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应如何处理呢
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应如何处理呢
泌尿系感染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呈无症状性茵尿症,重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及烧灼感。
治疗应根据尿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且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常用药物有氨青霉素,每日1-2克;磺胺药,每日1-2克;呋喃坦啶,每日300毫克,同时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以防发生周围神经炎。呋喃坦啶对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可致溶血性贫血,服用期间应注意。
抗菌素治疗一般持续2-3周。因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反复发作或复发,为彻底治愈,防止复发,应再重复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严密随访观察,一周内复查尿常规及中段尿菌培养,此后,定期查尿常规。
患病治疗间应注意休息。鼓励患者多饮水或多吃西瓜,可起到冲洗尿路细菌的作用。保持局部清洁卫生,每日用温开水冲洗外阴2次,勤换内裤。注意性生活卫生,大便后用手纸应自前向后擦,以减少肠道细菌感染阴道及尿道的机会。这些做法,即有利于治疗,又是预防尿路感染及肾盂肾炎的良好措施。
早产的病因是什么
1.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2.下生殖道及泌尿系感染。
3.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4.子宫过度膨胀及胎盘因素。
5.子宫畸形。
6.宫颈内扣松弛。
前列腺增生如何诊断 实验室检查诊断
前列腺增生时尿常规可正常,但常可见红细胞,合并泌尿系感染时还可见数量不等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碱性尿。需要注意的是,收集尿掖必须在直肠指检之前进行,以免影响前列腺液而影响检查结果。
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对有伴有感染、尿毒症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及时治疗其它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血尿素氮、血肌酐、酚磺酞排泄试验、酚磺酞排泄试验、尿浓缩试验、稀释试验、普通或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等,根据病人情况加以选用。肾功能试验对于了解上尿路是否存在继发性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妊娠合并肾结石应该怎么治
妊娠合并结石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和发热等,与非妊娠期症状相似,且多以肾绞痛就诊。妊娠合并尿路结石较少见,发病率小于0.1%,其中,妊娠中、晚期合并泌尿系结石较妊娠早期者多见。
鉴于X线对胎儿的致畸等影响,妊娠合并结石患者禁用放射线包括CT检查。MRI检查对肾衰竭患者以及胎儿是安全的,特别是结石引起的肾积水,采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能清楚地显示扩张的集合系统,能明确显示梗阻部位。B超对结石的诊断准确率高且对胎儿无损害,可反复应用,为首选的方法。通过B超和尿常规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泌尿系结石并不困难。
妊娠合并结石首选保守治疗,应根据结石的大小、梗阻的部位、是否存在着感染、有无肾实质损害以及临床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原则上对于结石较小、没有引起严重肾功能损害者,采用综合排石治疗,包括多饮水、适当增加活动量、输液利尿、解痉、止痛和抗感染等措施促进排石。
对于妊娠的结石患者,保持尿流通畅是治疗的主要目的。通过局麻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置入双J管或输尿管支架等方法引流尿液,可协助结石排出或为以后治疗结石争取时间。妊娠期间麻醉和手术的危险很难评估,妊娠前3个月(早期)全麻会导致畸胎的几率增加,但是,一般认为这种机会很小。提倡局麻下留置输尿管支架,建议每月更换1次支架管以防结石形成被覆于支架管。肾积水并感染积液者,妊娠22周前在局麻及B超引导下进行经皮肾造瘘术为最佳选择,引流的同时尚可进行细菌培养以指导治疗。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一样,经皮肾穿刺造瘘也可避免在妊娠期进行对妊娠影响较大的碎石和取石治疗。
约30%的患者因保守治疗失败或结石梗阻而并发严重感染、急性肾衰竭而最终需要手术治疗。妊娠合并结石不宜进行’ESWL、PNL与URS治疗。但亦有报道对妊娠合并结石患者进行手术,包括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置入双J管或输尿管支架、脓肾切除术、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甚至经皮肾镜取石术。但是,如果术中出现并发症则极难处理,一般不提倡创伤较大的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能够治吗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进一步周密观察和检查,寻找各种影响疗效的因素,给予正确处理。
