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首发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饮食原则
原发性肝癌的首发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饮食原则
宜多吃具有软坚散结、抗肝癌作用的食物,如赤豆、薏米、大枣、裙带菜、海蒿子、海带、毛蚶、海鳗、海龟、泥鳅等。
宜多吃具有护肝作用的食物:龟、甲鱼、蚶、牡蛎、桑椹子、蓟菜、香菇、蘑菇、刀豆、蜂蜜等。
腹水宜吃赤小豆、鹌鹑蛋、海带、青蟹、蛤蜊、黑鱼、鲤鱼、鲫鱼、鸭肉等。
黄疸宜吃鲎、鲤鱼、鲮鱼、泥鳅、蟹、蛤蜊、田螺、甘薯、茭白、荸荠、金针菜、橘饼、金橘等。
出血倾向宜吃贝、橘、海龟、牡蛎、海蜇、海参、乌贼、带鱼、乌梅、柿饼、马兰头、荠菜等。
肝痛宜吃金橘、橘饼、佛手、杨梅、山楂、慈姑、黄瓜等。
肝昏迷倾向宜吃刀豆、薏米、牛蒡子、河蚌、海马等。
原发性肝癌有哪些治疗误区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在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人达11万人,将近是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由此可见,肝癌在我国危害性是极大的,提醒大家要重视起肝癌。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治疗肝癌时,还存在一些误区。那么,到底都有哪些误区呢?
国内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沿海江苏省江湖注射器或岛屿又高于沿海其他地区。广泛扶缓、江苏启东、福建等高发区,肝癌年死亡率可高达40/10万以上。男妇性别之比在肝癌高发区中约3~4∶1,低发区则为1~2∶1。高发区发病以40~49岁年龄组最高,低发多见于老年。
原发性肝癌临床表现早期起病长颇隐匿,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通过甲胎蛋白的检测或普查而发现。常见症状有肝区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上腹胀慢,食欲减退,上腹部肿块呈进行性肿大,全身症状有消瘦、发热、腹泻、黄疸,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脏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仍存在某些方面的误区。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误区之一:手术即为治愈
部分患者和家属缺乏医学常识,不了解恶性肿瘤的转移性和侵袭性,肿瘤细胞可经淋巴和血液向全身转移。术后盲目乐观,不重视后续治疗,最终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也有部分患者害怕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而放弃后续治疗。这些都是错误的,原发性肝癌手术后并不代表就已治愈,仍有复发的可能,若手术切除不完全,更有转移扩散的可能。因此,患者应树立肝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的观念。原发性肝癌手术后,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手段,如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其中,中医药治疗已逐渐成为原发性肝癌手术后重要的治疗手段,不仅能防止复发,还能提高人体抗病力,加快机体功能的恢复。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误区之二:出院后不再复查
定期复查,重视后续治疗,对症状好转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尤为重要。部分患者在手术、放化疗结束后,症状缓解或肿块消失后,放弃后续治疗,结果肿瘤复发或发生转移,使治疗前功尽弃。定期复查,了解病情的转化情况,以便在好转或者复发等情况发生,能进行进一步的跟踪治疗,是原发性肝癌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误区之三:迷信秘方、偏方
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进展及抗肿瘤药物的开发,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愈率越来越高,但仍有部分患者迷信所谓的祖传治癌秘方、偏方,其成份复杂,真正抗肿瘤的成份少,对肿瘤细胞不具杀伤力。由于患者求治心切,盲目迷信秘方、偏方和所谓的治癌专家,浪费了钱财,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选择国家批准生产的正规原发性肝癌用药。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误区之四:依赖营养食品
一些患者对某种“包治百癌”的保健类食品深信不疑,长期服用,从而放弃正规治疗,这是极为错误的观念。营养品、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正规药品起到癌症治疗的作用。并且,包治百癌的夸大宣传本身就不符合科学规律。患者一定要坚持正规长期治疗的方案,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用药。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最好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结果。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到底有哪些
1.肝硬化,任何肝硬化的病因都可伴发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常发生于肝硬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大约70%的原发性肝癌发生于肝硬化基础上。英国报告肝癌病患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为68%~74%,日本约占70%。死于肝硬化的病患,尸检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为12%至25%上述。我国1949~1979年500例尸检肝癌的肝硬化合并率为84.6%。军医大学报告1102例手术切除的肝癌中,合并肝硬化者占85.2%,且全部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均无肝硬化。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肝硬化病患都具有同样的肝癌发生率。肝癌多发生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结节性肝硬化,而胆汁性、血吸虫性、酒精性、淤血性肝硬化较少合并肝癌,这即为原发性肝癌的病因。
2.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病患中约有1/3曾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原发性肝癌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发区为高,而原发性肝癌病患血清HBsAg及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阳性率高达90%,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的流行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地理上的密切关系。
