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一)精神神经症状

通常,患有佝偻病的儿童会出现夜惊、好哭以及多汗等症状。而且这种多汗跟气候和温度并没有关联,是由于汗液受到剌激所引起的。另外患儿经常会摩擦枕部,还有可能会引起枕秃或环形脱发。

(二)骨髂表现

1、头部

(1)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2)头颅畸形:“方颅”、“鞍状头”或“十字头”

(3)前囟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4)牙齿生长晚:患者的牙齿生长会相对比较晚,有可能会延迟到1周岁的时候才会长出牙齿,也可能到3岁的时候才能长齐所有的牙齿。严重的患者牙齿排列会不争气以及釉质发育不良。

2、胸部

(1)肋骨患珠。

(2)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

3、四肢及脊柱

(1)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2) 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或“x”形 腿(膝外翻)。

(3)脊柱弯曲:非常有可能会出现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而且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骨盆畸形,即髋外翻。而且病情严重的女性患儿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导致难产。

(三)其它表现

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

佝偻病的特别预防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比例适当的婴儿辅助食品。

2、多晒太阳,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在一小时以上,并多暴露皮肤。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了季节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800国际单位。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一种软骨病,楼主你这样的描述,无法判断小孩是否患有佝偻病,佝偻病一般表现在:卤门完毕,鸡胸,肋骨珠串,长骨弯曲,佝偻病手、足镯,鸡胸、O形腿等。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往往表现为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烦躁不安,夜间容易惊醒、多汗、啼哭等,在吃奶和哭闹时出汗更多,有时连枕头也会被浸湿,接着会出现骨骼发育方面的病变,例如方颅、前囟门大而闭合迟缓、头后枕部的毛发稀少,牙齿的萌出和学步晚,肋外翻和鸡胸,倘若宝宝在佝偻病活动期时久坐、久站,还可能引起脊柱弯曲和下肢出现O形、X型腿等,这些都是佝偻病的症状。

患者一般发育不良,神情呆滞,而且走路较晚。较轻症状的患儿,主要以精神症状为主,身体的骨骼症状不明显。中度患儿,骨骼都会有些轻度变形,佝偻病的症状可表现为头部、胸部、四肢。重度佝偻病患儿骨骼变形较严重,而且全身症状比较明显。

患者的四肢与脊柱腕、踝部膨大,佝偻病的症状可形似手镯与足镯。

上下肢畸形,上下肢均可因承重而弯曲变形,能爬行时可发生上肢弯曲,较大的儿童能站立行走时则发生下肢变曲。这也属于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前期骨骼发育异常不是那么明显,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像容易哭闹,容易出汗,然后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摇头现象,但是这些并不一定是佝偻病的特异性症状。

一般这时候骨骼的发育是没有明显异常的,骨骼X线是正常的,主要看孩子的维生素水平,血清二十五羟维生素D是下降的,还有血钙血磷都是属于下降的水平,所以前期症状没有那么典型,建议定期去儿保科进行体检,评估发育情况,必要时候行微量元素,还有维生素D水平的检查。

如何预防小儿佝偻病

最近在##医院儿科实习,发现好多患儿头部存在枕秃,此为小儿佝偻病最早期症状,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小儿佝偻病的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小儿佝偻病!

1早期一般从出生三个月有的甚至出生一个月后,就出现枕秃、环形脱发;6~7个月时,可能会出现鸡胸、漏斗胸、内眼外翻等,1岁多时走路出现O形腿、X形腿;

2一般从孩子出生15天以后就应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俗称鱼肝油,尤其是早产儿,更应补充鱼肝油,补充的量要比正常足月儿大一倍,补充期间应注意观察,孩子拉肚子时应及时咨询医生;

3若补充鱼肝油后效果不好,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孩子一旦出现鸡胸、漏斗胸等骨骼发育异常时,再恢复就很难了。

注意事项:佝偻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夜惊,夜哭,枕秃;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如方颅,出牙晚,肋缘外翻等症状。

