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均水果摄入量低
国人均水果摄入量低
我国人均水果摄入量低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是该研究的资深作者,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项研究从2004年开始,调查了中国10个不同地区的50万人,采集了饮食习惯、锻炼情况、健康现状等个体数据,并在获取调查对象随访期间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后得出了研究结论。“新鲜水果摄入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关系,是这项大规模研究中的一部分。”该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李立明表示,这是首次以中国人作为基础研究对象的大型调查,为我国慢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数据资料。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员杜怀东博士进一步解释,分析2004年至2013年的数据发现,每天摄入100克新鲜水果,可使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降低1/3。在调查中,约有18%的人每天都食用水果,这些人与不食用水果的人相比,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降低了40%,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降低了34%。但国人水果的摄入量却少得可怜:研究对2013年至2014年,2.5万名40岁以上人群进行的调查发现,每日新鲜水果的人均摄入量仅为85克,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250克的摄入量。
此外,陈铮鸣还强调,作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该研究虽然揭示了水果对心脑的好处,但水果对心脑的保护程度具体有多少并未在本次研究中体现。不可否认的是,多吃水果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避免更多的非致死性心脏病和中风,都有积极意义。
新鲜水果防癌还减肥
水果富含钾、膳食纤维、抗氧化剂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专家表示,除了保护心脑,多吃水果还有如下好处:
预防癌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一份报告认为,水果和蔬菜能够降低胃癌、食道癌、口腔癌和咽喉癌的患病风险。
防止痴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多吃蓝莓、黑莓、李子等水果可以防止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氏症。
减少抑郁。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多吃水果、蔬菜、豆类和坚果,少吃加工肉食,有助于减少抑郁症风险。
美化肌肤。柠檬、葡萄柚、水蜜桃等水果含大量的维生素C,不仅能让色斑减退,还对胶原蛋白的分泌有关键作用,可强化肌肤弹性,让肤色发亮且平滑。
有利减肥。美国加州营养学和新陈代谢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不改变其他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每餐之前吃半个柚子的人,持续12周以后,体重平均下降了1.6公斤。柚子中含有的化合物是一种天然的减肥剂。
吃水果有讲究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副主任冯翔认为,国人水果摄入量少与传统的饮食文化有关,水果并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膳食组成。此外,国人增加水果摄入量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每天吃。膳食指南推荐,我国成人每日应摄入水果200克-400克。大概每天一个苹果搭配一个橙子或者香蕉,或者是200克的葡萄加上一个雪梨。
其次,吃够彩虹色。每天吃的水果颜色越多,摄入的营养成分越丰富。不仅要选用草莓、西红柿等“护心专家”,橙黄色的橙子、柠檬,还要搭配葡萄、黑莓等紫蓝色水果。最好做到每天两种及以上的水果,每周可以更换水果种类。
最后,选对时间吃。晚上尽量少吃水果,食用时间以饭后1-3个小时为宜,不宜空腹吃。
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在食用水果时要有所注意。
糖尿病人要控量。杜怀东表示,这类患者首选西瓜、苹果、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建议每天摄入的量为100克-200克。
肥胖者少吃榴莲。榴莲所含热量高,大量进食易造成血糖升高和便秘。此外,为了减肥,把水果作为正餐也是不可取的。
肾病患者少吃橙子。肾功能不全的人,血清中钾含量较高。宋新建议,避免摄入含钾离子丰富的水果,如橙子、橘子、香蕉等。
肠胃弱吃点桂圆。肠胃弱少吃凉性、含果酸多的水果,如香蕉、梨等寒性水果,可以吃点苹果、桂圆,桃子、荔枝和籽瓜也是不错的选择。
据《生命时报》
控制血压的方法 低盐饮食
限盐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钠盐的摄入量降至5克/天,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10.2mmHg和2.6mmHg。
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钠盐摄入不超过6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不超过5克,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天不超过3.75克。
我国人均食盐摄入量超标1倍以上,限盐目标相对偏保守,健康成年人应考虑控制到每天5克以下。
血糖高吃些什么水果呢
一、是要吃含糖量低的水果:要尽量选取含糖低,含纤维素,黄体素,番茄红素丰富的黄瓜,西红柿,柚子,山楂,草莓,猕猴桃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像梨,枇杷,菠萝,石榴,桃子,也可以吃一点.柑桔,海棠,香蕉,西瓜等含糖量较多,宜少吃或不吃.青梅、西瓜、甜瓜、椰子乳、柠檬、草莓、甘蔗、椰子、樱桃、橄榄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萝等,糖尿病人可以选用。
二、是要控制水果摄入量:切忌一次吃得太多;一定要控制水果摄入量,不能一吃就放开肚皮,毫无顾忌.在吃了一定量的水果后,就要相应地在食谱中减少同等热量的主食,以免总热量超标.
