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治疗并非都靠手术
颅脑损伤治疗并非都靠手术
1.非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呼吸道处理、脑血管痉挛防治、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处理、抗菌药物治疗、脑神经保护药物等。
2.手术治疗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原则救治病人生命,恢复神经系统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或后遗症。主要手术方式有大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创术、凹陷性骨折整复术和颅骨缺损修补术。
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因素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目前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较之以前明显提高,这类患者良好的预后有赖于各个环节,包括院前的急救、急诊室、手术室以及NICU(神经系统重症监护病房)的处置,到最后神经康复的进行,贯穿始终,以上环节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都是不可或缺的。
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
一、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超过一个标准大气压环境下吸入高浓度氧,以通过血液循环携带更多的氧到病损组织及器官,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减压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脑病、冠心病、突发性耳聋等。尤其是对颅脑损伤具有确切的疗效,对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存率、降低伤残率、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功效。高压氧是临床治疗中独特且最有效的供氧方式,能极大地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因此,对氧极其敏感的脑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高压氧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增强血管阻力,既纠正脑缺氧,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并能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微循环,从而使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得到改善,使因缺氧变性的损害得以逆转,恢复功能。这样的过程需要施以足够的长疗程高压氧治疗,这也正是高压氧治疗不仅对颅脑损伤急性期有治疗价值,而且对颅脑损伤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有很好治疗作用的根据。
二、高压氧(HBO)的绝对禁忌
颅内活动性出血是高压氧(HBO)的绝对禁忌证,对疑有颅内活动性缺血的病人,绝不能贸然进舱治疗。对长期昏迷、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的病人和严重后遗症的病人应采用多阶段的长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可望促醒和逐渐康复以及改善预后。HBO治疗时机:颅脑外伤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排除颅内活动性出血,早期HBO治疗是一个重要原则。最佳HBO治疗时间为伤后3d内。本组所有病例在高压氧治疗中未发生氧中毒等副反应。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它不仅对颅脑损伤昏迷有促醒作用,而且对恢复期的失语,偏瘫等后遗症有促进康复的作用。如何在高压氧治疗期间给病人合理饮食指导,使病人既能保证在高压氧治疗时舒适,又能保证营养合理,促进病人的康复,现介绍如下:
1、不宜过饱,宜进食易消化食物
高压下唾液分泌减少,往往有口渴感。气压较高,腮腺分泌抑制愈明显,胃液的反射性分泌也明显受抑制,故不宜饱餐后立即进行高压氧治疗,最好在餐后0。5~1h进舱进行治疗。高压氧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强,肠道内气体被压缩,体积缩小肠蠕动增强,气体弥散,吸收增强,常会引起便意,进食过饱会引起舱内排便。我们在治疗中就遇到这样的病例:患者,男35岁,脑挫裂伤清醒后,遗留有偏瘫,言语不清后遗症。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随着病情好转,病人食欲增加,第8次时由于吃得过饱,而出现在舱内排便现象,病人感到十分难为情,而且也影响了下一舱病人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除了指导病人要在治疗前一餐不要吃的过饱外,还要叫病人进舱前排空二便。
2、不要给易产气的食物
治疗当天禁食牛奶、豆类、韭菜、芹菜,夏天不要喝汽水、啤酒。因为产气的食物在肠道内产气,治疗减压时,气体膨胀而易引起腹痛。这不仅引起病人的痛苦,而且易与减压病相混淆。
3、营养充足膳食合理多样化
蛋白质、脂肪是维持脑功能恢复的主要物质。宜选用优质蛋白质,营养丰富制作细碎软易消化的食物,包括:肉、鸡蛋、鱼、苹果、花生、动物内脏、核桃等食物。除了高压氧治疗前一餐,其他2餐可进食牛奶。此类病人每日进食还应予以粗粮、细粮、杂粮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正常情况下脑组织可用脂肪分解的中间产物酮体来作为能源。但脑功能受损后,酮体不能恢复其功能。因此每日膳食中必须有适量碳水化合物,以保证酮体来源。每日保证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包括:根茎类、叶菜类。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菠菜、胡萝卜、桔子、香蕉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无机盐、微量元素,人体内含量虽少,但对人体健康及脑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芝麻、海带、虾皮、黑木耳、花生、干果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指导病人在饮食中增加这些食物。
