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打鼾也许导致血压升高
老人打鼾也许导致血压升高
有学者认为打鼾是高血压的一个病因: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阻塞,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交感活性增强。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可以造成周围小动脉发生改变,引起管壁肥厚,管腔狭窄,对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增高,使血压升高。
打鼾多见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以及肥胖、咽部、吸烟等人群。打鼾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所以打鼾者要积极,并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增强体质,减少感冒。
2、不吸烟,少吃辛辣的,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3、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减轻体重。
4、避免长时间仰卧。
5、积极治疗咽部炎症,可以饮用菊花茶,银花茶等。
如果因为打鼾而造成血压的暂时升高,可以适当调整治疗用药,如在晚上改用平和的长效制剂,早晨起床后也要及时用药。这样可以减少早高峰的血压水平与持续时间。
能导致血压升高的药物有哪些
(1)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是育龄妇女重要的避孕措施之一,但部分妇女在服用避孕药数月至数年后可有血压升高,发生率在18%以下,停药后l~12个月内,大部分人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但另有20%即使停服避孕药,血压也不降至正常。目前认为避孕药所致的血压升高与雌激素含量过高有关。因为雌激素可增加肾素分泌,使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而血管紧张素ⅱ可使血管收缩,促进钠进入细胞内,并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钠水潴留,引起血压升高。对此类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包括肼类抗抑郁药、优降宁及痢特灵等,它主要是拮抗单胺氧化酶及其他酶类,不利于细胞内外的儿茶酚胺灭活,即阻碍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失活,而使收缩血管作用增强。临床表现为心慌、全身血管搏动、剧烈头痛、面色潮红、出汗及血压升高,三分之一病人颈项强直,恶心呕吐,有的甚至有高血压危象,可出现半身不遂、昏迷甚至死亡。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即不用优降宁。若发生严重升压反应,则应反复注射酚妥拉明5~10毫克,直至严重不良反应消失。
(3)其他药物:主要有四类。①具有盐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如去氧皮质酮、甘草等,其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可能与盐皮质激素产生的水钠潴留有关。②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如消炎痛等,因能使体内的前列腺素生成减少,从而使血压升高。③损害内脏的药物,如非那西汀。④直接引起血管收缩的药物,如麦角胺、毒扁豆碱及有关的铁类。
打鼾导致阳痿
据报道,睡眠打鼾会降低男性荷尔蒙睾丸素的分泌,而欠缺荷尔蒙睾丸素则会导致男性阳痿。
打鼾真的可以影响男性内分泌,甚至影响“性福”?对此,专家介绍,临床上的确发现,一些性功能障碍者虽经多项检查未能明确原因,但进行睡眠监测后发现其“罪魁祸首”真的就是睡眠呼吸暂停。有学者认为,在比较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病人中很多都有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的现象发生,但是以前由于缺少完善的睡眠呼吸监测手段,很少有人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因为打鼾是一种睡眠暂停呼吸的现象,由于暂停呼吸会降低进入口腔与鼻子内的空气量。随着吸入氧气量的减少,睾丸素的分泌量也随之减少,出现性方面的问题也就不奇怪了。因此,为了爱你的“另一半”,也为了自身的生命健康,大家都应关注睡眠健康。
茶叶过浓或致血压升高
茶很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如果饮茶过浓,就可能会伤害身体。
研究表明,饮浓茶可使血压升高。原因主要是浓茶中含有的茶碱会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导致血压上升。茶本身就能增强心室收缩,加快心率,浓茶会使上述作用加剧,诱发胸闷等异常现象,严重者可造成危险后果。
另一方面,浓茶由于茶叶浸泡时间过长,含有大量鞣酸,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容易引起便秘,增加心肌耗氧,这对冠心病患者都是不利的。
饮茶量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研究表明,健康的成年人,平时有饮茶习惯的,一日饮茶12克左右,每次3克,用150毫升水冲泡是适宜的。
孕期打鼾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研究人员对600名刚生育的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23%的女性在孕期打鼾,而只有4%的女性在怀孕前打鼾。14%的打鼾女性有高血压,只有6%不打鼾的女性有高血压。打鼾女性中有10%出现先兆子痫,不打鼾的女性只有4%。
先兆子痫是一种危险的疾病,症状包括血压升高、手脚和面部肿胀以及尿蛋白。对这些孕妇的胎儿检查发现,在打鼾孕妇产下的婴儿中,有7.1%发育迟缓,而非打鼾孕妇中只占2.6%。总的来说,孕期习惯性打鼾的孕妇出现高血压的比例是正常人的两倍,出现胎儿发育迟缓的比例是常人的3.5倍。
研究人员指出,打鼾可能是睡眠窒息的征兆,睡眠窒息即上气道间歇性阻塞,可导致患者在一个时期内呼吸停止达几秒,呼吸停止现象每晚出现数十次甚至数百次。睡眠窒息可导致血压升高,在实验中,11%的打鼾者出现了睡眠窒息,非打鼾者出现睡眠窒息的比例只有2%。研究表明,睡眠中上气道堵塞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并且也验证了过去的观点,即睡眠窒息和胎儿发育迟缓有关。所以,孕妇打鼾应及时治疗。
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血压升高
