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痛风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对于痛风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一二,痛风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疾病之一。除痛风外,代谢综合征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症、血脂异常和脂肪肝等疾病。这些病又是痛风的常见伴发病。资料显示:痛风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肥胖症者分别为50%、30%、70%、75%左右。这些伴发病的存在,会加重痛风的病情,所以对痛风的这些伴发病,要像治疗痛风一样,坚持长期不间断地治疗,甚至终生用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的很多药又会对痛风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促使痛风发作。
痛风大多发生在中老年男性中。中老年人常常在开始发胖时,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常伴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中老年中多见。肥胖者,通常是进食过多,消耗少,造成过多的脂肪在皮下、腹部或内脏器官积贮。每当劳累、饥饿时,动用存积的脂肪来产生热量供机体活动的需要,此时脂肪“燃烧”产生的酮体阻碍了血尿酸的排泄,间接地使血尿酸水平增高,而诱发痛风。有人认为肥胖者,其机体对胰岛素抵抗易发生糖尿病。
患高血压病的人,常用利尿剂来控制血压,使得细胞外液丢失,导致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而且长期高血压造成肾动脉的硬化,又会导致肾功能下降,使血尿酸排泄减少,从而血尿酸浓度相对增高而诱发痛风。
有学者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有相近的遗传基因,痛风和血脂异常都有家族遗传性,并且均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从而产生糖、脂肪、嘌呤代谢的紊乱,使痛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集于一身。
代谢综合征会遗传吗
有些家长会问:“为什么他家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胖,偏偏只有我的孩 子得了代谢综合征? ”其实从医学角度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存在多种原因, 其中遗传就是很重要的因素。有的人是易胖体质,有的人即使胖了,血压、血 糖还是正常的,这里,其实有基因在作怪。因此,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家 族史的儿童,父母应该多留个心眼,定期带小孩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问题、 对症下药。
常见的肥胖相关的并发症或相关健康问题有哪些
常见的肥胖相关的并发症或相关健康问题有很多,包括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炎(体重大的人膝关节负担大,易磨损发炎)、可能和肿瘤、尿失禁有关等。
其中代谢并发症主要影响血糖、血脂、尿酸、胰岛素,导致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痛风等代谢综合征。
危害心脑血管,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卒中等。
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觉打鼾)等。
痰湿体质的特征
体质特点
形体肥胖、沉重,面色无光,容易犯困,喉头有痰湿,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
性格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为人恭谦,多善于忍耐。
患病倾向
此种体质类型者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关节疼痛、脑血管疾病或妇女白带过多等疾病。
代谢综合征是否需要终生治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代谢综合征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生的,这跟 “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饮 食控制和加强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方能见效。如果没有长期健康的生活方式, 就容易出现代谢综合征的反复,尤其是具有代谢综合征高危因素者。请千万 记住,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将给孩子带来健康的一生!
高尿酸血症表现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指患者仅有高尿酸血症(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分别为>420μmol/L和360μmol/L)而无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发病率在成年男性占5%~7%。患者不曾有过痛风关节炎发作,只是查体时,偶然发现血中尿酸值偏高。
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但不足以导致痛风,只有尿酸盐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血尿酸水平越高,未来5年发生痛风的可能性越大。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不一定都高。
2.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目前,多个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增高59.5μ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高25%。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合并高尿酸血症,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只有30%合并高尿酸血症,提示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因果关系。
3.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长期高尿酸血症可破坏胰腺β细胞功能而诱发糖尿病,且有研究证实,长期高尿酸血症与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具有因果关系。
