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揉肺俞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揉肺俞
位置: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肺俞50-10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100次。
推拿功效: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治哮喘,咳嗽,痰鸣,胸闷,胸痛等症。
小儿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
典型病例多见于4~5岁以上的小儿,患儿男性多于女性,均为过敏性体质,小儿期起病者约1/2有婴儿湿疹史,或常有家族过敏史(约50%),并有遗传倾向。哮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气候骤变时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是哮喘的重要致病诱因。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后,发为哮喘。”“哮”以声响言(是指哮鸣声),“喘”以气息言(是指急促呼吸貌),临床上有哮必有喘,二者密切难分,所以一般通称为哮喘。
小儿哮喘可试试按摩治疗
小儿哮喘治疗比较棘手。除了服药、打针、功能锻炼、调节饮食等措施之外,经常按摩也是较好的方法。按摩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哮喘发作。
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点压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凹陷)下3寸(相当于自己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经常点按此穴,有助于健脾益气,强壮体质,预防哮喘复发。
小儿哮喘的推拿治疗
一、发作期的治疗:
揉天突:用拇指按揉胸骨上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凹陷处50。
揉膻(tan)中:用拇指揉两乳头中间的膻中穴100次。
揉肺俞(shu):用拇指揉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100次。
二、缓解期的治疗和保健:
按揉定喘:用拇指按揉大椎旁开0.5寸的定喘穴50次。
揉肺俞:用拇指揉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100次。
揉肾俞:用拇指揉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100次。
捏脊:用拇、食、中三指自尾椎骨端由下而上捏至大椎处,捏5遍。
哮喘不仅在发作期要抓紧治疗,缓解期亦当积极防治,以免迁延难治。若在发作之前推拿或运用冬病夏治原理,在伏天推拿可获得较好效果。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推拿方解
寒哮:揉风池,上推天门,揉二扇门,黄蜂入洞,推三关以祛风散寒,开腠发汗;泻肺经,推膻中,拿丰隆以宣降肺气,祛痰平喘;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凤凰展翅,揉外劳以温里散寒,化痰降逆;补脾土,揉板门以健中运湿,而除顽痰。
热哮:清肺经,板门,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名月,以清热泻火;清肺经,下推膻中,拿丰隆,以宣降肺气,化痰平喘;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按弦走搓摩,苍龙摆尾,揉内劳,以清热除痰,行气降逆;清脾土,揉掌小横纹,以健运除湿,消顽痰。
缓解期:补脾土,揉板门,足三里,猿猴摘果以补脾和胃,健运消积;补肺经,揉肺俞,推三关以益气补肺,固表;补肾水,揉外劳以补肾培元;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按弦走搓摩,以行气活血。
支气管哮喘按摩图 小儿支气管哮喘按摩手法
症状:呼吸喘促,不能平卧,喉间痰鸣,声高息涌,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膈满闷,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指纹深红。
按摩手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其相对而坐,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清肺经300次,清大肠200次,逆运内八卦50次,揉掌小横纹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2.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其右侧,揉天突20次,分推膻中2分钟,揉丰隆2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双拇指分推肩胛骨100次。
症状:咳嗽气喘,喉间有哮鸣声,咳痰清稀,色白多沫,形寒无汗,面色晦滞带青,四肢不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指纹淡。
按摩方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患儿相对而坐,先用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揉小天心,外劳宫,一窝风各50次,推三关300次,继用右手食指,中指作黄蜂入洞50次,然后用双手中指按揉两风池10次。
2.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其右侧,用右手一次揉天突20次,揉膻中4分钟,揉乳旁,乳根各2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右手擦背1分钟,按揉肺俞20次。
症状:咳喘无力,面色㿠白,语声低微,气短懒言,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自汗怕冷,四肢次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按摩方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患儿相对而坐,左手握患儿右手,右手依次推脾经,肺经,肾经各300次,推四横纹100次,逆运内八卦50次,揉小天心50次,揉掌小横纹100次,揉上马,外劳宫各50次。
2.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其右侧,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擦膻中,以擦热为度。
3.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双手食指,中指揉肺俞30次。
症状:咳嗽痰多,面色萎黄,肌肉萎弱,困倦乏力,纳呆食少,胸脘痞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少,脉缓无力、
按摩方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患儿相对而坐,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补脾经,肺经,肾经各300次,推四横纹100次,逆运内八卦50次,揉一窝风,外劳宫,上马,合谷各50次。
