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与睡眠有什么关系

糖尿病与睡眠有什么关系

专家介绍,国外某研究室调查在对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打鼾、体重和抑郁进行调整后,研究发现夜间睡眠不安稳、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的男性,糖尿病发病率升高近3倍,睡眠困难的男性糖尿病发病率几乎升高5倍。然而,女性睡眠异常与糖尿病发病率没有关系。

男性朋友的压力很大,家庭压力、工作压力、人际交往等压力,多种压力结合容易造成男性入睡困难,而长期的入睡困难就会形成失眠,长期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全身不适、反应迟缓及各个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系统、内分泌消化系统等等。研究者说,缺乏睡眠引起糖尿病有几种方式,一种可能性是睡眠不好会活化应激系统,另一种可能性是睡眠缺乏会损害碳水化合物代谢。

男人失眠要积极调节,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1.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2.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3.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4.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5.不要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工作。平时要坚持定时休息,晚上准时上床睡觉、早上准时起床的生活卫生习惯。

睡眠与寿命有关系

芬兰研究者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了长达22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研究期间,睡眠经常少于7小时或超过8小时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一研究结果证明,睡眠习惯与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不过,对睡眠过多或过少会增加死亡危险的原因,目前学者还没有定论。他们认为,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睡眠过多或睡眠过少的人都有各自特殊的情况,其中很多都与疾病有关。例如,睡眠时间少,有可能是因为本来睡眠需求就相对较少,也可能是由于失眠或其他健康问题导致的。同样,睡眠时间多,可能是因为机体存在着一些潜在的疾病。

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眠保持在7至8小时的男性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眠保持在7至8小时的男性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24%,女性高出17%。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也有其他一些研究显示睡眠习惯与不良的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有关,但对睡眠和寿命的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糖尿病与肾病有什么关系

糖尿病与肾病有什么关系?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10年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肾损害。病程在10~20年的老糖友,约1/3可发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和肾病,在老百姓看来是两种毫不相干的疾病,为何会“勾搭”在一起?糖尿病肾病会带来什么危害?

糖尿病肾病可致尿毒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预测今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将增至8000万到1亿,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的可怕在于危害全身血管,其对大血管的损害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对微血管的损害则出现眼底、肾脏等的损害。

血糖高为什么会造成肾脏病?专家解释道:“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体内长期处在一个高糖的环境,累及肾小动脉,产生微循环障碍,使得肾脏缺血缺氧、内皮细胞受损,最终形成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许多人都知道肾炎会导致尿毒症,得了尿毒症就意味着终身透析或进行肾移植,但糖尿病也会导致尿毒症则鲜为人知。“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10年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肾损害。病程在10~20年的老糖友,约1/3可发生糖尿病肾病。”

目前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来阻抑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又没有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其肾功能将不可遏制地不断下降,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在我国,糖尿病肾病也已成为终末期肾病及尿毒症的第三大病因,仅次于肾小球肾炎和高血压。

早防早治是关键

由于人们对糖尿病肾病认识不足,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重视监测血糖,忽视肾脏病的筛查,因此让糖尿病肾病“偷袭”得逞。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分为5期。在1期和2期,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可能正常,但实际上此时肾脏已出现了肥大,肾小球结构也已遭到损害。如果到了3期还不进行治疗,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将持续恶化,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为了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5年后,就要进行肾病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每年接受肾病筛查———每年要做一次肾脏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此外,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防止和延缓肾功能恶化———

1、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控制好血糖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有效控制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威胁更大,糖尿病患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压控制的标准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

3、科学合理膳食:坚持低盐、低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的饮食原则。

4、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特别要避免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和以肾脏排泄为主的各种药物。一些号称治疗“肾衰”的“中草药”或“祖传秘方”可能使你的肾病恶化。用药必须严格遵医嘱。

5、及早治疗:一旦临床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可使相当部分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恢复正常,或减缓病程进展。

低血糖和糖尿病的关系

1首先要明白,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的,比如空腹会引起低血糖现象,还有药物也可以导致低血糖,另外对抗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不足也会引起低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出向低血糖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2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而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低血糖,特别是对于一些打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更易出现低血糖,如接受过高剂量的治疗、延迟吃饭、吃得太少、过量的运动、喝酒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低血糖出现。

