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散表寒
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散表寒
苏梗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紫苏艾叶水泡澡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解表
紫苏叶入肺经,是温性的药材,气味偏辛,其中含有的芳香挥发性物质对于感冒风寒、鼻塞咳嗽等受寒表现能起到解表散寒的效果,搭配同样性温散寒的艾叶一起煮水泡澡,效果会更好。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苏叶的功效:
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苏叶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的功效,苏叶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紫苏、紫苏叶,苏叶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苏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苏叶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苏叶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苏叶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苏叶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苏叶常与半夏、厚朴同用。苏叶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
功能: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煎服,5-9克,不宜久煎。
来源: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
苏叶的作用:
苏叶也叫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苏叶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1、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可解食鱼、鳖中毒。
2、苏叶治疗寻常疣: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5次可愈。
3、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治寒泻。
4、苏叶治疗子宫出血:将紫苏制成每ml相当于原生药2g之水提取液,分装成5ml安瓿。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
5、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对子宫下垂有疗效。
6、苏叶用於急性胃肠炎:紫苏叶 10 克,藿香 10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7、苏叶用於胸膈痞闷、呃逆:紫苏梗 15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8、苏叶用於感冒:紫苏叶 10 克,葱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温服。
9、苏叶用於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 10 克,桂皮 6 克,葱白 5 根,水煎服。
10、苏叶用於孕妇胎动不安。麻根 30 克,紫苏梗 10 克,水煎服。
11、苏叶用於食蟹中毒:紫苏叶 30 克,生姜 3 片,煎汤频饮。
12、苏叶用於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水煎泡洗患处。
13、苏叶用於妊振呕吐:紫苏茎叶 15 克,黄连 3 克,水煎服。
14、苏叶用於水肿:紫苏梗 20 克,蒜头连皮 1 个,老姜皮 15 克,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苏叶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苏叶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苏叶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苏叶、苏梗与苏子的功效区别
《本草述》说:“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
《本草汇言》日:“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
《本草分经》谓:“苏叶辛温而香,人气分兼入血分,利肺下气,发表、祛风、宽中、利肠、散寒、和血。苏子降气消痰开郁,温中润心肺止喘嗽力倍苏叶。苏梗顺气安胎功力和缓。”
《本草正义》言:紫苏“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者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
归纳以上所说,则苏叶、苏梗、苏子的不同功效,主要有以下二点:
1、苏叶辛温发散,芳香和中,长于发散表寒,理气宽中。多用于外感风寒,兼见胸闷呕逆之证。苏梗长于理气舒郁,顺气安胎,多用于气郁食滞,胸膈痞闷,以及胎气不和,胎动不安。
苏子长于降肺气,化痰涎,以下气消痰为其主要功用,适用于肺气不降,咳嗽痰喘。
2、苏叶可解食鱼蟹中毒而致之呕吐腹痛。
苏梗可“散虚肿满”(《药品化义》)而治水肿。
苏子性滑利,可降肺气润肠燥而疗便秘。
紫苏叶和紫苏梗的差别
紫苏叶和紫苏梗都是紫苏,两者之间在用法上有什么不用呢?简单的来说,紫苏叶偏于发散风寒,而紫苏梗则偏于行气宽中。在应用时,应注意鉴别。
紫苏在用法里面就是要注意一点,紫苏的叶一般称为紫苏,或者就叫苏叶或者紫苏叶。另外它的茎就称为苏梗,或者叫紫苏梗。这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
发散风寒主要是紫苏叶,紫苏叶既能发散风寒,而且也有比较好的行气宽中的效果,所以两方面它都可以使用。而紫苏梗作用就更加平和,所以它是一个微温的,温性很不明显,它没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所以一般在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当中,基本上不用紫苏梗。它有比较缓和的行气宽中作用,所以往往是用于气滞胸闷,或者孕妇出现了恶心呕吐或者气机不畅,因为它作用非常的温和,比较平和。但是就行气这个功效来说,紫苏叶还是强于紫苏梗的,只是紫苏梗只有行气宽中的功效。
紫苏蜂蜜水的功效
紫苏的性味辛、温,服用后有较强的发汗力,能够达到散表寒的效果,而蜂蜜中含有的活性酶又十分丰富,能够有效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的毒素排出,使紫苏发汗、散表寒的效果更好,并且含有的果糖、葡萄糖、蔗糖、糊精、有机酸和矿物质等成分,可以滋养身体,使机体的抗病能力更好,所以紫苏蜂蜜水有防治感冒的功效。
