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乌榄根的附方

乌榄根的附方

治寒湿脚气方:乌榄根1两、走马箭5钱、千斤拔5钱、山菩提5钱、臭屎茉莉头5钱、独脚球5钱、清水五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山菩提,乌榄根舒筋活络,走马箭、臭屎茉莉头走下肢而利关节,千斤拔、独脚球祛寒湿而行气,入属寒湿脚气,服之有效。

(方歌)寒湿脚气莫须愁,乌榄根与独脚球,走马箭同千斤拔,舒筋活络还籍茉莉头。

附录:(叶)①治疮疖疥癞:用鲜或干叶,煎水洗患处。②治猪病疴黄屎:用干叶1斤、鸡蛋花4两、煎水开饲料食。

常用方剂

脚痛:干用1至2两、猪脚一只、清水煎服。

胸部小吃什么变大

1、加味黑豆鸡

乌骨鸡/母鸡半只,姜3片,党参3钱,炙甘草1钱半,当归2钱,川芎1钱,白芍3钱,黄耆3钱,菟丝子3钱,黄精5钱,通草5分,黑豆5钱,麻油少许。

将全部药材放入纱布袋中(红枣除外),把已烫除血水的鸡、姜片及药袋全部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及米酒一汤匙,先以大火煮滚,捞除浮沫后改为小火,炖煮约1小时,取出药袋,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2、青木瓜排骨汤

青木瓜一条(约2碗)、桔梗1钱半、猪排骨及尾巴半斤、适量葱段及姜片。

将已经烫除血水的猪排骨、姜、葱段及桔梗放入锅中熬煮,待成浓稠高汤后,去除桔梗,再放入切块的木瓜,煮熟后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3、玫瑰香附顺肝汤

香附1钱,乾燥玫瑰花7朵,猪肝6两,姜3片,葱2根。酒1小匙,太白粉1小匙,盐适量,橄榄油1小匙。

香附洗净,与玫瑰花加3碗水,煮5分钟出味后,熄火,去渣留汤。猪肝洗净,切成薄片,加太白粉拌匀,葱洗净切段。再将汤汁煮滚,滴数滴橄榄油,入猪肝,葱,姜,快火煮片刻,加入盐,酒调味即可。

油柑子的验方

验方1:(治小儿咳嗽方)油柑子(腌咸)6枚,白榄2枚、清水一碗,煎成一茶杯,温服。

(方解)油柑子化气,腌咸用则降火,白榄除痰。合成降火除痰,化气止咳之剂。

(方歌)小儿痰盛肺不宁,咳嗽频频睡难成,腌咸油柑子六个,白榄两枚咳自平。

第2步验方2:(治小肠疝气方)油柑子30枚、白榄根1两、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油柑子化气,白榄根化气祛湿,合为化气祛湿之剂。疝之因于气滞者,有效。

(方歌)小肠疝气油柑子,白榄根同两味施,子三十枚根一两,清泉三碗煎服之。

附录:(根)散瘀清热毒、治花柳:干用1~2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叶)治皮肤痕痒、花柳疳毒:干叶1~2两,煎水浸洗患处。 [

紫茉莉根附方

①治淋浊、白带: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两(去皮,洗净,切片),茯苓三至五钱。水煎,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白带:白胭脂花根一两,白木槿五钱,白芍五钱。炖肉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红崩:红胭脂花根二两,红鸡冠花根一两,头晕药一两,兔耳风五钱。炖猪脚吃。(《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急性关节炎:鲜紫茉莉根三两。水煎服,体热加豆腐,体寒加猪脚。(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⑤治痈疽背疮:紫茉莉鲜根一株。去皮洗净,加红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水果乌榄根的功效与作用

一、乌榄根的开胃消食的功效与作用

乌榄根能够对症胃口不好没有食欲的问题,都市人常常饮食不规律导致自己的胃口不好,经常腹胀积食难消。乌榄根就适合调理消化不好,饭前吃些乌榄根,就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肠胃更加舒适。同时乌榄根对口腔也有好处,咀嚼的时候乌榄根汁水可以缓解口腔溃疡等问题。

