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的中草药有哪些
活血化瘀的中草药有哪些
1、活血化瘀的中草药有丹参
性味:苦、微温。
功效:活血化瘀、排脓、宁心安神。常用语心脏病。胸闷心悸、失眠多梦、淤血疼痛、黄褐斑等。外用治粉刺痤疮、黑斑等。
美容应用:丹参有活血化瘀、消炎排脓的作用,外用敷脸可改善黑斑及皮肤色泽暗沉,对青春痘、瘢痕也有作用。
注意:用丹参敷脸时,一般都与其他中药粉混合使用。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2、活血化瘀的中草药有桃仁
性味:苦、甘、平。
功效:活血化瘀、润肠通便。常用于月经不畅、痛经、各种淤血肿块、铁打损伤、面部黑斑等。
美容应用:桃仁可活血化瘀、润肤去皱、收敛毛孔,可用于皮肤干裂、皱纹、黄褐斑、皮肤瘙痒、酒渣鼻等。
注意:桃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马齿苋是热性还是凉性 生马齿苋能泡水喝吗
马齿苋是可以泡水喝的,尤其是在夏季,采摘马齿苋晒干,泡水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祛湿止带功效。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小便黄、口干舌燥、嘴巴发苦、带下黄色并且发出臭味同时黏稠、舌苔发黄舌头红色,也可以用马齿苋泡水喝。此外马齿苋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马齿苋具有很好的药理的作用,还可以有活血的效果,对于提高免疫力有好处,还可以有消炎止痛的效果。
长期用艾叶洗澡好不好
并不好。
艾叶洗澡虽然能对自身健康有一定的好处,比如:活血化瘀、驱寒、温经等等,但是艾叶洗澡并不建议长期用,因为艾叶是一种温性的中草药,长时间使用的话,会增加体内燥热之气,进而引起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上火情况,其次,艾叶作为一种中草药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带来反效果,但若是用来治疗宫寒等疾病,需要长期使用的话,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
肝癌患者的中医药饮食
1、清热解毒类,这类的中草药有山豆根、马兜铃、马齿苋、龙葵、石上柏、丹皮、枇杷叶、菊花、苦参、黄连、夏枯草、用于治疗肝癌的中草药土茯苓、牛黄、麝香、鱼腥草、七叶一枝花、穿心莲等等。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抗癌抑菌作用,同时也有抗感染和抗病毒作用,是治疗癌症离不开的中草药。
2、疏肝理气类,这类的中草药有柴胡、厚朴、金铃子、乌药、槟榔、平地木等。这些药物能疏通肝气,具有散结之效,故有助于肝癌的冶疗。
3、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类,这类的中草药有赤芍、郁金、当归尾、地榆、全蝎、三棱、莪术、鳖甲、地鳖虫、用于治疗肝癌的中草药王不留行,田七等。这些药物适当配方有抗癌,抗感染的功效,同时可改善血液循环。
4、扶正祛邪类,这类的中草药有人参、茯苓、苡仁、甘草、扁豆、天冬、麦冬、桑寄生、龙眼肉、山萸肉、生地、熟地、旱莲草、刺五加、五味子、菟丝子等。这些药物,可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免疫机制,增加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都有不错的效果。
老年人活血的中草药
1、老年人活血的中草药有赤芍
赤芍辛,苦,微寒。归肝,心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各种肿瘤用量10~15g。本品含芍药甙,并含少量的芍药内脂甙及氧化芍药甙等多种甙类,牡丹酚,苯甲酸,鞣质,树脂,挥发油,B-谷甾醇,胡罗卜甾醇等化学成分。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以及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解痉,镇静,抗惊厥,抗溃疡等多种药理功效。
2、老年人活血的中草药有石竹根
石竹科植物石竹的根。石竹花,石竹瞿表。绣竹、鹅毛石竹。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丛生,有节,上部分枝。叶对生,基部连合,抱茎。叶片条状披针形,花淡紫色聚伞花序,花瓣先端浅裂呈锯齿形,萼片较短,苞片较长,蒴果包于萼筒内。花期4~6月,果期6~8月。
采集:栽种,秋季采挖其根。
性能:性味苦寒。能破血通经,抗癌。根含石竹皂甙元,黄酮,有抗癌作用。
3、老年人活血的中草药有穿心莲
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宜于降火去燥。可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中药治肝癌
对肝癌有一定疗效作用的中草药有:
(1)清热解毒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蛇舌草)、苦参(苦参片、野槐)、龙葵(老鸭眼睛草)、牛草(犀黄、西黄)、菝葜(金刚藤、铁刺铃)、大蓟、草河车(红蚤休、拳参)、蛇莓(蛇果草)、紫草(紫草根)、墓头回(脚汗草)、漏芦(狼头花)。
(2)活血化瘀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八角莲(鬼臼、独叶一枝花)、水蛭(蚂蝗)、水红花子(荭草、家辣蓼、酒药草)、石见穿(紫参)、地鳖虫(廑虫)、王不留行(留行子)。
(3)除痰散结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夏枯草(灯笼头)、牡蛎、海藻(海萝)、穿山甲(山甲片)。
(4)利水渗湿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石打穿(黄毛耳草)、半边莲(半边花)、扛板归(河白草)、泽漆(猫儿眼睛草)。
(5)扶正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龟版(乌龟壳)、核桃树皮(胡桃枝)、棉花根(密根、土黄芪)、黄芪、人参。
(6)消肿止痛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蟾蜍(癞蛤蟆)、铁树叶(苏铁、凤尾蕉)。(7)其它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乌头、六方藤(昆明山海棠)、竹菌、巴豆、两面针(两背针、山椒)、甜瓜蒂。
中医怎么治动脉硬化
1、扶正补虚法。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是本虚标实之证,所以补其不足十分重要。扶正补虚法针对脏腑亏虚之证,而多采用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气等作用的方药。有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扶正补虚类中药有:淫羊藿、当归、何首乌、黄芪、党参、白术、桑寄生、牛膝、杜仲、沙棘、刺梨、绞股蓝、灵芝、蜂胶等。
