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毒隐翅虫皮炎的临床特点

毒隐翅虫皮炎的临床特点

1.毒隐翅虫皮炎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最多,特别是阴雨前后的闷热天气发病率更高。

2. 皮损多于早上起床后发现,皮损以面、颈、胸背及四肢暴露部位为主,表现为线状、斑片状或点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分布密集排列的污黄色、白色的水疱或脓疱,线状皮损犹如竹签或指甲刮伤一样,形态多异而不规则。斑片状皮损与皮肤烧伤相似,皮损的长短,大小,多少不一,一般长的约2~5cm,最长者可达10cm 以上。

3.患处皮损灼热刺痛,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恶寒发烧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一周左右,皮损干燥,结痂,脱落而愈。局部可暂时遗留色素沉着斑。

虫咬皮炎如何鉴别诊断

一、蠓虫皮炎叮咬后局部出现瘀点和黄豆大小的风团,奇痒,个别发生水疱,甚至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二、螨虫皮炎粟米大小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胀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

三、隐翅虫皮炎皮损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四、桑毛虫皮炎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剧痒。

五、松毛虫皮炎皮损为斑疹、风团,间有丘疹、水疱、脓疱、皮下结节等,不少患者有关节红肿疼痛。但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秋季如何防治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防治方法

1、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

2、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等。

3、有全身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4、打扫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同时要关好纱窗

5、夜晚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以免压死

6、若发现虫子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打死,可用口吹去或用手指将小虫拨落后踩死。

7、小虫爬过的皮肤,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或涂搽10%~20%氨水或炉甘石洗剂。

8、若红肿明显或糜烂时,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明矾液湿敷,也可用冷菊花桉叶煎剂湿敷,待渗液减少后涂氧化锌油。

隐翅虫皮炎的偏方

隐翅虫皮炎的偏方一

急性期用药应力求简单,避免刺激。渗液较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1∶20醋酸铝溶液、1%绿茶水或2%马齿苋煎剂等湿敷。有感染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 0.1%利凡诺液湿敷。无糜烂渗液者可搽洗剂或乳剂。

隐翅虫皮炎的偏方二

亚急性期可用氧化锌油、氧化锌糊剂或糖皮质激素类乳剂。

隐翅虫皮炎的偏方三

慢性期可根据苔藓化程度选用不同浓度的焦油类(如松馏油、糠馏油、煤焦油等)软膏、乳剂外用,或用蛇床子、地肤子、苦参、丹参等中草药煎剂熏洗,然后以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外涂或包扎。局限性慢性期病损尚可用糖皮质激素病损内注射;顽固不愈者可用同位素90Sr照射。

隐翅虫皮炎的偏方四

民间用鲜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每日1~2次,亦有人用季德胜蛇药以水化成糊状涂于患处。

隐翅虫皮炎的偏方五

三黄洗剂、颠倒散洗剂(大黄、硫黄、石灰水)、鲜马齿苋捣汁,明矾溶液、薄荷炉甘石洗剂(薄荷、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等,外搽。

隐翅虫皮炎的偏方六

季德胜蛇药、南通蛇药片等,凉开水调成糊状,外搽。

上面文中介绍的几种治疗隐翅虫皮炎的偏方,在经过很多次的试验过后,证实对于治疗隐翅虫皮炎确实有着一定的效果,但是大家要明确一点,就是这些偏方并不是对于每个人都是有着治疗效果的,这往往还得开患者本身的体质,所以希望患者在使用偏方治疗隐翅虫皮炎的同时,不要放弃使用常规治疗。

如何预防毒隐翅虫的伤害

曾晓芃说,与蚊子咬的包相比,毒隐翅虫咬的包可以说是“又辣又疼”。如果不小心接触到它的体液,可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物质中和,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如果严重的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避免造成更严重的皮肤感染。

如何预防毒隐翅虫的伤害,专家提醒说:夏季睡觉关好门窗。假如有纱窗的要尽量关严,纱窗眼粗隐翅虫可以从纱窗缝隙中进入屋内,因此必须关窗。

务必关灯睡觉。由于隐翅虫具有很强的向光性,因此入室之后尽量少开灯,或者在灯下放一盆盐水,利用隐翅虫的趋光性捕杀之。另外,关灯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

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家中可备溴氢菊酯或奋斗呐类杀虫剂对室内和四周环境进行喷洒杀虫。离家时,可在屋内喷洒杀虫剂以杀死进屋的隐翅虫。