3.丙型肝炎病毒,自1989年开始,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关系开始得到重视。随着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癌病例的增多,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的致癌作用已被证实。据信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中90%上述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有许多报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在日本和意大利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相对较少,而其他环境因素如黄曲霉毒素更不存在,而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下降,但总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变化不大甚至上升,说明其他因素的作用增加,其中划分为丙型肝炎病毒,这也是原发性肝癌的病因。
原发性肝癌的首发症状 中晚期症状
肝区疼痛:这种症状是患者在中晚期比较常见的症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患者经常比较常见的是间歇或持续性的钝痛或胀痛,肿瘤迅速生长会使肝包膜绷紧并侵犯膈肌而产生疼痛,此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因缺乏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消瘦:乏力,全身衰弱,少数晚期患者可呈恶病质状。
发热: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发热、午后低热或驰张型高热。发热与癌肿坏死产物吸收有关。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可并发胆道感染。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常见的一些症状就是上述为大家简单介绍的几点,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大家对于肝癌疾病能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由于患者在引发疾病以后心理都比较脆弱,因此患者家属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原发性肝癌治疗
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早期肝癌应尽量采取手术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亦可采用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五年生存率越高。手术适应证为:①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②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③肝功能代偿尚好,凝血酶时间不低于50%者;④心、肝、肾功能耐受者。在肝功能正常者肝切除量不超过70%;中度肝硬化者不超过50%,或仅能作左半肝切除;严重肝硬化者不能作肝叶切除。手术和病理证实约80%以上肝癌合并肝硬化,公认以局部切除代替规则性肝叶切除无期效果相同,而术后肝功能紊乱减轻,手术死亡率亦降低。由于根治切除仍有相当高的复发率,故术后宜定期复查AFP及超声显象以监察复发。
由于根治切除术后随访密切,故常检测到“亚临床期”复发的小肝癌,乃以再手术为首选,第二次手术后五年生存率仍可达38.7%。肝移植术虽不失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方法,国外报道较多,但在治疗肝癌中的地位长期未得到证实,术后长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病人常死于复发。对发展中国家而方,由于供体来源及费问题近年仍难以推广。
(二)姑息性外科治疗 适于较大肿瘤或散在分布或靠近大血管区,或合并肝硬化限制而无法切除者,方法有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冷冻、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术中肝动脉栓塞治疗或无水酒精瘤内注射等,有时可使肿瘤缩小,血清AFP下降,为二步切除提供机会。
(三)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是近年对中期大肝癌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时使不能切除的大肝癌转变为可切除的较小肝癌。其方法有多种,一般多以肝动脉结扎加肝动脉插管化疗的二联方式为基础,加外放射治疗为三联,如合并免疫治疗四联。以三联以上效果最佳。经多模式综合治疗患者肿瘤缩小率达31%,因肿瘤明显缩小,获二步切除,二步切除率达38.1%。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亦曾研究超分割放疗及导向治疗,超分割外放射和肝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治疗的方法是:第一周肝动脉导管内化疗顺氯氨铂(CDDP)每日20mg,连续3天。第二周肝肿瘤区局部外放射上、下午各2.5Gy(250rads),连续3天;二周为一疗程,如此隔周交替可重复3~4个疗程。导向治疗,以131I-抗肝癌铁蛋白抗体或抗肝癌单克隆抗体或131I-lipiodol肝动脉导管内注射,每隔1~2月一次,治疗间期动脉内化CDDP 20mg每日一次,连续3~5天。若上述治疗同时加免疫治疗如干扰素、香菇多糖、白介素-2等则更佳。
(四)肝动脉栓塞化疗(TAE) 这是80年代发展的一种非手术的肿瘤治疗方法,对肝癌有很好疗效,甚至被推荐为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案。多采用碘化油(lipiodol)混合化疗法药或131I或125I-lipiodol、或90钇微球栓塞肿瘤远端血供,再用明胶海棉栓塞肿瘤近端肝动脉,使之难以建立侧支循环,致使肿瘤病灶缺血坏死。化疗药常用CDDP80~,加100mg5Fu 1000mg丝裂霉素10mg〔或阿霉素(ADM)40~60mg〕,先行动脉内灌注,再混合丝裂霉素(MMC)10mg于超声乳化的Lipiodol内行远端肝动脉栓塞。肝动脉栓塞化疗应反复多次治疗,效果较好。根据我院放射科资料,34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较大肝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一年生存率仅为11.1%,合并肝动脉栓塞治疗一年生存率提高到65.2%,随访生存最长52月,30例肿瘤缩小获手术切除机会。对肝功能严重失代偿者此法属禁忌,门脉主干癌栓阻塞者亦不相宜。
(五)无水酒精瘤内注射 超声导下经皮肝穿于肿瘤内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肝癌。以肿瘤直径≤3cm,结节数在3个以内者伴有肝硬化而不能手术的肝癌为首选。对小肝癌有可能治愈。≥5cm效果差。
(六)放射治疗 由于放射源、放射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定位使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地位有所提高,疗效亦有所改善。放射治疗适于肿瘤仍局限的不能切除肝癌,通常如能耐受较大剂量,其疗效也较好,外放射治疗经历全肝放射、局部放射、全肝移动条放射、局部超分割放射、立体放射总量超过近有用质子作肝癌放射治疗者。有报道放射总量超过40Gy(4000rads容气量)合并理气健脾中药使一年生存率达72.7%,五年生存率达10%,与手术、化疗综合治疗可起杀灭残癌之作用,化疗亦可辅助放疗起增敏作用。肝动脉内注射Y-90微球、131I-碘化油、或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等可起内放射治疗作用。