2.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其右侧,先用双手拇指,食指合手捏神阙,以微红为度,继用双手拇指按揉足三里5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双手拇指,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7遍。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中医认为,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特别是先天禀赋不足,脾气虚弱、痰浊内生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哮喘发作主要表现:喉间哮呜,呼吸困难,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哮喘宝宝推拿保健法着重于宣肺、健脾、补肾,化痰平喘。家有哮喘宝宝的父母们在这个季节可以用一些小儿推拿的方法来给孩子做保健预防。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咳喘患儿的发病症状,并通过配合饮食的调控,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经过一个或几个疗程的推拿,甚至可以控制和治愈小儿哮喘。
推拿取穴:
1、擦后背肺俞部位和前胸膻中部位至局部发热;
膻中穴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膻中。
功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肺俞。
功用: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化痰。
2、揉定喘1-3分钟;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为大椎穴,大椎穴旁开0.5寸,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指端揉。
功用: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3、补脾经300-500次;
位置: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
操作方法:向心(指尖向指根方向)推为补,称补脾经;
功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此外,哮喘宝宝在调理和养护方面也要格外注意,譬如,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并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接触有刺激性的气体、灰尘等过敏原,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等。
推拿治疗小孩哮喘效果怎么样
小孩为什么会容易患上哮喘,其病因很多,包括外界和人体内在两个方面。外在主要是感染,急性肺部炎症未能及时治愈。此外,各种有害气体,如粉尘、烟雾等长期刺激,导致气管黏膜充血,也容易发生炎症。内在因素主要是过敏体质引起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使毛细支气管腔狭窄,同时毛细支气管痉挛,造成呼吸困难,是哮喘发作的基础。
中医认为,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特别是先天禀赋不足,脾气虚弱、痰浊内生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哮喘发作主要表现:喉间哮呜,呼吸困难,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哮喘宝宝推拿保健法着重于宣肺、健脾、补肾,化痰平喘。家有哮喘宝宝的父母们在这个季节可以用一些小儿推拿的方法来给孩子做保健预防。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咳喘患儿的发病症状,并通过配合饮食的调控,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经过一个或几个疗程的推拿,甚至可以控制和治愈小儿哮喘。
推拿取穴:
1、擦后背肺俞部位和前胸膻中部位至局部发热;
膻中穴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膻中。
功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肺俞。
功用: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化痰。
2、揉定喘1-3分钟;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为大椎穴,大椎穴旁开0.5寸,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指端揉。
功用: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3、补脾经300-500次;
位置: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
操作方法:向心(指尖向指根方向)推为补,称补脾经;
功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4、清肺经3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方法:离心(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泻,称清肺经。
功用:清肺经: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5、揉掌小横纹200-500次;
位置:手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方法:用指端揉,称揉掌小横纹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揉掌小横纹主要用于喘咳、肺炎、百日咳等常与擦肺俞、清肺经等合用。
6、运八卦100-3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操作方法:用拇指端运,称运内八卦;按乾、坎、艮、震依次推运一周,称顺运内八卦;反之,称逆运内八卦。
功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7、捏脊6-10遍;
位置:后背正中线大椎至龟尾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由下向上用捏法称“捏脊”。
功用:捏脊: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8、揉丰隆2-3分钟。
位置:在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胫腓骨之间。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端着力,稍用力在丰隆穴揉动,称揉丰隆。
功用:和胃气,化痰湿。
调护方面
1.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并增强身体抵抗力。
2.避免接触有刺激性的气体、灰尘等过敏原。
3.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
小儿哮喘的按摩疗法
