参麦冬汤。
北沙参、麦冬各15克,玉竹、天花粉、桑叶各10克,扁豆1 2克,甘草6克。
【方药解释】方中以沙参、麦冬甘寒生津,清养肺胃;玉竹养阴润燥;天花粉清肺润燥,养胃生津;扁豆甘平,培土生金;桑叶轻清宣透,以散燥热;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加减】肺中燥热甚者,加地骨皮10克以泻肺清热;咳而气促者,加五味子12克以敛肺气;低热,酌加功劳叶15克,银柴胡、胡黄连各10克,青蒿30克以清虚热;盗汗,加乌梅9克,浮小麦30克以敛汗;咳剧,加川贝母6克,百部10克润肺止咳;痰中带血,加白及10克,藕节15克,丹皮12克清热凉血止血。
【服用方法】每日1剂,纳诸药同煎,头煎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二煎加水200毫升,煎取1OO毫升,合并2次煎液,分2次饭后温服。
【注意事项】注意防止感冒,多饮水,忌食辛辣之品。
玉竹的药方选录
①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
②治秋燥伤胃阴:玉竹15克,麦冬15克,沙参10克,生甘草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③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沙参15克,麦门冬25克,冰糖5克,细生地25克,玉竹7.5克(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益胃汤
④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萎蕤10`15k2,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5~7.5k2,东白禳2.5~5克,淡豆豉15`20克,苏薄荷5~7.5克,炙草2.5克,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萎蕤汤)
⑤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根200克(切),萎蕤50克(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15克,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圣惠方》)
⑥治男妇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25克,丹参12.5克。不用引,水煎服。(《滇南本草》)
⑦治赤眼涩痛:萎蕤、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卫生家宝方》)
⑧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200克。为粗末,每服5克,水一盏,入薄荷二叶,生姜一片,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甘露汤)
⑨治虚咳:玉竹25~50克。与猪肉同煮服。(《湖南药物志》)
⑩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冲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于饭前服,可治小便不畅,小便疼痛。
⑾玉竹、党参、丹参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心悸,口干,气短,胸痛或心绞痛。
⑿玉竹、北沙参各15克,麦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贝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治久咳,痰少,咽干,乏力等症。
⒀玉竹、北沙参、石斛、麦冬各15克,乌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代茶饮用,可治热病伤阴,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干思饮,大便干燥。
⒁玉竹20~50克,猪瘦肉250克,同煮汤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气虚乏力等症。
⒂玉竹、首乌、黄精、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治贫血萎黄,气阴两伤,病后体弱等症。[3]
⒃冠心病:玉竹12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心血管疾患,尤其是冠心病。
⒄心律失常:玉竹30克,红参5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老年心动过缓,期前收缩者。
⒅中风半身不遂:玉竹6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天花粉10克,丹参15克,地龙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属气阴两虚者多获良效。单用王竹30~60克,最大用到90克,水煎,常服。对中风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良好的作用。
⒆慢性支气管炎:玉竹10克,川贝母10克,知母、批把叶各9克。水煎服,每日l剂。对表现为干咳无疾者有良效。
中草药玉竹的药理偏方
1、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
2、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3、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沙参三钱,麦门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益胃汤)
4、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萎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禳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萎蕤汤)
5、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根四两(切),萎蕤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圣惠方》)
6、治男妇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五钱,丹参二钱五分。不用引,水煎服。(《滇南本草》)
7、治赤眼涩痛:萎蕤、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卫生家宝方》)
