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发烧如何才能降温
小孩子发烧如何才能降温
1最好的措施便是接纳物理降温的措施,用温水沾湿毛巾,轻微拧干后,擦宝宝的脖子、背面、前胸、胳膊等部位,分外是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不要用酒精擦拭,宝宝皮肤嫩,容易吸取,会导致宝宝厮闹,急躁。
2要是宝宝的体温升到了38.5℃以上的话,就要给宝宝服用退热药了。服用退热药要严酷根据宝宝的体重来服用,并且由于退热药是通过发汗到达退烧的目标,以是吃了药后要多给宝宝喝温水资助排汗。
3宝宝吃了药之后夜里温度又升高,小面庞烧得红红的,那不克不及给宝宝继承吃上一次吃的退烧药了,要换另一种退热药物给宝宝吃了。要是宝宝出现高热惊厥,那就要两种药物一起给宝宝服用。
脑炎的一般都有哪些症状
小孩子发烧,38度不一定是脑炎,再高的话可能是发烧了,赶紧采取物理降温贴退烧贴,如果高烧了就要去看医生
孩子发烧时浑身抽搐怎么办
小儿高热易抽搐抽筋,这就是所谓的高热惊厥,需要及时退热可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高热时间久了,会导致身体痉挛抽搐,记得要退烧降温。由于小儿发育尚不完善,发热时就容易引起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意识不清、全身抽搐等症状,反复的抽搐发作可导致脑细胞损伤,影响小儿智力的发育,所以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热,都应予以合理的降温,避免体温过高而引起抽搐。
一般小儿发烧到39摄氏度以上才容易发生抽搐,但也有个别小儿38摄氏度也可发生抽搐,甚至不发热也发生抽搐,这与小儿的全身情况,特别是缺钙或患有癫痫等因素有关。那些初起为高热惊厥,后来低热甚至不发热也抽搐,那就不是一般的热惊,必须请医生诊查。一般家长不可能对小孩发热抽搐的原因作出准确的诊断,但却应该及时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尽可能减少高热抽搐引起缺氧和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避免或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之所以小孩子发烧的时候容易出现身体抽搐这种现象,主要是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并不是特别完善,甚至神经系统是不稳定的,这个时候体温如果太高,就容易刺激到神经导致抽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神经系统发育越来越完善,高热惊厥的现象也就不容易发生。
孩子发烧需注意的事情
在小孩的成长中,几乎每个小孩都会遇到发烧的情况。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疾病的前兆或症状,它的出现是告诉父母,宝宝的身体健康已出现问题,父母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说,5个月到5岁的宝宝经常会有发烧的情况。
儿童体温超过38℃就是发烧,去医院就诊前,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应急措施: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压挤冰袋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洗浴时间10-15分钟,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这些部位对冷较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应。新生儿、小婴儿因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可经皮肤吸收而出现酒精中毒,不宜采用。
5.其它:现在还有一种物理降温的药物贴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发烧。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孩子发烧最好不要随便吃药,因为孩子的发烧原因不明,随便用药可能会影响医生诊断。
3岁孩子发烧38度怎么办
1、小孩发烧38度怎么办
小孩发烧39度之下可以自行处理,平时错误的认识是给孩子盖上被子出汗之后就会退烧其实不是这样,错误的方法会导致病情加重。首先应该让孩子休息不要继续学习或玩耍,头上可以敷上凉的湿毛巾,等毛巾温热了再用水洗凉。退热贴是比较方便的可以持续用几个小时。贴上退热贴或毛巾之后再用毛巾擦拭孩子的手心脚心,发烧时候会觉得比较冷盖被子不冷为止,不要出汗出汗后不利于散热。
2、孩子发烧反复怎么办
孩子发烧反复可能是病毒没有完全被杀死,吃药要按照疗程不要觉得病情缓和就停药。降温方法是否有做好,用温水洗澡可以降温不方便时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多喝水排尿让体温降下来加点糖保持体力。吃东西以流食为主饮食清淡,无其他并发症只要做好降温措施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要一反复就去医院的话多次跑医院容易加重病情更加影响孩子的健康。
3、孩子发烧不退怎么办
孩子发烧时关于要不要立即退烧的问题医生们的观点也不统一,不过医生都知道发烧不会把脑子烧坏,不会把耳朵烧聋。生活中听说谁家小孩被烧坏了其实不是因为发烧所致。什么情况会发烧?最常见感冒会发烧它是身体的一个预警采用正确的退烧的方法就没事。还有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的病也是以发烧预警的,孩子发烧要确定是不是感冒不要误判导致不可逆的后果。
4、孩子发烧积食怎么办
孩子发烧后身体的活性酶下降身体工作机能变弱肠胃蠕动也会减慢导致消化不良。在发烧时补充水分,吃流食蔬菜水果好消化的东西不要给孩子的肠胃造成负担。一旦已经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等状况要帮助孩子消化,水果类可以吃一些山楂对于消化很有好处,部分好吃得消化药或者酸奶也可以伴随不太剧烈的运动不要一直躺在床上只吃东西不排便,这对身体是很不好的。
