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虎杖有什么功效 泄热通便

虎杖有什么功效 泄热通便

虎杖味苦,能泻胃肠之热,具有泄热通便的作用,可用于热结便秘及痔疮下血等。

降血脂吃什么中药最好 虎杖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经,胆经,肺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镇痛,化痰镇咳的作用。虎杖含虎杖苷,黄酮类,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白藜芦醇,多糖等元素,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虎杖水提取物具有调整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降脂应用:

1.虎杖(干根),每次10g,煎汤,每日1次。

2.泽泻,虎杖各10g,大枣10枚,蜂蜜20g,将大枣用清水浸泡30min,去核后连浸泡水同放入大碗中,备用;将泽泻,虎杖洗净后入锅,煎煮2次,每次30min,合并2次滤汁,回入砂锅,加入大枣及浸泡液,用小火煮15min,煎液至300ml,兑入蜂蜜,拌匀即成,代茶饮,有清热降脂,化痰除湿的功效。

热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热秘的证候: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心烦,口干口臭或口舌生 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病机:肠腹燥热,津伤便结。治法:泄热导滞,润肠通便。常用药物:麻子仁20克,白芍20克,枳实15克,大黄10 克,厚朴15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 虎杖20克等。用法用量:中药水煎法,煎为汤剂,等分早晚服用,连用 1~3服,通便即停服。

中医推荐的几款降血脂中药

1、柴胡

药用的部分一般分为柴胡的根或者是全草,具有味苦、性微寒等等,入肝肾二经。主要是含有柴胡酮、柴胡皂苷、植物甾醇、脂肪酸。具有舒缓气、解郁和散火的功效、同时柴胡皂角苷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哦。

2、泽泻

药用部分为干燥块茎,味甘咸性寒,归肾、膀胱经。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内含糠醛,其乙醇提液含生物碱、植物甾醇、天门冬素,其水及苯提取物有抗脂肪肝成分。

3、大黄

药用其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五经。具泻热通便、破积行瘀、清湿热功能。药理研究证实,大黄能降血压、降胆固醇。

4、虎杖

虎杖的药用在其根部,性微温,具有活血通经,利湿的功能,一般的传统的是用于治疗风湿、黄疸、痛经、痹痛等等症状。

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虎杖含蒽醌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多种成分,从其根茎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芦醇苷等。有关实验证明,虎杖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5、决明子

药用其干燥成熟的种子。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归肝、胆、肾三经,具清热、明目、润肠之功效。决明子含蒽甙类物质,分解后产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酚及葡萄糖等。实验证明,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菌等作用,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疗效。注意:有泄泻与低血压者慎用决明子制剂。

6、姜黄

药用其根茎,味苦辛,性温,归肝、脾二经。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例如姜黄精、去氢姜黄精、姜烯等。姜黄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不壅滞,且有通经止痛之功效。姜黄能增加胆汁形成和分泌,使粪便中排泄的胆酸和胆固醇增加。虽然姜黄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较弱,但较持久。姜黄还能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注意:现在根据药理的研究发现,姜黄还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能够是子宫进行收缩的功效,所以,怀孕的妇女需要慎用。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虎杖的副作用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因失水过多产生昏迷、虚脱、休克等,长期服用有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假倾向,大剂量可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肝功能异常,导致白细胞减少,偶见血尿。不良反应机制 虎杖中含有大黄素、鞣质及多种酚性化合物,有小毒。超量服用可刺激胃粘膜产生反应。不良反应防治治疗与解救

1.过量服用后催吐、洗胃,服用药用炭吸附毒物,并止泻。静脉滴往葡萄糖盐水及对症治疗。

2.中药治疗: 1)茶叶15g,红糖适量,焦山楂12g,煎汤频服。 2)干美15g,生地榆9g,五倍子3g,红糖适量,煎汤内服。 3)腹痛、腹泻时,白芍15g,乌药9g,黄连9g,延胡索9g,广木香3g(后下),藿香9g,甘草9g,黄芩6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6小时1次,2次服完。 4)休克时,静脉注射生脉注射液,每次6-10ml。功效 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

野大黄与虎杖的区别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退黄,泻下通便,皆可治痈肿疮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血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热结便秘。

同中之异:

虎杖清利湿热力强,大黄泻下通便力胜。

不同点:

