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弱智的康复训练
轻度弱智的康复训练
1.感知能力训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训练,利用婴幼儿的感觉器官去接触、探索、学习周围的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大运动训练: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翻身、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精细动作训练:精细动作是训练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握玩具、手指捏取物件、引线穿珠、握笔写字等。训练时必须注意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语言是思维的手段,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小孩来说极为重要,弱智儿童绝大多数都有语言障碍,因此康复训练中,语言训练佔极其重要的位置。
4.认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的能力,弱智儿童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建立在概念上,而概念要用语言来表达:弱智小孩语言差,不能用语言表达概念,因而认知能力就很差。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生活自理是指儿童在不依赖他人的帮助下,每天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动作,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如厕等自理能力。自理训练和认知、体能有著极其密切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因而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
6.生活这应能力训练:社会这应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儿童必须这应他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或要求,因此必须结合年龄教会儿童一些生活常识,以便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掌握礼貌用语、与人交往的称呼、交通规则、公共场所规则、与同伴应友好相处等。
弱智儿童的治疗方法
我们都知道作为家长来说,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健康的成长,然而当孩子患有弱智,这也是家长们最为痛心的事情,孩子弱智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及自理能力都产生一定的担心,其实如果能够及早的发现也能够帮助孩子的弱智里有所缓解,这样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弱智儿童的治疗方法。
弱智儿童的治疗方法
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药物治疗。其中康复治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治疗;
2.促进或改善脑细胞功能的治疗;
3.对症药物治疗。对某些精神发育迟滞类型病因明确者,在特殊教育训练同时,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发展,有利于康复。可以选用多种氨基酸、脑复康、r氨酪酸等药物治疗。
4、除了少数有明确病因者可早期给予药物治疗外,多数的患儿有赖于教育和训练。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学会一些谋生的技能,争取能自己养活自己;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能自己料理生活,减少在这方面对别人的依赖。目前则倾向于尽量把轻度弱智的患儿放在普通学校的环境中教育,即所谓正常教育。重度和极重度的弱智患儿,主要是生活照顾和护理的问题。大部分极重度者都在幼年夭折,所以很少见到重度及极重度MR的成年患者。
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遗传代谢检查及咨询,避免近亲婚姻、发现携带者应进行遗传咨询,做到优生优育;
2.适龄生育,要做好产前和围产期的保健工作,羊水检查,包括染色体病、神经管畸形、代谢疾病等疾病的检查,高危妊娠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劝阻孕妇饮酒吸烟、避免或停用对胎儿发育有不利影响的药物等措施;科学方法接生。
3.普及卫生教育和营养指导;
4.做好传染病、病毒、细菌、原虫的免疫接种;
5.预防各种感染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颅脑外伤及意外事故,正确治疗脑部疾病、控制癫痫发作;
6.加强学前教育和早期训练,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格、营养、精神心理发育、视觉和听觉);禁止对小儿忽视和虐待。
7.对高危新生儿进行随访,早期发现疾病,给予治疗,尤其应该注意,早期营养(蛋白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和适当的环境刺激对智力发育有良好作用;注意做新生儿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筛查
上面就是对弱智儿童的治疗方法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是需要家长们更加悉心的照顾和呵护的,平时多跟孩子进行互动,我跟孩子做一些有助有助于智力开发的游戏,另外一定要在教育弱智儿童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方式,并确定期的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何对轻度弱智儿童进行教育
学龄前弱智儿童教育方案因提供服务的方式不同而各异,其中最常采用的有教育性家访、日托分组教育、家访与日托结合的教育和家长小组会议等等。尽管这些方案的最终目标都是降低环境条件低劣的婴幼儿将来被甄别为弱智的危险,但它们在课程重点的安排上有很大差别。例如,有的方案强调婴幼儿的感觉一运动练习,有的则强调纠正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
许多学龄前轻度弱智儿童班都把重点放在所谓准备性技能(即将来进行学习的必要条件)上。虽然正常儿童幼儿园也同样强调这类活动,但学龄前轻度弱智儿童班起点低,延续的时间长(2~3年,而非1年)。准备性技能包括以下能力。
1)静坐和注意听讲;
2)辨别听觉和视觉刺激;
3)听从指数;
4)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5)提高全面运动和细微运动的协调性(握铅笔、使用剪刀等);
6)发展自理技能(系鞋带、扣钮扣和解钮扣。把拉链拉上和拉开、大小便);
7)与伙伴交往.