二、乌榄根润肺止咳的功效与作用

乌榄根本身可以调理润肺,对于长时间的干咳确没有痰的人则可以吃乌榄根来辅助调理。如果咳嗽严重的,可以用乌榄根和冰糖炖煮来当做甜品吃。每天吃上三次,慢慢的咳嗽就会得到缓解改善了。乌榄根榨汁喝也对咳嗽有疗效,更可以解决咽喉沙哑感痛问题。

三、乌榄根活血养血的功效作用

乌榄根能够滋补血气,对于血液类病症是可以调理的。乌榄根可以预防坏血病,对于动脉硬化有改善作用,乌榄根补血养血的同时改善血压血脂问题。乌榄根对于白血病等病症还能够辅助治疗。

白榄根的验方

(治伤风咳方):白榄根1两、东风桔5钱、芒果核5钱、木槵根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热服。

第2步(方解)本方白榄根除痰,东风桔止咳化气,芒果核、木槵根疏风消滞。合为止咳除痰疏风消滞之剂,清伤风食滞有效。

第3步(方歌)伤风咳嗽喉咙痒,白榄木槵两用蔃,芒果核与东风桔,疏风止咳消滞强。

椿根皮附方

①治痢疾:椿皮一两,爵床三钱,凤尾草五钱。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②治慢性痢疾:椿皮四两。焙干研粉,每次二钱,每日二次,开水冲服。(《陕西中草药》)

③治肠风下血不止,兼医血痢:椿皮,不以多少,用水净洗锉碎,于透风处挂令干,杵,罗为细末,每称二两,入寒食面一两,搅拌令匀,再罗过,新汲水和丸如梧桐子大,阴干。每服二十丸,先以水湿药丸令润,后于碟子内用白面滚过,水煮五七沸,倾出,用煮药水放温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如神丸)

④治下血经年:椿皮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入酒半盏服。(《仁存堂经验方》)

⑤治赤白带下,膀胱炎及尿路感染:川柏、椿皮、知母、白术、生甘草、泽泻、生黄芪片,煎水服。(江西《中草药学》)

⑥治赤白带:椿皮、鸡冠花各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⑦治滴虫性阴道炎:椿皮五钱。煎服;另用千里光一两,薄荷五钱,蛇床子五钱。煎水,外洗。(江西《中草药学》)

⑧治遗精:良姜三钱(烧灰存性),黄柏、芍药各二钱(烧灰存性),樗树根皮一两五钱。上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茶汤下。(《摄生众妙方》樗树根丸)

⑨治产后肠脱不能收拾者:椿皮(取皮,焙干)一握。水五升,连根葱五茎,汉椒一撮,同煎至三升,去渣,倾盆内,乘热熏洗,冷则再热,一服可作五次用,洗后睡少时。忌盐、醉、酱、面、发风毒物,及用心、劳力等事。(《妇人良方》)

⑩治痔疮:椿皮三钱,蜂蜜一两。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11)治疮癣:椿皮适量。煎水洗患处。(《陕西中草药》)

白榄根的附方

治单双乳蛾:鲜橄榄根四两,米醋一盏。水煎漱喉,日五、六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第2步治脚气:白榄根二、三两,和猪脚一只,同煎汤饮之。(《岭南采药录》)

第3步治筋骨酸痛:鲜橄榄根四两,黄酒四两,水冲炖服。(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第4步喉痛:用干根5钱至1两,清水煎服;

第5步胃痛:用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

相关推荐

中医小偏方帮你缓解胃痛

偏方一 组成:山橿根6g,南五味子根皮9g,灯心草6g,车前草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胃气痛。 偏方二 组成:山梅花根皮24g,狗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调白糖服。 附注:此方用于胃气痛,也可用于疟疾、挫伤、腰胁疼痛。 偏方三 组成:小草乌30g,小楠木香15g。 用法:研末,酒送服,每次服1g。 附注:此方用于胃寒痛。 偏方四 组成:小铜锤叶2至3片。 用法:研末,开水送服,或嚼服鲜汁。 附注:此方用于胃寒痛。