佝偻病早期表现 胸部症状

佝偻病患者早期还可能出现肋骨患珠的现象,所谓肋骨患珠是指在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化不了的组织堆积形成钝圆形突起,以两侧最为明显。除了肋骨患珠还可能出现鸡胸、漏斗胸等胸廓畸形。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都有什么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常常发生在2-3岁的儿童身上,初期发病通常为3个月左右的宝宝。患上佝偻病后,患儿的症状以精神症表现为主,早期症状有多汗和爱哭、睡眠不沉及烦躁,头部多汗会使得头皮发痒,因此患儿会经常摇头摩擦枕头,导致头枕秃发。

以上症状表现只提示孩子可能是患上了佝偻病,家长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主要进行血生化检查及尿钙测定。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但也不可随便给孩子补充大量维生素D而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的话,患儿的肌肉也会变得松弛无力,特别是腹壁及肠壁肌肉的松弛,肠胀气,腹部膨隆。患儿最明显的变化是骨骼病变症状。

佝偻病的症状在不同年龄段,表现有所不同。3-6个月的患儿的枕骨及顶骨中央骨骼会出现和乒乓球一样有弹性,这属于颅骨软化。1岁左右的佝偻病患儿,额及顶部对称颅骨会出现圆突,这属于方颅。胸部的肋骨和肋软骨交界位置会膨大,这属于肋串珠。而且,患儿的胸廓畸形胸骨会前突像鸡胸及肋缘外翻。四肢和背部肌肉没有力气,患儿坐、立及走路都比健康儿童要晚很多,而且非常容易跌跤。

大于1岁的佝偻病患儿的前囟门太大,闭合延迟,正常来说18个月左右就可以闭合了。患儿走路的时候,两下肢会往内或往外弯曲,畸形出现0型腿或X型腿。除此之外,佝偻病患儿出牙时间也会比较迟,而且非常容易出现蛀牙。

婴儿佝偻病早期症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为佝偻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佝偻病常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佝偻病的症状最初主要表现在精神、神经方面。如烦躁不安,夜间容易惊醒和多汗,在吃奶和哭闹时出汗更多,有时连枕头也会被浸湿。接着就会出现骨骼发育方面的病变,例如头颅按上去有乒乓球那种弹性感,方颅,前囟门大而闭合迟缓,头后枕部的毛发稀少,牙齿的萌出和坐立、行走也迟于正常婴儿。

以上就是对婴儿佝偻病早期症状详细介绍,婴儿在出现以上情况的时候,都是要注意要及时进行身体检查,否则等疾病严重后在治疗,对婴儿身体损害是很大的,而且这样疾病治疗本身就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家长更不能耽误。

小孩佝偻病的鉴别诊断

本病早期的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症状无特异性,需与如下疾病鉴别:

1.软骨营养不良

是一遗传性软骨发育障碍,出生时即可见四肢短、头大、前额突出、腰椎前突、臀部后凸。根据特殊的体态(短肢型矮小)及骨骼X线作出诊断。

2.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

本病多为性连锁遗传,亦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为肾小管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佝偻病的症状多发生于1岁以后,因而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钙多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对用一般治疗剂量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无效时应与本病鉴别。

3.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为远曲小管泌氢不足,从尿中丢失大量钠、钾、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脱钙,出现佝偻病体征。患儿骨骼畸形显著,身材矮小,有代谢性酸中毒,多尿,碱性尿,除低血钙、低血磷之外,血钾亦低,血氨增高,并常有低血钾症状。

4.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分二型:Ⅰ型为肾脏1-羟化酶缺陷,使25-OH-D3转变为1,25-OH2-D3发生障碍,血中25-OH-D3浓度正常;Ⅱ型为靶器官受体缺陷,血中1,25-OH2-D3浓度增高。两型临床均有严重的佝偻病体征,低钙血症、低磷血症,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Ⅰ型患儿可有高氨基酸尿症;Ⅱ型患儿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脱发。

5.肾性佝偻病

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的慢性肾功能障碍,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血钙低,血磷高,甲状旁腺继发性功能亢进,骨质普遍脱钙,骨骼呈佝偻病改变。多于幼儿后期症状逐渐明显,形成侏儒状态。[5]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看什么科

早期的佝偻病没有明显的骨骼改变,主要是维生素D水平低下,钙磷代谢的异常,这时候可以看小儿内分泌科。如果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骨骼发育畸形,像有鸡胸、X型腿或者是O型腿,需要行矫正治疗,这时候是需要看骨科。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脱头发