3对于一些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时可能发生低血糖时并不察觉,而当血糖低到某一程度,便会出现马上昏迷的现象,这是很危险的,所以糖尿病患者时时警惕低血糖的发生,患者和家属也要去学习怎样去应付低血糖的发生,以防出现意外。

低血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后果比高血糖还要严重,所以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观察防止低血糖的出现,一旦发生低血糖,要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及时提升血糖。

糖尿病和阳痿什么有关系

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肝脏功能损害,神经变性,其中包括支配阴茎勃起的植物神经,由于神经病变影响阴茎的触觉感受,降低了勃起反应,周围动脉硬化,影响阴茎的供血,还可造成阳痿;血管硬化,当涉及阴茎海绵体小动脉时便影响勃起功能;精神和药物影响。

糖尿病病程过久,虽然以后血糖升高得到控制,但阳痿持续存在,不仅在性交时,就是在清晨时也无阴茎勃起现象,这种阳痿已属器质性阳痿,可能与神经病变、血管损害或内分泌紊乱等有关,应去医院详细检查,对症处理。器质性阳痿可经外科植入阴茎假体以达到性生活目的。

逆行射精约1%一2%糖尿病患者发生逆行射精,即性高潮时精液不从尿道外口射出,而是逆流到膀肮,这与病人支配膀胱颈的植物神经受损害有关,使射精时本应处于闭合状态的膀胱颈变为开放。

癫痫病大发作与睡眠有关系吗

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癫痫的发生与人的睡眠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很多已经患有癫痫的人,由于睡眠不足也会促使癫痫病的发作。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说,睡眠影响的是人的新陈代谢,为了让大家意识到睡眠质量对癫痫的影响,下面来看具体的分析。

人每一天都是有一定的生物规律,当外界环境变化时,就会引起大脑发生反映,比如说异常发电等等。生物节律是指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发生,如昼夜节律。正常情况下所有生命体都照每日24小时日出日落的规律,调节着生命体内的新陈代谢和作息时间。病理情况下,发生周期超过24小时则称超日节律,少于 24小时则称亚日节律。

癫痫在临床上也是可以在睡眠状态下发作的,虽然比较少见,但是也也证明了睡眠与癫痫有关系。与睡眠的昼夜生物节律对于自发性癫痫大发作或痫样放电而言,具有昼夜倾向性。部分癫痫发作常常出现于每天特定的时间,证明癫痫与生物节律有一定的关系。对我们门诊的癫痫患者进行统计表明,白天发作者占45%,夜间发作者占20%,随机发作者占35%,依此分类,我们又把癫痫分为觉醒型(白天发作)、睡眠型(夜间发作)、弥散型(无相对固定时间)。这对于脑电图检查有重要指导意义,如睡眠型患者在白天查脑电图时阳性率较低。癫痫与睡眠癫痫影响睡眠,癫痫发作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发作出现的时间影响睡眠的数量和质量。通常癫痫患者夜间睡眠量正常但质量下降。

通过上述的分析,相信大家对睡眠和癫痫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在此提醒大家,平时要注意养成充足的睡眠习惯,有睡眠障碍的人应该尽早的进行治疗,避免引起一系列的身体疾病。

便血和糖尿病有关系吗

1、便血和糖尿病有关系吗

便血一般是痔疮所致,当然,不能排除下消化道出血,糖尿病跟便血一般没有关系,他们是互相独立的。

2、便血的介绍

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包括空、回肠,结肠与直肠)称下消化道。上述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出血称便血,即下消化道出血(hemorrhage of lower digestive tract(hematochezia)),表现为血液由肛门排出,或者血液与粪便一同排出,血色多呈鲜红或暗红。如病变在空、回肠或右半结肠,加之出血的量较少,出血速率较慢,则可排出黑便(柏油样便),此种情况易与上消化道病变所致的出血相混淆。此外,当上消化道病变出血时,如出血量大,速度快,血液在肠腔停留时间短时,也可表现为肛门排出暗红、甚至鲜红色血便,此种情况也易与下消化道病变出血相混淆,以上二种情况必须加以鉴别。

