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元胡的配伍应用

元胡的配伍应用

1、配川楝子:川楝子入气分,长于疏肝理气,泻肝火;元胡行气活血,长于止痛,二药相配,疏肝行气之力显著,并可活血,气行则血行,清泻肝火,可用于肝郁有热,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2、配乌药:元胡入血分,活血行气,善散血结,可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为血中气药;乌药入气分。行气宽胀,顺逆止痛,温散肝肾冷气,疏降腹部逆气。二者同用,活血顺气,气血同凋,可治疗气滞血瘀、脘腹疼痛,尤以偏于寒性之气痛最为有效。

3、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为妇科之良药;元胡活血行气,散瘀止痛。二者合用,当归得元胡则能散瘀,元胡得当归且能补血,故可治疗妇女血瘀经闭、痛经等证。

苍术的配伍应用

配玄参:苍术燥湿健脾、升阳散邪;玄参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湿邪未尽,而阴液已伤之消渴证,其治疗若单养阴滋阴恐能助湿,而祛湿又存劫阴之弊,两药配用,以玄参之润制苍术之燥,以苍术之燥制玄参之腻,则健脾滋肾、养阴逐邪,两擅其长。

配厚朴:苍术苦温辛烈,运脾燥湿;厚朴苦辛温,除湿宽肠,性味从辛、从燥、从苦组成,两药相伍,消食且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尤宜。湿除脾运、中阳得振,专解湿邪困肿,运化失司诸证。

配防风:本品辛散苦燥,外能解风湿之邪,内能燥湿健脾,炒苍术辛散性弱,偏于燥湿健脾,可配防风祛风燥湿,因“风能胜湿”之故,专治湿盛水泻;生苍术其辛散性强,配防风以祛风发汗,同治风湿痹痛,一能燥湿,一能祛风,合用则既燥又散,风湿两邪俱除。

配石膏:苍术燥湿,外散风寒,内化湿浊;生石膏性寒,清泻暑热,两品相配,一温一寒,刚柔相济,燥湿清热不伤脏腑正气,善治湿邪化热,取太阳阳明两经同治之意,用于暑温、湿温、壮热烦渴、身重溺短等证最宜。

配黄柏:黄柏苦寒,气味俱厚,性沉而降,以清下焦湿热为长;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化湿运脾,通治内外湿邪。二药均具雄壮之气,苍术得黄柏,二苦相合,燥湿之力倍增;黄柏得苍术,以温制寒,清热而不致损阳,二药相使相制,清热燥湿功效显著,常用于下焦湿热之足膝红肿热痛、足痿无力,或湿热带下、湿疮淋漓并见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病证。

配香附:苍术芳香辛温,醒脾燥湿,脾阳健运,则可湿去痰消;香附乃血中之气药,调气疏肝,善解气郁,血行气畅,则胸胁痞闷诸证可解。两药合用,肝脾并治,舒肝理脾,主治肝脾郁结诸证。

配黑芝麻:苍术辛烈温燥,燥湿健脾;黑芝麻甘平,能补肝肾且润五脏。两药合用,一燥一润,相辅相成,健脾润燥,善治噎膈脘痞兼脾虚苔薄腻者。

配神曲:本品燥湿力强,湿去则脾胃得以健运,神曲消食和胃,两药合用,消食健脾功力增强,可治食积内停、湿阻脾胃,症见胸脘满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泻,苔白腻等证。

配川椒:川椒善散阴寒,温中止痛,暖脾止泻;苍术则长于外祛风湿、内燥脾湿,功偏燥湿运脾。两药相配,温中燥湿使寒湿去、脾胃健运则泻可止,温中止泻力增,能治寒湿较盛之久泻、苔白厚浊等证。

半支莲的配伍应用

1.配鱼腥草:半枝莲、鱼腥草同具清热解毒之功效,但半枝莲解毒散瘀、鱼腥草善解毒排脓,二药合用,清热、解毒、散瘀、排脓作用增强,为治疗肺痈之良药。

2.配红花:均能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二药合用其功效增强,常用于跌打损伤瘀痛、关节痛、经闭等。