三、是要注意吃水果时间:吃水果的最佳时间,一般认为是加餐时间,即上午9-10点,下午3-4点,晚上临睡前.糖尿病人不宜在饭后吃水果,以免血糖骤升.在这段时间吃水果,既可防止发生低血糖,又不至于血糖水平骤升.
绿叶菜为什么可以健脑
一说到健脑,大家都会想到吃鱼。的确,鱼含有的ω-3脂肪酸确实有预防大脑衰老的益处。但是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可能长时间吃不到鱼,但也保持较好的脑力,很显然还有一些保持大脑健康的其他因素,其中富含叶酸等维生素和抗氧化的蔬菜水果倍受关注。
阿尔滋海默症杂志2009年刊登了德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他们通过对193名45-102岁的中老年人测试发现:凡是蔬果摄入量高的人,血液中抗氧化成分高,氧化产物水平低,认知能力普遍高于蔬果摄入量低的人。
还有研究证明,食物中的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减少促炎性因子的生成,减少淀粉样蛋白,减少衰老对神经传导功能的降低。
蔬菜和水果到底哪个更健脑呢?2005年发表的研究通过对13388女性进行17年的膳食习惯调查,并做了认知对比测试。
结果发现,水果吃多吃少,对于认知功能退化无显著联系。而蔬菜摄入越多,认知功能下降风险越低。特别是深绿叶蔬菜,摄入量越高,认知功能的衰退越少,差距很显著。
2006年发表在《神经学》上的研究也表明,蔬菜摄入量越多,认知功能下降越少。水果摄入量没有明显关系。
蔬菜为什么比水果更健脑呢?一方面可能因为所含抗氧化物质高于水果,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果糖,有研究表明,果糖摄入过高可能会促使大脑衰老,增加痴呆风险。
车厘子吃多了大便是不是会变黑 车厘子一天吃几个比较好
由于车厘子大小不一,因此重量上还有一定差异,建议按克数吃更加妥当,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饮食建议,成人一天的水果摄入量在200-350克,且水果种类最好是两种以上比较合适,计算后车厘子每天吃200克,然后再少量搭配其它水果就可以满足人体一天的水果摄入量了,如果是体质易上火等特殊人群,可以适当减少车厘子的食用量。
车厘子是买J还是JJ 车厘子每天吃几个合适
推荐一天吃200克即可。
由于车厘子大小不一,因此单颗水果重量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建议按克数食用较为妥当,虽然车厘子在食量上没有严格限制,多吃一点少吃一点影响不大,但是吃多了对健康还是会造成不利的。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饮食建议,成人一天的水果摄入量在200-350克,且水果种类最好是两种以上比较合适,由此算下来车厘子一天吃200克,在搭配少量其它水果一起吃就能满足一天的水果摄入量了。
国人吃糖超标
中国人每天平均吃12茶勺糖
也许你会想,中国人没有欧美人那么嗜甜,也没有喝茶加糖的习惯,所以应该很容易控糖。但我国2008年的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每天差不多要吃50克糖,相当于12茶勺,也高于6茶勺的标准。红烧肉、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等家常菜里就含有大量糖.
