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是什么意思
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是什么意思
中医学中"痰"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来讲,泛指停于体内任何部位,如脏腑、肌腠、四肢、经络等处,无形可见,但临床有"痰"症的表现者。像头晕目 眩、呕恶、癫狂昏不识人,或生于体表无名肿物等,认为皆因痰作祟。狭义来讲,是指贮于肺,咳之能出,有形有物可见,触之可及,听之有声的痰。稠黏者称为" 痰",清稀者称为"饮",形态不同,但实质相同,所以通称为痰饮。
痰饮一旦形成,便可随气流窜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内至五脏六腑,无处不到,从而产生不同的病变。所以古人有"痰为诸症之侣"、"顽痰生怪病"、"百病皆因痰作祟"的说法。
痰饮致病的特点,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痰饮的表现
脾阳虚弱
在临床上,出现痰饮,会表现为胸肋支满、心下痞闷,脾脏失调,更多是脾阳呈现出虚弱的表现。
腹满便秘
有些时候,痰饮还会造成心下坚满、自利,这样会造成水走肠间受到影响,出现腹满极其常见,严重的时候,这种表现还会造成便秘的发生。
有痰饮食禁忌
1、咳嗽有痰忌寒凉食物
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冷冻饮料。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是说身体一旦受了寒,饮入寒凉之品,均可伤及人体的肺脏,而咳嗽多因肺部疾患引发的肺气不宣、肺气上逆所致。此时如饮食过凉,就容易造成肺气闭塞,症状加重,日久不愈。
2、咳嗽有痰忌肥甘厚味食物
中医认为咳嗽多为肺热引起,儿童尤其如此。日常饮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可产生内热,加重咳嗽,且痰多粘稠,不容易咳出。对于哮喘的患儿,过食肥甘可致痰热互结,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难以痊愈。
3、咳嗽有痰忌鱼腥虾蟹
一般人都知道咳嗽需忌“发物”,不宜吃鱼腥,鱼腥对“风热咳嗽”影响最大。咳嗽患儿在进食鱼腥类食品后咳嗽加重,这与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
痰饮是什么意思 致病广泛,病证多端
因为痰饮能随气流动,无处不到,流注到不同的部位,即发生不同的病证。加之痰饮还可以挟风、挟热、兼瘀、兼滞,故其在临床所表现的症状纷纭复杂,变化多端,病种甚广,有不少属于疑难病证,因此,中医有"怪病多痰"之说。
舌苔厚白粘腻怎么调养 舌苔厚白粘腻的调养原则
舌苔厚白粘腻的调养原则是健脾利湿,化痰降浊。
舌苔白一般提示有寒症,厚苔则提示为里症为主而非表证,而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于是舌苔厚白粘腻一般提示是痰湿郁积体内,调养原则一般为健脾利湿,化痰降浊。
健脾祛痰饮食原则
营养原则
宜吃具有补脾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
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等。
3.蔬菜的选择
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等。
4.水果的选择
葡萄、红枣、桃、杏等。
血瘀体质诊断详述
一、诊断
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小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二、鉴别
寒性体质: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平衡的有机整体,体弱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寒体性质是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阴阳失调。具体表现:内脏下垂,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不常喝水不会觉得口渴,常觉得精神虚弱且容易疲劳,脸色苍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风、手脚冰冷,喜欢喝热饮、吃热食、常腹泻、常小便且颜色淡,月经常迟来,血块多,舌头颜色为淡红色。
痰湿体质: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
特禀体质:所谓特禀体质,其实包涵两个意思,先天的、特殊的体质。常指的是有一些先天性禀赋或者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体质,包括过敏体质、先天性畸形或生理性缺陷等等。
三、处理措施
精神调养: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会加重血瘀倾向。
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楂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诸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女性朋友为什么会患上卵巢囊肿
根据女性的生理和病理特征,卵巢囊肿的原因形成多因经期,产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入侵,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损伤房事不慎及饮食劳倦,以致正气虚弱,气血失调,久则脏腑失和,气血乖违,气机阻滞,瘀血滞留,痰浊凝聚,久积成为症瘕(即卵巢囊肿)。
中医学认为,引起卵巢囊肿主要有以下诸因素:
1)气血凝滞,经期或产后受寒,寒凝血滞。或内伤情志,抑郁伤肝,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也滞,气血瘀凝而致。若瘀积日久变成癌症。表现为除下腹部有肿块外,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见舌有瘀点。如为恶性者,下腹部肿块坚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肤不润面色紫,舌有瘀点。恶性晚期患者可有腹水,形容枯槁,神疲力乏等症。
2)痰瘀凝结,忧思伤 , 虚生痰,痰饮停聚而阻滞气机,引起气滞血瘀、痰饮与血瘀 结成块。痰瘀久积也可导致癌症。除有上述气血凝滞的症状外,患者常有胃脘满闷、心慌、气短、纳差,浮肿、呕恶、筋惕肉、腹围增粗、月经紊乱,排尿困难,便急或大便不畅、下腹或窝部充胀,有下坠感等现象。
痰湿是什么意思
中医九种体质之一,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
痰湿的“痰”不是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痰湿的“湿”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部分,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长期的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也有可能是因为饮食水分过多、过多饮酒、过多吃乳酪、过多喝生冷饮料等,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