随身携带风油精。隐翅虫在遇到风油精时会立即毙命,甚至是500ml水内加入2—3滴风油精,隐翅虫也会在一分半钟内毙命。

保持室外整洁。要及时清除房屋四面的朽木、废料、杂草,让隐翅虫无孳生场所和栖息地。

“如果市民到郊区游玩,要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还可以喷洒一些驱蚊剂,以起到预防毒隐翅虫叮咬的作用。”曾晓芃强调说。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隐翅虫的活跃期,入伏后天气将越来越潮闷,仿佛置身于大蒸笼,这也是夏季最难熬的一个时期,也是毒隐翅虫伤人高发期。近段时间雷雨天气较多,雨后积水容易孳生蚊虫,专家提醒有小孩的家庭,更应注意防蚊虫。除了选用防蚊虫叮咬的产品,如花露水、蚊帐等,还要注意不要在草地里久待,尤其雨后不要坐在草坪里

夏季怎么预防隐翅虫皮炎

专家解析:隐翅虫是一种蚊形的小飞虫,头黑色,胸部橘黄色,一到下雨时,虫子都喜欢往屋内跑,到了夜晚,趋光性也使得它们爱在室内聚集。这种虫子体液为酸性,被打死后会在人体局部皮肤出现“弱酸”灼伤症状,出现红肿、皮疹、瘙痒、坏死等毒性反应。被体液沾染的手再去揉擦眼睛,还会导致眼睑红肿。

隐翅虫所致的皮炎特别容易在家庭、集体宿舍等小范围内传播。夏季,天气闷热,下雨来临之际,总会有好多隐翅虫出现。夏季应做好防虫驱虫,家里装好纱门纱窗,保持室内干燥,经常清理水渍。

温馨提示:若发现皮肤上落有隐翅虫,不要用手直接拍击,应将虫体拨落在地用脚踏死。若不小心接触虫体,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清洗皮肤,出现皮炎症状应清洗皮肤后立即到医院就诊。

皮肤病口服消炎药的效果好吗

①皮炎湿疹类;如放射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沙土皮炎;湿疹、疱疹样皮炎、口周皮炎、淤积性皮炎、稻田皮炎、药物性皮炎、化妆品皮炎

②病毒感染类:各种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汗疱疹、麻疹、传染性红斑、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Kaposi水痘样疹、风疹、幼儿急疹、、;

③色素变化及斑痣类:

色素减少性皮肤病,如花斑癣(汗斑)、白色糠疹、白癜风、白化病、斑驳病等;

雀斑、紫癜、黑子、蜘蛛痣、黄褐斑、多形红斑(猫眼疮)、热激红斑、色素痣、太田痣、老年斑、晕痣、粘膜白斑、;

④真菌感染类:癣、灰指甲(甲癣)、手癣(鹅掌风)、猫癣、足癣、桃花癣、曲霉病、着色芽生菌病、隐球菌病、癣菌疹、头癣、体癣(股癣)、脚癣、叠瓦癣、念珠菌病

⑤皮肤肿瘤类:皮肤血管瘤、鳞状细胞癌、常见皮肤良性肿瘤、老年疣、神经纤维瘤、表皮痣、皮肤鳞状上皮癌、皮角、毛发上皮瘤、皮脂腺腺瘤、黑头刺痣、汗管瘤、皮肤纤维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皮肤转移性肿瘤、葡萄酒样痣、淋巴管瘤、皮肤骨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雀斑样痣、蕈样霉菌病、皮肤癌、黑色素瘤、皮脂囊肿(粉瘤)、恶组、蕈样肉芽肿、湿疹样癌;

⑥寄生虫、昆虫、动物性皮肤病:皮肤黑热病、皮肤阿米巴病、皮肤包虫病、血吸虫病、皮肤肺吸虫病、钩虫皮炎、蜈蚣咬伤、蜘蛛螫伤、虱病、毒鱼刺伤、毒蛇咬伤、跳蚤叮咬、蜱螫伤、匐行疹、皮肤丝虫病、蜂螫伤、蝎螫伤、桑毛虫皮炎、隐翅虫皮炎、海蜇皮炎、蚊虫叮咬。

皮炎的概述

皮炎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皮肤出现脱皮、剥落、变厚、变色,及碰触时会发痒等现象。包括常见的夏季皮炎、隐翅虫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皮炎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皮炎是泛指,泛指皮肤的炎症,可以由多种疾病导致皮炎。比如常见的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每种皮炎的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应加以区分,对因治疗,方有可能最好的治疗皮炎。