(1)高血压家族史。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也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父母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发生率为45%,父母仅一人有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8%,而父母均无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发生率为3%。这一方面说明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比普通人要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并非百分之百都会患高血压病。有学者认为,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遗传基因:一是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这些人随着年龄增长或迟或早会发生高血压;二是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果避免不良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等外因的参与,则不会发生高血压。
(2)身体肥胖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比较高,有关资料显示,25岁至40岁以下人群,正常体重下患病率为11.3%,而肥胖者患病率达到44.5%;40岁至60岁年龄段,正常体重患病率29.1%,而肥胖者则高达54.1%:60岁以上年龄段,正常体重的人患病率为54.2%,而肥胖者则高达72.1%。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3)口味过重,摄入食盐较多。摄入食盐较多者是一个突出人群,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类人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高。这是因为高钠可使血压升高,低钠有助于降低血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严格限制摄盐后,血压有所下降。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比值过低,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4)长期大量吸烟。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且易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所以,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戒烟。
(5)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调查发现,长期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者患高血压病的较多。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例如驾驶员、证券经纪人、售票员、会计、医生、公司职员以及新闻工作者等人群,这些人生活很不规律,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较大,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其发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孕妇味精吃多了会怎么样 什么人不宜吃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人体摄入的钠含量过多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宜吃味精,以免影响血压,给病情带来影响。
老人身体虚弱,如果摄入的钠成分过多的话,可能会使老人的血压升高,使老人患上高血压、水肿等疾病。
婴幼儿的发育尚不健全,容易受到各种事物的刺激和影响,食用味精过后,味精会影响其对锌元素的吸收,使婴幼儿锌缺乏,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警惕六类药致血压升高
1.不能服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
顾名思义,高血压病的特征是血压升高。绝大部分(95%以上)病人是原发性高血压,都在服用降压药。如果服用要升高血压的药物,对高血压病人显然是不利的,应该禁用。这类药物有麻黄碱、垂体后叶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虽然患者平时服用很少,但是,像麻黄碱或与它相近似的药物,在治疗感冒、哮喘和止咳等的药物或合剂中,往往有少量这类药物,必须注意。有些滴鼻药水中也会有此药,鼻黏膜也会吸收药物,应该注意。
2.不能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常用的有强的松、地塞米松。不少疾病都会使用它,而且往往是长期应用。它会使血压升高,也应该属禁忌药。有些中药制剂如甘草流浸膏、复方甘草合剂,久服会引起血压升高,因为甘草有激素样作用。
3.同时患有高血糖、高血脂或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不要应用有升高血糖、血脂或血尿酸的药物
降压药中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又称双氢克尿塞,dct)以及滞钾利尿剂如氨苯喋啶等,会使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升高,不能服用。一些降压小复方制剂,例如复降片、珍菊降压片和复方罗布麻片等都含有氢氯噻嗪,必须注意,常有病人在服这些降压药,同时还在服降血糖药或降血脂药,这种用法是不恰当的。
易致血压升高的原因
生活压力大
这是当今社会的人们同时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对人们的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诱发高血压的发生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压力过大会导致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性格因素
在生活中一些性情温和的人是不容易发生血压升高的危险的,这表明高血压的侵袭是有性格差别的,通常情绪易激动,性格比较火爆、急躁的人容易引发高血压。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遗传
在平时血压升高的危险是存在一定的遗传性的,所以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全面做好预防工作。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若父母均有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老年人打鼾多见的类型