小儿哮喘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小儿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危及小儿的生命健康,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一些护理哮喘小儿的常识,中医介绍,按摩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儿哮喘,帮助小儿尽早恢复健康。
这里所述的哮喘主要指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该病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秋冬二季易发病,每遇气候变化,或某种过敏因素(花粉、鱼虾、某些药物、煤烟、霉菌、棉绒、油漆和灰尘等)即可发病。
小儿哮喘的治疗:
1. 治疗原则:宣肺降气,化痰平喘。
2. 手法处方:清肺经,调脾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擦肺俞,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推天柱骨。
3. 方义:清肺经,擦肺俞──清宣肺气,理气平喘。调脾经,运内八卦──调中助运,理气化痰。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推天柱骨,推揉膻中──宽胸畅膈,理气化痰,降逆平喘。
4. 加减治疗:
⑴ 寒喘: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掐揉风池以温阳散寒。
⑵ 热喘:加清天河水,推脊柱,清大肠以清热泻火。
⑶ 虚喘:加揉关元,按揉足三里,捏脊以补益脾肾,温阳纳气。
小儿哮喘的日常护理:
1. 天气突变时,注意保暖。
2. 避免接触过敏物。
3. 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这里所说的推拿疗法,如果你不会就要先学习推拿手法,不可再小儿身体上试手法,以免点到穴位,对小儿的身体健康不好。
小儿推拿肺俞怎么推拿
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督脉身柱穴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系肺之背俞穴。
小儿推拿肺俞有揉肺俞,推肺俞(分推肩胛骨)之分。
以两手或一手之食指,中指的指端或指腹着力,同时在两侧肺俞穴上揉动50-100次,称揉肺俞。
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同时从两侧肩胛骨内上缘自上而下推动100-300次,称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着力,擦肺俞部或至局部发热,称擦肺俞。
揉肺俞,分推肩胛骨能调肺气,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外感发热,咳嗽,痰鸣等病症;
风寒咳嗽,寒喘用揉肺俞或擦肺俞,风热咳嗽,热喘用推肺俞。
支气管哮喘按摩哪里
寒哮的按摩方法
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痰白而黏,或者稀薄多沫。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暗,背部寒冷,口和不渴,或渴喜热饮,或伴随发热,恶寒,头疼,舌苔白滑,脉浮紧。
按摩取穴:膻中,天突,璇玑,列缺,太渊,风池,风门,丰隆,肺俞,定喘,胸部,腹部。
按摩手法:
1.患者取坐位,推拿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拇指,食指同时按,揉两侧风池穴各1分钟;再以拇指按,揉或禅推法推肺俞,定喘,风门诸穴。反复推拿各1分钟。
2.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站于患者右侧, 用拇指按,揉丰隆,列缺,太渊诸穴。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以得气为度;继以中指勾揉天突穴约2分钟,然后用拇指禅推法推膻中,璇玑两穴,持续操作3-5分钟,进而推擦前胸及全腹部,反复操作3-5次,以局部发热为度。
热哮按摩手法
症状:呼吸急迫,喉中有哮鸣声,胸高气粗,声如拉锯,咳嗽,痰黄稠胶黏,咳吐不利,烦闷不安,面赤。汗出,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按摩取穴:列缺,曲池,定喘,少商,丰隆,肩井,大椎,膻中,肺俞,胸部,腹部。
按摩手法:
1.患者取坐位,推拿者位于患者背后,用拇指按,揉大椎,肩井,肺俞诸穴,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然后重刺激手法按压定喘穴约3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继以双手拿肩井穴3-5次,以颈部有轻快感为度。
2.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位于患者右侧,用拇指按,揉双侧曲池,列缺,丰隆诸穴,并点按少商穴,每穴持续推拿各1分钟;继用分推法推拿膻中穴;腹部掌揉推拿以脐周为中心的全腹部,各持续操作约5分钟,使胸中畅顺,热感透丹田为佳。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按摩手法
症状:哮喘渐平,肺,脾,肾三脏之气不足,如因肺气不足则外邪屡犯,怯寒自汗,鼻塞,流涕;若属脾虚则咳嗽痰多,食少脘痞,倦怠乏力,或因恣食辛辣,生冷,海腥之物而发病;如果肾气匮乏则气短,动则喘息,腰酸肢软,怯寒神疲,或盗汗,五心烦热,脑转耳鸣。
按摩取穴:中脘,关元,气海,膻中,肺俞,膈俞,三焦俞,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行区,腹部。
按摩手法:
1.患者取俯卧位,推拿者位于患者左侧,用拇指按,揉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行区及肺俞,脾俞,肾俞,膈俞,三焦俞诸穴,自上而下,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使背部发热,热感放射至前胸部为度。
2. 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位于患者右侧,用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气海诸穴,每穴持续1分钟,然后以腹部掌揉法揉全腹部,反复操作5分钟,使快感直透丹田,下传至涌泉穴为度;最后以腹部掌按法以及揉,运法,自上而下,按,揉腹部及下腹部,推拿时以腹部掌揉法于运法交替运用,持续操作5分钟,以下腹部温热感为度。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发热轻,恶寒重,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解表散寒;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髁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浊涕,恶寒轻,发热重,咳痰黄稠,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指纹鲜红。
治则:解表清热, 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以解表清热;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以宣肺化痰止咳。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方法
1.辨证施治
