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哪些人容易得贫血
反复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哪些人容易得贫血
主要有以下几类人容易贫血:
(1)儿童:尤其是小于 1 岁的婴儿容易贫血,但出生后 2~4 月之间的婴儿可能存在生理性贫血,对健康并不造成危害。
(2)成年女性:主要是月经量多以及妊娠期的女性,为贫血的高危人群。
(3)老年人:老年人由于骨髓的造血功能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均降低,故容易贫血。
孕妇容易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孕妇对铁的生理需求量比月经期高3倍,且随妊娠进展增加,妊娠中晚期需要摄入元素铁30mg/d。因此,孕期出现贫血的现象十分普遍。通常有以下原因——
生理性贫血。怀孕时因为孕妇生理上的变化及成长中胎儿的需要,发生贫血的现象较未怀孕者普遍。妊娠中血液总量及红血球产量都会增加,血容量增加,因此血液造成稀释结果,怀孕后的血红素会比怀孕前下降,乃所谓生理性的贫血,为正常现象。
缺铁性贫血。妊娠以后,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与脐带的生长,需铁量也大量增加,而从每日膳食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20%,如果膳食中铁的供给量少,孕妇又没有额外补充铁剂,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偏食或因疾病而贫血。怀孕前体内就缺铁,而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比如孕妇原来就偏食或者有慢性病如肠道寄生虫病、胃病、痔疮等,使铁的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致贫血。
还有一个常见的贫血原因是地中海贫血,对于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及重庆等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孕妈妈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常规筛查地中海贫血。
老人贫血怎么补 老人贫血的原因
由于老年人牙齿咀嚼不力、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而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原材料就会缺乏。
胃老化,胃分泌的内因子不足,影响维生素B12吸收。老人睾丸素分泌减少,红细胞生成素亦随之下降,这就导致血红蛋白不足,形成贫血。
由于老年人免疫器官衰退,免疫功能就会出现失调现象,往往把自身正常的血细胞当成异己,加以破坏,结果造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如存在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或胃肠息肉、癌瘤等会有隐匿性失血。肾病的隐性血尿。老年女性的子宫、宫颈病变的少量失血等都可能是引起贫血的原因。
老年人疾病多,用药也多,而不少药物都有抑制造血的副作用。最容易引起造血障碍的药物有细胞毒药物,抗菌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更易引起。
贫血到底有什么危害
贫血的危害
1.一般表现:疲乏、易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贫血严重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低热;
2.心血管系统:活动后心慌、气短最为常见,部分严重贫血患者还可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检查时可有轻度怵音,下肢水肿、心电图出现改变。
3.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晕厥,严重贫血可出现神志模糊或痴呆等症状,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常伴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等。
4.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较为常见,溶血性贫血患者可有黄疸和脾脏肿大;
5.泌尿生殖系统: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患者常有多尿、尿比重降低、性欲降低,女性患者常有月经不规则、过多或减少;
6.其他:皮肤干燥、毛发枯疏、少光泽。
哪些人容易得贫血?
1、儿童:尤其是小于1岁的婴儿较常见。但出生后2月~4月之间的婴儿可能存在生理性贫血,对健康并不造成危害。
经血过多容易贫血
月经血量过多的原因:
1、肿瘤
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器肿瘤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发生率非常高,高达20%〜25%,不过99.5%的子宫肌瘤是良性的。引起月经过多只有肌肉和粘膜下两种子宫肌瘤。
2、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单地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跑到宫外去了。这些“异位”子宫内膜,干扰各种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常伴有多种月经失调,月经延长,月经过多,月经前出血,继发性痛经等。
3、血液病
月经增多可能不是生殖器官本身的问题,而是血液病的征兆。由于月经和其他人类出血与自身凝血系统的调节一样。如果凝血系统异常情况,如:血友病患者,由于血液不易凝结,导致每次月经流量大,出血时间长。
4、感染
生殖器的炎症是异常阴道出血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我们都知道,女性生殖器官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与外界的半开放渠道,使他们有机会从外界获得各种致病因素。
5、流产或异常妊娠
成年女性异常阴道出血有时与妊娠并发症相关,如果您的月经期通常是及时的,但无理由迟到超过一周或十几天以上,来月经后像湖水流淌不止,还要混合比平时更多的血块或组织,时间比平时更长。那么这可能是一个小的流产事件。
女人贫血的原因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即成人男人低于120克/升,女人低于110克/升,怀孕妇女低于100克/升。确切来说,贫血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具体的疾病,各种疾病都可以伴有贫血。
贫血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头昏眼花、四肢乏力、心慌气短、性欲减低。表现在容颜上会出现面色萎黄、唇甲苍白、皮肤粗糙易生皱纹、头发枯燥易分叉等现象。贫血者要多吃一些维生素c。保持心情舒畅,使气血畅通。避免剧烈活动,体位改变时(如卧位改立位)应缓慢进行,以免发生急性脑缺血而晕倒。
五种原因容易导致女人贫血
牛奶引起的婴幼儿贫血
以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即“牛奶性贫血”。其原因是牛奶中铁含量距婴儿每天需要量相差甚大。同时,牛奶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0%,因为铁的吸收和利用有赖于维生维C的参与,而牛奶中维生素C的含量却极少。因此,实在是由于母乳缺乏需要牛奶喂养时,要及时添加辅食,多吃五谷杂粮、新鲜蔬菜、肉蛋等副食品。
运动引起的贫血
这主要见于长期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其原因一是由于剧烈运动使体内代谢产物———乳酸大量生成,引起PH值下降,从而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分解;二是运动中大量出汗,使造血原料铁的成分大量丢失;三是运动的机械作用,使机体某些部分受到压迫,造成局部血管中的红细胞操作而溶血,产生血尿。如发生了运动性贫血,要及时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并给予铁剂治疗。
饮茶引起的贫血
科学研究证明,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在胃内与未消化的食物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盐,进入小肠被消化后,鞣酸又被释放出来与铁形成不易被吸收的鞣酸铁盐,妨碍了铁在肠道内的吸收,形成缺铁性贫血。因此,嗜茶成瘾的人应适当减少饮茶量,防止发生缺铁性贫血。
缺铜引起的贫血
微量元素铜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它能促进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有利于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有关研究证明,约有30%左右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常规给予铁剂治疗难以见效,若同时补铜,则贫血很快改善。要防止缺铜性贫血,成人及哺乳期母亲应多吃含铜丰富的食物,如肝、肾、牡砺、豆制品、菠菜、大白菜等;使用铜餐具也有利铜元素的摄取。
食黄豆过多引起的贫血
食黄豆及其制品过多,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黄豆的蛋白质能抑制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过量的黄豆蛋白可使正常铁吸收量的90%被抑制。所以,专家们指出,摄食黄豆及其制品应适量,不宜过多。
少女容易贫血
1.需铁量供不应求:青春期少女生长发育旺盛,需铁量远远超出一般需要量,若不注意增加营养,不及时额外补充铁质,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月经失血过多:青春期少女多已月经来潮,每次月经周期约失血30—50毫升,失铁量约15—25毫克。由于人体有代偿功能,能保持体内铁质的相对平衡,一般不会因为月经而出现贫血。但有些少女患有“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后,每次经量大或淋漓不尽,就会造成贫血。
3.盲目减肥:少女对铁质的需求量本来就较高,但如果为了追求苗条身材而盲目减肥,不适当地节制饮食,吃富铁食物较少,甚至挑食、偏食,很容易引起贫血。
4.生活无规律:学习压力大,精神疲劳,体力消耗过度,睡眠得不到保证,使健康受到影响,也可促进贫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