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祛除痰湿 厚朴

怎么祛除痰湿 厚朴

厚朴乃树之皮,皮者合于肺,且此物皮色本白,其味苦辛,以其合于肺、合于皮,故《神农本草经》云其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厚朴善导大肠之气滞。张仲景承气类以此物配合枳实,以导大肠之积。肺与大肠相表里。承者,承接也。承气汤乃承接肺气,以至于大肠,而使其肃降者也。痰证缘于土家之实,土实者,使其生金,则土自消。试以临床验证之,大凡大便通畅之人,少有肥胖患者。金盛则土消也,故余之化金汤有厚朴等品,意在取大肠肃降之功,而消脾胃之痰。

厚朴 花型美丽的珍贵中药

厚朴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又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份,喜温凉湿润气候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尽管厚朴多生长在山坡山麓和溪边路旁的杂木林中,但它却有着十分醒目的形态特征,厚朴的植株高大,一般可达15米;其树皮呈紫褐色,且有辛辣味;叶片长圆倒卵形,近革质,7-9片集生于枝顶;花朵硕大单生,直径可达10-15厘米,具有浓郁的芳香,花瓣黄白或者白色,雄蕊为红色花丝,花期为5月。

厚朴全身是宝,其木材质量上乘,可供建筑、板材、家具、雕刻、乐器、细木工等用;其种子含油量丰富,可榨油,出油率达25%,可用于制皂;其植株高大、叶片浓绿、花型美丽、花香袭人,可做绿化观赏树种。特别珍贵的是,厚朴的树皮、根皮、花朵、种子及芽苞均可入药,其种子有明目益气之功效,芽苞是妇科良药,树皮和根皮更是珍贵的中药材,剥取阴干后可制成化湿中药。

自古以来,厚朴就是一味备受医家推崇的中药,其神奇的药效在很多古代医学典籍中皆有详尽记载。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是这样描述厚朴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而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则对厚朴“苦温”的药性做了进一步的诠释,他认为厚朴的苦能下气,故泄实满;温能益气,故能散实满。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中医经典古籍《金匮要略》,则更为详尽地列出了厚朴的临床应用和入药处方。如将厚朴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制成半夏厚朴汤,具有燥湿消痰之功效,可治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症;将厚朴与大黄、枳实同用,可制成厚朴三物汤,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将厚朴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合用,可制成厚朴麻黄汤,对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烦躁不安者均有奇效。

厚朴入药制成的汤剂药方,远不止《金匮要略》所列举的这些,在《伤寒论》、《和剂局方》、《斗门方》、《博济方》、《保赤全书》、《鲍氏小儿方》、《梅师集验方》等众多古代医书中,均列举了丰富的厚朴药方。更为神奇的是,传说在清末江南的一个偏僻小镇上,有一家祖传数代的中药铺,仅靠四个汤头(即四帖汤剂),就治好了无数的病人,而这四个汤头之一的“平胃散”,就是由厚朴、陈皮、苍术和甘草组成,用于燥湿健脾、理气和胃。医生一旦诊不出病因,就会先用“平胃散”为病人调理脾胃,复诊时再视情予以调治,效果非常理想。其实这“平胃散”,就是来自于宋代官修的医书《和剂局方》。

现代医学还证明,厚朴可有效治疗阿米巴痢疾,并用于制止针麻情况下的全子宫切除手术中极易产生的鼓肠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祛湿消痰、除胀理气方面,厚朴具有别的任何药材无法匹敌的神奇药效。

什么中药去湿气最好

茵陈清湿热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

能清湿热,退黄疸,去肥胖。多用于湿热蕴结型肥胖,黄疸尿少,湿疮瘙痒和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祛湿气应用:

茵陈,柴胡各9克,海藻,夏枯草,泽泻各15克,白芥子,甘草各6克,山楂12克,以水煎服,每日2次,能化痰降脂,健脾利湿,适宜于单纯性肥胖人群饮用。


赤小豆利水消肿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

具有轻身减肥,利水消肿,健脾胃,解毒排脓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肾两虚型体肥胖,水肿,腹满,脚气浮肿,热毒等病症。

赤小豆为健脾利水之要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即取其利水除湿之功效。


苍术健脾燥湿

苍术性温,味辛,苦,能健脾燥湿,祛风散寒,明目。主治因素体多湿,或久居湿地,感寒饮冷,导致湿阻脾胃的症候,如腹胀腹满,面黄眩晕,食欲不振,四肢沉重倦怠,水肿,口渴而不欲饮水,下利或便秘等症。