①去除病因,如贫血、甲亢、风湿活动、高血压等,均须积极治疗。②必须控制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并须寻找隐匿性感染灶,如泌尿系感染等;瓣膜病者尚应注意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存在。③洋地黄应用欠妥(用量不足或过量)者,应予调整。④有电解质紊乱者,应予纠正。⑤治疗并发症:如有心律、心率失常者应予抗心律、心率失常治疗。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经一般治疗病情仍危重者,可用泼尼松10~20mg/d,分次服用,出现疗效后逐渐减量,达到治疗目的后停药,一般用药1~2个月。
3、肾上腺素能正性肌力药短期静脉内滴注有助控制心衰症状。如用多巴酚丁胺20~60mg+10%葡萄糖液500ml,以7.5~10μg/min静脉滴注,或用多巴胺20~40mg+10%葡萄糖液500ml,以2.5~5μg/min的速度静滴。
4、血管扩张药和转换酶抑制剂也可选用。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1、妊高症并发心力衰竭:以扩张周围血管为主,可考虑使用酚妥拉明及硝普钠,但前者易增加心肌耗氧,后者作用过强,不易控制,因此使用酚妥拉明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注意,强心,解痉,利尿,镇静,利尿,给养仅为辅助治疗。
2、其他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
(1)低钠饮食。
(2)缓慢静脉输液。
(3)强心,利尿同时给予血管扩张药物。
(4)分娩过程应在麻醉科及心内科医生监护下进行。
3、ACEI和ARB禁用于孕妇,因对胎儿有致畸性。
急性脊髓炎应该如何预防
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1、无合并症者3~6个月可基本恢复, 生活自理。
2、完全截瘫6个月后EMG仍为失神经改变, MRI示髓内广泛改变, 病变10个脊髓节段者预后不良。
3、合并泌尿系感染、褥疮和肺炎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
4、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 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5、约10%的患者演变为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脊髓炎。
泌尿系感染饮食
尿路感染者忌胀气、发物、助长湿热的食物:胀气的食物包括:牛奶、豆浆;发物包括:猪头肉、肌肉、带鱼、螃蟹、蘑菇等,助长湿热的食物:酒类、甜品和高脂肪食物。
忌吃酸性、辛辣和高糖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容易刺激尿路,使排尿困难。因为尿的酸碱度对细菌的生长和抗生素的药理吸收有很大影响,碱性环境更能使抗生素发挥治疗作用,酸性食物包括:猪肉、牛肉、鸭、蛋类、鲫鱼、虾以及大米、花生、大麦、啤酒等等。而高糖的食物也会使体内酸性过高。
注意事项:
抗生素预防可以明显减少女性尿路感染的复发机会,性生活后两小时服用头孢氨苄或者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能有效预防女性尿路感染。
小孩包皮长的症状
包皮感染:当细菌侵入包皮与龟头之间可引起包皮发炎,小鸡鸡会出现红肿、痒痛、甚至流脓的现象;包皮口反复发生炎症,会造成包皮口形成瘢痕性挛缩,失去皮肤弹性和扩张能力,包皮不能向上退缩,并伴有尿道口狭窄;
包皮垢:包皮内的分泌物会因包皮太紧而不能排出,在小鸡鸡表面隔着包皮隐约可见到白色小疙瘩,或摸到小硬块,这都是包皮垢沉积导致的;
排尿困难:包皮口像针尖样狭窄,宝宝小便时包皮会鼓包,尿液排出困难。排尿时易哭闹、滴尿或尿线细,可合并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护理:
1.按肾脏病护理常规护理,有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2.尿常规、尿沉渣找细菌、真菌培养等均应留晨尿。对女性和包皮过长男性者,应先清洁外阴部尿道口。各种尿标本收集后,均应立即送检。
中医中药 急性期可清热解毒,慢性期以扶正祛邪为主,养肾阴益肾气。
治愈标准:
1.临床治愈 症状消失,停药72h后,每隔2~3d作尿常规及细菌培养,连续3次阴性。
2.痊愈 临床治愈后,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每月复查1~2次,连续半年均阴性。
尿道上裂的临床表现
尿道上裂在胚胎早期发生,是由生殖结节原基向泄殖腔膜迁移的过程出现异常所致,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常合并膀胱外翻,单发的尿道上裂是此类畸形中较轻的一类。下面介绍一下尿道上裂的症状:
(1)尿道开口位置异常
男性尿道开口可位于从耻骨联合至阴茎顶部之间。女性异常的尿道开口位于阴蒂和阴唇之间,远端尿道缺如。
(2)尿失禁
男性尿失禁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背侧异位尿道口缺损程度。90%女性患者有尿失禁。尿失禁的原因包括:尿道括约肌的丧失;膀胱发育不良,容量小;尿道阻力降低。
(3)外生殖器畸形
男性患者阴茎发育较差,阴茎头扁平,阴茎体短且宽,背侧包皮分裂,常伴有阴茎短缩背翘。女性因耻骨联合分离使阴阜扁平下降,大、小阴唇前联合分开,小阴唇发育差,阴蒂及包皮分裂。
(4)耻骨联合分离
左右耻骨间仅有纤维组织相连,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增宽。
(5)反流性肾病
部分病人可合并伴随畸形,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
(6)泌尿系感染
大多数病人可合并泌尿系感染。
(7)性功能障碍
男性患者由于阴茎头弯向腹壁,大多数不能性交。有的射精功能好,有的因膀胱颈部不能关闭,精液反流入膀胱。
早产的病因
1.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2.下生殖道及泌尿系感染。
3.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4.子宫过度膨胀及胎盘因素