鼾声具有节律性,频率在50—100赫兹之间,响声为40—70分贝,最强可达90分贝。轻度鼾声不影响睡眠和健康,中、重度则因肺泡内气体交换减少,氧供不足,使血氧分压降低,血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升高,出现“高红细胞血症”。同时又因呼吸暂停或窒息,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不足综合征”,出现梦中惊醒、困倦、乏力、急躁易怒、思维迟钝、记忆减退等症状。
老人打鼾多见于身体肥胖者,近年来医学发现,经常打鼾还容易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人在呼吸时不断地有气流在口鼻腔出入,口鼻腔气流暂停10秒以上称为呼吸暂停。正常人在入睡初始和睡眠的快速眼球运动时也会发生呼吸暂停,但暂停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秒,发作次数也较少。如果暂停时间超过15秒,发作次数又较多,就容易发生夜间猝死。这是由于较长时间的呼吸暂停,导致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
打鼾在生活中被称为是打呼噜,很多人处于睡眠状态都会打鼾,但是打鼾都不太大,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有时换个姿势鼾声就会消失。可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讲如果发现持续性的出现很大的鼾声,就要提高警惕了。
其实,老人睡眠时鼾声大否,与肥胖有关。老人打鼾多见于身体肥胖者,肥胖的人,其咽壁肥厚、软腮肥大、悬雍垂粗长、舌体增宽、咽腔狭小。睡眠时咽肌松弛、软愕塌陷、舌体后坠,使气道受阻、呼吸不畅而发出鼾声。这也是老人生理功能减退的一种表现。我国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就发现鼾声与肥胖有关,并指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
以上就是老人打鼾多见于身体肥胖者的相关内容,老人打鼾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老人打鼾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喝浓茶有什么坏处 导致血压升高
喝浓茶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心力衰竭。浓茶中的咖啡因能致使人体心跳加快,使血压升高。
关于打呼噜的误解
误解一:打鼾是睡得香的标志
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认为打鼾是睡得香的标志。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打呼噜在医学上称为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打鼾导致机体缺氧,身体所有的器官都会缺氧,这些器官都会变得“疲倦”。因为打鼾引起的睡眠表浅,深睡眠减少等会使人越睡越累,因此打鼾者白天嗜睡、疲惫,乏力,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就不难理解了。有的人甚至在看电视、开车的时候出现嗜睡,这是很危险的。
误解二:打鼾反正也不能治愈,就不治了吧!
打鼾其实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鼾会造成睡眠呼吸反复的暂停,造成机体严重缺氧,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因此现在认为,打鼾是高血压的独立发病因素,临床也发现,打鼾的病人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患有高血压病,打鼾还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夜间夜尿次数增多等等。
打鼾治疗方法很多,但都针对病人不同的病情,打鼾虽然不能治愈,但通过个体化、恰当的治疗,完全可以明显减轻并控制打鼾,完全可以预防因长期打鼾导致的身体并发症,就像通过药物控制血压、血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所以还是应该积极治疗。
会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有哪些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为高血压。生活中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有高血压的人要注意了。
(1)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短暂急剧升高
(2)吸烟可使正常血压偏高
(3)观看惊险、紧张或者恐怖的节目容易诱发血压升高
(4)便秘过于用力也会使血压升高
(5)性生活也可能使血压升高
(6)长期饮食不当,喜好吃高脂、高热量的食物
过多吃盐可导致血压升高
(1)成人每人每天摄钠量1~2克足以满足生理需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摄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食盐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正常情况下,钠离子和氯离子都主要存在细胞外液中,钾离子则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从而维持动态平衡。当人体摄入过多的食盐时,钠、氯离子增多,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增多,使钠水潴留而使血压升高。
(2)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增多,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梯度加大,则细胞内钠离子也增多,细胞肿胀。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肿胀后,一方面可使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加大;另一方面使血管壁对血液中的收缩血管物质反应性增加,引起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
(3)细胞内钠离子增多,抑制钠-钾交换,从而使更多的钙经电压敏感性钙通道进入细胞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增多,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
(4)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细胞内钠离子增多,触发钙依赖性的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高钠摄入兴奋交感神经中枢,增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及摄取,增大对下丘脑神经元的刺激,从而引起升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