糖尿病和尿毒症有关系吗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不仅仅是糖尿病肾病,大部分肾脏病的进程都是不可逆的,但是,不可逆不代表不可控。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要构筑起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积极的控制血糖,并同时将血糖、血压、血脂等控制达标,不发生糖尿病肾病;

第二道防线:对已经发生的糖尿病肾病,积极的控制血糖和血脂,严格的控制血压和蛋白尿,遏制或者延缓肾脏病进展,保护肾功能。

第三道防线:对已经发生的慢性肾衰竭,通过饮食控制,严格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等措施,保护残余肾功能,避免进入尿毒症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严格控制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的同时,应严格的控制血压达标(<130/80mmHg)和血脂达标(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甚至对肾脏保护而言,控制血压比控制血糖还重要。同时,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比如限盐、戒烟、减重等,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1、老年肥胖会引起高血压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展的危险因素。一项对中、老年的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高血压患病率为7.55%,体质指数24—26之间者高血压患病率为20.26%,当体质指数大于28时,患病率达36.89%。

2、老年肥胖会引起糖尿病

肥胖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我国14省、市3l万多人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26%,超重者的发病率为2.82%,是前者的10倍多。

3、老年肥胖会引起通气不良综合征

肥胖者体重过大,耗氧量较正常人增加30%~40%,患者疲乏、少动、嗜睡、呼吸运动度减弱、换气障碍,产生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可发生紫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睡眠时呈周期性呼吸。睡眠呼吸暂停有导致在睡眠中发生猝死的危险。

4、老年肥胖会引起冠心病

据报道,50~59岁、60~69岁两组中,肥胖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分别为48.2%和66.7%,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分别为16.3%和36.4%);心搏量增加,左心负荷加重,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心肌内外大量脂肪沉着易致心肌退变劳损、心力衰竭。肥胖症合并冠心病,容易发生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治疗上更困难,愈后较差。

5、老年肥胖会引起的其他病变

胆石症和脂肪肝发病率增高,主要是由于肥胖存在脂肪代谢紊乱,胆固醇沉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胆固醇结晶也易于在胆囊中沉积,从而形成胆结石;由于负重的关系,容易发生腰背痛及膝、髋关节疼痛;痛风及高血脂症的发病率也增高。

糖尿病并发症与糖尿病眼病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听起来似乎与眼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目前由糖尿病引起的直接急性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多见,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于能引起诸多慢性并发症,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有两个被全世界无数医生称道的糖尿病研究,这就是哈佛学者David Nathan专家团队所作的“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DCCT)和牛津学者Robert Turner专家团队所作的“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他们使用更高频率的监测和干预,使原来粗狂的降糖努力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推迟。然而这两个研究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共戴天”的差别。比如在控制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的结论上,哈佛组推迟了76%,而牛津组则推迟了21%。实际上这种差别是因为 (1)DCCT研究组面对的是更易发生眼病患者群,因而可以看到这种更明显的推迟作用,但看不到避免眼病的发生;(2)两个研究的治疗组和对照组都可以使用胰岛素:对照组都是病情难以控制的患者,治疗组则是使用胰岛素后相对稳定的患者。

睡眠与疾病关系

肝脏有一特点:卧则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时(23:00—1:00),其实23点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并不是0点开始的,这是我们犯的误识。

肝胆相表里,互为一家,23点胆经开了,如若不睡,大伤胆气,由于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也,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机能大大降低,胆气支持中枢神经,胆气受伤易患各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动症等。子时胆要更换胆汁,胆经渐旺人如不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如果把胆给摘了,一摘就胆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统的巨大潜能把它化掉。

丑时肝经旺,丑时(1:00—3:00)不眠,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类肝病,现在有些人肝不太好,特别在欧洲平均4个人就有一个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大都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过了子时不睡觉造成的。甲肝比较好治,乙肝就很难治。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晚上经常不睡觉,人太虚弱了,也就是说秩序太乱了,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了。也就是说乙肝的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面,但是现在它还没有能力造成肝炎,当人身体处于薄弱的时候就形成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着将来40%——60%的肝硬化。聪明的人是应该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不聪明的人就是应该被淘汰的人。