4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宝宝发烧,妈妈们千万不要手忙脚乱,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先帮孩子降温退烧。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小孩发烧了,许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抱着孩子往医院跑,要求医生输液或者开药。其实发烧是一种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性疾病的保护性症状,并非一种疾病。发烧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小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小孩发烧时最好不要马上吃退烧药治疗。
小孩发烧最好先采用物理降温法,观察清楚情况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但家长需要注意,物理降温不适合于38.5度以上的高烧。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如下:
1、多给孩子喝水
孩子发烧体温过高,身体会极度缺水。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让水来调节体温,帮助孩子发汗,喝水既有退烧的功效还可以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防止虚脱。
2、用温水擦拭全身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和手脚都很烫,就说明需要散热。这时除了给孩子少穿衣服外,还需要用温水擦拭全身,重点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帮助孩子身体散热,一直擦拭到体温降下来为止。
3、给孩子洗温水澡
若孩子在发烧期间精神状态还比较好的话,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帮助散热。注意,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防止孩子身体不佳虚脱,洗完澡要赶紧给孩子穿衣,不要着凉。
4、酒精擦浴身体
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小孩的体温还是超过38.5℃,此时就要选用药物退烧。
5、头下枕冰枕
若孩子高烧不退,手脚也都很烫的话,就可以给孩子枕冰枕。具体做法是在冰枕上铺一个枕巾(防止太冷刺激孩子或者冻伤孩子),然后枕在孩子头底下,这样可以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注意,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全身发抖,要马上停止使用。
6、毛巾冷敷头部
发烧时用毛巾冷敷是家长们比较常用的方法,将毛巾在水里浸湿后,拧干折叠放在孩子的前额上,每五分钟更换一次。注意,毛巾不可拧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温不可太凉,一般在20-30度为宜。
7、额头贴退热贴
如果孩子体温不是太高,精神状态也不错,还可以下地活动,家长可以用退热贴直接粘在孩子额头上,起到降温的作用。
如果小孩发烧不超过38.5度可以先采取以上的物理降温方法为孩子降温,但如果发烧症状有以下情况应送医院治疗,一起来看看。
发烧中低热不需要处理
气温变化,很多小孩子都会感冒发烧,稍有不注意,低烧就会转为高烧甚至肺炎,很多家长也最担心孩子会不会烧坏了。何颜霞指出,发烧实际上是机体抗病的一种反应能力,其实发烧在一定范围是有利的。
发热有分度,低热为37.5—38度,中热是38.1—39摄氏度,高热是39.1—40.9摄氏度,超高热大于41摄氏度。孩子如果超过39摄氏度,那就是算高热了,41摄氏度是超高热。“低于39摄氏度,不需要进行处理,只要观察孩子体征变化就可以了。”何颜霞说,只有高热和超高热是需要紧急处理。在发烧的时候,机体的免疫力都给调动起来。如果超过41摄氏度,细胞代谢会受到影响,所以这样的温度要即时降温。
孩子没到医院就高烧了该怎么办?何颜霞说,首先家长可以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可以用物理降温,比如说水勾兑酒精去擦都可以。建议用温水,用凉水或者用酒精,小孩皮肤比较嫩,会吸收的。还有用冰袋放到孩子额头,放到两边颈动脉地方降温都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发烧最禁忌的就是给孩子捂。“碰到有这样的病人,夏天孩子发烧了,把孩子用毛巾、帽子全裹的严严实实,一打开孩子,全身都是汗,热散不出来。”所以,发烧的时候一定不能捂汗,一定要散热,这是最重要的,并且注意他的保温。
另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退烧药。“如果你能够把握住的话,可以用,如果把握不住就不要用药了。”何颜霞说,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就是大人的小一号,小孩各个器官功能和大人不一样,所以一定不能用大人的药给孩子吃。大人的感冒药和小孩的成分不一样,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副作用。退烧药,最好是用平常医生推荐的药物,不要尝试用新药。
高烧物理降温习惯
1、运动出汗退烧
有不少父母在孩子发烧尤其是低烧时,让孩子跑步、跳绳,以为孩子运动一下出出汗就能退烧,但这样只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加重病情,延长恢复期。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发烧时运动出汗有危害,会让邪气入侵。
2、敷冰块、躺冰枕
这种方法效果甚微,因为想要退烧,就必须让血液的温度下降,但是额头和后脑勺上并没有相对比较粗的血管,无法有效达到退烧降温的效果,想要有效果必须将冰块放脖子或腋下淋巴位置,但会由于太冷会伤及皮肤、引起孩子不适和哭闹。
3、酒精擦浴
孩子发烧不主张用酒精擦浴,不仅会引起皮肤过敏,还会引起酒精中毒。当孩子发热时,皮肤的血管扩张,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会引起小儿的血管强烈收缩,引起小儿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甚至加重小儿的缺氧出现低氧血症。
4、捂汗退烧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发烧出汗就好了,所以盖上大棉被、门窗紧闭、暖气加热。殊不知这样致使热气不能散出,轻则伤阴,导致体虚,重则导致肺炎、 惊厥、心肌炎等严重后果。孩子发烧时绝对不能捂汗,相反还要在保证室温的情况下,可让孩子裸露加大散热面积,体温更容易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