中医将哮喘分成三期,即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每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发作期采用疏风通络、止咳平喘法;缓解期予以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法;稳定期予以益气固表、补肾纳气法。
2.内外同治
中药内服多选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健脾益肾理肺汤加减;外治法则包括中药直肠灌注(口服中药困难者)、止嗽膏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等。不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防治结合,全方位确保咳喘患儿的临床疗效。
3.推拿按摩
考虑患儿口服中药困难以及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还可运用推拿按摩的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发作期用“逆运八卦、清肺平肝、分推膻中、揉肺俞”等手法,寒哮加“揉外劳”,热哮加“退六腑”;缓解期采用“补脾经、肺经、肾经”等手法。
小儿推拿治疗慢性咳嗽
小儿推拿治疗慢性咳嗽
小儿推拿不仅能够快速缓解症状,而且能够通过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发病,减轻发病程度。常用穴位及操作:
1、一窝蜂:位于手掌背横纹中点,有散寒解表之功。按揉3分钟。
2、迎香:位于鼻翼两旁,有通鼻窍,减轻鼻塞、流涕的功效,按揉2分钟。
3、捏脊:自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双手用捏法自下而上操作。能够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壮身体,也是小儿保健主要手法之一。每次操作3-5遍。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手法
1、分推肩胛骨300次
位置: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操作:建议用八字形分推法,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往、往两侧做分推,手指要用些内力,刺激到的穴位有肩井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时间次数的操作上每次不少于200-300次,尤其针对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气管炎、肺炎等则需要按摩的时间会更多5-10分钟。中间手法可以分推一段时间,然后揉肺俞,再分推,而后揉肺俞交替操作。
功效:有宣肺、镇咳作用。
主治:用来镇咳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按揉肺腧1分钟
位置: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颈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个触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
操作:患者取舒适俯卧位,操作者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大鱼际紧贴于穴位,稍用力下压,来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热感、皮肤微红为度,再轻揉按摩放松。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刺激肺俞穴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显减低气道阻力,改善肺的功能。
3、按揉天突1分钟
位置: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技巧: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理气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主治:咳喘胸闷,痰壅气急,恶心呕吐,咽喉肿痛。
4、按揉膻中1分钟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中医推拿治小儿咳嗽的方法
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主要是在重要的部位进行推拿,对治疗咳嗽有一定功效,家长们学习这个还是有一定好处。
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术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呕吐、咳嗽、呃逆、嗳气等疾病。
乳根穴
乳根穴位于乳头直下一肋间,平第五肋间隙。操作时,术者以拇指螺纹面于双侧该穴按揉30~50次。具有宣肺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胸闷、哮喘等疾病穴各50~100次。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身柱穴旁开1.5寸。操作时,于两侧的肺俞穴上按揉50次左右。具有益气补肺,止咳化痰之功效。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适用于一切呼吸系统疾病。
以上就是三个治疗小儿咳嗽的穴位,家长们在对小儿进行穴位推拿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力度,最好可以在推拿前抹一点推拿油,以免弄伤婴儿的肌肤。
哮喘怎样辨证施护
哮喘怎样辨证施护(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但患儿不要直接吹风。防止烟尘、煤气、油漆味进入室内,病室内不放鲜花,以免吸入花粉引起发作。被褥和枕头,使用前须在太阳下晒过,保持清洁干燥。喘促时常不能平卧,故需准备2~3个枕头。
哮喘怎样辨证施护(2)加强观察,并找出发作规律与诱发因素。若见到鼻痒喷嚏、流清涕、干咳胸闷等,多属发作先兆,应及时服用药物或提前服药预防。
哮喘怎样辨证施护(3)哮喘发作时以半流食饮食为主,饮食宜清淡可口、营养丰富,但不能让患儿吃的过饱,过饱也易导致发作。避免吃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如鱼、虾、蟹、海带等。热喘病儿可予温凉饮料,寒喘病儿可予热的饮料,虚喘可用太子参15g煎水代茶。
(4)发作时宜取半卧位,以利呼吸肌运动,增大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并吸入氧气,减轻低氧血症,防止代谢性酸中毒。
(5)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鼻垢和鼻内分泌物。注意口腔卫生,因发作时张口呼吸,故每隔5~10分钟,即可喂些温开水,保持口腔粘膜湿润。
(6)针刺平喘:寒喘取肺俞、风门、列缺、尺泽等穴;热喘取膻中、丰隆、天突,定喘等穴;虚喘取太渊、太溪、肺俞、肾俞等穴。手法要轻揉,中等度刺激,不留针。
(7)推拿平喘:先推胸腹部(以华盖、膻中为主)、腰背部(自上而下,以肺俞、膈俞、命门为主)、脊柱及其两侧接着按肺俞、膈俞。
(8)增加服中药次数:对哮喘较重或哮喘持续状态,每日两剂中药,采用少量频服或睡前、晨起增加1次的服法,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或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