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婴儿晚上腹胀的偏方
治婴儿晚上腹胀的偏方
1、让宝宝平躺,把手掌立起,小指一边朝下,按在宝宝的胸骨上,稍加用力后手掌慢慢由胸骨向下,经胃部,按摩至宝宝的腰部。重复几次。在每两次的间隙,都可以用手指在宝宝的胃上“跳舞“。这样轻柔的按摩能帮助宝宝排出胀气,宝宝会很喜欢。
2、让宝宝平躺,用你的手掌根部在宝宝的胃部花圈。把掌跟放在宝宝的腹部,轻轻用力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如果宝宝感到舒适,他的面部表情上会有所显示,而且还有可能放几个屁。
婴儿湿疹中药治疗有哪些
因新生婴儿的皮肤柔嫩细薄,抵抗力弱,易受外界环境刺激,细菌感染,所以发生湿疹的几率要比成人大很多。下面总结了一些中医中药治疗婴儿湿疹的方法经验供大家参考。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时可涂抹以清热利湿,疏风养血润燥为主的小儿化湿膏。中医治疗湿疹,内治宜养血祛风,清热解毒,佐以利湿。
婴儿湿疹中药治疗有以下方法1、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用法用量: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对婴儿湿疹中药治疗结果:白藓皮可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蛇床子清热除湿止痒;炉甘石甘平,功可收湿收敛;青黛咸寒,清湿热解毒是其所长。诸药合用外搽,直至病所,发挥效用,无不良反应,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的治疗,同时避免了外搽激素类霜、膏所造成的副作用。
2、可药用黄连粉20克,凡士林100克,调匀成膏,涂于患处,每日1次,次日用梳子轻轻将黏腻痂皮梳下来,再涂上药膏,直至皮损消退,皮肤正常;
主治:婴儿头部皮损干燥,结成黄色黏腻痂皮的。
3、如果中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又心疼宝宝受罪,妈妈可以尝试滴护婴儿植物奶癣膏,是专为婴儿肌肤设计的纯植物性护肤配方,性能温和,不含任何激素。
婴儿湿疹中药偏方食疗1、黄瓜皮煎:黄瓜皮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功效:清热利湿解毒。主治:婴儿湿疹,以会阴部为主者。
2、菊花茶:菊花5克。用法:开水冲泡,饮用。功效:清热散风解毒。主治:婴儿湿疹,前额部有红色细小点状丘疹、疱疹。
3、苡米粥:薏米30克,淀粉、砂糖、桂花各少许。用法:常法煮粥,米烂熟时加入淀粉、砂糖、桂花,即可食用。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主治:婴儿湿疹,头皮出现丘疹者。
4、荷叶粥:粳米30克,鲜荷叶1张,食糖少许。用法:粳米常法煮粥,待粥熟时,取鲜荷叶,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少顷,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可加食糖少许。功效:清暑热,利水湿,散风解毒。主治:婴儿湿疹,头额、头皮等出现丘疹或疱疹。
5、冬瓜粥:粳米30克,冬瓜150克。用法:将冬瓜切成小块,与米同煮粥,粥熟即可食用。功效:清热利湿,解毒生津。主治:婴儿湿疹。
小儿腹胀偏方
1、大蒜煎汤。大蒜一头,连皮烧焦,再与半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服汤,一日一次,一般两三天即可消食止泻。
2、艾叶泡脚。用艾叶、花椒、透骨草各适量,加水煎至1000毫升,浸没小儿双脚,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
3、莱菔子枳实汤。莱菔子8克,枳实6克,甘草、厚朴、陈皮各3克,加150毫升的水,一起煎煮,煮至水剩下为60毫升左右时即可。每天1剂,分3次服用,连服3天。
除了偏方能治疗小儿腹胀之外,一些食疗方对于小儿腹胀,也有不错的疗效,下面推荐一款食疗方。
白萝卜粥
材料: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盐适量。
做法:1、白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小片;大米淘洗干净,沥干水分待用。2、砂锅放置在火上,放入白萝卜片,加入适量的清水,煲煮30分钟后,再加入大米一同煮,煮至米烂汤稠时,加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功效: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不错的疗效。
婴儿湿疹的偏方
婴儿湿疹的偏方一:
组成:生首乌、徐长卿、蝉蜕、金银花、野菊花、苦参、生甘草、地肤子、白藓皮、生薏米、茯苓皮、苍术、茵陈、黄芩。
水煎服。每日一剂,喂奶的婴儿由母亲服用,经过奶水便可得到治疗;已断奶的婴儿,可每日服3—4次,少量频服。治疗7—14天左右,可好转。
适当配合外洗药也有一定的疗效。可用金银花,野菊花、蛇床子、生甘草。干性湿疹可洗患处,每日2—3次;湿性湿疹外洗后再涂黄柏软膏(黄柏粉、煅石膏粉、枯矾、青黛,加菜油适量调和),每日3—4次外用。