4、注意食品的味美
应注意食品感官形状、色香、味美以增加食欲,烹调方法要合理,避免营养素的损失。
5、要注意食品卫生
颅脑损伤病人身体抵抗力差容易出现腹泻、痢疾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夏天更不要让病人进食生冷不洁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多做宣传,家庭配合良好的进食习惯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特别是恢复期病人,加上高压氧使食欲增加,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占25%左右,中餐占50%,晚餐占25%,创建良好的进食环境,如数人同时进餐,进餐播放轻音乐等,饭前后不做大运动量的康复锻炼,忌强迫进食等。
现在随着社会发展,我们都吃不到安全合格的食品,导致我们的身体都会出现很多上面说的这些症状、信号,这种颅脑损伤,就是这样被感染的,所以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后悔。
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颅脑损伤康复治疗方法
颅脑损伤之后患者的康复手段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也是目前用于颅脑损伤治疗最为有效,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
第二个方面是针灸理疗或一些功能性电刺激痉挛肌电刺激治疗,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
第三个方面主要是在神经营养药物的使用、中医中药的使用等。
第四个方面主要集中在功能锻炼这一块,包括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试听功能、肢体运动感觉功能等方面的一些锻炼,一般来说患者通过这些方面的一些康复手段,多少还是有一些进步的。
发生颅脑外伤如何进行救治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及脑损伤,其中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脑损伤的程度及其治疗效果。脑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是人的意识及活动的“司令部”。
脑组织呈白色胶冻状,因而最为脆弱,一旦受到损伤则很难再生或修复。发生脑损伤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的方法不正确,会造成患者偏瘫、截瘫,甚至死亡。
那么,发生颅脑损伤后应怎样进行救治呢?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救治颅脑损伤的病人应该掌握以下五条原则:
①在抢救现场要首先抢救昏迷的病人,因为这类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需要马上就近将其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对于颅脑损伤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在转送过程中,要让病人平卧,并且须及时清除病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以保证其呼吸道通畅,这是治疗颅脑损伤的首要前提。另外,如果病人发生呕吐,应该把病人的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其气道,造成病人窒息或死亡。
②注意检查病人身体的其他部位是否也受到损伤,如有其他损伤,也要妥善处理。
③由于头皮的血管丰富,一旦发生颅脑损伤,头部出血会很凶猛,这时应该就地取材,迅速包扎伤口止住出血,以防止病人因失血过多而出现失血性休克。
④若病人出现单纯性头皮血肿,则不要揉压受伤部位,勿使用活血药物,而应先对其血肿部位进行冷敷,24小时后再为其热敷或给病人使用活血化瘀药物。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内可以自行吸收,较大的头皮血肿需要4—6周才能被吸收。为避免感染,一般不应对血肿进行穿刺抽吸。
⑤病人被送到医院后,除做必要的处置外,应首先为其做头颅CT扫描,以便尽快明确诊断。对于出现脑疝的患者要立即将其护送至医院的神经外科做进一步的治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许多颅脑损伤的病人,在没有剃光头发之前根本看不清伤痕,有些病人甚至全身完好无损,这时最易发生误诊。比如,有一位老年男性病人。他独自一人昏倒在家中,根本没有受伤的迹象。后来家人发现后将他送往医院。最初医生认为他是脑血管意外,而将其收入内科治疗。一天后病人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为其做头部CT检查后确诊他有硬膜外血肿,出血100多毫升,遂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该病人被剃光头发后才发现其枕部有淤血,这才知道该病人所受的伤害是摔伤所致。
但是由于该病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其手术效果较差,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这个病例说明,对颅脑损伤的病人,首先要对其进行全身仔细的检查,然后及时对症救治,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颅脑损伤原因
颅脑损伤始于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mechanical distortion)。损伤类型则取决于机械形变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是神经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表现为神经纤维的断裂和传出功能障碍,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的死亡。继发性脑损伤包括脑缺血、脑血肿、脑肿胀、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这些病理生理学变化是由原发性损伤所导致的,反过来又可以加重原发性脑损伤的病理改变。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当前,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主要为内科药物以及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为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目前手术治疗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脑出血,均建议手术治疗。