幼儿期也是家长着手教育子女的绝好时期,有研究结果表明,家长有可能成为教育学龄前子女的称职老师.一些专家对环境条件较差的学龄前儿童的母亲进行训练,然后由她们来促进自己孩子的认识和言语能力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这组幼儿的智商比另外一组母亲未受过训练的幼儿平均高16分。
小学初级班
小学初级班的主要目标依然是培养轻度弱智儿童的准备性技能。这类轻度弱智儿童的实际年龄为6~10岁,而智力年龄仅为4~6岁;他们中大部分孩子需要接受与幼儿园正常儿童类似的课堂教育。小学初级班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学龄前儿童班课程的延续,所强调的仍旧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概念的形式。文化学习活动所占比重很大程度取决于每个孩子所接受过的学龄前教育的质量和深度。轻度弱智儿童就是从这时开始学习阅读、算术和书写的。对轻度弱智儿童提供教育,也是为了训练他们掌握必要的社会适应性行为技能。
小学中级班
为实际年龄9~13岁,智力年龄仅6~9岁的轻度弱智儿童举办的小学中级班比初级班更为普及,主要原因是轻度弱智儿童往往在入小学的几年后才被甄别出来。中级班尽管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提供技能训练,但它的主要作用是传授文化知识,不过只是些功能性文化知识。正常儿童学习阅读等文化知识是为了日后学习历史等其他知识;而弱智儿童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了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如阅读报纸、查阅电话簿、识别商品标签、兑换零钱、填写求职申请表等。
中学班
轻度弱智少年到了进初中或高中的年龄,准备性技能训练已几乎全无必要。在这一时期,课程比以往更强调功能性文化知识,而且社交和职业教育也占更大比重。布罗林(Broin)的职业教育模式反映了中学课程强调日常生活技能、个人社交技能和就业准备等“现实世界”诸方面的情况(表2-3)
表2-3布罗林的职业教育模式
日常生活技能
1.管理家庭财务
2.管理家具和家用设备
3.满足自我需要
4.养育子女和料理家庭生活
5.购买和准备食物
6.购买和缝纫衣物
7.参加市民活动
8.利用娱乐和闲暇
9.与周围社区交往
个人社交技能
10.培养自觉意识
11.树立自信心
12.培养社会可接受的行为
13.培养与人交往的良好习惯
14.培养独立性
15.作出正确决定,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16.与他人适当交往,就业指导和准备
17.了解和寻找就业机会
18.作出适当的就业决定
19.演示适用的工作行为
20.演示充分的体力和劳动技能
21.掌握某种有出售价值的专门工作技能
22.寻找、获得和保持满意的工作职位
资料来源:D·E·布罗林,《残疾人的就业准备》(第二版).改自《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十至十二年级职业特残教育模式》,俄亥俄州哥伦布,查尔斯·E·梅里尔出版社。
目前,轻度弱智中学班正越来越普遍地采用一种半工半读教育方案。这种方案的基本理论是,学校文化教育与职业经验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协调关系。方案将学生安排在社区的某个工作环境中,通过文化知识教育对学生的工作经验进行补充。
默赛尔和佩恩(Payne)对半工半读教育方案的五个阶段作了如下介绍:
①职业考察: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技能要求;②职业评价:对各种工作技能经验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爱好;③职业训练:发展属学生一般爱好范围内的工作技能,这些技能通常是半熟练性的,涉及面很广,以使学生适应一定范围内的各种职业;④职业安排:安排学生中学毕业后的工作:⑤后续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亦可包括进一步训练和重新安排工作。
成年怎么帮助小儿脑瘫患者康复
一、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应该按照医生的计划进行康复
每个脑瘫儿运动功能受损情况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到专科医院求治,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儿发育障碍的具体情况拟定出康复训练计划,训练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复诊,康复医生会分析患儿康复训练的情况,训练效果,存在的问题,完善康复训练计划。
二、小儿脑瘫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
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家长应根据孩子实际发育年龄,对照正常儿童发育表,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选择训练动作时应由简到难逐步过渡,如果训练动作过难,孩子不能完成,会导致挫败感而失去信心、放弃训练。
三、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多方面训练可同时进行
家长可同时进行多方面训练的综合康复,将康复训练内容融入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避免训练中的伤害,家长在帮助孩子进行训练时动作应轻柔缓慢,避免用力过猛,孩子在做训练动作时应小心保护,慎防跌倒摔伤。
四、治疗患儿与训练家长相结合:
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治疗师每天1~2小时的训练不可能解决患儿今后的问题。为保证患儿得到不断的治疗和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必须让家长学会常用的治疗方法。
弱智的表现
1.轻度弱智
精神病学称愚笨。智商55~70。占弱智的大多数,约85%。在幼年期常与正常儿童不易区分,仅社交及交流技能似乎稍差。到学龄期一般可勉强完成小学学业。如果以后找到较简单、较合适的工作,智能障碍可以被掩盖。如果继续升学,智能障碍就要暴露出来。到了成年期,在顺利的情况下可以独立谋生,但碰到较复杂的处境则需别人协助。这类患者的性情脾气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两个类型,即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前者较安静听话,易于接受教育和训练,能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较易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照顾;后者则常蝶蝶不休,动作不停,缺乏自知之明,容易使人讨厌或遭到戏弄。轻度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2.中度弱智
精神病学称愚鲁。智商40~55。约占MR的10%。这类患儿在幼儿期虽可学会一般说话,但不能表达较复杂的内容,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合群关系。进入小学后与其他学生一比,智能障碍就明显暴露,其学业水平一般不超过小学二年级。经过适当的训练可以学会自理生活和简单的劳动技能,但经常需要别人的指导和照顾。中度MR患者躯体方面常有一些异常,如身材较小、面容较特殊等,在外表上就可以认出有智能问题。这类患者常可查出一些特殊的病因,不同的病因可有一些不同的躯体特征。
3.重度弱智
精神病学称痴愚,智商25~40。重度和极重度者约占MR的5%。适应性行为重度缺陷。早年各方面发育迟缓。发音含糊,言语极少,自我表达能力极差。抽象概念缺乏,理解能力低下。情感幼稚。动作十分笨拙。有一定的防卫能力,能躲避明显的十分危险。经过系统的习惯训练,可养成简单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但生活需要他人照顾。长大以后,可在监督之下做些固定和最简单的体力劳动。
4.极重度弱智
精神病学称白痴,智商在25以下,极少见。适应性行为极度缺陷。对周围一切不理解。缺乏语言功能,最多会喊“爸”、“妈”等,但并不能真正辨认爸妈,常为无意识的嚎叫。缺乏自我保护的本能,不知躲避明显的危险。情感反应原始。感觉和知觉明显减退。运动功能显著障碍,手脚不灵活或终生不能行走。常有多种残疾和癫痫反复发作。个人生活不能处理,多数早年夭折。幸存者对手脚的技巧训练可以有反应。
多动症患者怎么运动
运动疗法。即感觉综合训练来进行矫治。运动疗法不是直接训练弱智儿童的学习和认知技能,而是基于学习障碍是由于大脑组织协调功能不良的认识,提出加强对感觉气官的训练。特别是对前庭平衡和触觉的训练,使弱智儿童能综合这些感觉,并能作出适应性反应。
有条件的学校可引进感觉综合训练的设备和技术,针对弱智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不良的问题设置用以增强注意力、记意力、想象力的特殊训练器材,如瞬时记忆、空间知觉、数字推理、迷宫测验等。让弱智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控制自己的身体感觉,提高视觉、听觉、平衡觉及运动协调的能力。
感觉综合训练方法类似于游戏,但又不等同于游戏。有条件的学校可引进感觉综合训练的设备和技术,针对弱智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不良的问题设置用以增强注意力、记意力、想象力的特殊训练器材,如瞬时记忆、空间知觉、数字推理、迷宫测验等。让弱智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控制自己的身体感觉,提高视觉、听觉、平衡觉及运动协调的能力。
只有正确的运动方法才能去治疗多动症,所以多动症患者一定要去培养正确的运动方法,那样是有利于自我身体的恢复的,最后强调一点,不仅仅是多动症患者需要去运动,任何人都要加强运动,那样是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帮助的。
可否通过锻炼治疗多动症
运动治疗。即感觉综合训练来进行矫治。运动治疗不是直接训练弱智儿童的学习和认知技能,而是基于学习障碍是由于大脑组织协调功能不良的认识,提出加强对感觉器官的训练。特别是对前庭平衡和触觉的训练,使弱智儿童能综合这些感觉,并能作出适应性反应。
有条件的学校可引进感觉综合训练的设备和技术,针对弱智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不良的问题设置用以增强注意力、记意力、想象力的特殊训练器材,如瞬时记忆、空间知觉、数字推理、迷宫测验等。让弱智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控制自己的身体感觉,提高视觉、听觉、平衡觉及运动协调的能力。
感觉综合训练方法类似于游戏,但又不等同于游戏。有条件的学校可引进感觉综合训练的设备和技术,针对弱智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不良的问题设置用以增强注意力、记意力、想象力的特殊训练器材,如瞬时记忆、空间知觉、数字推理、迷宫测验等。让弱智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控制自己的身体感觉,提高视觉、听觉、平衡觉及运动协调的能力。
只有正确的运动方法才能去治疗多动症,所以多动症患者一定要去培养正确的运动方法,那样是有利于自我身体的恢复的,在后强调一点,不仅仅是多动症患者需要去运动,任何人都要加强运动,那样是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帮助的。
