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疾病概述
丙肝疾病概述
丙肝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
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临床表现:急性丙型肝炎消化道症状轻,发生黄疸型的比例低,ALT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急性乙型肝炎。
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指标包括抗HCV及HCVRNA。
治疗:急性丙型肝炎虽然有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对所有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因为急性期的疗效好。其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休息、降酶、保肝、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治疗当属抗病毒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也只有干扰素,同样应该早期治疗。临床上倾向联合用药。例如,干扰素加胸腺肽或干扰素加病毒唑片。
中医治疗丙肝的效果好不好
我们都清楚肝病的严重性,丙肝也是较为常见的肝病,由于丙肝疾病在近些年来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所以对于每位患者来说,及时的接受正规的治疗是关键的,常见的方法就是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丙肝可以调理患者的身体,并且安全没有副作用,中医治疗丙肝的方法也是很多的,包括中成药治疗、汤药治疗以及辨证治疗,这几种治疗方法的效果都很不错,具体的介绍如下。
中成药治疗丙肝:
藿香正气丸(或水)或沉香化滞丸口服,适用于暑湿重的丙肝患者。安宫牛黄丸或安脑丸口服,适用于高热的丙肝患者。生脉饮口服液口服,适用于气虚的丙肝患者;丙肝重者选用生脉注射液静脉点滴;阳虚重的丙肝患者选用参附注射液静脉点滴。
汤药治疗丙肝:
毒蕴胃肠,犯及血脉型丙肝用大黄甘草汤加减。大黄,甘草,白芍,银花,丹皮,连翘。毒侵气血,脏腑受损型丙肝用清营汤合生脉散。水牛角,生地,麦冬,玄参,银花,连翘,丹参,竹叶,五味子。毒损气血,脏腑虚衰型丙肝用生脉散合四逆汤。制附子,干姜,人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水煎服。
辨证治疗丙肝:
热重于湿型丙肝,症见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法为清热利湿。方药为茵陈蒿汤加味。茵陈40克,桅子12克,大黄9克(后下),醋淬鳖甲9克,生石膏50克。湿重于热型丙肝,症见为身目俱黄,其色较鲜明,口淡或粘,恶心纳呆,胸脘痞满,倦怠乏力,便溏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舌质淡而润,苔白腻,脉弦滑。治法为利湿清热,健脾和中。方药为茵陈五苓散。茵陈30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猪苓20克,泽泻15克,桂枝6克,醋淬鳖甲9克。
丙肝会引发什么疾病
慢性丙型肝炎可以并发某些肝外表现: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性结膜角膜炎、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而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腹水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衰竭等表现。
丙肝的危害有哪些
1、丙肝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在肝病中,丙肝的发病率是很高的,而且只有少数处于急性期发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等明显症状,其余的患者均无任何的症状表现,不容易被人们发现。
2、丙肝疾病的传播途径很广泛,常见的主要是通过血液,性生活,母婴等方式进行传播,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容易感染上丙肝病毒。丙肝患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等都携带的有病毒,因此在和丙肝患者进行性生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3、目前我国还没有研制出丙肝疫苗,因此,对于丙肝的传播预防是非常困难的。丙肝疾病的预防重点就是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丙肝病毒通过输入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血液接触,不洁性生活,母婴等方式进行传播。
4、丙肝疾病发展为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超过了乙肝,而且一旦恶化后,治疗难度会大大的提高,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丙肝患者如果在发病的时候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患者的病情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以上就是对丙肝危害的详细介绍,希望会对患者有所帮助。人民一定要对丙肝引起高度重视,要到正规专业的医院诊疗,在专家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是取得疗效的前提,也是防止丙肝患者雪上加霜的关键。
丙肝的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丙肝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肝病,而对患者们造成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因为丙肝疾病比较隐蔽,所以很难发现。因此大家发现丙肝的话,一定要去医院做检查。那丙肝的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详情请看以下专家介绍的。
丙肝抗体检查
对于丙肝抗体检查,当患者丙肝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时,说明患者可能感染了丙肝病毒,此时是需要患者及时进行治疗的,对于丙肝的治疗,肝病专家指出,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抗毒治疗。如果丙肝抗体检查为阴性时,说明没有太大的问题,因此,丙肝抗体的检查,也是丙肝检查中最基本的检查项目。
丙肝病毒RNA检查
肝病专家介绍到,由于患上丙肝后是很难发现的,所以必须采用检查HCV-RNA,可以判断患者现在是否感染了丙肝病毒。如果检查出患有丙肝的患者,那么为了您的健康着想,一定要配合医师的治疗。
肝功能检查
由于感染丙肝后,会导致患者的肝脏受到损伤。因此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及时的判断患者肝脏损伤程度,肝功能检查对丙肝的病情把握,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丙肝患者要重视肝功能检查。
肝穿刺或者是B超检查
由于丙肝转化为肝硬化的几率比较大,所以做B超或者是肝穿刺检查,能够及时的帮助患者,把握患者自身当前的病情。
听了以上专家对“丙肝的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的介绍,相信您应该听明白了,因此患上丙肝的患者,不但要对这些检查重视,同时也要配合医师的治疗,争取尽早的摆脱丙肝的困扰,过上幸福的生活!