紫苏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味道比较辛辣,食用后可以起到很强的行气作用,对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等病症,都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而蜂蜜的性味甘、平,营养丰富,质地又比较滋润,食用后对胃肠道可以起到很好的滋养效果,所以紫苏蜂蜜水可以起到和胃益气的功效。
冬天感冒后要喝一种茶
相传,古时的药草学家将紫苏视为神圣的植物,不洁之人必须保持距离,采摘者要身穿干净衣物,举办繁琐仪式后才可摘取。而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尔雅》如此描述:取紫苏嫩茎叶研汁煮粥,长服令人体白身香。其实,优雅泛香的紫苏不仅是一味出色的香料,更是散寒解表的良药,冬季感冒后喝上一杯紫苏茶效果不错。
散寒发汗用紫苏叶
紫苏有叶、子、梗三类,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止咳的功效;紫苏子则主要是下气消痰、润肺;它的梗能和胃降气,治疗胃气上逆。若是冬季受凉感冒,出现怕冷、四肢僵硬、酸痛、鼻子不通气、流鼻涕等症状,用紫苏叶散寒解表、发发汗,感冒能更快治愈。
泡水比熬煮更有效
很多人觉得中药煎水效果会更好,但紫苏叶却是个例外,因为它的药用部分主要是挥发物质,长时间熬制反而会破坏药效,所以用开水泡着喝效果更好。患上风寒感冒后,抓几片紫苏叶(约15克)用开水泡几分钟当茶饮,不久就会感觉身上热了,然后会有微汗冒出,通常3~5天就能基本治愈。
不过,由于紫苏叶对胃肠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胃肠道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可以在饭后饮用,或在喝紫苏茶之前,吃几块饼干饱腹。
羌活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散寒
羌活辛温发散,气味雄烈,善于升散发表,有较强的解表散寒的功效。对于治疗风寒夹湿,恶寒发热,肌表无汗配伍不同的中药有很好的疗效。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散寒
紫苏叶性味辛、温,有较强的发汗力,因此使用后能够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在临床对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都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在日常使用还能够有效预防风寒感冒等疾病。
苏叶生姜煎汤 用于感冒风寒
苏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苏叶可与生姜同用。
紫苏根煮蛋孕妇能吃吗
1、紫苏用于气滞引起的胎动不安,不要乱用的,最好详检后遵医嘱用药较好。建议你做好孕期保健,加强营养,定期去医院进行胎检,多吃水果蔬菜,注意会阴部卫生。
2、孕妇可以少量食用,无危害医用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使用本品,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用于感冒风寒: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用于胸闷、呕恶等症: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3、怀孕了以后也就是可以吃紫苏根煮鸡蛋的,这样的话反正这个鸡蛋就是会含有很不错的蛋白质和补钙的,所以就是可以吃的了。
4、紫苏梗,就是一种多见在北方生长的一种中药材的材料的,平时一般都是用来入药的,紫苏梗煮鸡蛋有很好的之痛甚至是消除恶心的效果的,尤其是比较适合一些感冒引起的头疼发热,清热解毒的效果比较明显,如果是因为妊娠期间引起的恶心想吐的话,紫苏梗煮鸡蛋也是可以缓解的,平时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用量是比较好的,更好的注意饮食多吃一些蛋白质多的食物,补充身体的维生素。所以孕妇是可以吃点的。
紫苏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紫苏有什么作用
紫苏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属于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为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紫苏的苏梗和苏子均可入药,苏梗功效为理气宽中、止痛、安胎;苏子润肠通便的功效更好一些。
小小紫苏叶大大功效
紫苏是一味常见的药食两用的药材,餐桌上有紫苏鸭、紫苏焖鱼等。紫苏除食用之外,它更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在农历二三月采摘紫苏嫩叶直接做菜、做汤等食用,由于紫苏具有行气和胃的功效,春天食用紫苏叶有助于阳气升发;而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人们容易感到胃脘胀闷不适,此时也适合采摘紫苏嫩叶做汤食用,有和胃消胀的功效。
紫苏全身都是宝,叶子称为紫苏叶、梗称为紫苏梗、种子称为苏子,三味都是常用的中药材。紫苏叶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妊娠呕吐等病证。对于出现畏寒、鼻塞、咽中不适等症的风寒感冒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单用紫苏叶煎水服用即有功效,但是由于紫苏叶发汗解表散寒的力度比较缓和,因此,对于风寒感冒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则需要与生姜、藿香等其他解表药一同使用。由于紫苏叶发汗解表的同时,还能行气和胃,因此胃肠型感冒的患者尤其适合使用含有紫苏的食疗方,如紫苏陈皮饮等。
紫苏梗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理气宽中,安胎的功效。如果胃脘胀闷、不思饮食,可以将紫苏梗与陈皮、茯苓、鸡内金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苏梗橘皮茯苓饮。此外,若是胎动不安,或是妊娠呕吐也可以将紫苏梗与紫苏叶、陈皮等药材一起调配药膳食用。
紫苏子味辛、性温,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常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久咳痰喘、肠燥便秘等病证。若是咳嗽痰多、久咳痰喘的人群,可以将紫苏子与南北杏、陈皮、核桃肉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苏子杏仁猪肺汤等。若是肠燥便秘,或是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则可以使用紫苏子与杏仁、火麻仁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紫苏麻仁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