心脏不好和睡眠有关系吗

当然,而且很多发病率都是在睡眠时候。甚至威胁生命。举一个例子:心力衰竭的病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正常睡眠。

一般人在夜里两点或者三点左右,因为人的身体血液循环比较慢,会出现供血不足,血栓等症状,所以。心脏病病人在睡眠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你的心脏情况影响到你的血氧浓度,血氧浓度低于正常时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产生影响,你的睡眠质量差可能与你的慢性缺氧有关,保持适当的活动和良好的心情有利于睡眠,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专家说,多数人需要睡7—9小时,如果睡眠少于6或7小时,病魔缠身的风险就会增加。科学家早就知道睡眠疾病(例如睡眠时呼吸暂停、嗜睡症和长期失眠)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时间最少的人死亡风险似乎也大大增加。这是首次有迹象表明,本来健康的人如果由于工作、家庭或生活方式的原因睡眠不足或改变睡眠规律,健康就可能受到影响。为了健康必须保持充足睡眠

综上所述,心脏的问题多多少少是会影响到人们的睡眠质量的。人们平时应该注意对自己的心脏的保护,这样才会让自己的身体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如果是有心脏病的人们应该要更加注意,多多注意自己的饮食。

糖尿病和吃糖多有关系吗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而不是因为吃多了糖而得的!

糖尿病 (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在正常范围,是因为有充足的胰岛素进行调节。如果胰岛素分泌失调,就会引起血液中血糖水平升高,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影响了对糖的调节。当每100mL血液中的血糖升至160mg至180mg时,即超过肾小管吸收糖分的能力时,尿液中的糖分增加,就出现了血糖增高现象,出现糖尿病的各种症状。

所以,患糖尿病并不是因为吃糖多了,不过,为了预防糖尿病,在饮食方面还是少吃糖为好。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据文献报道,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与发生糖尿病无明显关系,而且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者糖尿病发病率并不比高蛋白饮食者为高,但若过多食用白糖等单糖容易引起肥胖,肥胖可以诱发糖尿病。另外,糖尿病患者确实不可随意吃糖,因为极易吸收的糖会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腺更不能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相关推荐

饮食和失眠关系

现在些人由于工作需要几乎每晚要出席宴会,宴会上觥筹交错,味美肴佳,如果每晚都饱餐而归,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失眠症状。些人是入睡困难,在床上躺一二个小时难以入眠;更多的人是睡眠不实,常在半夜里莫名其妙地醒转来,而且再也难以入睡。这些症状符合于现代医学的失眠症,而且直接与饮食过饱关。 祖国传统医学也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过度,食不消化,郁而化火,热扰心神”。看来晚间饮食过饱造成失眠中西医的看法相当一致。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饮食的成分就不难看出为什么会失眠。首先是饮料,晚宴上如果咖啡、浓茶,这些都属

让老年人睡的香的小妙招

老年人失眠是生理现象,人老少睡眠,多是早睡早醒,容易中断。老年人深度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多,睡眠中觉醒的次数增加,睡不踏实,入睡困难,一觉醒来,总感到“不解乏”。影响老年睡眠的因素还前列腺肥大,的人“肾虚肾寒”,也容易频频起夜,影响睡眠。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也常引起失眠。 老年人失眠与性别也关系。老太太多容易受精神的干扰而失眠。中医《内经》曾规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主张防止心绪的烦乱。 睡觉前不可饮食过饱,更不可暴饮暴食及吃些兴奋性食品。《素问·逆调论》称“

糖尿病和胰腺癌什么关系

胰腺癌是一种较典型的富贵病,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易引起胰腺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年轻化的发展倾向。此外,糖尿病和胰腺癌的产生也一定的关系。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时也要注意对胰腺癌的预防。 1、高血糖易“诱发”胰腺癌 尤其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当糖尿病的症状突然加重的时候要小心胰腺癌的潜在因素。究其原因,学界认为糖尿病对胰岛、胰腺功能的损害,本身就是诱发癌症的一个危险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升高。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均证实,长期