丙肝肝硬化的病因
丙肝肝硬化其实是丙肝疾病发展而来的,因此有丙肝的患者一定不可忽视对肝硬化的预防。那么,既然已经形成丙肝肝硬化就应该准备及时治疗了。不过对于丙肝肝硬化病因我们下面也有详细的介绍,先来了解一下吧。
丙肝肝硬化是慢性丙肝发展的晚期阶段,临床上分为早期和晚期。当丙肝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腹水、脾肿大、门脉高压、蛋白比例倒置时,就可能是丙肝肝硬化晚期了。说明肝脏破坏严重,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给丙肝肝硬化晚期治疗带来困难。那么,丙肝肝硬化病因下面有具体的介绍,方便大家更清楚的认识丙肝肝硬化。
丙肝肝硬化怎么来的?丙肝肝硬化病因是什么呢?
丙肝肝硬化病因是:丙肝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早中期症状隐匿。丙肝在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之前,可有长达20~30年的病情隐匿期,期间临床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感染者无明显感觉,或仅表现为轻度疲劳乏力等,极易被患者忽略。
据统计,50-85%的急性丙肝患者会演变为慢性丙肝,其中有10-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丙型肝炎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生肝硬化,每年有1-7%的会演变为致命的肝癌。丙肝引起的肝硬化相关性死亡已经成为肝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病因之一。
丙肝有疫苗吗
“见血行为”感染危险大
人群中隐匿的丙型肝炎患者并不少,省人民医院近两年针对人群进行过三次“病毒性肝炎”义诊活动,从检出的感染丙肝数据可以发现问题:2008年3月,丙肝检出率达16%;2009年3月,丙肝检出率为13%;2009年10月,丙肝检出率达5%。从数据变化看出丙肝患者不在少数,但随着医院的宣教、义诊以及大众对丙肝疾病的认识,“蒙在鼓里”的丙肝患者已经慢慢减少。
省人民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学福介绍,从我们三次丙肝筛查发现的患者来看,年龄偏大的患者居多,年轻人少。这群患者几乎都有手术、输血经历,这是感染丙肝病毒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同作为传染性疾病,丙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主要通过血液、性生活、母婴垂直等传播病毒。有大量输血史,特别是在1993年前接受过输血者;反复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共用注射器者;艾滋病感染者;感染丙肝母亲所生的婴儿;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丙肝阳性血液者;与丙肝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者;有不洁性行为者;曾行介入性诊疗患者(胃镜、内窥镜、牙科器械)者;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人群均为高危者。
没疫苗可打,重视检查是惟一方式
虽说大众意识到丙肝是需要预防的疾病,但大众对丙肝的预防方式、治疗方式仍存在误区。医学界最新调查显示,约有八成市民都有误区认为丙肝有疫苗接种。有人误认为打了乙肝疫苗就能防所有类型肝炎,还有人以为做了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就能发现所有种类肝炎,这都是错误的。
病毒性肝炎共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不同型肝炎检测的项目并不相同。其中,预防乙肝可以注射乙肝疫苗,而丙肝尚无疫苗可预防,因为丙肝病毒的基因变异性较大,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大量新变种。
陈学福说,上文介绍的这些有可能患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建议做个丙肝抗体检测,这是发现丙肝的惟一方式,必要时再进行进一步确诊检查HCVRNA(丙肝病毒核酸定量)。丙肝患者大多没有临床症状,若没有及时诊治,疾病呈隐匿性进展,最终部分人会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
同样为肝炎病毒,丙肝比乙肝治疗效果要好得多,60%~7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以治愈。无论患者年纪多大,只要没有抗病毒治疗的禁忌症,都应该积极治疗。
陈学福介绍,丙肝跟乙肝一样,存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疾病发展三部曲。乙肝发展进程缓慢,但丙肝进程相对快些。急性丙型肝炎50%~80%易转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10%~20%会发展成肝硬化。再任由疾病发展,7%左右会发展为肝癌。而一旦患者发展到肝硬化治愈的机会极小,预后就比较差。