苍术具辛散苦燥之性,故能祛散风湿,对于肌肉酸重疼痛者更为适宜。在使用时根据病情不同配伍其他药物用。如寒湿较重者,配伍附子,桂枝等;湿热较重而见发热,汗多,关节酸痛者,配伍石膏,知母用;风湿在肌表而见恶寒无汗,水肿,关节肿痛者,配伍麻黄,甘草等用。

厚朴燥湿散满

厚朴性温,味苦,辛,能燥湿散满,行气除胀,下气平喘,多用于湿滞中焦引起的脘腹胀满,吐泻,食积不化等症。用于行气除胀时,与苍术,陈皮等配伍;用于消食积时,与积食,槟榔,大黄等配合。

厚朴还有止咳化痰作用,多用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喘痰多之症。




祛湿气最好的中成药 厚朴燥湿散满

厚朴性温,味苦,辛,能燥湿散满,行气除胀,下气平喘,多用于湿滞中焦引起的脘腹胀满,吐泻,食积不化等症。用于行气除胀时,与苍术,陈皮等配伍;用于消食积时,与积食,槟榔,大黄等配合。

厚朴还有止咳化痰作用,多用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喘痰多之症。

怎么祛除痰湿 茯苓

茯者,伏也,以此药原本埋伏于地下也;苓者,猪粪之别名也,以此药外形如猪粪也。根据此两点,故名茯苓。此药禀木之余气而生,得土之盛气而长,质地坚硬,色白而气平,一如金之特性。此由土生金之药也。以其初缘木气而终得土金,故可调肝木之疾。《神农本草经》所谓“主胸胁逆气忧恚”“寒热”“咳逆”是也。以其长于土,而禀木金之性,故可医土家之壅。《神农本草经》所谓“心下结痛”(心下者,土之位也)、“烦满”是也。木可疏土,土生金则自消,茯苓为化痰生金之要药,故二陈汤用之化痰也。此药生长于土中;得阴气而如金,故可益阴,常为益肾之品,而《神农本草经》所谓“口舌焦干”“惊邪恐悸”“安魂养神”“烦满”是也。

玻璃体浑浊饮食注意

1、饮食治疗应遵循的原则

饮食治疗宜健脾胃除痰湿、消瘀滞以祛邪;补肝肾、养精血以扶正。

为加强体质和促进瘀血吸收,宜多食富碘食品、富钙食品。

治疗饮食在口味上忌辣忌咸;在烹调方法上,忌油炸。

2、饮食治疗方案

①炎性玻璃体浑浊饮食治疗方案

炎性玻璃体混浊常见于视网膜炎、色素膜炎。混浊可由炎性细胞、渗出物、坏死组织细胞和游离出来的色素颗粒和吞噬细胞等组成。他们除附着于玻璃体纤维外,还可沉着在晶状体或角膜后面。眼底镜下可见玻璃体内有尘状、丝状或网状混浊物飘动。患者自觉眼前黑影茫茫,或如蛛丝飘浮,或似蚊蝇飞舞等,随睛而动止。视力可有不同程度减退。其病变机理可分为湿浊上泛,湿热蕴蒸和湿浊上泛,脾虚湿困两个方面。

② 湿浊上泛,湿热蕴蒸

患者自觉视物昏蒙,眼前黑影游动如蚊蝇飞舞。检视眼内,可见玻璃体有尘状或点状混浊。头重胸闷,心烦口苦,苔黄脉濡数,归因于湿浊上泛,湿热蕴蒸。食疗当宣化畅中,清热利湿。常用食疗原料如寇仁、厚朴、苡仁、竹叶等。常用食疗方如寇仁厚朴煲鸡汤、竹叶饮、苡仁粥等。

寇仁厚朴煲鸡汤的做法是用厚朴5g,寇仁10g,老母鸡1000g,加葱、姜、料酒适量,入砂锅小火炖2~2.5h去除厚朴、寇仁、葱姜,调味后即可。竹叶饮的做法是用竹叶洗净后煎汤去渣饮用。苡仁粥的做法是用苡仁50g,粳米100g煮粥。

