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中成药可以服用清肝利胆胶囊,它是中草药制剂,效果还是不错的。它具有清利肝胆湿热的功能。主治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等症。服药期间应该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对于肝胆湿热的治疗,如果是湿重,就可以使用菌陈五苓散,六一散,平胃散等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是热重,就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连朴饮、茵陈蒿汤。在治疗的时候要看具体是什么病情,就要对症用药。
3肝胆湿热的患者可以在家里服用黄花菜粥,材料有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适量,煲成粥,每日1~2次,这具有能清热凉血,消肿,利尿,止痛,明目,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肝属肝胆湿热型。
4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凉性的水果来进行食用,这能有效的降肝火,比如西瓜、柚子、苹果、梨、葡萄、草莓等,这些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各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而且具有清热、宁神、降火的功效,
肝胆湿热吃什么食物 吃猪肝有助肝胆湿热
猪肝一幅、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将上述两个材料共同放入锅中煮熟喝水及猪肝。这个主要是去肺火。肺火的表现症状有潮热盗汗、失眠、舌红等。
尖锐湿疣用什么药好
尖锐湿疣西药治疗
<1>干扰素与0.5%鬼臼毒素酊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2>白介素(IL)-2对能够有效的避免尖锐湿疣出新复发的情况。
<3>尖锐湿疣患者可以适当的选择 5-氟尿嘧啶霜控制尖锐湿疣复发比较明显。
治疗尖锐湿疣的常见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
组成: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黄芩。
功效与用法:清泻肝胆湿热。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患者。
双黄连口服液
组成:双花、黄连。
功效与用法: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染毒邪型者。
血府逐瘀口服液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功效与用法: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者。
肝胆湿热怎么去除
身体有湿热的人常常会觉得腿脚沉重‘,舌苔黄腻,身上总是容易长一些红痒的东西。当然,湿热侵袭人的不同部位,会有相应的一些具体的病症。那么肝胆湿热如何除去?肝胆湿热侵犯人体的上部会导致头面部的头晕头涨、眼睛发红、耳鸣耳聋、口苦,湿热困在中焦会导致胸痛,侵袭下焦表现为阴部湿痒、小便黄、阴肿。
如果女性肝经湿热的话,可能导致白带发黄、黏稠、有臭味。男性肝经湿热还可能导致睾丸肿痛、阳痿、早泄等。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您可以选择龙胆泻肝丸来清湿热。
肝胆湿热如何除去?龙胆泻肝丸是根据古方龙胆泻肝汤而制作的一种中成药。所谓龙胆,是指的本方里的君药龙胆草。龙胆草首载于《神龙本草经》,因叶子像龙葵,味苦如胆汁,所以叫做龙胆草。龙胆泻肝丸除了龙胆草之外,还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和甘草。
龙胆草是君药,大苦大寒,清肝胆实火;-黄苓清上焦湿热;栀子清全身湿热;生地黄补血清热;当归补血活血。苦寒清热的药,加上补肝脏阴血的药,防止攻伐太过而损伤肝脏,真是最好不过了!另外,柴胡退热,疏肝解郁,引导其他药物上升到头面部来治疗肝经实热导致的目赤头痛、口苦、耳鸣、耳聋等。
在治疗性病淋巴肉芽肿时可配合哪些中成药
中成药的应用,和中药汤剂的应用一样,需 根据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早期、中期和后期的治 _ 疗是不同的。早期宜清泻肝胆湿热,中期宜清热 解毒,后期宜滋补肝肾。常用的中成药为: (1)龙胆賴丸:功能賴肝M热,可用于早期的治疗。每服6g,每日2次。 ⑵梅花点舌丹:功能雜解毒,可用于中期的治疗。每服10粒,每日2次。 ⑶六味地黄丸:功M补肝肾,可用于后期的治疗。每服10g,每日2次。
肝胆湿热吃什么食疗 肝胆湿热不能吃什么
肝胆湿热饮食宜清淡,应该戒烟酒,不能吃辛辣油炸食品,不能过食肥甘厚腻,不宜吃生冷食品,不宜大补。
肝胆湿热吃什么好
食疗法:
1、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2、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3、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4、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5、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不适宜食物:
胡椒,龙眼肉,鹅肉,羊肉,鸡肉,醍醐,蚶肉,白酒,人参,鸡蛋,南瓜,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马铃薯、豆瓣等易致胀气的食物,动物油、肥肉、狗肉、海鱼、虾子、以及黄芪、紫河车、黄精等补益之品。
适宜食物:
田螺清热利湿、利小便,蚌肉清热,常食有清热利湿及止痛之效。此外,食用佛手、绿萼梅、猪肝、玫瑰、豆腐等,有疏肝、补肝作用。
肝胆湿热吃什么好呢
苦瓜 松花粉 螺旋藻 野生藤茶都可以 介绍五种“去火”
食疗法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三味茵陈茶
材料:茵陈15克,薏苡仁20克,白菊花5朵。