3.配红枣:半枝莲能解毒、红枣能养血补中,二药合用能解肝毒,补肝血,故为治疗肝病之良方。

4.配三七:半枝莲、三七其功效均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二药合用其作用大增,故常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5.配半夏:半枝莲、半夏均能消痞、化瘀、散结,二药相须为用,疗效增强,常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梅核气、胸脘痞闷等。

6.配半边莲:半枝莲、半边莲,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能。半枝莲长于散瘀止痛,半边莲长于利水消肿,二药合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散瘀消肿,常用于肿毒、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癌肿等。

荔枝核配伍应用

第1步配橘核,专入肝经,直达少腹,祛寒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益彰。治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以及少腹刺痛,腹内包块,虚寒性带下等症。

第2步配香附子,专功肝郁,常治疗闭经、痛经、经前及产后血瘀腹痛,为妇人之良方。《本草纲目》:“用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炒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盐汤、米饮送下。治妇人血气刺痛”。皆是也。

第3步配木香,常治疗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胀痛等症。

第4步配炒小茴香,肝肾同治、为理气疗疝之良剂,常治疗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症。

第5步配酒,以酒调服,治心痛及小肠气。

丁香配伍应用

配五味子: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经气火。二药合用,主治奔豚,其病机在开在肾,皆所相宜。

第2步配柿蒂、干姜 :柿蒂下逆气。干姜补中阳,三药合用,胃寒去,逆气平,胃虚复.则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第3步配五味子,再伍以莪术(别名广茂),温肾散寒,平降冲逆,散结消瘀,举三治一,非此莫效。”

第4步配黄连、乳汁 《本草纲目》:“葛洪《抱朴子》云,凡百病在目者,以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皆愈。”黄连清火泻火,乳汁补肝明目,三药合用,标本兼顾,气血同治,亦补亦泻,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也,目生百疾,三药合用,皆主治之。

第5步配柿蒂: 和中降逆,温肾助阳,治虚寒呃逆最效,两药相合无主辅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补助肾阳方中,亦多用之。是为佳对。

赤小豆配伍应用

配赤茯苓,清利下焦湿毒力大。可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尿血,下肢浮肿,或泻痢。

配当归, 渗湿清热,活血行瘀,使热去湿除则出血自止。可用于湿热便血,腹痛,尿血。

配连翘 , 赤小豆清热利水,散血消肿,连翘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并有解毒散结之效,故称“疮家圣药。”合用既能解心经之火,又利湿热而解毒,可用治湿热内蕴之黄疸,湿热下注之淋症,妇科盆腔炎急性发作和产后高烧。

配白茅根,在增强利水消肿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之功。可用于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淋闭尿血等证。

配瓜蒂,酸苦涌泄,催吐作用甚捷。又得赤小豆护中保胃气,使快吐不伤正。可用于痰涎壅塞胸中,宿食停滞上脘丽泻利不能及者。

配鲤鱼, 《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

天麻泡水喝好还是炖的效果好 天麻跟什么不能一起吃

《雷公炮炙论》中有提到“御风草根茎斑,叶皆白、有青点,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因此吃天麻时不宜与此药材同用。

吃天麻时禁忌与镇静药、麻醉药配伍,不适合与抗心律失常药、降血压药配伍应用,不适合与免疫抑制药配伍应用,以免降低药物疗效。

天竺黄配伍应用

配白僵蚕

白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与痰热壅盛所致的抽搐惊痫等。

天竺黄清热化痰,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

白僵蚕辛开,熄风止痉力强,天竺黄寒清,清热化痰力胜。

二药配伍,用治风热痰喘、惊痫抽搐。

配朱砂

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等证。

天竺黄清热化痰,朱砂秉寒降之气,天竺黄具清化之质。

二药配伍,用治痰热惊风,效果甚佳。

配半夏曲

天竺黄甘寒,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半夏曲性温,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天竺黄突出一个清字,半夏曲侧重一个燥字。

