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高就是脂肪肝吗 脂肪肝的形成只和甘油三酯有关吗
甘油三酯高就是脂肪肝吗 脂肪肝的形成只和甘油三酯有关吗
肝内沉积脂肪主要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增加而形成脂肪肝,但也可因为卵磷脂和胆固醇升高而产生,只是较少见。
非酒精脂肪肝如何治疗 减重
减重对改善脂肪肝非常有效,因为它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和内脏脂肪。尽管体重减轻>5%才会使肝细胞内脂肪减少,但只要减轻3%就可以使肝脂肪变性得到明显改善。因为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消耗不仅与体重减轻有关,也与摄入食物的组成及特定的运动强度有关。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饮食可减轻肝脂肪变性。
胖人为何多伴有脂肪肝
原来,正常肝脏只含有少量的脂肪,约占4%-7%,其中一半为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其余为卵磷脂和少量胆固醇,肝脏是中性脂肪合成和利用的主要器官,不是贮存脂肪的场所。肝脏不断将进入肝内的脂肪酸含成甘油三酯,新合成的甘油三酯很快以脂蛋白(主要是极低密度脂蛋白VrpL)的形式释放入血液循环,当肝内甘油三酯的合成与运转平衡失调,以中性脂肪在肝内大量积聚时就可形成脂肪肝。
腹部肥胖的人之所以易发生脂肪肝,是因为腹部周围的脂肪细胞对刺激较敏感,以致由腹部脂肪细胞输送至肝的脂肪酸增加。肝内脂肪酸的去路除部分合成磷脂与胆固醇外,主要合成甘油三酯,新合成的甘油三酯再与肝细胞姐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载脂蛋白结合,形成VLDI=-一甘油三酯释放入血,当肝内合成的甘油三酯超过了肝脏将甘油三酯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或形成VLDL输出发生障碍,就可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此外,肥胖人多合并有糖谢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感受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性),肌肉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亦下降,以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葡萄糖不断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肝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以葡萄糖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大量的甘油三酯,继而发生内源性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肥胖会引起哪些疾病 脂肪肝
肝脏是人体合成甘油三酯的器官,但其实肝脏内并没有过多的空间来储存它。所以,当体内甘油三酯合成与运转失调,大量的甘油三酯就会堆积在肝脏内,形成所谓的脂肪肝。有研究数据表明,肥胖者中高达50%的人都患有脂肪肝。
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肝脏
在临床上发现,大约有一半肥胖的人伴随脂肪肝。肝脏本身能够合成甘油三酯,合成的甘油三酯需要尽快的运走,毕竟肝脏没有过多的空间来存储它。肥胖的人摄入较多的脂肪,会影响到合成甘油三酯的量,当大量的甘油三酯聚集在肝脏中,损伤肝脏功能,慢慢的形成了脂肪肝。
11种补肝护肝效果较好的中药
大蒜:大蒜可明显降低脂质的内生,减少肝中脂质的合成。大蒜降肝脂的机制,一般认为是大蒜增加了粪酮醇和酸哇酮醇排泄,减少了胆固醇、脂肪酸的合成。
枸杞子:可减轻肝细胞脂质的沉积。
姜:具有明显抑制其血清、肝中胆固醇含量水平,增加粪便中胆固醇排泄作用。
人参:人参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还能显着升高肝中磷脂含量,可促进肝内甘油三酯降解。
燕麦:燕麦粉可降肝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燕麦降低肝中脂质而对肝重无明显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不饱和甘油酸有关。燕麦精及其冲剂,对肝甘油三脂、胆固醇的含量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而燕麦粉则无抑制效果。
花粉:可明显抑制肝中胆固醇升高与肝细胞脂肪变性。
何首乌:含二苯烯成分,对脂肪肝、肝功能损害、肝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均有明显对抗作用。何首乌含大量卵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
丹参:丹参制剂可降低肝脂,特别是降低甘油三酯作用。其机制是促进脂肪在肝中的氧化作用,从而降低肝脂的含量。
柴胡:有抗脂肪肝和抗肝损伤作用。与茵陈配伍用药,有促进胆固醇排泄作用。
姜黄:具有降脂活性的姜黄素,可明显抑制肝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可显着增加胆汁排泄量。
泽泻:具有抗脂肪肝作用,泽泻成分,除对低蛋白质、高胆固醇食物所引起的脂肪肝有对抗作用外,还可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轻度脂肪肝是什么引起的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下列因素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1) 脂肪代谢异常: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增多,肝合成游离脂肪酸或由碳水化物合成甘油三酯增加。
(2) 激素影响:雌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可能通过改变能量代谢来源而诱发脂肪肝的形成。
(3) 环境因素:饮食、营养状态、食物污染及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与脂肪肝及其并发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有关。
(4) 遗传因素:无论是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发病因素。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一种多病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质过多的病理状态。肥胖、糖尿病、酒精中毒是脂肪肝的三大病因,并且无论单纯性脂肪肝的成因如何,总有一部分患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甚至导致脂肪性肝硬化及其相关疾病。
“肥胖性脂肪肝”把含脂类主要为甘油三酯,肝活检还证明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50%时,53%的患者有明显的肝脏脂肪性变。
“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25%。主要由于贮脂组织中脂肪动用增加,大量释放游离脂肪酸,在肝脏大量合成并贮存甘油三酯,形成脂肪肝。糖尿病脂肪肝多见于成年型,且与肥胖有关。
慢性酗酒常引起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和肝硬化,其机制是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醇对肝脏的直接毒性反应,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日饮烈酒80-120克持续10年以上时,10%-35%的病人患有酒精性肝炎与肝硬化,90%的人可能有脂肪肝。
高血脂和脂肪肝有关系吗
脂肪肝病人各型高血脂均可见,关系最密切的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常伴随于肥胖和糖尿病。无肥胖和糖尿病的高胆固醇血症对脂肪肝形成的影响不如高甘油三酯血症明显。高脂、甜食及酒精可同时诱发高血脂和脂肪肝。临床上,女性、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因素并存者更易诱发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
脂肪肝对人体危害有多大 甘油三酯高为什么会引起脂肪肝
当各种原因导致肝内甘油三酯合成与分泌的失衡就易产生甘油三酯在肝内的沉积形成脂肪肝。而甘油三酯在肝内沉积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引起的:
1.从肝细胞外来的脂类或肝内合成的脂类过多,而这些脂类在肝内被氧化的减少及肝脏不能将这些脂类全部氧化,最终将它们合成甘油三酯,导致肝内甘油三酯增多。
2.因机体营养不良、中毒、必须脂肪酸缺乏、胆碱或蛋白质缺乏致使甘油三酯不能装配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时分泌入血中。
由此,肝内甘油三酯合成与分泌发生不平衡,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过度肥胖的危害 容易患脂肪肝
大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肝脏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场所,然而肝内并没有多少多余空间来储存它。在肥胖者体内甘油三酯合成与转运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失调,肥胖者的脂肪酸摄入多,所以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结果形成了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