所以,有血液暴露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自己上医院做丙肝抗体检测,发现问题及早处理,丙肝治疗并不难,治疗效果也好,有生育需要的患者治疗好后停药半年就能怀孕生子。
酒精杀不死病毒
杜绝不卫生的血液行为是预防丙肝、乙肝的方法。目前非常重视血源筛查,以及医疗器械的消毒。手术、输血感染肝炎的机会大大减少。大家要预防的是从纹身、打耳洞、静脉注射吸毒等行为感染肝炎的风险。
陈学福说,丙肝病毒对高温敏感,煮沸或高压蒸汽才能杀灭。有些黑门诊、小店铺会用酒精擦拭医疗用品、纹身用具,其实根本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存在感染病毒性肝炎的大风险 。因而,建议你到正规医疗单位进行相关医疗行为。
丙型肝炎患者如何护理呢
1、饮食注意:
患者应选用富有营养、易消化,符合个人饮食习惯的饮食,同时注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饮食不宜过量,以不导致肥胖为度,忌偏食、暴饮暴食,忌饮酒。
2、休息和运动:
发病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平卧时肝供血量增加40%~50%,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恢复期可制定动静结合的作息制度,运动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3、消毒隔离:
被褥、食具、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具应专用,并定期消毒,可采用煮沸法、日晒法、擦拭消毒法等方法。
4、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周围环境及日常用品,饭前便后洗手。如出现伤口,应正确处理,做好消毒包扎,避免污染他人用品,造成疾病的传播。
5、配合检查和治疗:
患者应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同时注意定期复查。
丙肝让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困扰,如今丙肝的患者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不得不了解疾病的知识。要治疗丙肝疾病,就应该依靠专业的治疗方法,不要盲目的进行治疗,导致丙肝疾病的恶化。
丙肝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丙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下:
1.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 IFN治疗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的持久应答率为25%,可防止30%的急性丙肝向慢性化发展,到目前为止,IFN仍是公认的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
Omata报道,输血后丙肝1年后ALT恢复正常者,IFN治疗组为64%,对照组为7%,输血后3年HCV RNA阴性者,IFN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0%。一般认为,HCV感染时间越短,肝组织学病变越轻,血中病毒水平越低则疗效越好。因此对急性丙型肝炎,血ALT持续不降者,应考虑IFN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具下述指标者,亦可应用IFN治疗:①血清ALT持续异常;②肝组织学检查有慢性肝炎特征;③既往有注射毒品史或从事医务工作者等;④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病;⑤HCV血清指标阳性。
IFN剂量目前一般用3~5mV,每周3次,疗程6月。据报道,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50%以上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生化和组织学指标好转,但部分病人于6~12个月内复发。但如病人于治疗后12个月ALT持续正常,血清HCV RNA阴性,则可能治愈。延长疗程可提高应答率。
影响IFN疗效的因素除年龄、病程长短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基因型:基因Ⅱ型IFN治疗效果差,Ⅲ型治疗效果好;②血清HCV RNA含量:一般认为,患者初始HCV RNA滴度与IFN疗效高度相关。HCV RNA初始滴度低者,IFN治疗效果好;③病毒变异:有人提出IFN敏感性和耐受性HCV的理论。Enomoto等分析了各感染HCV-1b株病人体内HCV全长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发现病人对IFN治疗反应与HCV-1b准种的变化有关。其中一名病人在IFN治疗前有两种HCV准种,一个在IFN治疗后不久即从病人体内消失,而另一个准种在整个。IFN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变化。比较两个准种序列差异时发现,主要在HCVNS5A蛋白羟基端的密码子序列(2209~2248)间发生突变。把此区称为“IFN敏感性决定区(ISDR)”,认为凡具有原型HCV-1b的准种,均对IFN-耐受,而具有ISDR突变形的HCV-1b准种则对IFN敏感,后者IFN疗效明显高于前者。