就连一勺番茄酱中都有4克左右的白砂糖,肉干、肉脯中也含有大量糖,再加上日益西化的饮食习惯,食物中的“隐形糖”越来越多,糖的摄入量也就越来越高,如果不有意识地控制,很有可能像美国人看齐(美国人均日摄入量为22茶勺)。
吃草莓能缓解便秘吗 草莓一天吃几个最好
建议200克为宜。
由于草莓大小不一,因此建议按克数服用更加妥当,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饮食建议,成人一天的水果摄入量在200-350克,且水果种类最好是两种以上比较合适。
参考这样的食用用计算后建议草莓每天吃200克,然后再少量搭配其它水果就可以满足人体一天的水果摄入量了,如果是肠胃易受凉腹泻等特殊人群,可以适当减少草莓的食用量。
如何保持一生的健康饮食模式
1、摄入水果尤其是整个水果。
“果皮中花青素等植物化合物含量比果肉更高,膳食纤维也更丰富,”专家表示,不建议通过水果沙拉、榨果汁的方式吃水果,营养素易流失。只要牙齿允许,建议吃整个水果。
2、摄入各种蔬菜。
包括深绿色、红色、橙色蔬菜,豆类,根茎类蔬菜及其他种类蔬菜。我们一直倡导国人每天人均应摄入一斤蔬菜,其中一半是深色蔬菜如菠菜、小白菜、油菜等绿叶菜;红色的西红柿、紫色的橄榄、黄绿色的彩椒等。国人蔬菜摄入量多于美国,但有调查发现,2010年~2012年,我国居民新鲜蔬菜摄入量从2002年的每日276.2克下降到了每日269.4克。因此,要多摄入不同种类新鲜蔬菜,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3、摄入无脂或低脂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等。
美国如此推荐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因喝奶导致饱和脂肪摄入超标,而中国面临更严峻的问题是奶制品摄入量不足,多数国人喝全脂奶问题不大,但高血脂、超重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群应选择低脂或无脂奶。
4、摄入谷物,其中至少一半是粗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国人的粗粮比例应占1/4~1/3左右。专家解释道,这是因为美国不像中国有玉米、小米、高粱米、荞麦莜麦和燕麦等种类丰富的粗粮。她建议超重肥胖的青少年粗粮的摄入比也应占谷物的一半,而胃肠道不太好的中老年人则建议在1/4左右,可用熬粥等好消化的做法。
5、摄入食用油。
包括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等。食用油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果食用量和使用方法都正确,则对健康有利。国人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天,吃太多导致脂肪超标,引发高血脂;还有炒菜时油温别太高,易滋生有害物。
6、摄入各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包括海鲜、瘦肉、家禽肉、蛋类、豆类、坚果种子和豆制品等。“豆类及豆制品、坚果摄入不足是国人最大的两个问题,”专家说,豆类饱和脂肪含量少,是优质蛋白来源,但中国人均每天豆类摄入量仅为15克,远低于推荐的30~50克。建议大家多吃黄豆、豆腐、腐竹等豆制品。坚果则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控制体重、预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好处,但建议每天吃够一小把就可以,否则超量也易导致脂肪超标。
每天吃多少水果最好
1每天150克水果助长寿
每天吃多少水果最好?这里有科学的数据可以做参考。英国牛津大学最新研究发现,吃新鲜水果有很多健康益处,只要每天坚持吃150克(三两),就可使心脏病和中风发病率降低40%,利于长寿。可是,每天能坚持吃水果的人太少了,这已成了全球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2吃水果太少是全球难题
可是,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人实在太少了。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270万人死于水果和蔬菜摄入太少引发的疾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美国只有少部分人常吃水果,个别人甚至从来不吃,而是通过吃维生素片来补充营养。日本水果价格较高,一个西瓜价格高达5000~6000日元(约人民币300元左右),因此日本百姓水果吃得不多,以喝果汁为主;只有农业发达的德国,水果种类丰富,人们吃水果的积极性较高。
3中国人“缺水果”严重
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我国,居民水果摄入不足的问题也很严峻。2010年,一项5000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调查前一天,34%的人没吃水果,即使吃了,84%摄入量低于最低推荐量。另一项针对北上广三地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接近1/3的孩子没有每天吃水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指出,相对蔬菜食用的普遍性,国人还没养成吃水果补充营养的意识和习惯。
4水果是真正的“保健品”
相比市面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来说,水果才是真正的保健品。医院营养科专家表示,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可刺激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还能预防糖尿病。吃水果还有诸多不广为人知的好处。
5水果防癌抗衰老、有益生育