(七)导向治疗 应用特异性抗体和单克隆抗体或亲肿瘤的化学药物为载体,标记核素或与化疗药物或免疫毒素交联进行特异性导向治疗,是有希望的疗法之一。临床已采用的抗体有抗人肝癌蛋白抗体、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抗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等。“弹头”除131I125I外已试用90Y,此外毒蛋白和化疗药物与抗体的交联人源单抗或基因工程抗体等正在研究中。
肝癌治愈率
早期肝癌常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
根据患者目前情况来看,需要做好定期的复查,以便随时能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具体的治疗方法还是要咨询患者主治医生的意见。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如果能够得到正确合理的治疗,肝癌远期疗效还是比较理想的。肝癌治疗总的原则是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强调实施规范化的综合治疗。
建议手术后,采用中医全面调养综合治疗,巩固病情,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病情得到好转,防止复发,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
原发性肝癌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专家说肝癌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原发性的另外一种是继发展的,在这二种肝癌当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比较高,所以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在生活中多了解一些有关原发性肝癌的症状,对早期治疗会有很好的帮助,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当患上肝癌这种疾病以后,患者的肝脏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的症状表现为:肝癌是发生在肝脏的部位,所以患者的肝脏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肝脏肿大是属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表现之一,肝癌患者的肝肿大呈进行性、质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整齐,触诊时常有程度不等的压痛,肝癌突出右肋弓下或剑突下时,相应部位可见局部饱满隆起,如肝癌的癌肿位于肝的横膈面,则主要表现横膈局限性抬高而肝下缘可不肿大,位于肝表面接近下缘的癌结节最易触及,有时肝癌患者可自己发现而就诊。
另外,原发性肝癌的症状除了患者的肝癌会出现症状以外,还表现为:全身症状。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全身性的症状。恶性肝癌的肿瘤的全身表现是常有进行性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这些都是属于患有原发性肝癌的症状表现。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专家说原发性肝癌的危害是很大的,不仅会对患者的肝脏受损,同时还会影响其它的脏器,所以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做好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工作。
原发性肝癌病因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根据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因素可能与肝癌流行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①肝癌患者血清中惭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对照组仅约15%);②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③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占51.5%;④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以上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引起注意,我国资料显示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阳性,对照组为0~2%,肝癌病例中抗HCV与HBV合并感染者多,HCV与肝癌的关系在日本极为重要,在中国还有待证实。肝硬化与肝癌关系亦令人注目,在500例肝癌尸检材料中,肝癌和肝硬化合并率为83.6%,肝硬化与肝癌伴发率为49.9%,其中大结性肝硬化占73.3%显示肝癌与肝硬化关系密切。在合并肝硬化者中56.5%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变,说明肝硬化尚在进行中。厂结果提示惭肝病毒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推测其过程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害继而发生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从而对致癌物质敏感,在多病因参与和阶段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多种基因发生改变,即一群原癌基因被激活为癌基因,以及一个或多个抗癌基因失活,其结果引起细胞生长的失控,肝细胞出现持续增殖,最后导致癌变。
(二)黄曲霉毒素 在肝癌高发区尤以南方以玉米为主粮地方调查提示肝癌流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关,人群尿液黄曲霉毒素B1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含量很高。黄曲霉毒素B1是动物肝癌最强的致癌剂,但与人肝癌的关系迄今尚无直接证据。
(三)饮水污染 江苏启东饮用沟溏水者肝癌发病率为60~101/10万,饮用井水者仅0~19/10万。饮用沟水者相对危险度为3.00。调查发现沟溏水中有一种兰绿藻产生藻类毒素可能是饮水污染与肝癌发生的有关线索。
(四)遗传因素 在高发区肝癌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肝癌罹患率高。可能与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有关,但尚待证实。
(五)其他 引起肝癌的其他致癌物质或致癌因素被疑及的尚有:①酒精中毒;②亚硝胺;③农药如有机氯类等;④微量元素,肝癌流行区水、土壤、粮食、人头发及血液中含铜、锌较高,钼较低;⑤中华分枝睾吸虫,刺激胆管上皮增生而产生胆管细胸癌。⑥微量元素、性激素、放射性物质、寄生虫、酗酒、吸烟、遗传因素等。
本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的危害生命健康。由于目前尚难以一种因素满意解释我国和世界各地肝癌的发病原因和分布情况,故肝癌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经多种途径引起;不同地区致癌和促癌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什么是主要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尚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