8、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两。为粗末,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入薄荷二叶,生姜一片,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甘露汤)
9、治虚咳:玉竹五钱至一两。与猪肉同煮服。(《湖南药物志》)
10、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冲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于饭前服,可治小便不畅,小便疼痛。
11、玉竹、党参、丹参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心悸,口干,气短,胸痛或心绞痛。
12、玉竹、北沙参各15克,麦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贝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治久咳,痰少,咽干,乏力等症。
13、玉竹、北沙参、石斛、麦冬各15克,乌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代茶饮用,可治热病伤阴,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干思饮,大便干燥。
14、玉竹20~50克,猪瘦肉250克,同煮汤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气虚乏力等症。
15、玉竹、首乌、黄精、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治贫血萎黄,气阴两伤,病后体弱等症。
辨证施治
1.肺阴虚证
证候:干咳,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养阴润肺,佐以清肺热。主方: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常用药:沙参、麦门冬、百合、玄参、天花粉、玉竹、白扁豆、桑白皮、浙贝、桔梗、太子参
2.心阴虚证
证候: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心悸,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滋养心阴,佐以清心热。主方:天王补心丹。常用药:天冬、生地、玄参、丹参、酸枣仁、远志、茯苓、当归、淡竹叶;
3.脾胃阴虚证
证候:不思饮食,大便硬结,口干唇燥,甚或干呕,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养阴和胃,佐以清胃热。主方:益胃汤。常用药:沙参、麦冬、白芍、淮山药、石斛、天花粉、蜂蜜、葛根;
4.肝阴虚证
证候:两目干涩,头痛头晕,视物不明,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治则:滋养肝阴,佐以清肝热。主方:四物汤,一贯煎。常用药: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木瓜、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枸杞、菊花、钩藤。
5.肾阴虚证
证候:腰酸腿软,头晕耳鸣,遗精健忘,尿少,头发皮肤干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则:滋补肾阴,佐以清下焦热。主方: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熟地、淮山药、枸杞、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菊花、麦冬、五味子。
除上述方药外,可随症加减。潮热加鳖甲、地骨皮;盗汗加五味子、乌梅、牡蛎、浮小麦;烦躁不安加黄连、淡竹叶、栀子。根据阴阳互根、阳中求阴理论,加少量补阳之品,如肉桂、附子、菟丝子、巴戟天、寄生、牛膝等。
阴虚病证由于病因不一,首先导致相关某脏病变,五脏互关,久则可累及它脏,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滋养阴液,佐以清虚热。
什么叫做滋阴 如何滋阴
滋阴,中医名词,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
滋阴食物
牡蛎肉、鲛鱼、马奶、羊奶、酸奶、蚬肉、淡菜、蛙肉、蹄筋、豆腐浆、菠菜、青菜、黄芽菜、山药、银耳、蘑菇、金针菇、草菇、平菇、西米、糯米、黑木耳、番茄、枸杞头、绿豆芽、甘蔗、酸梅汤、葡萄、百合、水煮花生、橘子、柑子、橙子、草莓、柚子、无花果、香蕉、西瓜、蜂蜜、蜂王浆、南北沙参、地黄、何首乌、白芍、百合、薏苡仁、山药、核桃、芡实、黑芝麻、海参、蜂蜜、鸡肉、猪皮、牛奶、藕汁、雪梨以及蛋类、瘦肉类。
滋阴凉血
凉血就是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使血分有热而运行过速的血恢
复正常运行,以避免血行过速而造成出血等。
中医讲,血热乃体内阳盛阴虚。血热导致人体发燥,火气大,使人发热,会出现出血症状,如皮肤斑块,鼻衄、齿衄等出血症状。这种情况下需凉血,象牡丹皮、犀角、赤芍、生地黄、玄参、紫草、青黛等中药具有上述作用,清热而凉血。滋阴
中医名词。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常用药物如沙参.玉竹.天冬.石斛.枸杞子等。
行瘀指治法。用活血药或结合理气药以祛除瘀血。
又称去瘀生新、活血生新、化瘀行血。是用活血祛瘀药通畅血脉的方法。用于血行不畅或血分瘀滞所致的各种瘀血证。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三七、生地、丹皮、赤芍等。
滋阴
治法之一。即补阴、养阴、益阴。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症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唇赤颧红、虚烦失眠、潮热盗汗、喘咳咯血、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方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阴丸等;常用药如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沙参、玉竹、龟板、鳖甲、旱莲草、女贞子
温馨提醒:为了更好的起到滋阴的效果,那么建议病人在服用滋阴药物的过程中的话,那么其实需要进一步注意饮食。而且不要随随便便去吃辛辣的食物,不要随随便便去吃刺激性的食物的了。往往也是需要进一步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