做法:将茵陈,薏苡仁洗净,入砂锅加水适量,煮沸后小火煮至剩1碗时,加入几朵白菊花烧沸即可,每天1剂。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等功效,薏苡仁健脾除湿益气,美白肌肤,可强化茵陈的保健除湿效果,菊花清肝胆热,明目。
三者同用,有保肝,利湿,退黄的作用,对于肝胆湿热的进一步发展有抑制作用。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大金钱草粥
材料:新鲜大金钱草50克(或干品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金钱草洗净,切细,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淘净的粳米及冰糖,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同煮为稀粥,每日1剂,早晚温热服食。
大金钱草性平,味甘,淡,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之功,用来熬粥用可起到通淋排石,利胆退黄的作用,适宜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服用。
小孩舌苔黄的应对方法
厚苔,指不能透过舌苔看到舌质。厚苔,多见于胃肠积滞,或所谓的“病邪入里”。
黄苔,多表明体内有热,淡黄为内热轻,深黄为内热重。
合而论之:
舌苔黄厚且干燥,多表明脾胃热盛,或胃肠积滞化热。出现这样的舌苔,患者多有明显的口干、口臭现象,情绪烦躁,并多伴有便秘。
舌苔黄厚且粘腻腻,多表明有脾胃湿热或肝胆湿热。患者多伴有口苦、痰黄粘稠,小便黄,大便粘腻等症状。
怎样使黄厚苔变为正常舌苔?稳妥的办法是请中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作全面细致了解之后,再开具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方面,“龙胆泻肝丸”,可以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舌苔黄厚。 “二妙丸”或“四妙丸”,可以用于脾胃湿热引起的黄厚苔。“保和丸”可以用于胃肠积滞引起的黄厚苔。
如出现舌苔黄厚,时间不长,那么也可以自行恢复。应尽量保持饮食口味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以及油腻食物。多吃各种蔬菜。
上面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小儿舌苔黄,首先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身体状况来选择相关的方法,给孩子进行治疗,特别是有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吃零食吃冰淇淋,这些都是会造成上火的原因。
肝胆湿热吃什么水果
枇杷
其果实和叶均可入药,枇杷性味苦,平。入脾、肺、肝经。功效化痰止咳,和胃降逆。可用于咳嗽痰黏,不易咯出,以及胃热口渴、呕秽等。
甜瓜
又叫香瓜、梨瓜,中医常用其子和果蒂治病。性味甘,凉。入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通大便。可用于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香蕉
香蕉有润肺滑肠和清热的作用,不仅适合便秘的人也适合湿热体质的人。
橙子
橙子能化痰止渴,对湿热体质的人很有帮助。
橘子
橘子有醒酒利尿的作用,对湿热体质去热利湿的效果。
苹果
苹果性凉,清热益脾,适合湿热体质的人食用。
肝胆湿热吃什么
【肝胆湿热吃什么】
多病是流行病,很多病是我们生活中不常见的,比如肝胆湿热,那么,肝胆湿热吃什么呢?
【肝胆湿热吃什么食物】
因为出现了肝胆湿热,所以要想让疾病快速的好转,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不要吃容易上火的食物,比如羊肉、荔枝、辛辣的食物、过咸的食物等,多吃游戏诶可以去火祛湿的食物,比如红豆、绿豆、苦瓜、冬瓜等。一般出现肝胆湿热大多数是和炎症有关系的,所以还要注意合理的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过于疲劳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吃一吃龙胆泻肝丸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药】
患有肝胆湿热,想要服用中成药来治疗,就可以吃一吃龙胆泻肝丸,这种药对于治疗肝胆湿热效果不错,而且副作用比较小。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平时吃的东西一定要注意清淡一些,可以多吃一些像绿豆、红豆、苦瓜、丝瓜等既清淡,而且又可以祛湿去火的食物。但是要注意不要吃辣的、热性的食物,这些都会导致上火。湿热多与身体上有炎症有关系,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
肝胆湿热吃什么食物
1、芹菜
芹菜具有清肝热、养血的功效,适合体内热盛、疲倦无力的湿热体质者。取连根芹菜12克,粳米250克。将粳米淘洗后煮成粥,加芹菜(最好用旱芹,连根洗净切碎)再煮沸即可。此粥具有清热止痛之功,适用于肝火旺而致偏头痛者。
2、豆芽
被古人称为“种生”的豆芽最适合春季吃,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豆芽还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以绿豆芽为例,其每百克热量仅18千卡,具有清热利水功效。
3、车前草
车前草叶性味甘、寒。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祛痰止咳、渗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郁之水肿;泌尿系感染时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暑热泄泻、菌痢;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视物昏花等功效。
4、芦荟
芦荟是“上火”的克星。根据《中国药典》记载,芦荟能清肝热,通便。《本草再新》中也记载,芦荟能清心热,解心烦,消牙肿,解火毒。不过,芦荟性寒,带有活血功效,女性在经期和孕期最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