说明:寇仁厚朴煲鸡汤有温中行气化湿、湿中止痛的功效。竹叶饮能利水通淋,清心除烦。苡仁粥能利水渗湿、通淋健脾。

脾胃气虚者慎用寇仁厚朴煲鸡汤;泄痢初起,湿热积滞及久痢阴虚火旺者忌用寇仁厚朴煲鸡汤。苡仁力缓,用量须大,宜久服。

陈皮和什么搭配泡水除湿效果好

1.陈皮茯苓茶

陈皮性温,味辛、苦,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二者搭配泡水,能够增强祛湿功能。

2.陈皮党参白术茶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党参能健脾益气,白术能补脾益胃、燥湿和中,三者搭配泡水喝,能够增强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帮助身体湿气排出。

3.陈皮生姜甘草茶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干姜能温中散寒、燥湿消痰,甘草能调和诸药,改善口感。三者搭配泡水喝,不仅祛湿功效强,而且加入甘草之后也不会很难喝。

4.陈皮生姜红枣茶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干姜能温中散寒、燥湿消痰,红枣能补脾益胃。三者搭配泡水喝,能够增强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帮助体内湿气排出,而且红枣味道香甜,能够改善口感。

5.陈皮普洱茶

陈皮性温,味辛、苦,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普洱茶能养胃、健脾。二者搭配口感、香味上乘,且有祛湿、降脂的功效。

6.陈皮苍术厚朴茶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厚朴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三者搭配泡水,能够缓解脾胃寒湿、气滞症状。

厚朴除口臭

口臭令很多人烦恼。据最新一期的美国《农业及食品化学学报》报道,中药厚朴可能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之一。

口臭的形成,多与细菌在口腔内分解蛋白质,产生含硫的化合物有关。因此,及时清除这些细菌有助于口臭的治疗。虽然西药中的抗菌药能杀死细菌,但也会产生令人不快的副作用,如牙齿着色等。而大量研究证明,厚朴能治疗感冒、发烧、头痛,并能抑制引起溃疡的细菌,而且只有极小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某口香糖厂家的 口腔微生物。而在人体试验中,含有厚朴提取物的薄荷糖能在30分钟内杀死61%的口腔致臭微生物,而不含厚朴的薄荷糖只杀死3.6%的微生物;含有厚朴提取物的口香糖能在40分钟内杀死43%的口腔微生物,而不含厚朴的口香糖只杀死25%的微生物。同时,厚朴提取物还杀死了大量导致牙齿损坏的微生物。由此可见,厚朴提取物确实有助清除口腔异味。

此外,在中药学的记载中,厚朴味辛、苦,性温,有燥湿、行气、消痰、除螨的功效,能治疗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症,对由寒湿或湿邪引起的脘腹胀满十分有效。如果患者感觉脘腹胀满,并且舌苔发白,可取厚朴3―10克、苍术3―10克,煎水服用,2―3天即可见效。

化湿吃什么药 厚朴燥湿消痰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除处,“发汗”至内表面变成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切丝,姜制用。

性味归经:苦,温,辛,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本品辛苦温燥湿,易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肺气肿吃中药有效果吗 气虚痰盛型肺气肿

咳嗽,痰粘稠或呈泡沫痰,量多,动则气短,兼食少纳呆,胃脘痞满,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治当补气祛痰。方用苏子降气汤合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紫苏子,厚朴,陈皮,半夏,前胡,茯苓,白术,紫苑,冬瓜子,党参,黄芪,熟地黄,五味子,桑白皮。

方中紫苏子,桑白皮降气祛痰,止咳平喘;前胡,紫菀,冬瓜子增强化痰利痰的功能;半夏,厚朴,陈皮祛痰和胃以除胃脘痞满,增强食欲;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杜绝生痰之源;党参,黄芪益气,脾肺并补,增强脾肺功能,以为治本之品;熟地黄,五味子补肾纳气,缓解动则气短症状。

怎么祛除痰湿 桔梗

桔梗味辛、色白,采于秋季者佳,是秉秋金之气而入肺也。肺气通于天而主喉,故桔梗善医咽喉部诸疾病。肺之位在胸,金可平肝木之亢,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胸胁痛如刀刺”。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桔梗又主“腹满,肠鸣幽幽”。《金匮要略》用之治疗肺痈等亦此理也。痰证为脾土之实,土生金则自消,故用桔梗治疗痰证,实乃化土为金之策。

相关推荐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 1.开窍醒神 用于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