开颅手术创伤大,但止血彻底,血肿清除率高,可以同时进行去骨瓣减压,必须在手术室中进行。
微创血肿清除术在局部麻醉条件下可短时间内完成,特别适合危重症患者。针管为硬性通道,针径约3 mm,继发脑损伤程度较小,可以非常快速地降低颅内压,恢复迅速,使并发症以及病死率均处于较低水平。
微创手术者70%以上的年龄均在60 岁以上,因此,对高龄、危重症患者应首选微创经皮颅内血肿粉碎引流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
(1)手术时机的选择:
a.血肿的清除时间以越早越好,继发性损伤越小,功能恢复越快,这是由于颅内血肿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是血块释放出来的凝血酶对周围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b.对于超早期患者而言,由于出现持续性出血及再出血等方面的危险,如果对患者的生命不造成危害作用,那么则应该视病情初步稳定之后,再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以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2)微创手术的适应证:
a.高血压幕上实质内出血,发病3-12 h,血肿量>30 mL 者首选行CT 引导经皮钻颅血肿粉碎引流术。
b.病情平稳,血肿深在且位于重要功能区,血肿量20-30 mL 首选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
c.高龄和(或)有其他脏器功能不全,但血肿危及生命,病情危重者,首选微创手术。
颅脑损伤症状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1)意识障碍绝大多数病人伤后即出现意识丧失,时间长短不一。意识障碍由轻到重表现为嗜睡、蒙眬、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2)头痛、呕吐是伤后常见症状,如果不断加剧应警惕颅内血肿。
(3)瞳孔如果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光反应消失,病人意识清醒,一般为动眼神经直接原发损伤;若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多变,表示中脑受损;若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应消失,一般为桥脑损伤;如果一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散大,光反应差,病人意识障碍加重,为典型的小脑幕切迹疝表现;若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多为濒危状态。
(4)生命体征伤后出现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一般经数分钟及十多分钟后逐渐恢复正常。如果生命体征紊乱时间延长,且无恢复迹象,表明脑干损伤严重;如果伤后生命体征已恢复正常,随后逐渐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变慢,常暗示颅内有继发血肿。
2.特殊表现
(1)新生儿颅脑损伤几乎都是产伤所致,一般表现为头皮血肿、颅骨变形、囟门张力高或频繁呕吐。婴幼儿以骨膜下血肿较多,且容易钙化。小儿易出现乒乓球样凹陷骨折。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伤后反应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容易出现休克症状。常有延迟性意识障碍表现。小儿颅内血肿临床表现轻,脑疝出现晚,病情变化急骤。
(2)老年人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时间长,生命体征改变显著,并发颅内血肿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但呕吐常见,症状发展快。
(3)重型颅脑损伤常常可以引起水、盐代谢紊乱,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脑性肺水肿及脑死亡等表现。
颅底骨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颅底骨折一般为开放性损伤,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其治疗原则为:(1) 单纯脑脊液漏者,鼻部或外耳道局部消毒,不宜填塞冲洗,不要擤鼻,保持头高位,全身抗感染治疗。(2) 着重脑损伤、颅神经损伤同其他并发伤的治疗。(3) 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或伴颅内积气引起脑受压,应做开颅手术修补漏孔。(4) 合并视神经、面神经损伤,应早期行神经管减压术。
颅脑损伤算不算轻伤 颅脑损伤怎么治疗
颅脑损伤的治疗,第一点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清除口腔鼻腔的分泌物,然后必要的时候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第二就是治活动性外出血,应用止血药物或者钳夹止血、包扎止血,避免失血性休克导致循环功能衰竭,第三点就是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适量的补液,快速的输液或者是及时的输血,避免循环功能的衰竭,第四点的话就是局部创面的处理,我们要预防感染,及早的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预防感染;第五点就是防止和处理脑疝,当患者出现昏迷的时候,要及早进行处理,甚至是手术治疗。所以颅脑损伤的病人一定要密切观察他的神志意识和瞳孔的变化。
颅脑损伤多久能恢复
颅脑损伤的恢复时间和损伤的程度有关,一般来说损伤的越轻,恢复的时间越短,损伤的越重恢复的时间肯定是比较长的。一般比较轻的颅脑损伤,在几天甚至一周内都能恢复,一般中重度以上的颅脑损伤,完全恢复都要三个月到一年左右,甚至一年以上,还会遗留一些后遗症,因此颅脑损伤的恢复,一定要尽早就医,康复的时间根据医生的计划和制定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