患佝偻病的小儿,往往头发稀少、枯黄、细如绒毛。枕部的头发常常脱掉,形成“枕秃”。这种脱发的现象,也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所致,因为小儿烦躁不安,加之头汗多,刺激头皮发痒,故睡觉时常在枕头上摩擦,日子一久,枕部的头发就被磨光了。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方颅

小儿佝偻病还可出现方颅。双侧额角和顶角是额骨和顶骨的骨化中心所在部位,当维生素D缺乏时,这四处骨化中心不能正常地形成新的骨骼组织,使骨样组织在额角和顶角处堆积,如是形成对称性的圆形隆起,以致头颅成为方形,故称为方颅。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临床表现

1.初期

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患儿有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出现枕部秃发。

2.激期

除初期症状外患儿以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用手指按在3~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称乒乓球征。8~9个月以上的患儿头颅常呈方形,前囟大及闭合延迟,严重者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称肋串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或下陷成“漏斗胸”,胸廓下缘向外翻起为“肋缘外翻”;脊柱后突、侧突;会站走的小儿两腿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畸形,即“O”型或“X”型腿。患儿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因腹部肌肉软弱而使腹部膨大,平卧时呈“蛙状腹”,因四肢肌肉无力学会坐站走的年龄都较晚,因两腿无力容易跌跤。出牙较迟,牙齿不整齐,容易发生龋齿。大脑皮质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贫血。

3.恢复期

经过一定的治疗后,各种临床表现均消失,肌张力恢复,血液生化改变和X线表现也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经治疗或自然恢复后临床症状消失,仅重度佝偻病遗留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佝偻病临床表现就为大家讲到这了,希望佝偻病患者朋友们千万不要有佼幸心里面对自身佝偻病疾病,千万不能盲目使用佝偻病的用药,导致自身的病情不能康复,这样往往加重佝偻病病情治疗的难度。

佝偻病如何确诊 新生儿的早期变化

新生儿的早期症状是诊断佝偻病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佝偻病的新生儿会持续i按:前囟特别大、甚至与后囟相连通,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部两侧变平坦等症状。

相关推荐

佝偻病

佝偻病的症状早期表现多为患儿夜惊,睡眠不安及多汗等,以后可能出现肌肉松弛、出牙晚等症状,其中佝偻病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类。 佝偻病的常见症状 1.精神神经症状 多汗、夜惊、好哭等。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2.骨骼表现 (1)头部 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头颅畸形:"方颅"、 "鞍状头"或"十字头" 前颅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 (2

佝偻病的症状

1、夜惊,这种佝偻病的症状就是晚上睡觉是突然惊醒、哭闹、甚至尖叫。如果白天或清醒状态下出现的烦躁,那这种佝偻病就不是缺钙引起的。轻微佝偻病患者可能不表现惊醒,只是出现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来覆去的。 2、枕突也是一大佝偻病的症状表现,就是宝宝的后脑勺,有一圈光突突的不毛之地。 3、佝偻病的症状所引起的多汗是有特指的,不是所有的多汗都是缺钙,夜间睡觉是的多汗,特别是睡熟以后多汗,就是典型的缺钙。白天吃奶时或活动时出汗多是正常的,不是缺钙。这些佝偻病的症状是比较常见的。 4、孩子在发生佝偻病后,早期表现为多

关于佝偻病有哪些认识误区

预防佝偻病是在小儿未患佝偻病前,给预防性投药,维持小儿每日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发生。一旦患了佝偻病就需要治疗了,治疗佝偻病与预防性使用V-D和钙剂的量差异很大,治疗后病情稳定,仍需要使用预防性给药。 对佝偻病的认识误区还存在于,很多人认为佝偻病的骨骼后遗畸形可通过治疗消失。专家表示,通过治疗,骨骺的X线改变可逐渐消失,但出现的骨骼后遗畸形,如X型腿,O型腿,鸡胸等不能恢复,可随着下肢骨的生长延长,胸大肌的发达,畸形部分被掩盖,畸形严重者需要手术矫形,因此,预防佝偻病是很重要的。 佝偻病是不是只影响小儿骨骼