高血压能吃橄榄菜吗

我们知道橄榄菜是非常好吃的,橄榄菜有很好的开胃效果,但是橄榄菜是经过腌制而成的,所以橄榄菜里面含有非常多的钠盐,不适合高血压患者。 基本简介 橄榄菜制作工艺可追溯至宋明时代,经加工制作后具“清、鲜、爽、嫩、滑”等特点,可说是名闻遐迩的潮州菜系中的一朵奇葩。橄榄菜素色泽乌艳,油香浓郁,美味诱人而成为潮汕人日常居家的小菜美食。 菜品特点 下箸品尝,舌肠芳洌,细细咀嚼,留香齿颊,别有一番“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韵味;食之开胃消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相关发展 从技术的层面看,发明乌橄榄菜的关键环节是熬煎橄榄树脂。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的功效: 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有大毒,别名:草乌、附子花、金鸦、独白草、鸡毒、断肠草、毒公、奚毒等。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之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一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病作痛等,需炮制后方可内服。生乌头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用作止痛剂。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

乌头和乌药有什么区别

乌头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主产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乌头株高60-150厘米。侧根常数个,侧生于主根四周。栽培品种的侧根(即称附子)通常1-2个,倒卵圆形至倒卵形。茎直立。叶互生。总状花序,花大,蓝紫色。 乌头为散寒止痛要药,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

乌头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乌头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蔬菜、小麦或黄连地作物收获后,进行翻晒,充分风化,使土壤细碎,作畦,宽100-130厘米,高16厘米,沟宽26厘米,在畦上施腐熟厩肥,堆肥,每公顷15000千克以上,翻入土中,充分混匀,整平畦面呈弓背形。[3] 播种方法 乌头播种方法多半是根块繁殖,分直接下种,贮藏备种。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必须选择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培育、繁殖材料。 1、直接下种 适时下种很重要,7月下旬至8月初将土地备好,收乌药时,适合作种栽的附子立即按行距50厘米,株距26厘米,深10厘米开穴

附子的分布范围

附子主要分布于四川和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甘肃等亦有分布及种植。 附子传统产区主要为四川江油及陕西城固、勉县。建国后发展的新产区有四川安县、布拖、美姑、城口;陕西南郑、汉台、兴平、户县;河北晋县、元氏;湖北竹山、竹溪;云南丽江、香格里拉维西、大理宾川巍山;山东菏泽、潍坊等。以四川江油、陕西城固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销全国并出口。 在我国分布于云南东部、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山东东部、辽宁南部。在

橄榄菜的发展

从技术的层面看,发明乌橄榄菜的关键环节是熬煎橄榄树脂。但此项技术的发明及应用,潮汕人的先民南越人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掌握了。这是因为橄榄本来就是一种原产于南越的果树,南越人除了嗜食橄榄果之外,还熟悉橄榄树的种植技术并能够综合利用橄榄树的各种价值。 对此唐朝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是这样记载的:“橄榄树枝皆高耸,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虽苦涩而芳香胜于含鸡香也。有野生者,子繁树峻,不可梯缘,但刻其根下方寸许,纳盐于其中,一夕,子皆自落。树枝节上生脂膏如桃胶,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调如黑饧,谓之橄榄糖

橄榄为什么是甜的

橄榄的品种很多,有丁香榄、檀香榄、乌榄、白榄等。橄榄风味独特,入口咀嚼时有明显苦涩味,甚至难以下咽,这同其他苦涩食物,如苦瓜、青梅、未完全成熟的李子一样。但橄榄独特的地方在于:细细咀嚼后,苦涩味逐渐消失,继之感觉清香,有明显的甘甜味。这有点像喝苦丁茶,能体会出苦尽甘来的感觉,但橄榄的甘味更为醇厚,回味长久。

附片的药名、炮制及禁忌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浸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禁忌: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附子的营养价值 附子的营养成分

附子主要含中乌头碱,次乌头碱,乌胺,棍掌碱氧化物,异飞燕草碱,乌头碱,去甲乌头碱,苯甲酰中乌头原碱,新乌宁碱,附子宁碱,去甲猪毛莱碱,多根乌头碱,北草乌碱等植物碱性,还含有一些的氯化物,是附子的主要药理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