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足少阳胆经的准确位置图

足少阳胆经的准确位置图

足少阳胆经开始于目外眦旁瞳子髎穴,上行到额角,绕耳前后,头侧,颈,胸,腹侧面,至下肢外侧正中嵴外踝前,止于第4外侧端足窍阴,足背分支处足大趾交肝经。

阳陵泉的定位在哪里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

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穴道,在人体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稍前的凹陷中。

取穴技巧:正坐,垂足,约呈90°,上身稍前俯,用右手手掌轻握左脚膝盖前下方,四指向内,大拇指指腹所在位置即是该穴。

阳陵泉的功能作用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合穴,也是八会穴中之筋会,按摩这个穴位能疏泄肝胆,清利湿热,舒筋健膝。是治疗胆腑病症之要穴,而肝与胆相表里,故本穴治疗气滞,血瘀以及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极佳。阳陵泉主要用来治疗肝胆疾病,可以舒筋通络,逆气而泄,在中医中称肝主筋,主疏泄,因此,经常刺激阳陵泉又可以解除血管和肌肉痉挛,对头颈部的疼痛起到抑制作用,对颈部关节的活动起到改善作用。

主治疾病

1.按摩阳陵泉对抽筋,筋骨僵硬,酸痛有特效;长期按压,对胃溃疡,肝炎,胆石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肩关节痛,膝关节痛,下肢麻木,胆绞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耳鸣,耳聋等症有很好的改善,医治和保健作用。

2.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3.阳陵泉坐位筋之会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艾灸阳陵泉可以用来治疗下肢筋病,改善下肢肿痛,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足少阳胆经的作用 敲打足少阳胆经的好处

足少阳胆经循行于人体的侧面,经常点按胆经上的穴位,敲打敲打胆经,可以疏肝利胆,化瘀排毒,特别是下肢的外侧部,手握空拳进行敲击,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利胆排毒,特别适宜于有肝胆疾病的患者,对下肢麻木,腿脚不利等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委中穴两边是什么经脉

以右腿为例,委中穴左侧是足少阴肾经,右侧是足少阳胆经。委中穴本身在足太阳膀胱经上。 小腿经脉分布: 内侧(从后往前):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外侧(从后往前):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的准确位置图 足少阳胆经分支

耳部的支脉: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出于耳前,过听宫穴至外眼角后方。

外眼角的支脉:从外眼角分出,向下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在眼下会合,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由此向下进入体腔,通过膈肌,联络于肝,属于胆,沿胁肋部,向下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与前脉会合于此。

缺盆部的支脉:从锁骨上窝向腋下,沿侧胸部,经过胁肋,向下与前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膝关节外侧,向下行于腓骨前缘,直下到腓骨下段,下出于外踝之前,沿足背到达足第4趾外侧端。

足背的支脉:从足背上分出,进入足大趾端,回转过来通过趾甲,出于大趾背毫毛部,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天冲的定位在哪里

天冲准确位置

天冲穴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

快速取穴法:正立,两只手抬起,手掌心朝外,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平贴在耳尖后,食指位于耳尖后的发际,则无名指所在的位置就是天冲穴。

按摩天冲的好处

天冲属足少阳胆经,此穴是 足太阳与足少阳经交会之处,因此位置十分重要,此穴有消肿止痛,益气补阳,祛风定惊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牙龈肿痛,惊恐,癫痫,瘿气等疾患。配目窗,风池穴,能有效治疗头痛。

天冲穴对症按摩疗法

1.用双手食指点按天冲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点按3-5分钟,此法能治疗牙龈肿痛。

2.如果牙龈肿痛的同时还伴随牙痛或头痛,还可配合按摩合谷穴,以减轻疼痛。

目窗的定位在哪里

目窗的准确位置

目窗穴在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在头部,瞳孔直上,自前发际直上2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头部,瞳孔直上,头临泣后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目窗作用和功效

目窗属足少阳胆经经穴,刺激这个穴位,有清头明目,发散风热,补气升阳之功,对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部浮肿,上齿龋肿,小儿惊痫,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目窗自我取穴按摩方法

1.端坐在桌子旁边,略微低头,肘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心朝内,小指平贴在发际处,中指所在部位取穴。

2.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揉目窗穴。

3.左右两侧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风池疼是什么原因 风寒湿邪导致风池疼

风寒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胆经和阳维经交汇处,身体受风寒湿邪过多,风寒入体,风池穴会先感受到,从而出现疼痛感。

风市的定位在哪里

风市的准确位置

风市属足少阳胆经经脉穴道,穴位在人体大腿外侧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所在的部位。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两手自然甚至时,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中指尖处,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腘横纹上7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按压有酸胀感。

风市的功效与作用

风市属足少阳胆经腧穴,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痒之功,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祛风湿,利腿足的作用,对于脚痛,腰膝酸痛,腰重起坐难等病症有特殊疗效,长期坚持按压,能够有效治疗下肢神经麻痹,脚气,股外神经炎,半身不遂,大腿酸痛,脚冷膝痛,全身瘙痒,脚气等症。

按摩方法

1.用两手中指分别按于两侧的风市穴,顺时针方向按揉1-3分钟,两腿交替进行,以大腿感到酸胀为佳,每天坚持按摩,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取站立或侧卧位(交替取穴),用手中指指端点按穴位20-30次,或取坐位,用拇指点按30-40次。

足少阳胆经的作用 足少阳胆经养生时间

子时(晚上23-次日凌晨1点)气血进入胆经。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胆的生理功能是供应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如果不注意保健胆经,就会影响气血回流胆经,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理论上说,胆经最旺的子时按摩胆经最好,但一般人在子时已经睡觉,因为同名同气相求,因此退而求其次,可以在手少阳三焦经经气旺时(晚上21-23点),进行敲打或揉搓手足外侧少阳经。