5.子宫畸形。
6.宫颈内口松弛。
骨盆骨折会影响走路吗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出现了骨盆骨折,首先要判断骨盆骨折是否合并有泌尿系统以及直肠的损伤,如果说合并泌尿系的损伤的时候,还要做一些尿道的修复,留置尿管,如果说直肠损伤的时候还要做一些直肠的造瘘,骨盆骨折以后因为需要卧床一段时间,首先要活动踝关节,锻炼踝泵,避免下肢血栓的形成,同时如果合并有尿道的损伤,还要注意尿道的护理消毒,如果说老年病人同时合并有肺的疾病,还有勤翻身,多咳嗽,防治肺内的感染。 为了利于排尿,还叮嘱老人多喝水,不要憋尿,防止泌尿系的感染。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由于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的。因为感染的确切定位常有困难,所以统称为泌尿系感染,简称“尿感”。
尿感是小儿常见病,据调查,本病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8.5%,居第四位,本病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女孩发开门见山为男孩的3-4倍,唯有新生期男孩发病较女孩多。
[病因]
小儿易发生尿感的生理原因:婴幼儿经常使用尿布或穿开裆裤,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它不洁物的污染,加上局部防御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女孩尿道短,更是如此,小婴儿机体抗菌能力差,易患菌血症致下行感染,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如肾盂积水,输尿管狭窄,多囊肾均可使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也可由于结石,肿瘤等原因引起的梗阻使细菌逆流导致尿感,另外,在正常情况下,输尿管有一段是在膀胱内走的,当膀胱内尿液充盈及排尿时,膀胱壁压迫此段尿管使其关闭,尿液不能逆流;在婴幼儿期,由于膀胱壁内走行的输尿管短或输尿管异常,在排尿时输尿管关闭不全而致逆流,细菌随逆流的尿液上行引起感染。
80%-90%的尿路感染由肠道杆菌引起,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等,少数为粪链球菌,金葡萄球菌等,偶由病毒,支原体或真菌引起。
上行感染多见于女孩,;血行感染(下行感染)多发生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常见于肺炎,败血症病程中,少数可由淋巴通路及邻近器官或组织直接波及;直接蔓延是通过尿路器械检查,导尿,外伤,手术等途径感染。
[症状]
病程在六个月以内的尿路感染称为急性尿路感染,尿感症状因年龄及感染累及部位而异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明显,各年龄段的临床表现为:
一、新生儿期:以全身症状为主,有发热,面色苍白,吃奶差,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小和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
二、婴幼儿期: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轻咳、反复腹泻等。排尿时哭闹、尿频、有顽固性尿布疹时应想到本病。
三、儿童期:下尿路感染时大部分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跃进刺激症状,上尿路感染时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宜,腰痛,肾区叩痛,恶心,呕吐,同时伴有尿路刺激症状。
[治法]: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龙胆草6 柴胡6 木通3 泽泻9 车前草12 金银花10 云苓12
防己6 白术12 黄芪15 薏苡仁12 淮山15
妊娠期并发症有哪些表现
怀孕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有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以及妊娠糖尿病。若病情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母亲周产期患病率与死亡率。惟有及早诊断,控制病情,母子才能平安。
妊娠合并一些内科疾病,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如妊娠期合并感冒(妊娠感冒),妊娠期合并咳嗽(妊娠咳嗽),妊娠期合并淋症(妊娠小便淋痛),还有妊娠期并发的肢体面目肿胀(妊娠肿胀),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一般效果满意,已无副作用,必要时可加用西医西药治疗。
妊娠期间出现以尿频、尿急、淋漓涩痛为主要症状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中医也称为子淋,西医见于妊娠期合并泌尿系感染或结石。
妊娠期间,出现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要症状者,称为妊娠感冒。西医称为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妊娠期间出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甚则久嗽不已,称为妊娠咳嗽,中医亦称子嗽,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病。
妊娠期间,肢体面目或全身发生肿胀者,称为妊娠肿胀,中医称为子肿、子水不利、胎水不利。西医见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妊娠中晚期出现的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