婴儿湿疹的偏方二:
组成:云苓皮、川萆薢、土茯苓、白术、枳壳、地肤子、春砂仁
功用:利湿清热为主,且以健脾。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婴儿湿疹的偏方三:
组成:苍耳棵、蛇床子、白藓皮、苍术、苦参、生军、黄柏、地肤子
用法: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
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主治:婴幼儿湿疹,症见前额、面部布满丘疹样湿疹,有黄色分泌物渗出,或全身处均散见,指纹紫红,舌润苔薄白。
婴儿湿疹的偏方四:
组成:内服方野菊、银花、车前草、生甘草、地肤子、白藓皮、米仁、茯苓皮、苍术、川柏、生首乌、干蟾皮、外洗湿敷方蛇床子、银花、野菊花、生甘草、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抗敏。
主治:婴儿湿疹,头面部为甚,以水泡、糜烂、渗液为着,瘙痒不宁。
治疗婴儿腹泻的小偏方
(1)鬼针草30~60g,煎汤后洗足,每日1~2次。用于婴幼儿泄泻。
(2)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细末。每次用1~3g,纳脐中,外贴纸膏药,每日1次。用于寒泻虚证。
(3)吴茱萸30g,苍术20g,丁香6g,胡椒30粒。用火焙干,研成干粉,混合均匀,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1.5~2g,陈醋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泄泻。
(4)肉桂3g,细辛0.9g,干姜6g。上药共研细末,加冷开水和匀,填于患儿脐部,每日换药1次,连续填3~5日。用于风寒泻。
(5)车前子9g,滑石粉6g,甘草3g,上药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填满患儿脐孔,外以纱布盖上,贴紧,每日换药1次。用于湿热泻。
(6)葛根5g,黄连5g,黄芩10g,马齿苋30g,木香6g,浓煎成100ml,每次10~3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用于湿热泻。
(7)皮硝30g,肉桂粉5g,用蜜水调成胶状,放在纱布上覆盖腹部,每日1次。用于重症泄泻而引起的严重腹胀(中毒性肠麻痹)。
(8)生山栀捣烂如泥,加少许食盐混匀,外贴劳宫穴,用纱布包扎固定,每隔12小时换药1次。用于湿热泻。
(9)艾叶、白胡椒、猪苓、透骨草各15g,每日1剂,水煎15分钟,待药温降至42℃左右,将双足浸入药液内,反复擦洗膝关节以下部位,并按摩足三里、三阴交、止泻、涌泉等穴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用于风寒泻。
(10)单味中药胡椒粉填脐,以填平肚脐为度,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用于风寒泻。
晚上腹胀屁多的原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1.进食后胃底容受舒张发生障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紊乱及内脏高敏等因素与FD发病有关。
2.心理、环境及社会因素可影响、加重FD患者的临床表现。
功能性消化不良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4.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
5.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症状,那就是晚上腹胀屁多, 我们知道导致晚上腹胀屁多的原因有多种,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症状,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晚上腹胀屁多的原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治疗婴幼儿腹泻的偏方
1、蒸苹果
熟吃苹果可治腹泻把洗净的苹果放入碗中隔蒸软即可,吃时去掉外皮,一日3一5次。小儿腹泻初起效果最佳。
2、鲜姜贴肚脐
婴幼儿拉稀久治人愈,孩子黄瘦大人急。可把鲜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块药布上,敷可,此法立竿见影,屡试不爽。
3、烧蒜瓣
取蒜瓣若干,放火上烧熟,然后蘸上白糖,让孩子吃,每次吃2一3瓣,每日早、中、晚二次,吃后三天即见效,五六天腹泻痊愈。
4、蒜泥敷肚脐眼
当有人患了痢疾、肠炎,用紫皮蒜3至4瓣捣成蒜泥,敷在肚脐眼上,外面贴上纱布再用胶布固定好,一到两大就见效。每人体质不同,须掌握用量,皮肤过敏者,要垫一块布。
5、马齿苋汤
每天用鲜马齿苋100克,洗净煎汤,加2小勺红糖,倒进奶瓶内喝。3天后见效,一周内痊愈。
6、鸡蛋黄烤油