脑血栓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脑血栓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好脑血栓早期康复训练才能保证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身体健康,那么具体的脑血栓早期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专家给出的建议。
脑血栓使局部脑组织受到损伤,使其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但人的大脑有高度的重组能力和可塑性,即大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其他部位代替受损伤的脑组织行使其原有功能。而这种重组和可塑能力与康复训练有密切关系,康复训练越早、越充分,受损大脑功能恢复的越明显。
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侧枝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的重组。况且早期康复可以减少肺炎、压疮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因此,积极开展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无论是对降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还是防止合并症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脑血栓无论肢体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其根源都在脑部。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脑血栓早期康复训练措施,专家指出进行脑血栓早期康复训练一定要到专业的培训中心,这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康复效果的需要。
脑瘫康复训练
1、脑瘫康复训练:头部控制的训练
婴幼儿发育期学会抬头是学会其它活动的主要前提。训练时可扶住患儿头部两侧,使头部能稳定地保持在直立的正中位。在坐位的大部分时间,头部习惯于保持正确的姿势时,可使患儿躯干前倾,两侧倾斜,让他学会头部的控制,保持头部稳定。
2、脑瘫康复训练:躯干训练
在点阳陵泉穴的基础上,顺序拿、揉、腿外侧肌群;或在点委中穴的基础上,拿、后部肌群直至跟腱;或在点环跳穴的基础上,拿、揉内收肌群。翻、坐、爬、站、走是婴幼儿正常运动发育的各个阶段,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运动,可以逐渐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性功能性动作。训练翻身时,先叫患儿全身放松,以臀部为支点,协助一侧肢体抬离床面,从一边翻到另一边。坐位训练中,首先教患儿用手撑着坐,然后无支撑坐,逐步过渡到坐下可拿身边的玩具,仍能保持坐位平衡。患儿爬行训练中,家长可在患儿的肩、肘、髋、膝部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患儿向前爬行。
3、脑瘫康复训练:逗引翻身法
先让患儿侧卧,叫他自己翻成仰卧,然后再叫他向侧面翻身。以后用发声玩具逗引,让其追逐然后再仰卧。同样的方法再向对侧逗引,在完成时给予夸奖。
4、脑瘫康复训练:上肢帮助翻身法
让患儿俯卧,先让患儿脸转向要翻身的方向,让其后头侧手臂向头上抬举,脑瘫的康复治疗是屈曲下肢,同时拉推骨盆,让其向仰卧方向翻动,或是用玩具引逗患儿从俯卧位向仰卧位来翻。注意尽量的让患儿自己来做,必要的时候给予扶持。注意两侧要平均翻动。
脑瘫儿有哪些主要症状特征
1、弱智:脑瘫并不等于弱智。实际上有25%的脑瘫患儿智力可达正常,其中有些还是高智能儿。约50%会出现轻度或中度弱智,25%为重度弱智。
2、语言障碍:大约70%~75%的病人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其中50%~75%可经过言语治疗得到改善。语言障碍往往以吮吸、吞咽和咀嚼困难为先导,表现形式为发音不清。构语困难,语言表达障碍及失语症。一般来说,语言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运动能力的丧失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语言发育迟滞与智力高低成正比。发音困难最多见于四肢瘫,其次为双瘫、单瘫。
3、口面功能障碍:由于颜面部肌肉及口腔、舌部肌肉的肌张力异常,收缩不协调,以及某些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导致咀嚼,吞咽及口腔闭合困难,流涎等。
弱智的形成原因
弱智的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
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唐、核黄疸等。
4、出生后患病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弱智的临床表现
1、轻度弱智