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代替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它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毒隐翅虫皮炎怎么治

隐翅虫性皮炎是由于人体皮肤接触到隐翅虫毒液之后,皮肤会出现点状、片状、条状的红斑,紧接着会有较为密集的皮炎、水疱、脓疱出现。既然出现较多症状,要及时的加以治疗,在用药的过程中,不可盲目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隐翅虫性皮炎的治疗措施:

1、尽量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食物、药物、接触物等因素。

2、发生隐翅虫性皮炎症状之后要立即用碱性肥皂水清洗,或涂抹氨水等药物。这些药物会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3、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口服抗组脓药,建议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到医院查明病因,尽早接受治疗,服用抗组脓药,只能解决暂时问题。上面讲述的就是隐翅虫皮炎的基本治疗方法,患隐翅虫性皮炎的患者可以采用,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千万不要耽误病情。

遇到毒虫应该怎么办

钱女士说,3天前她早上起床后觉得脸有些痒,一照镜子看到自己脸上长了不少小红斑,“看起来像是被蚊子咬了一样,但是用手抓又很痛。”钱女士本想着用点止痒药膏搽搽就好了,可情况却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后来红斑有些扩大,还开始溃烂,我这才赶紧到医院去看看。”钱女士说,到医院皮肤科后发现,候诊室有四五个和她相同症状的病人。最后,经过医院检查他们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被毒隐翅虫咬伤了。

钱女士回想起来,4天前的晚上她吃完晚饭后到小区树林里散步,还在草坪里歇过脚。“刚好医生也说毒隐翅虫一般在草丛中,我肯定就是那时候被咬伤的。”

不要乱坐草坪

重庆市疾控中心专家还提醒市民,到郊外时不可乱坐草坪,因为除了毒隐翅虫外,还会有毒毛虫的侵扰。

据介绍,毒隐翅虫主要生活在田野中近水边的草丛,遇高温时晚上也会飞入室内。毒隐翅虫最大的危害就是引起大面积的皮炎或皮疹。被咬伤的人身体局部或全身都出现大面积皮肤红肿甚至溃烂化脓,又痒又痛。如果发现有毒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千万不要用手拍打、揉搓,应该轻轻吹掉或用其它东西把虫子拨掉。

而和毒隐翅虫一样,毒毛虫也会引起皮炎或皮疹。毒毛虫主要生长在桑树、松树、茶树等林木上。它脱下的皮上的毒针随风飘散附着在人体或衣服上能引起皮炎、荨麻疹。如果假期要到树林玩耍,市民应该穿长袖衣裤,并扎紧裤腿和袖口,戴上帽子,颈部围好毛巾。

遇到隐翅虫不要用手直接拍

“你不伤它,它也不会伤你。”据有关专家介绍,隐翅虫只有少数种类有“毒”,即毒隐翅虫亚科和少部分种类。但毒隐翅虫并不会“蜇人”,它们造成人体皮肤过敏、中毒反应的原因是隐翅虫体内有“隐翅虫素”,其为强酸性,存在于隐翅虫的体内,属于它们的防御机制。只有其身体被破坏时,这种毒素才会溢出。

“遇到隐翅虫不要用手直接拍。”曾晓芃解释说,虽然隐翅虫的体外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是体内有毒液,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来。一旦毒素进入体内,会使得皮肤产生过敏反应,出现条状或者斑状的红肿,一般来说,一周左右这种症状就会消失,不会留下后遗症。因此,微博中所说的“万一身上有这虫,用嘴巴轻轻吹走就好,绝对不要用手打。”还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莫建初则表示,如果把隐翅虫成体弄破,使其毒液触及人体皮肤,的确会引起人体表皮红肿。严重时,当表皮破损,可能发生溃烂。“但要说隐翅虫危及生命,这是不正确的。只有过敏体质人群当中的极少数人,可能在遭遇该虫之后,因严重过敏而有生命危险。普遍而言,这种虫子不会引发死亡。”

隐翅虫皮炎的症状体征

皮损为红斑、脓疱,呈条状、点状及片状,以条状(一条或多条)或不规则排列小脓疱,极似皮肤被竹签刺伤后继发感染所致的形态。点状者约如绿豆或稍大的鲜红色丘疹及斑块,表面亦可有小脓疱,孤立散在或数个排列呈条状或簇集成群。多侵及颜面部,次为颈部,上、下肢及躯干,阴部皮肤亦常被累及,片状损害以阴囊多见,边缘境界不清。

