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下血是什么原因导致
胎漏下血是什么原因导致
1.中医认为引起胎漏的主要原因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和血瘀导致的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2.西医认为引起先兆流产的原因主要有胚胎、母体、免疫功能、环境四个方面原因。
(1)胚胎因素遗传、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胚胎染色体异常。
(2)母体因素①严重高热、感染、贫血等全身性疾病;②子宫畸形、子宫肿瘤等生殖器官异常疾病;③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低、严重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内分泌疾病;④母体遭遇强烈的应激和不良刺激时,或过量吸烟、酗酒、过量饮咖啡、吸食毒品等。
(3)免疫功能异常由于父方的人白细胞抗原、胎儿抗原、母胎血型抗原不合、母体抗磷脂抗体过多、抗精子抗体存在、封闭抗体不足等原因,致使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降低可致流产。
(4)环境因素过多的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氯丁二烯等化学物质,均可引起流产。
食疗方治疗胎漏下血
【食疗方1】黄酒500毫升,鸡蛋黄14枚。
做法:将二味同放入铝锅,用小火炖煮至稠粘,待冷,存罐中备用。
用法:温热服,每日二次。
功效提示:黄酒含有葡萄糖、糊精、甘油等,性属温热,有散风寒、通血脉的功效。
此方具有养血安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妊娠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的治疗。
【食疗方2】鲤鱼500克,留鳞去肠杂,糯米75克,陈皮、生姜适量,同煮粥,溶入阿胶15克,用少量食盐调味食用,连服五至七次。
功效提示:鲤鱼,味甘,性平。具有安胎、健脾开胃、消水肿、利小便、通乳的功效。阿胶有补血、滋阴、止血等功效,适用于一切出血之症。陈皮在药用上有理气、健胃、祛湿、祛痰的功效。
此方适用于孕妇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
【食疗方3】杜仲15克,猪腰子2个。
做法:先将杜仲煎汁约50毫升,加盐、糖、酱油、料酒、鸡精,淀粉勾芡待用。猪腰子去臊腺筋膜,切成腰花,炒熟,兑入芡汁翻炒即成。
功效提示:杜仲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祛病延年的佳品,既善补肝肾而强筋骨,是治疗肾虚腰痛的要药;又善调冲脉,固经安胎以治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此方适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等多种病症。
孕妇预防流产吃什么食物 鸡蛋苎麻汤
配方:薜荔嫩枝叶50克,苎麻25克,鸡蛋3个。
制作:将薜荔嫩枝叶、苎麻同鸡蛋一同加水共煎,蛋熟后去壳再煮30分钟。
用法:早、中、晚各使用1蛋,连吃1周。
功效:养阴补血,清热安胎。
主治:适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属血虚内热者。
五月艾的注意事项 温经止血
五月艾入肝、肾二经,其中温热的药性具有良好的温通经脉、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吐血、鼻衄出血、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下血等出血症状,适当的用些五月艾对出血会有一定的改善。
什么人不能吃艾草 温经止血
艾草青团中的艾叶有温经止血的功效,可用于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经寒不调等症。
胎漏病症会有哪些
气虚胎漏:妊娠早期,阴道不时下血,量少不鲜,或下黄水,面色白,精神倦怠,怕冷,气短,腰痠腹胀下坠,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滑。
血虚胎漏:妊娠胎漏下血,量少色淡,面色淡黄,头晕目眩,心悸少寐,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苔薄黄或无苔,脉细数而滑。
肾虚胎漏:胎漏下血,量少色淡,腰脊痠痛,腿软乏力,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白滑,脉滑或沉弱、两尺尤弱。
血热胎漏:妊娠前半期,阴道不时下血,血色鲜红,面红唇赤,心烦失眠,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数而滑。
虚热胎漏:胎漏下血,时下时止。头目眩晕,心悸少寐,口燥咽干,饮水不多,两颧潮红,午后发热,掌心灼热,舌红无苔,脉细数,两尺尤细。
外伤胎漏:体质虚弱,胎漏下血,腰痠腿软,或小腹坠胀,神疲乏力,舌淡,苔正常,脉滑无力。
偏方治疗胎漏
偏方一、和益智仁半两、缩砂仁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一日服二次。
偏方二、再方。用莲房烧存性,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开水或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偏方三、治胎漏下血,血尽子死。用葵根、茎烧灰,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偏方四、胎漏难产(血干涩,胎儿不能下)。用麻油半两,蜜一两,同煎开多次,温服,胎滑即下。他药无益。
偏方五、妊娠胎漏的治疗验方(下血不止型)。用生地黄汁一升,泡在酒四合中,煮开几次后服下,不止再服。又方:用生地黄为末,酒冲服一匙,昼夜各服一次。又方:用生地黄、熟地黄,等分为末。每服半两,空心服,白术、枳壳煎汤调下,每日服二次。此方名“二黄丸”。
出现胎漏情况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恢复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因为胎漏严重的会导致胎动不安、胎死腹中等后果,以上几种偏方能有效地治疗胎漏等情况,有胎漏现象的孕妇可以试一下,效果很明显而且无副作用。
木耳菜的食用效果
1.清热解毒