养生网专家提示,多吃果蔬,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能明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低口腔癌、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香港中文大学研究表明,每天吃两个橙子就能减慢大脑衰老速度。印度全国医学会研究发现,西瓜、葡萄、番茄等水果中富含番茄红素,30名不育男性刻意补充后,精子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荔枝每天可以吃几个
建议吃5个左右。
一个荔枝在20克左右,5颗荔枝的重量大概在10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人均水果摄入量为:200-350克,食用荔枝后再吃些其他水果就可以满足身体对水果的营养需求,而且,荔枝性热,食用过多容易引起内热上火,综合来看,每天吃5颗荔枝是最为健康的剂量了。
吃虾后多久可以吃草莓 一天吃多少颗草莓合适
建议5颗即可。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人一天的水果摄入量大约为200-350克,按一颗草莓40-50克计算,一天吃5颗左右的草莓,再少量搭配其他的水果,差不多就能满足一天的水果摄入标准了,这样的进食数量是比较合适的。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好呢
一是要吃含糖量低的水果:要尽量选取含糖低,含纤维素,黄体素,番茄红素丰富的黄瓜,西红柿,柚子,山楂,草莓,猕猴桃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像梨,枇杷,菠萝,石榴,桃子,也可以吃一点.柑桔,海棠,香蕉,西瓜等含糖量较多,宜少吃或不吃.
二是要控制水果摄入量:切忌一次吃得太多;一定要控制水果摄入量,不能一吃就放开肚皮,毫无顾忌.在吃了一定量的水果后,就要相应地在食谱中减少同等热量的主食,以免总热量超标.
三是要注意吃水果时间:吃水果的最佳时间,一般认为是加餐时间,即上午9-10点,下午3-4点,晚上临睡前.糖尿病人不宜在饭后吃水果,以免血糖骤升.在这段时间吃水果,既可防止发生低血糖,又不至于血糖水平骤升.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吃甜的水果,只有病情稳定,血糖基本控制的患者才可以吃。一般说来,空腹血糖7.8mmolL以下140mg分升,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180mg分升以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7.5%以下,病情稳定,不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选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
吃对水果能长寿
吃水果太少是全球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270万人死于水果和蔬菜摄入太少引发的疾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鼓励人们多吃水果,美国曾大力推广“2010计划”,即到2010年75%的美国人每天能吃两份水果,但计划最终失败。数据显示,从1988年开始,美国人果蔬摄入量一路走低。
《生命时报》多位驻外记者街头采访发现,美国只有少部分人常吃水果,个别人甚至从来不吃,而是通过吃维生素片来补充营养;日本水果价格较高,一个西瓜价格高达5000~6000日元(约人民币300元左右),因此日本百姓水果吃得不多,以喝果汁为主;只有农业发达的德国,水果种类丰富,人们吃水果的积极性较高。
在我国,居民水果摄入不足的问题也很严峻。2010年,一项5000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调查前一天,34%的人没吃水果,即使吃了,84%摄入量低于最低推荐量。另一项针对北上广三地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接近1/3的孩子没有每天吃水果。
记者在北京多家水果店周边采访发现,多数人把水果当成“零食”或“甜品”,想吃的时候吃一点,不吃也无所谓。还有人觉得水果太贵,想吃但望而却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指出,相对蔬菜食用的普遍性,国人还没养成吃水果补充营养的意识和习惯。
水果是真正的“保健品”
“我们研究营养的人,每天都要吃水果,水果才是真正的‘保健品’。”北京宣武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李缨告诉记者,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可刺激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还能预防糖尿病。吃水果还有诸多不广为人知的好处。
预防癌症。李缨指出,多吃果蔬,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能明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低口腔癌、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
减缓大脑衰老。香港中文大学研究表明,每天吃两个橙子就能减慢大脑衰老速度。
提高生育能力。印度全国医学会研究发现,西瓜、葡萄、番茄等水果中富含番茄红素,30名不育男性刻意补充后,精子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带来好心情。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研究表明,水果富含维生素C,利于神经递质多巴胺生成,有助于提升情绪,防止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