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保健
糖尿病患者保健
一.少油少脂管住嘴
有血脂偏高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应先检查自己的一日三餐,如果常吃一些会使血脂肪上升的食物,如肥肉、五花肉、猪油、猪皮、鸡鸭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蹄膀,或者油炸、油煎食物等,务必要戒除,至少要控制。大部分的鱼肉所含脂肪量比猪、牛、羊肉少。烹调时,也应避免使用动物油、奶油、椰子油、棕榈油或含油高汤,尽量用菜油,色拉油或茶油。
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膏粱厚味。如果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少尿、电解质不正常、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时,饮食上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取,并且要注意食用蛋白质的品质,每天蛋白质的来源应至少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优质动物性蛋白,如肉类、蛋、奶类,其余三分之一由黄豆制品、米饭、蔬菜供应。
若需要限磷者应避免使用各类奶制品、蛋黄、内脏、汽水、可乐、坚果类、全谷类等食物。肉食宜白水煮熟后烹饪,以帮助脱磷。
二.低盐低糖高纤维
糖尿病并肾病的患者同时应避免摄取过多的钠盐,以免造成水潴留,加重水肿,有肾病变的患者每日食盐用量应不超过五克。至于含钠盐较高的调味料,如豆瓣酱、辣椒酱、蚝油、;含钠盐高的腌制品有酱菜、酱瓜、荫菜、泡菜、榨菜、咸菜、雪里红;含钠盐高的加工食品有肉松、肉干、火腿、腊肉、咸蛋、卤味、香肠等也要当心。
蔬菜、水果、燕麦、豆类富含纤维、类黄酮素、抗氧化维生素等,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对患者有益。但当血钾过高时,为减少钾的摄取,应避免生食蔬菜;水果类方面应少吃黑枣、红枣、榴、草莓、香蕉、龙眼、哈密瓜、西红柿、水果干等;咖啡、浓茶也应避免使用。
三.适量运动益处多
现在的糖尿病患者因治疗手段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进步,消瘦的病人越来越少,相反肥胖者在增多。肥胖者应积极减肥,因为肥胖不单单只是身材的问题,还可能带来健康上的隐忧,适当的控制热量及做有氧运动,可有效化解肥胖的困扰,并且助于血脂正常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但运动过程中要预防低血糖,故尽量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选择在餐后1/2~1小时参加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且不易发生低血糖。有条件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可在运动前后各测血糖一次,及时发现低血糖,并了解哪种运动形式、何种运动量可以降糖及降糖程度。
糖尿病的保健都有哪些?
不管是什么疾病,一旦发生了,治疗虽然很重要,但是其保健更为重要。特别是糖尿病这种疾病,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身体带去危害,很多患者都知道这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疾病,最大的可能就是从饮食或者生活上做好保健,控制疾病。
糖尿病的保健都有哪些?
一、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以后,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不能因为症状不明显就不检查。糖尿病必须坚持定期体检,要特别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查,不但有助于了解自身病情,同时,也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自身的病情是很有帮助的。
二、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的进行血糖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中之重。糖尿病患者从患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糖尿病的治疗。一般而言,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越好。
三、不能忽视药物引发的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不要忽视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危及生命。此外,低血糖有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因此,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治疗时,一定要合理用药,不要用药过猛,给糖尿病患者身体带来伤害。
四、关注体重。做好糖尿病保健工作,一定要关注自己的体重,如果出现了肥胖现象就要重视。对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是对本身就伴有肥胖、超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增加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糖尿病的保健是每个患者必须做到的,如果不及时做好保健的话,就不会控制好疾病,会加重病情,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保健,如果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好检查以及治疗,听从医生的嘱咐。
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方法
1、低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具有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等作用。通常每日每公斤体重可摄入0.6—0.8克蛋白质。对肾功能受损严重者,对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限制应更为严格,但同时必须防止营养不良。
2、积极治疗原发性肾脏疾病,控制蛋白尿水平:尿蛋白越多,对肾脏的损伤越大。应维持尿蛋白每日排泄少于0.5g,或尿蛋白尿肌酐30mgg·Cr。
3、避免或及时纠正慢性糖尿病肾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累及肾脏的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复发或加重;体内血容量不足(低血压、脱水、休克等);组织创伤或大出血;严重感染;肾毒性药物或其他理化因素致肾损伤;严重高血压未能控制或血压急剧波动;泌尿道梗阻;其他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心衰、肝衰竭、肺衰竭);严重营养不良等。
4、坚持治疗和随访:一些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自身感觉很好,自认为病已痊愈,或认为多吃药对身体没好处,或担心使用激素“发胖”,就自行停药,忽视了维持期的治疗及随访。
5、积极治疗肾功能损害导致的并发症,如纠正肾性贫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和酸中毒等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秋季保养保健方法
坚持规律进餐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秋季往往会出现食欲下降、喜食清淡、爱喝稀饭、愿吃水果。作为糖尿病患者,应坚持适量而规律地进餐,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不可随意减少主食,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这对血糖的平稳控制十分不利。糖尿病患者宜多食蔬菜及高纤维素食品,譬如苦瓜、洋葱、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尤其是苦瓜,它本身含有一种胰岛素样的物质,可降低血糖,堪称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疗佳品。在秋季,人们一般喜欢喝粥,但稀粥吸收快,可明显升高餐后血糖,因此,糖尿病友最好多干少稀,以干为主。
预防秋燥
秋天风大雨水较少,是燥气当令的季节。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燥热之症,对秋燥的反应更为明显,应注意预防秋燥。方法是常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品,少量多次,以养阴润燥。秋燥最易伤人的津液,多数蔬菜性质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蔬菜含的大量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蔬菜富含维生素C、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改善燥气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还可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秋天的清肃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煎炸的食物,如炸鸡腿、炸里脊、炸鹌鹑等,多食都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因此,为了安度秋季,最好少吃或不吃此类食物。