4.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一致显示,血尿酸和甘油三酯之间有相关性。关于尿酸及甘油三酯关系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基础甘油三酯是未来高尿酸血症的独立预测因素。
5.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使糖酵解过程及游离脂肪酸代谢过程中血尿酸生成增加,同时通过增加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直接导致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患者中70%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
6.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尿酸是冠心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无论性别,尿酸是普通人群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每升高1mg/dl,死亡危险性在男性增高48%,女性增高126%。血尿酸>357μmol/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416.5μmol/L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7.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尿酸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除尿酸结晶沉积导致肾小动脉和慢性间质炎症使肾损害加重以外,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研究显示,尿酸可直接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发生微血管病变,导致慢性肾脏疾病[3] 。
代谢综合征并发症
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者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大于仅有一种危险因素患者,而且其效应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协同加剧。代谢综合征的危害使发生糖尿病和冠心病与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据美国费明汉心血管病流行病基地分析3323名费明汉子代男女(平均52岁)的8年资料显示;
(1)代谢综合征为糖尿病的预告指标——分析费明汉队列的糖尿病男女新发病例,可见不论男女代谢综合征对糖尿病的发生有很高的预告意义。人群糖尿病特异危险近半数可用代谢综合征来解释。
(2)代谢综合征为冠心病的预告指标——分析费明汉资料显示单有代谢综合征预告新发生冠心病总数约25%。无糖尿病者具有代谢综合征的一般人群10年冠心病危险不>20%。
(3)代谢综合征加速冠心病和其他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危险。
肥胖最容易引发的5种疾病
肥胖容易引起代谢综合征
现代医学将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归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与肥胖有非常大的关系,超过80%的Ⅱ型糖尿病都与肥胖有关,轻、中、重度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5倍和10倍。同样,血脂异常(俗话说的高血脂)如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等,以及高血压,也在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者中极为常见。这些病情能够在通过减肥后得到一定的改善。
肥胖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肥胖除了会导致糖和脂肪代谢的异常,还会增加某些炎性因子的释放,让体内长期处于一种”炎症反应“状态。会极大地促成血管内皮损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心脏损害等。进而,增加了高血压、冠心病、中风、房颤、心力衰竭等一大批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肥胖容易引起睡眠呼吸障碍
肥胖被证明是睡眠呼吸障碍最主要的罪魁之一。有些肥胖者,睡觉鼾声特别响亮,有时还会出现鼾声突然停止,过会儿隆隆的鼾声又起的现象。这并不代表睡得香,他们很多时候白天反而还是昏昏欲睡。别小看了这种病,严重时而导致猝死。
肥胖容易引起癌症及其他疾病
肥胖的人患各种癌症的风险也比正常人高,尤其是肝癌、乳腺癌、胃肠道癌、前列腺癌等。除此之外,还有脂肪肝、皮肤病变、哮喘甚至勃起障碍……肥胖可谓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肥胖容易引起关节炎及痛风
肥胖还干扰了正常的骨骼和关节的代谢,导致肥胖者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大增,而且不仅仅发生在承受体重的关节上,手腕手掌这些非承重关节发病的可能性也高于常人。代谢问题,从而出现高尿酸状态,因此痛风也更加常见,甚至由痛风发展为肾病。
什么是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综合征,即称代谢综合征。
例如糖代谢紊乱时就出现糖耐量低减,导致糖尿病;脂肪代谢障碍时出现高脂备症,脂肪肝。肥胖症、高血粘稠度等,蛋白质代谢障碍,出现高尿酸血症(痛风)等。并可由以上三大代谢障碍而出现许多并发症,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也可概括为“八高症”: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因为胰岛素抵抗,致胰岛素过度分泌,引起的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高体重(肥胖症)。
1988年,美国人peaven根据上述一系列代谢异常现象,统一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2002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iij)提出,具备下列3条或以上者,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1)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120cm,女性>88cm。
(2)甘油三脂(tg)≥1.69mmol/l(≥150mg/dl)。
(3)高密度脂蛋白,(hdl),男性<1.04mmol/l(<40mmol/dl),女性<1.29mmol/l(<50mg/dl)。
(4)血压≥130/85mmhg。