过敏性哮喘的偏方 灵芝苏叶汤

方药:灵芝、苏叶各6克,半夏4.5克,厚朴3克,茯苓9克。 制法:把上药加适量清水水煎加冰糖服用。 功效:灵芝可以养心安神,止咳平咳;苏叶可以发表,散寒,理气;半夏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厚朴可以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利水渗湿;茯苓可以健脾,宁心。灵芝苏叶偏方对于治疗过敏性哮喘有一定的疗效。

苍术的配伍应用

配玄参:苍术燥湿健脾、升阳散邪;玄参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湿邪未尽,而阴液已伤之消渴证,其治疗若单养阴滋阴恐能助湿,而祛湿又存劫阴之弊,两药配用,以玄参之润制苍术之燥,以苍术之燥制玄参之腻,则健脾滋肾、养阴逐邪,两擅其长。 配厚朴:苍术苦温辛烈,运脾燥湿;厚朴苦辛温,除湿宽肠,性味从辛、从燥、从苦组成,两药相伍,消食且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尤宜。湿除脾运、中阳得振,专解湿邪困肿,运化失司诸证。 配防风:本品辛散苦燥,外能解风湿之邪,内能燥湿健脾,炒苍术辛散性弱,偏于燥湿健脾,可配防风祛风燥湿,因“风能

什么中药泡水喝养胃 厚朴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本草纲目》记载厚朴: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泻痢淋露。除惊,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 功效: 1.下气除满: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食少纳呆,热结便秘,痞满胀痛,发热躁扰。 2.燥湿消痰:用于湿租中焦,气滞不利,痞满呕恶,痰湿阻肺,咳逆喘满。

肠胃感冒了怎么办 藿香正气水治肠胃感冒的药理分析

藿香正气水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成分组成,其中: (1)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能,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症; (2)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湿痰壅滞,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 (3)厚朴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

婴儿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

(1)邪热内结: 治宜清热消痞。代表方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胸闷加瓜蒌,恶心呕吐加竹茹,口渴加花粉。 (2)饮食积滞: 治宜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苍术、厚朴、枳实、连翘)。 (3)痰湿内阻: 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代表方平胃二陈汤(苍术、半夏、厚朴、陈皮、茯苓、甘草)。气逆噫气不除加旋复花,胸膈满闷加瓜蒌、薤白,痰黄,口干加黄芩。 (4)肝郁气滞: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消痞。代表方越鞠丸(川芎、苍术、香附、炒山栀、神曲)加味,气郁甚加木香

痰湿体质的辨证施治

1.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则:燥湿化痰、温肺降逆。主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2.痰湿中阻 证候:腹部痞塞不舒,进食尤甚,胸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纳呆滞,口淡不渴,大便正常或不实,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方:二陈平胃散。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苍术等。 3.痰湿蒙窍(痰蒙清窍) 证候: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

藿香正气水的十大功效有哪些

藿香正气水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成分组成,具体的功效作用以其组成的药材来定,可根据下述药材的功效作用知晓: 1、苍术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症。 2、陈皮 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湿痰壅滞,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 3、厚朴 味苦、

肺气肿吃什么中药最有效

气虚痰盛型肺气肿 咳嗽,痰粘稠或呈泡沫痰,量多,动则气短,兼食少纳呆,胃脘痞满,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治当补气祛痰。方用苏子降气汤合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紫苏子,厚朴,陈皮,半夏,前胡,茯苓,白术,紫苑,冬瓜子,党参,黄芪,熟地黄,五味子,桑白皮。 方中紫苏子,桑白皮降气祛痰,止咳平喘;前胡,紫菀,冬瓜子增强化痰利痰的功能;半夏,厚朴,陈皮祛痰和胃以除胃脘痞满,增强食欲;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杜绝生痰之源;党参,黄芪益气,脾肺并补,增强脾肺功能,以为治本之品;熟地黄,五味子补肾纳气,缓解动则气短

厚朴和陈皮一起泡的功效

陈皮、厚朴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并且两者都有健脾、燥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脘腹胀满的症状。另外,陈皮厚朴茶气味浓郁,有增进食欲的作用,食欲不振者可适量饮用。 厚朴有行气消积的功效,而陈皮有理气健脾的作用,两者搭配泡水,可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等症,还可以配伍木香同用。 陈皮与厚朴的药效相似,两者搭配泡水,可以增强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另外,陈皮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可用于呕吐、呃逆等症状,若属寒者,可以与生姜同用,属热者,则配竹茹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