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病毒性肝炎 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怎样预防病毒性肝炎 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甲型、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染,因此,必须阻断该传播途径,增强对水源的保护以及监控食品、个人卫生,加强对粪便的管理。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液体传播,因此,必须阻断该传播途径。对于献血者进行严密筛查,必须掌控输血以及血制品的应用,若是发现有针刺感染或是伤口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时,可以采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器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控制母婴传播的发生。
黄疸型乙型肝炎会传染吗
专家指出:黄疸性肝炎有很多种,有乙肝引起的,有丙肝引起的,有的是普通的非传染性肝炎。乙肝和丙肝引起的黄疸型肝炎是传染的;甲型肝炎胃肠道是主要传播途径,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可以传播甲型肝炎;新近发现通过输血或注射途径亦可传播。另外,母婴之间或性接触亦有传播的可能。
黄疸型肝炎潜伏期最短15天,最长可达110天,这与病毒感染量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以通过注射和输血途径传播为主,极微量血液(千万分之一毫升),即可发生感染,但通过非输血途径亦能传播乙肝病毒。
由于患者体内的病毒不断腐蚀着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的复制。时间长了就破坏了人体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同时,黄疸型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还具很强的传染性,所以说,黄疸型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这种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治好吗,其实,患者只要坚持治疗还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肝炎的病因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目前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五种病毒。我们都知道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性疾病,所以我们应该要时刻做好预防工作,防止感染,首要前提就是了解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传播途径,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肝炎。
【常见病因】
(1)酗酒:酒精能够引起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据研究,如果每天饮入酒精含量达150g以上,持续5年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有约34%发生慢性病毒性肝炎,约有25%发展为肝硬化。欧美国家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而在我国情况要好一些。
(2)药物或化学毒物: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病毒性肝炎。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3)病毒感染:由多种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病毒性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病毒性肝炎和庚型病毒性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4)其他:很多全身性传染病都可侵犯肝脏,如EB病毒、细菌性传染病中的伤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但因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殊表现,而肝脏发炎仅仅是疾病中的一部分表现,故诊断多不困难,较少误诊为“病毒性肝炎”。
【传播途径】
(1)甲肝与戊肝:这两种肝炎的传播途径相似,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甲肝或戊肝病毒从病人粪便排出,特别是早期病人排毒量大,传染性强。粪便可以污染食物、水源,以及通过日常接触污染健康人的手,健康人一旦食入带有甲肝或戊肝病毒的食物、水,或生食被甲肝病毒污染的瓜果便可发病。
(2)乙肝的传播方式: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医源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一起工作、握手、拥抱、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
(3)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输血而引起,本病约占输血后肝炎的70%以上。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基本相同,静脉注射禁品、男性同性恋和经常应用血制品或肾透析患者,为本病的高危人群。
患者的家人应该积极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传染。另外,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则应该积极到正规的肝病医院科学治疗,否则的话,病毒性肝炎对人体危害是很大的,严重时甚至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
甲肝流行期的预防措施
第一,隔离病人
甲肝的传播途径之一就是粪便的传播,甲肝病人的粪便携带有病毒,如果不进行消毒处理的话,就会污染水源,污染土壤等,进而造成病毒暴发。所以如果出现了甲肝病人,一定要将甲肝病人的粪便进行消毒,对其使用过的东西进行认真消毒,并对病人进行至少30天的隔离。在甲肝流行地区,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也要进行4-6周的观察。
第二,切断传播途径
甲肝的预防重点就是切断传播途径。搞好卫生措施,比如保护水源,饮水消毒,食品卫生,食品消毒,加强个人卫生以及粪便管理。
第三,保护容易感染的人群
在甲肝流行期间,易感人群比如婴幼儿,儿童等要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与甲肝患者接触过的人可接种人血清或者胎盘球蛋白以防治发病。
如何预防肝癌 防肝炎
使用肝炎疫苗预防肝炎从而预防肝癌已成为预防肝癌极有希望的途径之一。现已证实,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肝炎是有效的。从全面看,则需考虑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的预防。病毒性肝炎的预防除注射疫苗外,还需注意其他传播途径的控制,如饮食、手术、输血、注射、针灸和理发等。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预防丙肝
1.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是目前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2.管理传染源:按肝炎型别隔患者,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宣传丙型肝炎防治知识,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3.切断传播途径:医疗器械-用-消毒,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掌握输血、血浆、血制品的适应症;保证血液及血制品质量。
4.保护易感人群:有报告用免疫球蛋白预防丙型肝炎有效,用法为0.06ml/kg,肌肉注射。最终控制本病要依靠疫苗预防,HCV分子克隆成功,为本病的疫苗预防提供了条件。
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呢
预防:病毒性肝炎做为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的传染病,其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传染源。对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应采取早期隔离措施。隔离是病人暂时不与外界接触,单独在家休息治疗。病人应自觉进行隔离,不要把肝炎病毒传染给别人,防止肝炎的传播、蔓延。急性黄疽型肝炎病人如不能住院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严格隔离治疗。一般从发病日期起隔离3周(不能确知发病日者,可从确诊日期算起)。必须做到:
(1)病人与健康人不在一个床上睡眠,病人的被、褥、衣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进行消毒。
(2)病人的食具、漱口用具、水碗、脸盆、毛巾、便盆等也与健康人分开使用。病人要单独吃饭,剩余的食物不要给他人吃。也不要给其他人拿直接入口的食物和东西如香烟等。
(3)病人的书报、刊物、物品、玩具等不要借给他人传阅、玩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传借别人。
(4)在病人隔离期间,邻居、亲友不要到病家串门,尤其儿童不要与病人一起玩耍。
(5)病人在患病期间不要串门,不要到公共场所,更不要到饮食部门用餐。治疗肝病最好医院是哪里?
