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捏压捻揉内外劳宫穴
手麻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捏压捻揉内外劳宫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右拇指按压左手心劳宫(在掌心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便是此穴),右食指按压左手背外劳宫(在手背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右手拇食指齐用力,一捏压捻揉一松2~3分钟;再换用左手捏压捻揉内外劳宫2-3分钟。
秋冬养生常按10大穴位
风池穴:主治头痛
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
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曲池穴:主治发热
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
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
③、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合谷穴:咽喉肿痛
拇、食指掌骨之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
②、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内关穴:心慌心悸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手少阴心包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内关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②、用右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心痛、心烦、心慌、心悸、心律不齐、心胸部各种疾患、失眠、癫痫、癔病等,且能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
殷门穴:主治腿痛
在大腿后侧、臀横纹至腘横纹正中央联线中点,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8分~1寸。
按摩方法:
①、正坐床上或凳椅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
②、两手掌分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腿痛、腰背臂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疼痛、腰间盘突出等。
后溪穴:头项强痛
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一主要穴位。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
②、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针5~8分。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项强痛、鼻衄、耳聋、上肢抽搐、肘臂疼痛、咽喉肿痛、手指挛急等。
环跳穴:腰胯腿痛
在臀部、大腿外侧、大转子后凹陷中,足少阳胆经上重要穴位。针5~8分。
按摩方法:
①、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②、两手抱两膝搂怀后再伸直,以此反复,一伸一屈共做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腰胯腿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症等。
阳陵泉穴:腰腿痛
在小腿外侧,膝下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足少阳胆经上重要穴位。针8分~1寸。
按摩方法:
①、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余四余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用力揉捻50下。
②、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用力拍打各50下。
保健作用:主治腰腿痛、老寒腿、鹤膝风、高血压、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等。
昆仑穴:治足跟痛
在外踝后5分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也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主要穴位。针5分,针刺角度向内踝前缘,孕妇忌针。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在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②、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目眩、目痛、鼻衄、腰背痛、足跟痛、背拘急、坐骨神经痛、小儿惊风、腓肠肌痉挛等。
手麻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捏压十宣
十宣在十指尖端,去爪甲一分,双手共10穴。两手交换,一手母食指岔开,一指一指挨着捏压两侧,10指共捏2—3分钟。
上火按摩哪里有效果
按摩外关
取穴:正坐或仰卧,俯掌,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腕横纹上2寸处,与正面内关湘桂。
按摩方法:
对揉法: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按在内关,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指揉法:用拇指按揉外关,按摩的时候以有酸麻感为度,3-5分钟即可。
按摩功效:按摩外关可联络气血,补阳益气,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等。现代常用本穴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肋间神经痛,落枕,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急性腰扭伤等。
按摩少冲
取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取穴时应用正坐,俯掌的姿势,靠无名指桡侧的边缘上即是。
按摩方法:
揉捏法: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小拇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腧穴。
指压法:用大拇指用力按压此处,以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持续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每日2次。
指掐法: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
按摩功效:按摩少冲可行气活血,清热熄风,清热醒神,缓解心火上炎导致的心中烦热,口舌生疮,尿黄等症,还能缓解中暑和疲劳,中医常用此穴治发热,昏迷,晕厥,心痛,心悸,胸痛,癫狂等症。
按摩内庭
取穴:在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于第2脚趾和第3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取穴。
按摩方法:
点揉法:每天早晚可用大拇指点揉内庭穴100次左右。
按揉法:用大拇指按揉内庭穴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内庭是胃经的荥穴,可以去胃火,化积滞,有效缓解因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头痛,口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腹胀,吐酸水,消谷善饥等不适。
按摩少海
取穴: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侧上踝连线的中点处。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按摩方法:
指压法:用食指或中指按压少海穴2-3分钟。
指掐法: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侧的少海穴上,适当用力掐按1分钟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侧的少海穴。
按摩功效:少海属手少阴心经,有清心安神,疏通经络,化痰散结之功效,主治因心火炽盛,热扰心神之癫狂,善笑,心经,失眠,健忘诸症。
按摩劳宫
取穴:劳宫在手掌心的凹陷处,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
按摩方法:
每天早晚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手掌的劳宫穴各100次即可,以感到手心微热为宜。
按摩功效:劳宫善于清心胃之火,对于心火内盛,胃火旺盛,浊气上攻所致的病症,点按劳宫穴可清泻火热,开窍醒神,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手指发麻竟然这么可怕,能预示十种疾病! 手指发麻的按摩方法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右拇指按压左手心劳宫(在掌心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便是此穴),右食指按压左手背外劳宫(在手背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右手拇食指齐用力,一捏压捻揉一松2~3分钟;再换用左手捏压捻揉内外劳宫2-3分钟。
十宣(在十指尖端,去爪甲一分,双手共10穴)。两手交换,一手母食指岔开,一指一指挨着捏压两侧,10指共捏2—3分钟。
八邪(在十指第一至第五指缝端,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两手共8穴)。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内,两手同时用力互击手丫,一撞击一拨开,连续不断反复击2—3分钟。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右拇指按压左腕内关(在腕横纹正中上2寸),右食指按压左腕背外关(在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右手拇食指齐用力,一捏压按揉一松1—2分钟,再换左手捏压按揉右手内外关l-2分钟。
注意:上面的按摩方法,只能暂时缓解,如有手麻问题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诊疗。
昆仑的作用与好处 昆仑的按摩方法
弹拨法:仰卧,有左食指尖放在昆仑穴上,弹拨昆仑穴用右手食指,首先向下力压,然后向外踝方向滑动,弹拨时操作者感觉指下有一根筋在滚动,被操作者感觉麻,痛或有触电感向足心放射,左右昆仑穴各弹拨3次。
捏拿法:用右手拇指食指叉开,食指按在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侧内踝下照海穴上,拇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揉捻法: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同时揉捻50下。
注意:按摩昆仑穴至局部出现酸,胀,麻,热感为宜,孕妇不宜按摩该穴位。
痛经按压穴位治疗方法
太冲穴:
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三阴交穴:
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子宫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 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 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痛经按摩哪个部位能好
子宫穴
四个有效治疗痛经的穴位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正确穴位按摩缓解痛经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太冲穴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痛经按摩哪个部位的问题,是很多女性都想知道的,看过上面的介绍后再有痛经的情况时就可以根据上面介绍的方法来进行缓解治疗。如果经常有痛经的情况,那么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确保身体不出现其他大的疾病症状。
劳宫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什么时候按劳宫穴位最好
一般晚上7-9点进行按摩最好。
劳宫穴在手掌心第二、三掌骨间偏第三掌骨处,属手厥阴心包经;而心包经的活跃时间是晚上7-9点。
因此这时候按摩劳宫穴效果最好,具体按摩时用拇指揉推法,先用拇指点揉劳宫穴,然后上下左右推劳宫穴,每次按摩时间10-15分钟,可以起到一定清心火、安心神、强壮心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