2.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Virazole,Ribavirin) 当前国内外学者多数认为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方面显示一定疗效,但这种作用停药后不能维持,可与IFN或免疫调节剂并用,以提高疗效。
3.肝移植 慢性丙型肝炎晚期可用肝移植治疗。但新移植的肝常发生HCV感染,系由肝外HCV传入所致,也可发生急性重型肝炎。
怎么维护丙肝患者的利益?丙肝患者常常是处于丙肝疾病的危害之下,自我的安全感是比较薄弱的,所以丙肝患者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预防丙肝疾病带来的一些危害,防止自己受到伤害。
丙肝患者的有效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1.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 IFN治疗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的持久应答率为25%,可防止30%的急性丙肝向慢性化发展,到目前为止,IFN仍是公认的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
Omata报道,输血后丙肝1年后ALT恢复正常者,IFN治疗组为64%,对照组为7%,输血后3年HCV RNA阴性者,IFN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0%。一般认为,HCV感染时间越短,肝组织学病变越轻,血中病毒水平越低则疗效越好。因此对急性丙型肝炎,血ALT持续不降者,应考虑IFN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具下述指标者,亦可应用IFN治疗:①血清ALT持续异常;②肝组织学检查有慢性肝炎特征;③既往有注射毒品史或从事医务工作者等;④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病;⑤HCV血清指标阳性。
IFN剂量目前一般用3~5mV,每周3次,疗程6月。据报道,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50%以上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生化和组织学指标好转,但部分病人于6~12个月内复发。但如病人于治疗后12个月ALT持续正常,血清HCV RNA阴性,则可能治愈。延长疗程可提高应答率。
影响IFN疗效的因素除年龄、病程长短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基因型:基因Ⅱ型IFN治疗效果差,Ⅲ型治疗效果好;②血清HCV RNA含量:一般认为,患者初始HCV RNA滴度与IFN疗效高度相关。HCV RNA初始滴度低者,IFN治疗效果好;③病毒变异:有人提出IFN敏感性和耐受性HCV的理论。Enomoto等分析了各感染HCV-1b株病人体内HCV全长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发现病人对IFN治疗反应与HCV-1b准种的变化有关。其中一名病人在IFN治疗前有两种HCV准种,一个在IFN治疗后不久即从病人体内消失,而另一个准种在整个。IFN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变化。比较两个准种序列差异时发现,主要在HCVNS5A蛋白羟基端的密码子序列(2209~2248)间发生突变。把此区称为“IFN敏感性决定区(ISDR)”,认为凡具有原型HCV-1b的准种,均对IFN-耐受,而具有ISDR突变形的HCV-1b准种则对IFN敏感,后者IFN疗效明显高于前者。
2.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Virazole,Ribavirin) 当前国内外学者多数认为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方面显示一定疗效,但这种作用停药后不能维持,可与IFN或免疫调节剂并用,以提高疗效。
3.肝移植 慢性丙型肝炎晚期可用肝移植治疗。但新移植的肝常发生HCV感染,系由肝外HCV传入所致,也可发生急性重型肝炎。
怎么维护丙肝患者的利益?丙肝患者常常是处于丙肝疾病的危害之下,自我的安全感是比较薄弱的,所以丙肝患者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预防丙肝疾病带来的一些危害,防止自己受到伤害。
中医对丙肝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1、湿热蕴结
中医治疗丙肝疾病,主要是以辩证疗法为主,比如,湿热毒邪留恋体内,没有彻底治愈,是导致慢性丙肝疾病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并且,ALT升高与湿热毒邪的进退呈现正相关,应该有所了解的一点是,湿热余邪稽留不清的情况下,丙肝疾病很可能会迁延不愈,对这方面应该高度重视。
2、肝郁脾虚
邪毒深伏血分,留于肝脏,这样就可以导致肝气郁结,以及疏泄失常,脾运失健的情况出现,在治疗上,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是相对比较理想的,应该有所了解的一点是,肝脾损伤的情况下,对丙肝病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定要有足够的警惕。