慢性肝炎也有传染性,应同样注意隔离。对于甲型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注意观察,一般观察45天,没有发病的才可视为健康人。另外,加强对从事饮食业、托幼工作人员和献血人员的检查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环节。
2、切断传播途径。
(1)提倡用流动水洗手,注射时要一人一针一管,用后高压或煮沸消毒;不使用他人生活用具,搞好个人卫生。
(2)非必要时不输血及血制品;输血员要进行筛选。
(3)消毒也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消灭传染源的另一方法。肝炎病人确诊后,病家应及时做一次较彻底的消毒,食具、漱口用具、毛巾等要煮沸30 分钟,家具、物体表面、地面要用3%漂白粉液擦拭。病人的粪便要用漂白粉(粪便4份,漂白粉1份)或生石灰(粪便1份,生石灰1份)进行搅拌后放2小时倒掉。病人使用的便器要专用,使用后,用3%漂白粉水浸泡2小时后再洗刷。病人和大家应做到饭前、便后用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洗手2分钟。
3、保护易感人群。
病毒性肝炎能治愈吗?病毒性肝炎能传染吗?只要我们能够远离这些传染源,就可以预防病毒性肝炎。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这样才能更彻底的预防疾病。
黄疸肝炎会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会传染的。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肝5种。乙肝、丙肝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也就是说血液,泪液,汗液,唾液,精液等人体分泌液中都含有病毒。
常见的丙肝、乙肝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性传播,亲密接触传播和医院性传播。甲肝是通过粪口途径。即可通过消化道传播。正常人误食了带有病毒的食物,就会导致病毒的感染。
至于黄疸型肝炎传染性的大小,就要根据黄疸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侵入体内的多少、病毒的活跃复制及病程的长短而定的。
黄疸型肝炎是否传染病毒
黄疸型肝炎传染性的大小,是根据黄疸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侵入体内的多少、病毒的活跃复制及病程的长短而定的。此外,还与血中的黄疸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多少有关。对于粪口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来说,这类肝炎病毒引起的黄疸型肝炎就是通过粪口传播。
像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性肝炎都是具有传染性的,不过乙肝、丙肝不会通过正常的接触造成传播的,这的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性生活以及母婴传播。不过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等引发的黄疸性肝炎,因为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黄疸性肝炎也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的。
急性肝炎传染吗
患有急性肝炎这种疾病后,患者的血液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由此可见急性肝炎是会传染的。那么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呢?
1.血液传播种: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均有HBV存在,特别是急性期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中含有大量的HBV ,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
2.母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本质上仍然是血液传播,
3.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主要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者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物品,或意外接触HBV阳性污染的血液等途径,使HBV经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而感染。
4.性接触传播:乙肝病例或HBsAg携带者的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HBV,据研究发现HBsAg携带者中的阴道分泌物中HBsAg阳性率为98--100%.HBsAg阳性者将HBV传经配偶的几率较大,妓女和同性恋者感染率也较高。
5.日常生活传播:生活中要注意隔离、分餐、分床、分生活用品的原则,并尽可能避免性生活与强调使用避孕套。
虽然急性肝炎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但是只要切断传播途径,是不容易感染肝炎的。为了要切断传播途径,就需要大家记住上文所述的传播途径,并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