拿沙锅把10个熟鸡蛋黄慢火烤,油烤出来随时用勺盛出,剩下的黑渣就不要了。烤出的油分3天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几次,饭前饭后均可。轻者一剂即愈;如不愈再服一剂,用7个鸡蛋黄就可以了。
满月婴儿晚上不睡觉怎么办才好呢
满月婴儿睡觉不踏实的原因和对策
1、缺微量元素,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婴儿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婴儿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2、太热、太冷。
3、太干燥,有鼻屎。
4、睡眠前玩得太兴奋,按时睡觉:在婴儿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婴儿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婴儿。免得婴儿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婴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婴儿排尿。
5、注意肛门外有无蛲虫。
6、很多妈妈看到婴儿晚上哭醒会以为孩子饿了,然后就给孩子喂奶,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样做反而会造成孩子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习惯。
7、积食、消化不良,上火或者晚上吃的太饱也会导致睡眠不安。建议喂粥、面等固体食物应在临睡前至少两三小时喂,睡前再喝一点奶。
8、母乳婴儿的恋奶。(这个很多母乳婴儿都存在的情况)
9、晚上一定要喂奶的话,要注意: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当晚上喂奶或换尿布时,不要让孩子醒透(最好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样,当喂完奶会换完尿布后,会容易入睡。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不要让孩子产生夜间吃奶的习惯。
10、如果婴儿因为夜里想尿尿就醒,本人觉得应该给他用尿不湿,这样不至于因为把尿影响婴儿睡觉。如果有用尿不湿的话,一定是尿不湿包得太紧。
11、发现孩子有睡意时,及时放到婴儿床里。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着或摇着他入睡。那么每当晚上醒来时,他就会让你抱起来或摇着他才能入睡。
12、不要让婴儿含着奶嘴入睡,奶嘴是让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觉用的,若干孩子含着奶嘴睡着了,在放到床上前,请轻轻将奶嘴抽出。
13、对4—6个月的婴儿哭闹,不要及时做出反应,等待几分钟,因为多数小孩夜间醒来几分钟后又会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闹,父母应过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灯,也不应逗孩子玩、抱起来或摇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两分钟再检查一遍,并考虑是否饿了,尿了,有没有发烧等病兆等。
如果婴儿没有其他不适的原因,夜里常醒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习惯了,如果他每次醒来你都立刻抱他或给他喂东西的话,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婴儿夜里醒来时(应该都是迷迷糊糊的),不要立刻抱他,更不要逗他,应该立刻拍拍他,安抚着想办法让他睡去。一般如果处在迷糊状态的婴儿都会慢慢睡去。
14、被子或者睡觉姿势不舒服。
15、分离焦虑(大家常说的“怕生”)。这个在婴儿9—18个月最严重,除了表现在依恋、不愿分开父母和非常熟悉的人,怕见生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保护意识强外,就表现在晚上睡眠醒得多,睡得轻,对外界警醒。
建议:
1、睡前哄,拍婴儿不要时间太长,在婴儿睡着之前离开,让婴儿自己睡着。不要大人抱着睡着。
2、白天要有一定长的时间和婴儿亲密得玩,让他意识到爸爸妈妈很爱她,会给他充足的关爱。
3、和婴儿玩捉迷藏,让他意识到即便他看不到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其实也在他周围。
4、经常带到外边看看,不要天天闷在家里,只熟悉家里的环境。
上面我们已经给大家作答了满月婴儿晚上不睡觉这个问题,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满月婴儿晚上不睡觉的原因有很多种,妈妈们一定要了解这些影响婴儿晚上睡不着觉的原因,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让自己的婴儿晚上睡得更香,身体变得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