足少阳胆经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当脏器功能不佳时,刺激相关经络,可以强化经络既能,因此解决胆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刺激胆经。经常敲敲胆经,可以刺激胆汁的分泌,补充身体的血气能量;还可以让头脑保持清醒;敲胆经还可以使胆经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患有脂肪肝和胆结石,胆囊炎的患者,加上刺激丘墟,通过刺法可以有效改善身体健康。

居髎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居髎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髋部,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快速取穴法:

1.侧卧位,在髋部,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凹隙口下,按压有酸胀感的位置。

2.正坐屈膝90度或仰卧位,在膝外侧,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与股二头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居髎穴属足少阳胆经,有散风祛湿,舒筋利节,强腰益肾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腰腿痹痛,下腹痛,瘫痪,足痿,疝气等症;每天坚持按摩还可以疏通腰臀部胆经之气血,消除腰臀部侧面肥胖,美化臀部。

居髎穴保健按摩手法

取坐位,用双手大拇指指峰分别用力按揉居髎穴,指力逐步加重,渐渐渗透,按揉3-5分钟。亦可两手拇指自上而下摩动该穴位,每次左右各1-3分钟,长期坚持能治疗腰腿痹痛,祛湿止痛,通经活络。

维道的意思是什么

1、维道穴: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交会穴

2、穴位含义:带脉气血由此传向胆经。

3、维道:维,系物的大绳或维持之意。道,道路。维道名意指带脉气血在此又继续循胆经路线运行。本穴物质为五枢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胆经气血在京门、五枢、维道此三穴实际上是借带脉道路而行,至本穴后才交于胆经的居髎穴,本穴如有维持胆经气血运行的连贯作用,故名维道。

4、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气血既属带脉又属胆经,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相关推荐

本神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本神穴的功效作用

本神穴类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内应大脑,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故有疏风清热,清头明目之功,作用于治疗风热上犯头面的头痛目眩,视物不清,口眼㖞斜;其镇静安神之功,可作用于治疗风热蒙闭清窍的小儿惊风,癫痫等症。

承灵的准确位置 承灵穴的作用

承灵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内应大脑,故本穴在沪指头部疾病,有清脑明目的作用。再者,承灵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交会穴,太阳为一身之表,阳维又联络各阳经,故本穴主治各型表证,有解表散邪的作用。

敲打带脉的作用和功效 带脉的位置在哪里

带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具体位置在侧腹部,章门下的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简便定位方法:将人处平卧位,从肚脐为中心划一条横线,以腋下为起点划一条竖线,二条线的交点就是带脉穴,也就是说带脉和脐部在一条线上。

胆囊炎刮痧哪个部位

1.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胆俞、阳纲穴和任脉的中脘穴,可通泻肝胆之气; 2.选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和手少阳三焦经的支沟穴,可疏泄肝胆经气、清热利湿; 3.选督脉的至阳穴,可治黄疸。 1.刮背部 自左向右刮拭至阳、阳纲、胆俞穴。 2.刮腹部 自左向右刮拭中脘穴。 3.刮上肢背侧 点按或刮拭支沟穴。 4.刮下肢外侧 沿足少阳胆经走行,由上往下刮拭,重点刮拭阳陵泉穴。 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有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者。 部分患者还会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症状,进食油

中医妙招让你在家就能护脾胃

敲胆经 位置: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而不是整条胆经。 方法:每天在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用力敲打,左右各两百下,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时间大约15分钟。 作用: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功能,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揉太冲 位置:行间穴上2寸,第一、第二趾骨结合部的凹陷中。 方法: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脚10~15分钟,中途随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在烫脚的过程中,用手的拇指或食指按揉太冲穴,力度以太冲穴有痛、麻、胀的感觉为度,时间大约10分钟。 作用:

阳交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阳交穴功效作用

类属:为足少阳,阳维脉之交会穴;是阳维脉郄穴。 功效:疏肝利胆,通络宁神。 作用:阳交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又为阳维脉之郄穴,是阳维脉气深聚之处,该穴以调理胆经经气及阳维脉为主,阳维脉主阳络,故可用于治疗阳络疾患;该穴具有疏肝利胆,通络宁神作用,多用于治疗胆腑郁滞的胸胁胀满,邪犯阳络的面肿,胆经阳维脉经气运行不畅的下肢痿痹,及暴受惊恐,气机逆乱,气血失调所致的心神不安,精神错乱等。

瞳子髎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瞳子髎的作用机制

瞳子髎属足少阳胆经,位于目旁,系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三条阳经之气均达于目,会于此穴,故善于疏通眼部经络,调理眼睛功能,治疗各种目疾。

阳交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阳交在哪一边

两边都有。 人体身上的十二条经络都是呈对称分布的,所以相对于的穴位两边都有,像阳交穴归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腓骨后缘,外踝尖上7寸,因此左右腿两边相对应的位置都叫阳交穴。

曲鬓的准确位置 曲鬓的作用

曲鬓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侧部,为足太阳,足少阳之会,故有祛风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风热之邪上袭头面的肿胀疼痛及面瘫等;有熄风止痉的作用,可用于风热之邪过盛扰乱神明,引动内风所致的小儿惊风,口噤不开等。

目窗的准确位置 目窗穴的作用

目窗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内应大脑,为五少爷,阳维脉交会穴。足少阳经循头面抵目,阳维脉主脉络,故目窗穴有疏风清热个, 清头明目的作用,用于风热上犯所致的头面目疾。并可熄风通络,醒脑安神,用于小儿惊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