精神病学称愚笨。智商55~70。占弱智的大多数,约85%。在幼年期常与正常儿童不易区分,仅社交及交流技能似乎稍差。到学龄期一般可勉强完成小学学业。如果以后找到较简单、较合适的工作,智能障碍可以被掩盖。如果继续升学,智能障碍就要暴露出来。到了成年期,在顺利的情况下可以独立谋生,但碰到较复杂的处境则需别人协助。这类患者的性情脾气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两个类型,即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前者较安静听话,易于接受教育和训练,能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较易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照顾;后者则常蝶蝶不休,动作不停,缺乏自知之明,容易使人讨厌或遭到戏弄。轻度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2、中度弱智
精神病学称愚鲁。智商40~55。约占MR的10%。这类患儿在幼儿期虽可学会一般说话,但不能表达较复杂的内容,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合群关系。进入小学后与其他学生一比,智能障碍就明显暴露,其学业水平一般不超过小学二年级。经过适当的训练可以学会自理生活和简单的劳动技能,但经常需要别人的指导和照顾。中度MR患者躯体方面常有一些异常,如身材较小、面容较特殊等,在外表上就可以认出有智能问题。这类患者常可查出一些特殊的病因,不同的病因可有一些不同的躯体特征。
3、重度弱智
精神病学称痴愚,智商25~40。重度和极重度者约占MR的5%。适应性行为重度缺陷。早年各方面发育迟缓。发音含糊,言语极少,自我表达能力极差。抽象概念缺乏,理解能力低下。情感幼稚。动作十分笨拙。有一定的防卫能力,能躲避明显的十分危险。经过系统的习惯训练,可养成简单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但生活需要他人照顾。长大以后,可在监督之下做些固定和最简单的体力劳动。
4、极重度弱智
精神病学称白痴,智商在25以下,极少见。适应性行为极度缺陷。对周围一切不理解。缺乏语言功能,最多会喊“爸”、“妈”等,但并不能真正辨认爸妈,常为无意识的嚎叫。缺乏自我保护的本能,不知躲避明显的危险。情感反应原始。感觉和知觉明显减退。运动功能显著障碍,手脚不灵活或终生不能行走。常有多种残疾和癫痫反复发作。个人生活不能处理,多数早年夭折。幸存者对手脚的技巧训练可以有反应。
弱智的治疗
1、病因治疗;
2、促进或改善脑细胞功能的治疗;
3、对症药物治疗。对某些精神发育迟滞类型病因明确者,在特殊教育训练同时,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发展,有利于康复。可以选用多种氨基酸、脑复康、r氨酪酸等药物治疗。
4、除了少数有明确病因者可早期给予药物治疗外,多数的患儿有赖于教育和训练。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学会一些谋生的技能,争取能自己养活自己;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能自己料理生活,减少在这方面对别人的依赖。目前则倾向于尽量把轻度弱智的患儿放在普通学校的环境中教育,即所谓正常教育。重度和极重度的弱智患儿,主要是生活照顾和护理的问题。大部分极重度者都在幼年夭折,所以很少见到重度及极重度MR的成年患者。
弱智的预防
1、进行遗传代谢检查及咨询,避免近亲婚姻、发现携带者应进行遗传咨询,做到优生优育;
2、适龄生育,要做好产前和围产期的保健工作,羊水检查,包括染色体病、神经管畸形、代谢疾病等疾病的检查,高危妊娠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劝阻孕妇饮酒吸烟、避免或停用对胎儿发育有不利影响的药物等措施;科学方法接生。
3、普及卫生教育和营养指导;
4、做好传染病、病毒、细菌、原虫的免疫接种;
5、预防各种感染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颅脑外伤及意外事故,正确治疗脑部疾病、控制癫痫发作;
6、加强学前教育和早期训练,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格、营养、精神心理发育、视觉和听觉);禁止对小儿忽视和虐待。
7、对高危新生儿进行随访,早期发现疾病,给予治疗,尤其应该注意,早期营养(蛋白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和适当的环境刺激对智力发育有良好作用;注意做新生儿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筛查。
智力低下康复训练
1、语言能力: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要对孩子说话和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让孩子多听音乐、对话、儿歌、故事等,增强孩子的语言感知与理解能力,并在娱乐中教会孩子发出单音,直到教会孩子简单的字词句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步骤、有顺序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2、精细动作训练:精细动作是训练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握玩具、手指捏取物件、引线穿珠、握笔写字等。训练时必须注意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感知能力训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训练,利用婴幼儿的感觉器官去接触、探索、学习周围的环境。
4、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生活自理是指儿童在不依赖他人的帮助下,每天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动作,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如厕等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