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咳嗽的中草药有哪些
治咳嗽的中草药有哪些
1、梧桐叶
中医有说“梧桐先知秋气”之说,《贵州民间方药集》亦言:“镇咳祛痰,除风湿,治麻木。外用止刀伤出血”,因此,此药放在开篇,是旨在告诉大家此药在组方中主要作为药引之用,一般加入药用治疗方中,用量3克,先煎或是同煎即可。
2、木蝴蝶
又名千张纸、兜铃、三百两银药(《滇南本草》),玉蝴蝶(《张聿青医案》),云故纸(《兽医常用中药》),是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云南、广西、贵州。此外,福建,广东、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亦产少量。性味苦、寒,入肺、肝经,功用主治润肺,舒肝,和胃,生肌。治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疮口不敛。治干咳不止常配夏枯草。
3、百部
又名嗽药(陶弘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杨氏经验方》),九丛根(《草木便方》),九虫根(《分类草药性》),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等的块根。性味甘苦,微温,入肺经。功用主治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高血压中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1、治疗高血压的中草药有钩藤
钩藤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2、治疗高血压的中草药有夏枯草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3、治疗高血压的中草药有葛根
葛根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着,每次 15~30克。
4、治疗高血压的中草药有菊花
菊花有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显着疗效。降压宜选用白菊花,如杭白菊。
5、治疗高血压的中草药有决明子
决明子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气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中药治口腔溃疡的方法
可以用于口腔溃疡的中药包括局部用药和全身内服药两大类。 局部用药以散剂为主,例如锡类散、珠黄散、三七粉、青吹口散、西瓜霜、珍珠粉、青黛散等等。
全身内服用药根据主治功能不同又分若干种类。
1、清热解毒类:一清胶囊,清身饮冲剂,金银花露、银翘片,桑菊感冒片等。常用的中草药有藿香、佩兰、蒲公英、白芷、大青叶、板兰根等。主治实火型口腔溃疡;
2、活血化瘀类:丹参片、三七片、小金丹、灯盏花素片等。常用中草药有:丹参、三七、川芎、红花、桃仁、泽兰、当归、首乌等。主治气滞血瘀型口腔溃疡;
3、滋阴类: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石斛夜光丸,生脉饮等。常用中草药有生地、玄产、麦冬、玉竹、石斛等。主治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
4、健脾补肾类:金匮肾气丸、苁蓉补肾丸、健脾丸,保和片等。常用中草药有山药、白术、扁豆、山查等。主治脾虚湿困型口腔溃疡;
5、补气补血类:参芪丸,十全大补丸,安神补心丸、凝血糖浆、枣仁丸,云芝糖肽、玉屏风冲剂等。常用中草药有当归、熟地、黄花、党参等。主治气血两虚型口腔溃疡;
6、疏肝理气类: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等等。常用中草药有龙腥草、柴胡、枳壳、延胡索、香附、郁金等。主治肝气郁结型口腔溃疡。
橘红的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消食。主治咳喘痰多,胸膈痞闷,食积呕吐,嗳气呃逆,脘腹胀痛。
1.《本经逢原》:"下气消痰。"
2.《药性考》:"性烈燥湿,化痰止咳,利膈宽胸,能散聩气。"
3.《纲目拾遗》:"治痰症,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解蟹毒。"
4.《本草用法研究》:"能祛风寒,化痰湿,止咳嗽。"
5.南药《中草药学》:"主治风寒咳嗽多痰,胸膈胀闷,食积呕吐,噫气。"
消脂肪的中草药有哪些
1、消脂肪的中草药有茯苓。
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中医入药,有利尿、镇静作用。药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
2、消脂肪的中草药有陈皮。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沙果的副作用有哪些
禁忌人群:
1、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副作用:沙果涩敛,不宜多食;脾弱气虚者不宜食。
2、沙果(海棠)味酸,胃溃疡及胃酸过多患者忌食。
沙果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医载】
1、《云南中草药》:“气香,甘、微涩,凉。
2、《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涩、微甘,平。
3、《云南中草药》:“消炎止咳,舒筋活络。主治咳嗽,风湿,胸膜炎。
4、《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止咳平喘。主治肌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胸膜炎,咳嗽。