少数皮损范围广,炎症较著患者,常伴头痛、头昏及发烧等全身症状,浅表淋巴结可肿大。患者常自觉有剧烈灼痛及灼痒感。一般1~2周内痊愈,愈后遗色素沉着或减退斑。

毒隐翅虫皮炎的预防

1.发动群众清除房屋四周的杂草、朽木、垃圾,捣毁毒隐翅虫的栖息地和孳生场所。不要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使侵入室内的毒隐翅虫无隐藏之处。

2.夏季安装纱门、纱窗,阻止毒隐翅虫飞入室内,减少人体接触该虫的机会。

3.盛夏时节,不要开窗开灯睡觉,使用蚊帐或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可有效防止毒隐翅虫趁人入睡后伤及人体,引起皮炎。

4.用溴氢菊酯或奋斗呐等杀虫剂对室内和周围环境进行喷洒,能有效杀灭室内外毒隐翅虫。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定期喷洒“敌敌畏”或“灭害灵”。

5.发现有毒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它东西把虫子拨掉。若手已接触虫的碎片,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6.加强毒隐翅虫皮炎相关知识的宣传,告之群众尽量不要在灯光下纳凉玩耍,不得已时请穿遮蔽性衣物或使用驱虫液。

小小蚊虫可引发急性皮炎

隐翅虫形如蚂蚁,不过长有翅膀。常见於腐烂动植物周围,以食腐为生。多数细长,体小,一般不到3毫米(或1/8吋),最大不超过2.5厘米(1吋)。鞘翅短而厚,后翅发达,飞时能迅速从鞘翅下展开,飞行后靠腹部和足的帮助叠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

受惊时,举起腹端,向敌害射出难闻的雾液。幼虫无翅,形似成虫。有些大型种类有美丽的黑色和黄色,像胡蜂;有的外形和行为均像兵蚁。

隐翅虫当其在皮肤上停留时不会引起皮炎,只有当其被打死或压死时,其体内含有的一种强酸性毒液在接触皮肤数小时后才会引起皮炎反应。皮炎反应的轻重与接触毒液的量有关。

轻者有灼痛和瘙痒;严重者局部剧痛,并伴有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市民不小心患了隐翅虫皮炎,需要立即用肥皂水、4%苏打溶液或者10%氨水清洗接触部位,以中和毒素,减轻炎症反应。症状严重者应立即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隐翅虫多栖于草木多的地方,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比较多见。若发现虫子落在人体皮肤上,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捏死或拍击,应先将虫子吹掉或拨落,再用脚踩死。然后,用清水或者肥皂水清洗皮肤。

相关推荐

皮炎不治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过敏性皮炎的危害 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主要有二类: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化妆品皮炎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少许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肿胀,重者局部皮肤水肿,有弥漫性红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渗液糜烂。接触性皮炎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 神经性皮炎的危害 患有神经性皮炎的人脾气多急躁,因而可以看成是皮肤的神经衰弱。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也可发于上眼睑部或肘后等处。由于瘙痒,病人反复搔抓后使局部出现苔藓化肥厚改变,

什么是隐翅虫皮炎有何症状表现

一、临床表现 多见于夏季,多数为夜间灯光下工作者。皮损好发于脸、颈及四肢等暴露部位。皮损初起时为丘疹,红斑,常很快形成条状或斑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丘疹、疱疹或脓疱疹,排列成条状,单一或多条,长短及方向不一,一般长约3~10cm,状如鞭子抽打样。在条状皮损附近也可出现丘疹及疱疹。局部有搔痒、灼热感及疼痛。附近淋巴结可肿大。约1周左右戏肿渐消退、脱屑,留下色素沉着。 二、治疗 最初应立即用肥皂水或10%氨水清洗。红肿处可外涂炉甘石洗剂。内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有继发感染则选用抗生素。

特应性皮炎都有哪些临床特点

1.特应性皮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常初发于2-6月婴儿,婴儿期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面部、顶部、躯干及四肢伸侧,慢性儿童期和成人期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并好发于肘窝和腘窝。儿童成熟后异位性皮炎严重程度常降低,但当再暴露于外源性刺激物时其皮肤表现为易瘙痒和炎症。 2.急性期皮损以在红斑基础上的剧痒性丘疹和水疱为特征,并经常伴有广泛抓痕和严重渗出及糜烂;亚急性期皮损以红斑、抓痕和鳞屑为特征; 3.慢性期皮损以皮肤增厚性斑块、苔藓样变和纤维化丘疹为特征。在慢性期异位性皮炎病人中这三种皮肤反应形式可同时