佝偻病的症状

2到3岁的小孩比较容易患上佝偻病,其早期的症状主要有睡觉不安稳、常毛汗、脾气急躁等这类的精神不佳的症状。另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症状就是,可能会出现秃顶,多数是因为多汗造成的。 若佝偻病早期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的话,就会影响到骨骼: 3~6个月的宝宝骨骼的变化: 在枕骨、顶骨中央处的骨骼,出现类似乒乓球样的弹性感觉,称为颅骨软化。 8~9个月以上的儿童骨骼的变化: 1、额、顶部对称性的颅骨圆突,称为方颅; 2、前囟门过大而且闭合延迟(正常婴儿一般在18个月左右即可闭合); 3、牙齿萌出延迟; 4、胸廓下部几根

维生素D中毒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维生素d中毒症早期症状有哪些?维生素d中毒症临床上表现为那些方面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vitd中毒缺乏特殊性,很容易被认为是佝偻病早期症状而给更多的vitd,症状明显后又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临床分类: 常见于小儿: 早期小儿出现纳呆、厌食、恶心、乏力、精神不振、烦躁不安、低热、呕吐、便秘和体重下降等。患儿表皮脱屑、脱发。重时出现抽风、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并伴口干、尿频、夜尿等症状。重症病例波及到心血管,可有心电图异常、肌张力下降、运动失调、肾功能衰竭等,甚至出现精神抑郁,昏迷惊厥等。尿比重低而固定,尿

什么是佝偻病前期症状

佝偻病的前期骨骼发育异常不是那么明显,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一些表现,像有容易哭闹,容易出汗,然后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摇头等现象,但是这些并不一定是佝偻病的特异性的症状。 一般这时候骨骼的发育是没有明显异常的,骨骼X线是正常的,主要看他的维生素水平,血清二十五羟维生素D是下降的,还有血钙血磷都是属于下降的水平,所以前期症状没有那么典型,小孩子建议定期去儿保科进行体检,评估发育的情况,必要时候行微量元素,还有维生素D水平的检查。

佝偻病是什么病 佝偻病的主要症状

1、哭闹、多汗、夜惊、食欲减退、头部和后枕部脱发。 2、3个月以下婴儿颅骨软化、前囟大;一岁以上幼儿出现方颅、牙齿长出迟缓。 3、两侧肋骨和软骨交界处呈节状突起,类似一串珠子;胸骨呈明显突出,形成鸡胸;腹部膨隆如蛙腹,脊柱后凸形成龟背。 4、病儿行走、站立都比正常小儿要晚,站立行走时可见两腿呈“X”型或“O”型。 5、病儿易患感冒,严重者还伴有贫血、生长迟缓,有的病儿肝脾肿大。

驼背的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佝偻病,骨软化病活动期血钙可正常或偏低[正常2.2~2.7mmol/L(9~11mg/dl)];血磷降低[成人正常0.9~1.3mmol/L(2.8~4mg/dl),儿童正常1.3~1.9mmol/L(4~6mg/dl)],钙磷乘积

胃病早期症状

1、胃炎 胃炎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前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 1) 急性胃炎:临床可分为单纯性、糜烂性、腐蚀性和化脓性,以单纯性最为常见。 ①急性化脓性胃炎由化脓菌引起,以胃壁黏膜下层病变为主的急性感染性胃部疾患。常以急腹症形式发病。 ②急性糜烂性胃炎发病前有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酗酒以及烧伤、大手术、颅脑外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应激状态病史。

婴儿哭久了有哪些影响

1啼哭时摇头或抓耳,牵拉耳廓时哭得更凶: 可能是外耳道疖肿或急性中耳炎,或外耳道有异物 2夜间啼哭: 多数是因上呼吸道感染以致鼻塞,妨碍呼吸和吸奶引起,解除鼻塞后哭声即停止 3睡眠不安,烦躁多汗,爱哭: 家长要检查子是否有佝偻病早期症状。 4哭声急促,伴咳嗽喘气、鼻翼扇动、口唇青紫: 多为肺炎、支气管炎。如果平时一般情况尚好,只在啼哭时出现气急和面色青紫,应请医生检查有无先天性心脏病。 5婴儿突然大声哭闹,烦躁不安,两腿屈曲,喂奶或抱起仍啼哭不止: 如轻揉小儿腹部,或放置热水袋热敷后,哭声暂时停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