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主要成分
灵芝的主要成分
灵芝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医药家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2000年,已知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约100余种,分布最广的为赤芝(G.lu-cidum),其次为紫芝(G.japonicum),还有树舌(G.applana-tum)、松杉灵芝(G.tsugae)和簿树芝(G.capense)等均供药用。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灵芝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克山病、高原不适症、肝炎、出血热、消化不良、气管炎等各有不同程度的疗效。需要注意的是,仅仅通过用灵芝食疗这种方法并不能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建议可用决明子、黑乌龙等组方为决乌汤茶这种中医经典组方茶,对高血脂等症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药理研究证明,灵芝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2]
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fungal lysozyme),以及糖类(还原糖和多糖)、麦角甾醇、三萜类、香豆精甙、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C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trehalose)。
灵芝粉末呈浅棕色、棕褐色至紫褐色。菌丝散在或粘结成团, 赤灵芝 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2.5~6.5微米。孢子褐色,卵形,顶端平截,外壁无色,内壁有疣状突起,长8~12微米,宽5~8微米。
灵芝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调节心率
灵芝主要的作用在心脏、血液和神经上,能调节心脏的不规律跳动,对血压也有很明显的降低作用。服用灵芝之后能够很好的缓解身体不适的情况,心律失常的情况也会得到有效的缓解最后直到消失。
灵芝的治病功效有哪些
完整的灵芝主要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其菌盖呈半圆形和肾形、团扇形,表面坚硬的皮壳上有环状纹和辐射状皱纹;菌柄呈圆柱形,多为侧生于菌盖,并与之构成直角。赤芝、紫芝有所不同;赤芝的菌盖皮壳为黄色至红褐色,菌柄紫褐色,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紫芝的菌盖及菌柄皮壳均为紫黑色,有光泽,菌肉铁褐色。
灵芝性温,味淡、苦,除有扶正抗癌之效外,还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之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
其常用法有:
①灵芝1.5~3g。水煎服。治疗神经衰弱,心悸头晕。
②灵芝1.5g。切碎,用老酒浸泡服用。治疗积年胃病。
③灵芝焙干研末。开水冲服,0.9~1.5g/次,3次/天。治疗慢性肝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等。
④灵芝研末,食用油调敷患处。治疗口疮。
⑤灵芝切片6g,加水煎煮2小时,服用,早晚各一次,可用于冠心病。
夏桑菊主要成分
夏枯草 ①夏枯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
②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沛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③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④淡竹根:清热解烦,利尿。
⑤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浓,利尿通淋。
本品集以上天然植物之精华,经一百四十多年的传统配方精制而成,其味甘甜,气味芳香,清热解毒,清火明目。是一种食用卫生、方便的绿色食品。
老人身体虚弱吃什么药呢
《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列为上品,谓紫芝“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紫芝有多种营养物质,如多糖、多肽、三萜类、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等,以及钾、锗、铜、镁等微量元素,钙、磷等常量元素。紫芝康元以紫芝菌丝培养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
灵芝孢子粉的主要成分作用
灵芝多糖
可增强免疫系统的机能;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疫病的产生;加速血液微循环 , 提高血液供氧能力 , 降低机体静止状态下的无效耗氧量等。
灵芝三萜
灵芝三萜是灵芝的种重要药理成分,灵芝中的三萜成分对于抗肿瘤发挥着重要的功效。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孢子)发挥抗炎、镇痛、镇静、抗衰老、抑制肿瘤细胞、抗缺氧等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实验证明灵芝三萜类具有迅速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表现在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力。[8]
改善微循环,降低胆固醇,避免血管硬化;强化肝脏、脾脏及肠胃功能、健全消化器官的运作。
天然有机锗:
能增强人体血液供养量,促进血液新陈代谢,消除体内自由基,防止细胞老化;可以从癌细胞中夺取电子,使其电位下降,从而抑制癌细胞恶化和扩散。
腺嘌呤核苷
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
微量元素硒:
微量元素有机硒:预防癌症,减轻疼痛,预防前列腺病变,与维生素C并用,可预防心脏病,增强性机能,硒元素是中国政府公开支持的第一个微量元素。
降压药有副作用怎么办
中医学者推荐服用灵芝来消除药物毒副作用。从长白山灵芝上萃取出来的灵芝营养精华。灵芝主要成分有三种,而这三种成分不仅能消除药物副作用,还能够有效降血压,修复受损组织,保护心脑。
高分子多醣体:有解毒作用,能够清除服用西药所带来的毒素。
有机锗:能使体内的血液循环通畅,增强吸收氧的能力,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清血行气、改善体质的功能。并能使血管扩张,减少小动脉血管的阻力,从而达到降血压的效果。
灵芝酸:具有强烈的药理活性,有止痛、镇静、解毒,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降低血压;能够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胆固醇,避免血管硬化;能够修复受损肝细胞,恢复和强化肝脏功能。
灵芝腺苷:能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过度凝集,防止血凝,减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