(5)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近年来,代谢综合征,发生在白领中年人为多,当前社会上有些技术中坚,领导干部,由于经常承担着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量,因而患代谢综合征者也相对较多。有多,有的可能仅有检验异常。症状尚不明显,但此征可能已“潜伏”在身了。
代谢综合征除上述检查变化外,其可能出现的症状为:头晕、头痛、容易疲劳、失眠、便秘、消化不良、易饥、口渴、尿多、小关节痛、皮肤搔痒、阳痿,肢体发麻,音律不齐,易感冒、注意力难集中等。
如何诊断代谢综合征呢
1.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符合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
①腹型肥胖:腰围男性>102 cm,女性>88 cm。
②血脂异常:TG≥3.9 mmolL,HDL-C男性<1.0 mmolL,女性<1.3 mmol L。
③血压:≥130/85 mmHg(1 mmHg=0.133 kPa)。
④空腹血糖≥6.1 mmol L。、血压超过130/85;或糖尿病和/或胰岛素抵抗,并伴有高血压(BP≥140/90 mmHg),高甘油三酯(TG≥1 7mmol/L,150 mg/dL)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0 9 mmol/L或35 mg/dL,女性<1 0="" mmol="" l="" 39="" mg="" dl="" whr="">0 9,女性>0 85)和/或肥胖(BMI>30)及微量白蛋白尿中两项。
⑴超重或肥胖
体质指数≥25.0 kg/m2;(体重/身高的平方)。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腰臀比(WHR)>0.90的男性和>0.85的女性,或腰围:男>85 cm,女>80 cm(亚洲人群)被定义为向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是诊断代谢综合症的必要条件。
⑵高血糖
空腹血糖≥110 mg/dl (6.1 mmol/L)及/或糖负荷后血浆糖≥140 mg/dl(7.8 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⑶高血压
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⑷血脂紊乱
空腹总胆固醇TG≥150 mg/dl (1.70 mmol/L);及/或空腹血HDL-C:男性<35 mg/dl(0.9 mmol/L),女性<39 mg/dl (1.0 mmol/L)。
2.代谢综合征发病高危人群
⑴40岁者;
⑵有1项或2项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但尚不符合诊断标准者;
⑶有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各种类型脂肪萎缩征者;
⑷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或代谢综合征家族史者;
⑸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
代谢综合征如何预防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是以针对改善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首先以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作为长期干预的基础措施,降低血糖,纠正血脂紊乱。
就代谢综合征这个疾病来说,更强调的是预防。
因为根据目前的医学水平及医疗保健体系现状,要想做到代谢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实际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除非个体已经出现明显的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相关疾病,或是显著肥胖。否则待到确诊疾病时往往已发展到不可逆的阶段。
从公共卫生学的角度来看,肥胖和体力活动少是当前代谢综合征发病迅速增多的主要影响因素。过量进食和静坐的生活方式作用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杀手。
所以,我们建议那些高危个体(体重超重者或有家族病史者)应该从青春期或青壮年时就开始调节饮食,控制体重,坚持锻炼,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针对当前儿童超重现象的普遍性,我们可以把调节饮食和锻炼的计划提前到儿童期。
据此,我们提出预防代谢综合征的主要方针是“从小做起,坚持锻炼,合理饮食,避免超重”。
代谢综合征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何关系
目前医学已有大量证据证明代谢综合征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互为因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在胰岛素生成、调节、作用等各个环节造成胰岛素抵 抗,而胰岛素抵抗又是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胰岛素抵抗又可以促进雄 激素分泌及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引起并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代谢综合征如何预防
预防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即一日生活规律化,勿过度劳累,劳逸结合,不开夜车。二个戒除:不抽烟、不酗酒。三个搭配:粗、细粮搭配,荤素食搭配,主、副食搭配。从而达到三平衡:即酸性、硷性饮食平衡,营养平衡,热量平衡。四是饮食要近“四黑”,即常吃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远四白”即少吃白糖、白盐、白肥肉、白味精。五是防治要“五大疗法”结合进行,即防治代谢综合征要进行文娱疗法,体育疗法,药物疗法,精神(心理) 疗法,新知识疗法,不要依靠单一预防治疗。六是防“六淫”,即按中医的观点,生活中,预防急骤的气候变化,防过度的风、寒、暑、湿、燥、火气侯对人体的侵袭而造成损害。七是避“七情”,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强烈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精神刺激(心理创伤),所导致的疾病。八是坚持八项检查,贯澈“早防、早查、早治”,每半年至一年在临床全面体检的基础上(如听心肺、触肝脾等),重要检验:
①血糖
②血脂
③血尿酸
④血尿素氮肌酐,尿常规系(肾功)
⑤血酶学检查。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转肽酶等检查。
⑥血常规。血液粘稠度,血液流变学检查。
⑦心电图胸部照片。
⑧眼底检查。血压则应1—2周测一次。(注:体检时,肿瘤标志物也应同时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