秋季干燥要补足
秋天气候相当干燥,机体失水量较大,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多补充水分。可能有些糖尿病患者担心多饮会引起多尿,尽管口渴却不敢喝水,这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糖尿病多尿是由于血糖高之故,口渴是体内缺水的表现,如果限制饮水,很容易造成脱水,其不良后果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甚至导致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因血液浓缩导致脑血栓形成、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等。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应限制饮水,应该多喝白开水或茶水,但不宜饮用可乐、雪碧等含糖饮料和汽水。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失水后渴感不明显,应注意主动补充水分。
调节情绪
秋季本就是让人伤感的季节,出现了很多悲秋之气象,正常人在这个季节都会莫名地忧伤烦躁,而糖尿病人也不例外。因此,为了减缓秋季对人心理上带来的不良反应,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人应该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上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一切顽固沉重的忧伤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由此病人要以哲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季节交替。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可以和家人一道登高远眺,饱览胜景,使心旷神怡,情绪稳定。患者也可静思收获之喜悦,增加乐观的情绪,切莫因疾病而忧郁生火,加重病情。平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养花、绘画、下棋、垂钓等,均有助于情绪的调节,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健
(1)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人发现,糖尿病病人通过体育锻炼,血糖和糖而量有所改善,在血糖降低的同时,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也有所下降,说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这种改变即使不伴有体重下降也可以出现;
(2)降低血糖和血脂:体育锻炼会促进糖尿病病人对血糖及血脂的利用,使其血糖、血甘油三脂、血胆固醇有所下降;
(3)有利于病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锻炼除了降糖降脂作用之外,还能使病人血糖粘稠度下降,红细胞的变形性有所增强,使各种脏器的血液供应得以改善;
(4)减轻体重、增强体质:体育锻炼能使糖尿病病人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得以清除,肌肉的量和体力有所增加;
(5)给病人带来自信心和生活的乐趣,通过体育锻炼,病人可以增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信心,感到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由于社会将交往的增多,也使他们增添很多生活乐趣。所以,许多病人一旦投入体育锻炼的大军之列,就会欣然前往,乐此不疲了。
皮肤病患者保健措施
1、皮肤病保健养生之痱子:是由于环境中的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能及时地蒸发,致使汗孔堵塞,汗液淤积或破裂所致;防止痱子的发生应该注意室内环境的通风降温,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衣着应宽大,减少出汗且利于汗液蒸发,勤换衣服;尽量保持皮肤干燥,用干毛巾擦汗。
2、晒伤:由于突然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预防日晒伤首先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疗一般对症即可,可外用保护剂如各种润肤剂、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等。
3、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是由于一些人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这些人通常在日晒后1-2天后发病,要注意防光,每天的9点到下午5点最好不外出,皮肤病保健养生之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一旦发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也可请教医生选择适合的口服类药物。
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妙招
1、吃饭先吃菜。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阿里森纳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两勺醋,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是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2、睡够觉。耶鲁大学访问了1709名男性,发现每晚睡不够6小时的人,血糖控制得最差。睡够8小时,则风险减半。
3、做个“谷物达人”。小米、燕麦等都是极佳的全谷物食物,但成品全谷物食品你未必都认得出来。购买时应仔细看标签,如果不是标明“全麦、全小麦”等字样,说明含有其他成分。还要注意配方表,找出“隐形糖”,如玉米糖浆、果糖等。
4、每天一杯茶。茶、咖啡等饮品含咖啡因,它能提高新陈代谢,还有助于机体抗氧化能力,帮助细胞吸收糖分。
5、少吃快餐。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15年间,访问了3000名18—30岁的人,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体重至少长了6公斤。
6、少吃红肉。英国伯明翰女性医院对3.7万名女性调查显示,相比每周吃红肉少于1次的人,每周至少吃5次红肉,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29%。研究人员指出,这都是胆固醇超标惹的祸。要避免这一危害,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7、加点香料。德国研究人员给65名2型糖尿病患者,每餐饭加1克肉桂粉,持续4个月。最后发现,他们的血糖下降了10%。这可能是因为肉桂中的某些成分能刺激胰岛素受体,增强其功能。同时,这些成分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
8、每周运动4小时。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9、减轻压力。在压力状态下,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胃口也大开,血糖升高。清晨起床后做一会儿瑜伽、冥想,散会儿步,能为这一天营造好心情。接电话、开车、照顾孩子前,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心。
10、甩掉孤独。《糖尿病护理》杂志刊文指出,单身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是已婚、有孩子者的2.5倍。
糖尿病患者运动保健
1、开始步行,每天半小时,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一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2、走跑交替,步行和慢跑交替,常用于体力不足者。步行30秒后跑20秒交替进行,并逐渐缩短步行时间,延长慢跑时间。
3、室内运动,适合于后期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或身体比较虚弱者以及住院者。
4、蹲下起立,开始时,每次做15-20 次,以后可增加至100次。
5、仰卧起坐,开始时,每次做5个,以后逐渐增加至20-50个。
6、床上运动,分别运动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开等动作。对卧床患者较为适合。
7、身体条件好患者,还可做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羽毛球、老年门球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