2、活血化瘀法。中医将血液的高凝状态、脂斑形成。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活血化瘀药很多,丹参、川芎、西红花、蒲黄、牡丹皮、桃仁、姜黄。一些有破血作用的虫类药如水蛭、蜈蚣等也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还有鸡血藤、大黄、虎杖、姜黄、地龙、桃仁、红花、三七、水蛭、丹参、郁金等。
3、祛痰降脂法。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采用化痰降脂、利水渗湿等方法治疗。常用药物如昆布,性味咸,寒,归肝、胃、肾经。功能软坚散结,消痰,利水。实验结果显示,昆布醇提取物能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这些作用有利于拮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
活血化瘀抗癌中草药有哪些
1、石见穿:苦,辛,平。入肝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肠癌及其它常见肿瘤。用量15~30g。
2、庶虫:别名土鳖虫:辛,咸,寒。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对体外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子宫颈癌骨肉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用量3~9g。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尚含多种微量元素,甾醇和直链脂肪族化合物。
3、赤芍:辛,苦,微寒。归肝,心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各种肿瘤用量10~15g。本品含芍药甙,并含少量的芍药内脂甙及氧化芍药甙等多种甙类,牡丹酚,苯甲酸,鞣质,树脂,挥发油,B-谷甾醇,胡罗卜甾醇等化学成分。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以及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解痉,镇静,抗惊厥,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
4、麝香:辛,温。归心,肝经。开窍醒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麝香酊稀释液,体外实验有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霍乱弧菌的作用。此外本品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慢性溃疡愈合,对人体食道鳞癌,胃腺癌,结肠癌,膀胱癌等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浓度大时作用更强。各种肿瘤用量0.06~0.3g。
5、丹参:辛,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凉血调经,养血安神。对EC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及肠癌等。用量15~30g。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整心律,并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有抗凝,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血脂,抑制家兔实验性冠脉大分支粥样斑块的形成,可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对多种细菌及结核菌有抑制作用,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此外还有增强免疫,降低血糖及抗肿瘤作用。
6、莪术:辛,苦,温。入肝,脾二经。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对S180,L615肝癌实体型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子宫颈癌,肝癌,胃癌,肠癌及甲状腺癌等。用量10-15g。姜科植物蓬莪术的根茎。[别名] 黑心姜、山姜黄、绿姜、文术。[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肉质,圆柱形,内部黄色。根细长,末端膨大成块状。叶基生,椭圆形,叶面中部有青紫斑。花黄色,穗状花序从茎中抽出,先叶而生,苞片顶端红色。果无毛。花期春季。
7、水蛭;辛,咸,平。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卵巢癌、肝癌、胃癌、宫颈癌等各种肿瘤用量0.6~1.5g吞服。水蛭水煎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减少纤维蛋白含量,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水蛭水煎剂对肾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对升高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水蛭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水蛭的高抗凝作用,有利于抗癌药及免疫活性细胞进入癌组织杀伤癌细胞。
8、王不留行:辛,苦,平。归肝,胃,膀胱经。活血通经,下乳,利尿通淋。对艾氏腹水瘤,人体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乳腺癌、肝癌、肺癌泌尿系肿瘤等用量15~20g。
9、铁树叶:甘,微温。入胃经。活血消肿,化痰利湿。药物敏感试验,胃癌细胞敏感。适应症肺癌,胃癌,肝癌,子宫颈癌,及鼻咽癌等。用量15-30g。
10、石竹根:石竹科植物石竹的根。[别名] 石竹花,石竹瞿表。、绣竹、鹅毛石竹。[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丛生,有节,上部分枝。叶对生,基部连合,抱茎。叶片条状披针形,花淡紫色聚伞花序,花瓣先端浅裂呈锯齿形,萼片较短,苞片较长,蒴果包于萼筒内。花期4~6月,果期6~8月。[采集] 栽种,秋季采挖其根。 [性能] 性味苦寒。能破血通经,抗癌。根含石竹皂甙元,黄酮,有抗癌作用。
11、蟛蜞菊:菊科植物蟛蜞菊的全草。
12、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活血散瘀。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野山楂等同属山楂的果实。 [性味]味酸甘,性微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