灵芝腺嘌呤:能将血液中多余的血脂带入肝脏进行代谢,再排出体外,平稳降压。
灵芝生物碱: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和降低胆固醇。
桑叶主要成分
1.黄酮类
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占桑叶干重的1%~3%,是植物界中茎叶含量较高的一类植物。韩国和日本学者从桑叶中分离出9种类黄酮,主要是芸香苷(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槲皮素-3-三葡糖苷等化合物。
2.生物碱
生物碱是桑叶的主要活性成份,日本学者Asano等(1994)从桑叶中分离出多种多羟基生物碱,包括DNJ(1-脱氧野尻霉素)、N-甲基-1-DNJ(N-Me-DNJ)、2-氧-α-D半乳吡喃糖苷-1-DNJ、fagomine、1,4-二脱氧-1,4-亚胺基-D-阿拉伯糖醇、1,4-二脱氧-1,4-亚胺基-(2-氧-β-D-吡喃葡萄糖苷)-D-阿拉伯糖醇和1α,2β,3α,4β-四羟基-去甲茛菪烷(去甲茛菪碱)等7种生物碱。其中DNJ(1-脱氧野尻霉素)在植物界中,唯桑叶独有。
3,植物甾醇
桑叶中植物甾醇含量比一般植物高3~4倍。主要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β-sitolsterol β-D-glucoside)、蛇麻脂醇(羽扇豆醇,Lupeol)、内消旋肌醇(Myoinositol)、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等。
4.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桑叶中丰富的γ-氨基丁酸(平均含量为226 mg/100g)引人注目,γ-氨基丁酸由谷氨酸转化而来,而桑叶中γ-谷氨酸含量最高(2323 mg/100g)。
5.桑叶多糖
桑叶中富含桑叶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和抑制血脂升高的作用。
灵芝的主要成分
灵 芝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医药家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2000年,已知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约100余种,分布最广的为赤芝(G.lu-cidum),其次为紫芝(G.japonicum),还有树舌(G.applana-tum)、松杉灵芝(G.tsugae)和簿树芝(G.capense)等均供药用。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灵芝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克山病、高原不适症、肝炎、出血热、消化不良、气管炎等各有不同程度的疗效。需要注意的是,仅仅通过用灵芝食疗这种方法并不能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建议可用决明子、黑乌龙等组方为决乌汤茶这种中医经典组方茶,对高血脂等症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药理研究证明,灵芝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1]
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fungal lysozyme),以及糖类(还原糖和多糖)、麦角甾醇、三萜类、香豆精甙、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C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trehalose)。
灵芝粉末呈浅棕色、棕褐色至紫褐色。菌丝散在或粘结成团,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2.5~6.5微米。孢子褐色,卵形,顶端平截,外壁无色,内壁有疣状突起,长8~12微米,宽5~8微米。
取灵芝粉末2g,加乙醇30毫升,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灵芝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纳米)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灵芝对人体哪些系统有效
全身。
灵芝性味甘、平,归肺、心、脾经,有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的功效,而中医认为,归经指的是药物的归属,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所以灵芝主要是对人体肺、心、脾等部位起到功效,但人体的脏腑经络是遍布全身的,所以灵芝对全身系统也都起到保健作用。
滑石的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主要含硅酸镁(3MgO·4SiO2·H2O).通常一部分MgO 为FeO 所替换.此外, 尚含氧化铝(Al2O3),杂有黏土、石灰、铁等.
药理作用
1。对皮肤、黏膜的保护作用滑石粉外用, 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形成保护性膜.既可减少局部摩擦, 防止外来刺激,亦能吸收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并有吸收分泌液, 促进干燥、结痂作用.内服时可以保护胃肠黏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尚可阻止毒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2. 抗菌作用将10%的的滑石粉加入培养基内(平板法), 可见到滑石粉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则仅对脑膜炎双球菌有轻度的抑菌作用。
雪蛤主要成分
一、一般成分
林蛙油含水分11.82%,粗蛋白54.93%,粗脂肪4.36%,粗灰粉4.88%,无氮浸出物23.21%。林蛙油中碳水化合物总量为9.65%。
二、维生素
林蛙油含维生素A 29.67微克/克,维生素B1 3.63微克/克,维生素B2 0.99微克/克,维生素E 4.09微克/克,维生素C 4.20微克/克,维生素D 83.63微克/克。
三、生活活性物质
林蛙油含甲状腺素T4 128.60微克/克,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 107.50微克/克。
四、氨基酸
林蛙油中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为色氨酸 0.83%,赖氨酸 2.04%,蛋氨酸 1.71%,亮氨酸 2.41%,组氨酸 0.62%,精氨酸 1.41%,甘氨酸2.03%,胱氨酸 1.08%,异亮氨酸 2.28%, 缬氨酸 2.35%,谷氨酸 3.93%,酪氨酸 2.48%,苯丙氨酸 1.77%,天冬氨酸 4.18%,苏氨酸 5.7%,丙氨酸 1.26%,丝氨酸 2.27%,脯氨酸 3.28%。
五、脂肪酸
林蛙油中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豆蔻酸 8.0%,软脂酸22.0%,硬脂酸1.9%,棕榈油酸 8.0%,油酸 28.5%,十四碳烯酸 0.8%,十七烷酸 0.1%,亚油酸 13.7%,亚麻酸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