5、《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开宝本草》:“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疖疮,脉闭不行。”《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梨膏糖的功效与作用
梨膏糖的功效与作用
梨膏糖,以雪梨或白鸭梨和中草药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橘红上海梨膏糖粉、香檬粉等熬制而成。主治咳嗽多痰和气管炎、哮喘等症,味甘易服,疗效显著。
其配方特色在于对造成感冒咳嗽,抵抗力差的各种咳嗽成因以及病人吃药怕苦的特点,以适量的滋补帮助人体增强抵抗力,针对造成咳嗽的受热、受寒劳累、机体失衡,干咳、湿咳等情况,将各种草药合理配伍,并加上蜂蜜、饴糖、砂糖以及梨汁熬制而成。
由于选用中草药药性温和无副作用,因而适应了各种咳嗽人群。
梨膏糖的适合体质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牛尾菜的药用价值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分布广东、广西、陕西、浙江、江苏、江西、贵州等地。
性味
甘苦,平。
①《江西草药》:"性温,味甘微苦。"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③《陕西中草药》:"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补气活血,舒筋通络。治气虚浮肿,筋骨疼痛,偏瘫,头晕头痛,咳嗽吐血,骨结核,白带。
①《江西草药》:"祛风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②《贵州草药》:"清热止咳,补虚益损。"
③《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活血通络,消炎镇痛。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高血压所致之偏瘫,骨髓炎,骨结核。"
④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白带过多,淋巴结炎。"
⑤《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炖肉。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气虚浮肿:牛尾菜、毛蜡烛、地洋参各三钱,水高粱根二钱,葵花秆心一钱。绿豆为引,炖肉吃。(《贵州草药》)
②治关节痛:牛尾菜五钱,路边荆一两,老鼠刺一两,豨莶草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肾虚咳嗽:牛尾菜、饿蚂蟥根、大火草根、土枸杞根各三钱,扑地棕根一钱。蒸鸡吃。(《贵州草药》)
④治咳血:牛尾菜、大山羊、岩百合、观音草各三钱,一朵云二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头痛头晕:牛尾莱二两,娃儿藤根五钱,鸡蛋二个。水煎,服汤食蛋。(《江西草药》)
除湿热的中草药有哪些
1、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荷叶。
主要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
2、除湿热的中草药有金钱草。
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3、除湿热的中草药有黄芩。
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4、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苦参。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
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
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如下:
一、能促进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的中草药有:人参、党参、苦参、防己、青木香、黄芪、灵芝、金银花、麦冬、黄芩、生地、女贞子、紫花地丁、山莱萸、枸杞子、补骨脂、大枣、丹参,夏枯草等。
二、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病毒的作用)功能增强的中草药有:党参、人参、白术、灵芝、猪苓、当归、牛黄、黄芪、蒲公英、夏枯草、桑寄生、茯苓、青蒿、玉米须、水牛角等。
三、能促进T细胞(属于人体的免疫细胞)数量增加、淋巴母细胞(可参与人体的血液制造)转化的中草药有:人参、丹参、川芎、灵芝、何首乌、白术、五味子、当归、黄精、薏苡仁、天门冬、女贞子、枸杞子、苦参、淫羊藿等。
四、有类似干扰素作用的中草药有:黄芪、红花、当归,白芷、川芎、天麻、半夏、桑白皮。车前草、柴胡、苏叶、防己,玉米须等。
五、能促进抗体产生的中草药有:人参、何首乌、柴胡、紫河车、地黄、淫羊藿等。
六、能激发肿瘤患者免疫反应的中草药有:人参,猪苓、仙鹤草、大枣、灵芝、桂枝、柴胡、当归、甘草、白术、天门冬、薏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中边莲等。
中药增强免疫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它没有医药那么大的副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时候其见效相当缓慢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且很多人吃不了中药的“苦”,所以这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