二药伍用,一清一燥,相互促进,清热除湿、化痰止咳的力量增强。

主治湿热内蕴,症见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者。

天竺黄、半夏曲伍用,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配胆星

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定惊,适用于痰热惊风抽搐及中风、癫狂等证。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证。

二药配伍,相须使用。

主治痰热闭阻清窍、高热神昏谵语、惊痫等证。

配石菖蒲

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用于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等证。

二药配伍,天竺黄以清为主,菖蒲以开为主。

一清一开,相辅相佐,一寒一温,相互补充,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热壅盛等证,疗效大增。

相关推荐

血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血三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肠炎、痢疾、热毒疮疡等症,本品8—15g,与大黄、黄芩等清热药配伍应用

红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红药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肠炎、痢疾、热毒疮疡等症,本品8—15g,与大黄、黄芩等清热药配伍应用

苏梗的好处 行气宽中

苏梗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元胡的功效有哪些

元胡是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也可以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水煎服。 中医认为,元胡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 气畅血行,通则不痛。临床证实本品止痛作用较乳香、没药、五灵脂为强,为中药中的止痛良药,对胃脘作痛及经行腹痛尤为效捷,配伍应用效果更佳。例如,配川楝子,用于气滞血瘀、脘腹疼痛;配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乌药等用治疝气痛;配当归、川芎、桂枝、赤芍用

老胃病不如选陈皮

上海李女士提供:我老公有多年的胃病,包里常备着胃药。去年邻居推荐给我们一个方子,他已经用了半年,感觉确实有效,现在推荐给大家。具体方法是:陈皮5克,元胡20克,醋适量,前两味药用醋炒后研末,每次服用1~2克,每日服用3次即可。 点评:陈皮性温,入脾经、胃经、肺经,主要有三大作用,一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它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它是中药里的“百搭款”,和白术同用可补脾胃,与人参、甘草同用可补肺气,与杏仁同用可通降大肠气秘,与茯苓同用可祛湿。 元胡辛散

刺五加有什么功效 温肾助阳

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其它药材等配伍应用

薄荷和荷叶能一起泡吗

能一起泡。 薄荷性凉、味辛,具有宣散风热、发汗透疹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身不出汗、头痛目赤等症状,常与桑叶、菊花等配伍应用,而荷叶性平、味苦,能清热解暑、凉血止血,常用于暑热烦渴、便血崩漏等症状,两者没有配伍禁忌,可以一起泡水。

西洋参和人参的进补作用一样吗

西洋参也叫西参,由于本药主要产于美洲的一些国家,因此又叫西洋参。西洋参是一种补气、养阴的中药,它和人参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人参具有补气、固表、回阳、救逆等功效,是治疗急性脱症(如虚脱、休克、大汗淋漓、重度腹泻、呕吐等)的良药,在治疗上与温热性药配伍应用常能收到特殊的疗效。而西洋参则起不到这样作用。 西洋参虽能补气助阳,但其作用远不如人参,而且,西洋参在补气的同时能滋阴、生津、适用于久病阴阳两虚的病人,常用于治疗肺阴不足而引起的咳嗽、咯血、盗汗、烦渴、气少、津液不足、骨蒸劳热或久病体内生虚热、津液耗损过多等

中药催奶有没有副作用

奶水不足只能通过其它途径给宝宝不足奶水,其中奶粉成了不二的选择,可是有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喝到自己的母乳,纯天然,没任何添加素是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的。但是现在白水不足了怎么办呢?听说,中药可以催奶,但是有过于担心中药带来其他后遗症以及副作用。那么中药催奶有没有副作用呢?我们说要都有三分毒,尽量不要长期过于依赖药物,不过中药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是很小的。而中药催奶副作用很小的。这不必过于担心。 1、漏芦: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2、路路通:

寻骨风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

寻骨风有祛风通络的功能,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可单味浸酒服或与桑枝、络石藤配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