虎杖能化痰止咳,又可治肺热咳嗽;大黄能凉血止血,又可治血热吐衄。

樟脑丸泡酒有什么作用 樟脑丸+虎杖治痛风

材料:虎杖300克,天然樟脑丸10克,500毫升白酒。

做法:将虎杖、天然樟脑丸、白酒浸泡在一起,一周后取出。

用法:用泡的酒将纱布浸湿敷在痛处,大概于6小时之后就会起到止痛的作用。

功效:活血发热,祛湿止痛,促进血液流通,起到治疗痛风、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虎杖有什么功效 活血祛瘀

虎杖味苦,入肝经,则入血分,故能活血去瘀,常用于血瘀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对于闭经及产后血瘀腹痛,可与炮姜、桃仁合用。而跌打损伤、血瘀肿痛,可单味水煎服,也可外用煎水泡洗。

降血脂的中药有哪些

1、灵芝:药用其子实体,性温,味甘淡。灵芝含甾醇、生物碱、蛋白质、多糖、氨基酸、酶类等。具益精气、强筋骨之功效。主治精神疲乏、心悸失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脑血管硬化等。

2、大黄:药用其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五经。具泻热通便、破积行瘀、清湿热功能。药理研究证实,大黄能降血压、降胆固醇。

3、泽泻:药用部分为干燥块茎,味甘咸性寒,归肾、膀胱经。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内含糠醛,其乙醇提液含生物碱、植物甾醇、天门冬素,其水及苯提取物有抗脂肪肝成分。

4、虎杖:药用其根,性微温,具活血通经,利湿功能,传统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黄疸、闭经、痛经等。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虎杖含蒽醌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多种成分,从其根茎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芦醇苷等。有关实验证明,虎杖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虎杖的治病功效

1、治高脂血症

去虎杖一斤,烘干,研成细末,每次取一钱,用温开水送服,不限时间。

2、治消渴、糖尿病

取等份虎杖、丹沙、乌贼骨、海浮石,同研为末,每次取二钱,用麦冬汤冲服,每天3次。用药期间不能吃鱼、面、生冷食物,禁烟、禁房事。

3、治闭经、月经不调

取三两虎杖,没药、凌霄花各一两,一起研成末,每次取一钱,每天服用一次,用热酒送服。

4、治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

取虎杖一两,烘干后捣末,倒入五升米饭中,搅拌均匀,再倒入五斗白酒,炮制七天后,每天饮用一升半,饮用期间禁止吃鲜鱼、盐。

5、治湿热,小便淋

取适量虎杖,研末,每次服用二钱,用米汤送服。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

虎杖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能清热利湿,能利小便,常用于淋浊、带下等病症。也用于急性尿道感染、尿灼热痛,可与其他清热利湿药同用。

中药降血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和脂肪肝已经成为现在的流行病。高脂血症的主要危险是导致动脉硬化,是致死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加重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等疾病的因素之一。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长期和全身性的,多数人需长期用药治疗。但是如果长期服用调血脂西药,又会因药物的副作用而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而有些中草药对降低血脂有明显的作用,药店药师在遇到前来购买降血脂药的顾客时,不妨向其推荐试用,但需注意,患者服用前应先咨询医生。

虎杖 药用其根,性微温,具有活血通经和利湿功能,传统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黄疸、闭经、痛经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虎杖含蒽醌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多种成分,从其根茎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芦醇苷等。有关实验证明,虎杖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柴胡 药用部分为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主要成分为柴胡酮、植物甾醇、脂肪酸、柴胡皂甙,具有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其中柴胡皂甙具有降血脂作用。

泽泻 药用部分为干燥的块茎,性味甘咸寒,归肾、膀胱二经。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内含糠醛,其乙醇提取液含生物碱、植物甾醇及天门冬素,其水及苯提取物有抗脂肪肝成分。

大黄 药用其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五经。该药具有泻热通便、破积行淤、清湿热等功能。大黄主要含两种成分:一为蒽醌衍生物,约为2 %~4%,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二为大黄鞣苷类,主要为葡萄糖没食子鞣苷。此外,大黄中还含有游离没食子酸。蒽醌衍生物在体内易于吸收,口服后血中浓度2~3小时达高峰,其后慢慢下降,最后由胆汁、粪便排出。同时,大黄能引起肠管收缩,分泌增多而产生泻下作用。大黄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