睡眠质量和睡眠关系

如果睡醒后,你对睡眠感到满意,自我感觉良好,头脑清醒,疲劳解除,精力充沛,效率提高,就是达到了深度睡眠的效果。所以说,保证7小时~8小时睡眠时间只是一个平均值,睡眠时间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仅睡了5、6个小时,上述标准达到了,说明是高质量的睡眠,因为你的深度睡眠时间足够保证了睡眠质量。反之,即使睡了9、10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达不到上述标准,也表明睡眠质量不好。那种认为自己睡眠时间少就是失眠,因而忧心忡忡,惶惶不安的看法,显然是跌入了睡眠误区。

睡眠不足致糖尿病

近期,美国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是,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容易出现血糖水平异常的情况,增加患2型糖尿病可能性。相关的研究人员用6年时间跟踪1455名志愿者,并且统计他们工作期间每周平均睡眠时间。 起调查的结果显示,如果平均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发生空腹血糖受损的几率比每天睡6小时以上者多4.56倍。研究人员说,空腹血糖受损是一种什么概念?其实它是处于“正常”与“糖尿病”的中间阶段,如果不加以控制,不加以注意改善,就很容易发展为II型糖尿病。 那为什么睡眠不足就会导致空腹血糖受损呢?研究专家认为,缺少睡眠

脚与睡眠关系

脚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脚上很多穴道和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是相连接的,专家研究发现脚步的健康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睡眠状况,如果不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失眠,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脚的健康和失眠什么关系? 专家指出,在冬季坚持泡脚和足部按摩,对治疗老年失眠效果很好。 如果老年出现饮食不佳、疲乏无力、睡眠不好、精神不振、情绪不稳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可用热水泡脚30分钟,再搓脚心10至20分钟,直至发热,会感到神清气爽,全身轻松。 对一般失眠者,可先用热水泡脚20分钟,水最好泡在足踝关节以上。泡完脚后进行足部反射区

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

糖尿病+血糖不稳——>牙周病 牙周病就像糖尿病的其它并发症一样,和血糖控制密切相关。糖尿病人如果血糖不稳定,则更容易患上牙周病,而且会比血糖稳定的糖尿病人失去更多的牙齿。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儿童也患上牙周病的风险。 稳定的血糖是抵御牙周病的最好方法。研究表明,控制血糖会降低某些糖尿病并发症(例如眼睛和心脏疾病,还神经损伤)的发生几率。学者表示,许多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牙周病),都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来抵御其发生。 糖尿病——>血管病变——>牙周病 血管壁变厚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它也会增加患牙周病的

失眠和疾病关吗

失眠与很多疾病关,但其多是这些疾病的伴发症状,如疾病治好了,失眠一般也能恢复。了解能引起失眠的疾病,对更好的改善睡眠所裨益的。与失眠关系的疾病如下: 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松果体瘤、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癫痫、偏头痛等。 ⑵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⑶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失眠,常常是短而破碎,只肾透析或肾移植才能效的解决。尿毒症还可以因毒素在体内蓄积,而不可逆地损伤中枢神经细胞及使机体代谢紊乱。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同

体重与糖尿病什么关系

一、糖尿病的类型与体重: 目前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患者多数消瘦、Ⅱ型糖尿病多数肥胖;胰岛一定功能,胰岛素抵抗明显的人较胖,而胰岛功能较差的人多数较瘦。这是因为胰岛素是一种促进能量储存、机体生长的物质,胰岛素缺乏越明显,越不容易储存能量,于是人就会消瘦。反之,胰岛素抵抗明显,血中胰岛素水平较高,就容易发胖。 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是体重下降,这类患者需要增加体重。 2性糖尿病发生在肥胖者身上的机率更高,这类患者需要降低体重。 体重与糖尿病什么关系 一、1型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

微量蛋白尿与糖尿病什么关系

在没干预的情况下,糖尿病肾病可从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最终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并可导致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微量白蛋白尿是肾脏损害的最早临床征象,蛋白尿则提示明显的糖尿病性肾病的存在。 在没干预的情况下,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在5到10年内20%到40%发展为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蛋白尿,其肾脏功能的减退将是不可逆转的,患者将进行性发展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的终末期肾病。高血压会加速微量白蛋白尿和肾损伤的进展。 由于微量蛋白尿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不伴任何可被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