有清热、解毒、滑肠、凉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便秘、痢疾、疖肿、皮肤炎等病。
2.降血压
经常食用有降血压、益肝、清热凉血、利尿、防止便秘等疗效,极适宜老年人食用。
木耳菜的食用禁忌
1.阳虚体质应忌食或少食。
2.孕妇、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应忌食。
习惯性先兆流产的中药治疗利剑
先兆流产,中医称之为妊娠腹痛、胎漏下血。形成原因多为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中医药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肾虚者可采用阿胶、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等中药。外伤者则可采用生黄芪、柴胡、桑寄生等中药进行保胎治疗。
先兆流产的中药治疗利剑
1、菟丝子:性温,味甘,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元安胎,用于肝肾不足之胎动不安,常与续断、桑寄生、阿胶等配伍适用。还可用于肾虚之腰痛、消渴、尿频带下,肝肾不足之眼目昏暗、视力减退及脾肾虚泻等。
2、阿胶:性平,味甘,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之功,适用于冲任不固或阴血亏虚之胎动不安、崩漏下血,可配生地黄、艾叶等,还用于治疗妇女月经过多、产后便秘等。
3、杜仲:性温,味甘,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适用于肝肾亏虚、下元虚冷之胎动不安、妊娠下血、习惯性流产等,可配续断(共研末)、枣肉为丸服,或配续断、菟丝子、阿胶等煎服。
4、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5、紫苏: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发汗、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之功。适用于妊娠期风寒感冒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常与陈皮、砂仁等配伍。临床观察发现,苏梗安胎效果优于苏叶。
6、苎麻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安胎之功,适用于热毒炽盛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可单用,也可与阿胶、黄芩、当归等同用。
7、石菖蒲:性温,味辛、苦,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安胎之功,适用于湿浊中阻之胎动不安,对缓解胸闷腹胀、呕吐等症状有良效,常与砂仁、苍术、厚朴等配伍。
8、白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和中安胎之功。适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可配陈皮、茯苓、党参、生姜等使用。还广泛用于怀胎蕴热(配黄芩、栀子、白芍等)及血虚(配当归、白芍、生地等)、肾虚(配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萸肉等)所致的胎动不安。
9、黄芩: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之功,适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常与白术、当归等配伍。也可治疗妊娠期湿热泻痢、黄疸及肺热咳嗽、高热、热毒炽盛之出血、疮疡肿毒等。
10、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莲房的功用主治
消瘀,止血,去湿。治血崩,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瘀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血痢,血淋,痔疮脱肛,皮肤湿疮。
①孟诜:"破血。"
②《本草拾遗》:"主血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③《纲目》:"止血崩、下血、溺血。"
④《本草汇言》:"止血痢,脾泄。"
⑤《握灵本草》:"烧灰止崩带、胎漏、血淋等症。"
⑥《分类草药性》:"消毒,去风,治背花。"
⑦《岭南采药录》:"疗乳头开裂。"
⑧《江苏植药志》:"治脱肛。"
艾叶煮鸡蛋是用新鲜艾叶还是干艾叶 孕妇
艾叶中的成分除了挥发油外,还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等其他有机成分,对于女性崩漏、月经过多、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是有一定调理改善作用的,怀孕除了除非是有胎漏下血表现,其它情况一般不建议食用艾叶,以免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伤害。
艾叶陈皮泡水能长期喝吗 艾叶泡水喝可以止咳吗
不可以。
艾叶是一种性味辛、苦、温,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的药材,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皮肤瘙痒等病症,对咳嗽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患有咳嗽的患者,最好及时就医,使用针对咳嗽的药物治疗。
懈寄生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安胎
懈寄生具有滋补肝肾、滋养气血的作用,所以也有固冲任、安胎的功效,在临床上常常将其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中药材一起配用,用于治疗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症,能够很好地起到安胎的作用。
艾饼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温经止血
艾饼中的艾草有温经止血的功效,可用于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经寒不调等症,适宜经期女性以及产妇适量进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