阴道炎的症状有哪些 阴道炎的症状

阴道炎临床上以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以及外阴瘙痒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性交痛也常见,感染累及尿道时,可有尿痛、尿急等症状。常见的阴道炎有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各类型阴道炎症状又有所不同。

皮肤病症状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瘙痒症:常见的是老年性冬季瘙痒症,主要以身上瘙痒为主要症状表现,原因为老年因性腺和内分泌功能减退,皮脂腺和汗腺萎缩,使皮肤过于干燥,皱缩的皮肤内分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老化蜕变,向中枢发出异样的刺激信号,引起皮肤瘙痒,以严冬为甚。 二、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此种皮肤病症状以皮疹多样性为主,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三、皮炎:皮肤出现脱皮、剥落、变厚、变色,及碰触时会发痒等现象。包括常见的夏季皮炎、隐翅虫皮炎

怎么消灭家里的隐翅虫 隐翅虫能不能打死

如遇到隐翅虫不要用手直接拍,淡定吹走即可。 隐翅虫的毒害并非虫体螫咬人体所致,而是由虫体内所含的刺激性毒素隐翅虫素造成的,如果你不伤它,它也不会伤你,但若是你用手直接拍,虽然隐翅虫的体外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是当虫体被打死或捻碎时,则会造成毒液大量溅出,毒素进入体内,会使得皮肤产生过敏反应,出现条状或者斑状的红肿。 如果不小心接触到它的体液,可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物质中和,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如果严重的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避免造成更严重的皮肤感染。

老年人需注意夏季皮肤病

1、夏季皮炎:俗称“热痱”或“热毒”,多发于体质虚弱容易出汗的老人。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为了散热而大量出汗,尿量相对减少,血液里的某些代谢产物就要从汗液中排出。这些物质刺激毛囊汗腺,引起皮肤发痒并出现红色丘疹。 防治:容易患此病的老人,夏季应穿吸汗性能好的衬衣或汗衫,住处应通风,勤洗澡,多喝水增加尿量,尽量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瘙痒严重时可以服赛庚啶、扑尔敏或藿香正气水,还可用冰片炉甘石洗剂外涂。 2、擦烂红斑:又叫褶烂,多发于比较肥胖的老人。常在腋窝、大腿根部、会阴、肛门周围、颈部及老年妇女的乳房下方等

常见几种敏性皮肤病症状

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 临床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有尊麻疹、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疹、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丘疹性尊麻疹等。现将上述几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分述如下: 1 荨麻疹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痉痒性风团。尊麻疹的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的过敏原。 从发病机制来看,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极少数为II型、III型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机制。 荨麻疹是临床

入夏谨防毒虫蛰伤宝宝

入夏,谨防毒虫蛰伤宝宝 毒虫1号:刺毛虫 俗称“八角毛”或“洋辣子”,生活在各种树木、草地上。刺毛虫爬到宝宝皮肤上,其毒汁进入皮肤,会引起皮肤损害。 伤处表现 受害部位皮肤发出大量黄豆大红色疹子,疹子中间有针头大水疱,患处皮肤有瘙痒、刺痛、灼热感,这就是“刺毛虫皮炎”。 急救措施 妈妈迅速用橡皮膏粘去患处的毒毛,然后涂搽炉甘石洗剂。 毒虫2号:隐翅虫 亦称翘屁股,常出没于山林中、居家环境、矮树林;夏天的傍晚,尤其是灯光下最多。 伤处表现 皮肤被隐翅虫爬过处奇痒难忍,其毒液还会使皮肤起泡、溃烂、流水。 急救

老人夏季应该预防这些皮肤病

1.夏季皮炎: 俗称“热痱”或“热毒”,多发于体质虚弱容易出汗的老人。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为了散热而大量出汗,尿量相对减少,血液里的某些代谢产物就要从汗液中排出。这些物质刺激毛囊汗腺,引起皮肤发痒并出现红色丘疹。 防治:容易患此病的老人,夏季应穿吸汗性能好的衬衣或汗衫,住处应通风,勤洗澡,多喝水增加尿量,尽量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瘙痒严重时可以服赛庚啶、扑尔敏或藿香正气水,还可用冰片炉甘石洗剂外涂。 2.擦烂红斑: 又叫褶烂,多发于比较肥胖的老人。常在腋窝、大腿根部、会阴、肛门周围、颈部及老年妇女的乳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