3、正虚毒瘀
中医认为,慢性丙肝一般就是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治疗上,一般都是以热毒、瘀毒为主要的治疗原则。并且,应该有所了解的一点是,若是治疗不科学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使得病情长期迁延不愈,甚至会引起并发症的出现,对这方面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治疗丙肝的方法,患者都应该适合的进行自我护理,比如,要重视饮食方面的调理等。
常见的肝脏疾病有哪些
常见肝脏疾病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等,由于肝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应以积极预防为主。
肝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重要的有黄疸、胆汁淤积、肝大、门静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和肝衰竭。医生进行肝脏疾病诊断时,常考虑病人主诉并进行物理检查。
肝疾病继续进展,肝功能衰竭治疗无效,最终病人都会死亡。即便经过治疗,病情也不可逆转的,晚期病人可死于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如能及时进行肝移植术,可使病人恢复正常健康状态,但仅适宜于少量伴有肝功能衰竭的病人。
肝功能不正常引发疾病
肝功能异常与哪些疾病有关?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就像人体的一个加工厂,不但维持着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解毒功能,肝功能异常时肝脏有可能出现了病变,也可能是人体感染了某些疾病,此时需要积极的检查治疗;那么肝功能异常与哪些疾病有关?肝功能异常怎么办?
对于肝功能异常与哪些疾病有关,肝病专家表示,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很多,而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疾病因素最常见的有4种疾病,各种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详细内容介绍如下:
1、病毒性肝炎:在甲、乙、丙、丁、戊等几种乙肝病毒性乙肝中,甲肝和戊肝主要是经由胃肠道感染,即经由不洁的饮食及饮水而感染,患者不会衍生慢性乙肝,而个体都能得到终生免疫的抗体。而其余的乙肝、丙肝、丁肝则是经由打针、注射或输血的途径感染,其中乙肝患者演变成肝硬化的几率较高,而肝硬化继续恶化还将导致肝脏衍生癌细胞,对肝脏产生极大的威胁。
肝功能异常与哪些疾病有关?
2、酒精性肝疾病:在国外,酒精是导致肝功能异常最主要的原因;酗酒所导致的酒精性肝疾病,在初期是以脂肪肝的型态出现,稍后肝细胞小叶中出现炎症细胞的破坏,而进入酒精性乙肝的阶段;而在酒精性肝疾病的后期,由于大量的细胞已坏死并被胶原纤维所取,而使得肝脏进入肝硬化的不可回复的阶段。
3、药物性乙肝:90%的药物都在肝脏中进行新陈代谢,而某些药物长期的使用亦会造成肝细胞轻度的伤害,更何况大多数肝病患者有随意服药的习惯;因此,在临床上也存有为数不少的药物性乙肝。
肝功能异常与哪些疾病有关?
4、脂肪肝:超声波检查是诊断脂肪肝最准确的工具,而仅有20%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是异常的;因此对于某些类似脂肪肝患者,如过度肥胖、酗酒、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糖尿病、过度营养缺乏、慢性心脏衰竭等,不妨建议其进一步接受超声波检查,以筛检出潜在的脂肪肝。
看了以上的专家介绍,现在大家知道肝功能异常与哪些疾病有关了吧,肝病专家最后提醒说,肝功能异常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哪些人可能得丙肝
每年死于与丙型肝炎相关肝病者有35万多人。近几年,虽然公众对于丙肝的认知略有提高,但相对于丙肝疾病的高发,认知率依旧偏低。最新调查显示,公众对丙肝的知晓率只有38%,而高达76%的被访者不了解丙肝可以治愈。而且在咨询流动站现场接受筛查的民众中,有18.52%的人呈阳性结果。
哪些人更容易成为丙肝的受害者?他们是:有大量输血史,特别是在1993年前接受过输血者;反复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共用注射器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丙肝母亲所生的婴儿;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丙肝阳性血液者;与丙肝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者;有不洁性行为者;曾接受过介入性治疗的患者;文身、文眉、穿耳洞者。
丙型肝炎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其中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有5%~10%的几率将病毒传给婴儿。而接吻、打喷嚏、咳嗽、共用办公室、共用餐具和水杯等一般接触不传播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