姜黄 药用其根茎,味苦辛,性温,归肝、脾二经。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例如姜黄精、去氢姜黄精、姜烯等。姜黄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不壅滞,且有通经止痛之功效;能增加胆汁形成和分泌,使粪便中排泄的胆酸和胆固醇增加。虽然姜黄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较弱,但较持久。姜黄还能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药理研究发现,姜黄有兴奋子宫的作用,能使子宫收缩,因此,怀孕妇女慎用。

给孩子吃点苦更健康

1. 苦味可以增进食欲

苦味以其清新、爽口的味道而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蕾,激活味觉神经;也能刺激垂液腺,增进唾液的分泌;还能刺激胃液和胆汁的分泌。这一系列作用结合起来,便会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对增强体质有益。

2. 苦味可以泄热通便排毒

中医说:苦味属阴,有疏泄作用,对于由内热过盛引发的烦躁不安有泄热宁神的作用。泄热通便不仅可以退烧,还能使体内毒素增大、小便排出体外,使孩子不生疮,少患其它疾病。

3. 苦味可以促进造血功能

苦味食品可以使肠道内的细菌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这种抑制有害菌、帮助有益菌的功能,有助于肠道发挥造血功能(肠道和骨髓都具有造血功能),改善贫血状态。

4. 苦味可以清心健脑

苦味食品泄去心中烦热,具有清心作用,泄热、通便排毒也会使头脑清醒,使大脑更好地发挥功能。

苦味食品就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而不必特意寻求,关键是注意选择,合理食用。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叶(可以生吃)、莴笋、生菜、芹菜(水芹和旱芹)、茴香、香菜(又称芜荽)、苦瓜、苔菜、苜蓿、曲曲菜等。在干鲜果品饮品中,有苹果、杏、荸荠、杏仁、桃仁、黑枣(又称元枣)、茶叶、薄荷叶等。在粮食和豆类食品中,有糯米、荞麦、大豆等。此外,还有人食药兼用的五味子、莲子芯等,可以用沸水浸泡后饮用更好,五味子适于四季,冬春季饮用更好,莲子芯最适于夏季饮用。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根呈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有纵皱及根痕,长1~7厘米,直径0.6~2厘米。断面皮部薄,棕褐色与木质部较易分离,木部占大部分,呈放射状,根茎髓中央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弱,味微苦,涩。

根茎含游离蒽醌甙,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另含鞣质和几种糖。

1、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虎杖煎剂(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虎杖水煎剂液(10%)对流感亚州甲型京科68~1株病毒,孤儿病毒、单纯疮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炮制:切片、生用。

虎杖的主治,其血之功与天名精相似,其疗风之功与王不留行同。故对治妇科疾病、风湿关节痛、肝炎等有效。治腹内积聚,四肢沉重,月经不调,以及黄疸肝炎等。虎杖一味煎服;治风湿腰腿痛,四肢麻木,常与川牛膝、五加皮等配伍,以增加疗效。

相关推荐

新生儿肝炎的偏方

偏方一小儿肝炎方 【来源】王鹏飞,《中医杂志》(4)1985年 【组成】青黛5克,紫草12克,贯众,寒水石,焦山楂各10克,乳香6克,茜草、木瓜,绿茶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行瘀,运湿退黄,调和气血,消积止痛。 偏方二 婴儿利胆方 【来源】时毓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茵陈,金钱草,郁金,赤芍各12克,当归、生山楂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解】胎黄的发生,多因乳母

阻塞性黄疸的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一直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针对四型黄疸病人的不同特点,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治则及与之相应的特色方剂。①茵虎合剂组方为:茵陈、虎杖、大黄、生姜。方中茵陈为君,因其具下降,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能。虎杖性苦寒,入肝、肺、胆经,能清热、凉血、解毒,活血通经。近代用于烧烫伤疗效良好。临床初步观察证实它既能减少或防止ERCP术后出血,又能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大黄性苦寒,降瘀热,又入血络,破一切瘀血。因其气香故兼入气血,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痛。其力沉而不厚,下一切疼痛积聚,上两药为臣。尘姜为姜科多年尘草

哪些人不宜食用虎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饮食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虎杖虽然是比较常见的食物,但是的时候使用起来也会容易导致身体些不适,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也是区别的,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虎杖。 副作用 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因失水过多产生昏迷、虚脱、休克等, 长期服用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假倾向,大剂量可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肝功能异常,导致白细胞减少,偶见血尿。 禁忌人群 孕妇慎用虎杖。 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虎杖了解以后,我们就能够在食用虎杖的时候更加的小心,另外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饮食一

中医药治疗痤疮

中药疗法:应分型论治,随症加减。红色丘疱疹型痤疮治宜清肺胃,方用生石膏30克,知母6克,地骨皮、桑白皮、金银花、连翘各12克,黄芩、赤芍、 山栀各10克,生地15克,甘草6克;脓疮性痤疮治宜解毒散结,方用茵陈、白花蛇舌草、虎杖、蒲公英各15克,金银花、夏枯草、赤芍、浙贝母、桃仁、元 参、黄芪、紫花地丁、连翘各10克;月经前痤疮治宜调理冲任法,方用仙茅、仙灵脾、黄柏、益母草、当归、牛膝各10克,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各12克;对聚 集性痤疮、愈后色素沉着或瘢痕者,治宜活血散瘀法,方用桃仁、红花、赤芍、蒲公英、

虎杖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解毒止痛

虎杖苦寒,既入气分,又可入血分,兼清气、凉血、活血之长,能热、解毒、止痛,常用于治疗热毒疮痈等症,如咽喉肿痛、疮痈、烫火伤、蛇伤等。

虎杖的相关配伍

1、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千金方》) 2、治伤折,血瘀不散:虎杖(锉)二两,赤芍药(锉)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虎杖散) 3、时疫流毒攻手足,肿痛欲断:用虎杖根锉,煮汁渍之。(《肘后方》) 4、月水不利: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一两。为末。热酒每服一钱。又

可消退黄疸肝炎患者黄疸的几种中药

黄疸肝炎患者由于黄疸难以消退,对患者肝脏及多脏器造成损害,中医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中药处方对消退黄疸效果较好。 处方一:赤芍、茵陈、水牛角、丹参、丹皮、生地、菖蒲、茜草、郁金、栀子、黄柏、大黄(后下)、升麻、甘草。方中水牛角、栀子、升麻、菖蒲清热、解毒、通窍;丹皮、生地清热、凉营、养阴,茵陈、黄柏、虎杖清热退黄;大黄通腑泻热;葛根、丹参、赤芍活血退黄。中期热毒已减,湿热之邪偏盛故改为茵陈四苓汤以清热,利湿,退黄。 处方二:赤芍、茵陈、茯苓、丹参、麦芽、泽泻、紫苏、木瓜、槟榔、栀子、郁金、黄柏、虎杖、田

金胆片的作用

不少患者因为肝胆问题服用金胆片,效果不错。金胆片由龙胆、金钱草、虎杖、猪胆膏组成。那么,金胆片什么作用,功效作用好不好呢?康爱多网上药店专家为您解答。 金胆片主要功能是利胆消炎,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胆道感染。 药理研究证实,抗菌消炎,解痉止痛,利胆通便等作用。龙胆草、金钱草具抗菌消炎,清热等作用。金钱草能促进胆道括约肌松弛,增加胆汁分泌,提高胆汁浓度,利胆作用。虎杖能抑制肠道逆行性细菌感染,猪胆膏可促使胆汁成溶液状态,以纠正胆汁病理变化。 那功效怎样呢? 金胆片主治湿热蕴结中焦,气机阻滞

虎杖的药用附方

1、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补缺肘后方》) 2、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烧酒三斤泡服。(《滇南本草》) 3、治胆囊结石: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4、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姚僧坦集验方》) 5、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

虎杖的食用方法

虎杖食疗作用: 虎杖味苦酸、性平,归肝、胆经; 入血行散;具活血散瘀,祛风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积聚,跌扑损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淋浊带下,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虎杖做法指导: 1. 妇女血瘀经闭,痛经者,可单用煎服;或与当归、川芎等配伍。 2. 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者,可与乌头、羌活、防风等配伍。 3. 疮痈肿毒初起未溃者,可单用鲜品捣敷,或与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配伍,以增其清热解毒之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