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3大误区练瑜伽瘦身才有效
避开3大误区练瑜伽瘦身才有效
误区一:跳健身操当热身
某些瑜伽教练将跳健身操的方式作为做瑜伽前的热身运动,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跳健身操后身体处于亢奋状态,无法进入瑜伽要求的冥想状态。此外,跳操后肌体的兴奋容易导致瑜伽动作过于迅猛,从而造成各种拉伤。
误区二:自己在家练动作
有许多瑜伽爱好者因为没有时间去训练场或其他原因,喜欢自己在家里按照光盘或者书等教程练习动作。专家对此指出,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更是有害。因为瑜伽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知道自己的极限时,很可能就会陷入盲目的练习而增加受伤的几率。
误区三:只要出汗就好
一节瑜伽课后,应该有身心合一的良好感觉,如果只是身体的某一部分感觉好,出了一身大汗或者觉得头痛酸胀和过度兴奋,都是一种身体受伤的信号。应在每节课程结束以后给自己列一个问卷,问问自己身体的感受,看是否超过极限,以此来制定练习计划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练习瑜伽的误区
误区一
动作难度越高越好
在不少人心目中,瑜伽练习动作越难越好。向高难度挑战,是很多人练习瑜伽的最终目标。
【专家剖析】
练瑜伽的目的不是挑战自我
很多人练习瑜伽的目的都不明确。练习瑜伽有很多体位法,其中一些对于很多人就难以做到。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基础不同,如果没有锻炼的过程,一下子想要做到很难。而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般来说,高难度的体位对身体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伸展,或者支撑,对于一些肌肉力量、柔韧性都不够的人来说,容易导致肌腱受伤,还会使关节变得不稳定。
一般来讲,练习瑜伽应该以“身体承受得了”为标准,如果练习过程中身体感到疼痛要马上复位、休息。
误区二
练习瑜伽可以减肥
“最近太胖了,去练瑜伽减肥。”这是很多瑜伽练习者的内心独白。而一些不正规的瑜伽馆,甚至打着专业减肥的旗号招揽爱美人群。
【专家剖析】
太瘦弱的人练不好瑜伽
瑜伽本身就是一项需要肌肉力量来进行的运动,对于瘦弱的女性来说,单薄的肌肉很容易拉伤。医生反而建议一些过于瘦弱的女性最好是通过一些基本的力量训练后,再去练瑜伽。
减肥主要需要依靠消耗热量来实现,减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需要科学控制饮食和有效运动。因此,除非是一些热力瑜伽等特殊瑜伽练习,否则想通过练习瑜伽在短期内达到瘦身的目的很难。很多人练瑜伽之后,体重并没有过多减轻,但是身体的体成分结构却比以前更好,这才是瑜伽减肥的最终目标。
练瑜伽减肥吗
关于瑜伽能够减肥的问题,可以总结为瑜伽能减肥,但是效果不太明显,需要长期的坚持,才会有减肥的效果出现。
瑜伽要从基本练习开始,如果是小孩子练瑜伽就比较容易一些,练瑜伽最关键的就是练习身体的柔韧度。如果想练习瘦身瑜伽,想做瘦身瑜伽的话,就赶紧开始吧,不要有所顾忌。
瘦身瑜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清理身体的代谢废物,到达脂肪消耗的作用,但是还是需要注意的就是,单一的瘦身瑜伽起到的作用不会太大,而且太单一,很难使我们看到瘦身瑜伽的效果,我们在练习瘦身瑜伽该怎么做的时候还可以配合一些瘦身方面的特效药物,这样瘦身瑜伽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一些。
不过,专家认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瑜伽减肥的锻炼效果。与动作激烈的有氧运动相比,练瑜伽减肥的速度确实会慢一些,因为它在燃烧热量方面要相对少一些,但是,减肥速度慢并不等于无效。而且,缓慢减肥的好处在于,即使突然中断练习,反弹的速度也同样缓慢,这是有氧运动减肥所无法达到的。据反馈调查表明,通过练习瑜伽而达到瘦身的人占练瑜伽总人数的60%。
有氧健身运动的强度高,能够加强肌肉的锻炼,减肥自然很迅速,但并不适合年龄较大的人。而瑜伽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除了减肥,还能从精神上改变对人生的态度,进而增强生命的活力。
学瑜伽的认识误区
误区1:只有女性才适合练习瑜伽
瑜伽是一种能让身心合一的运动,不管男生和女性都可以练习。盲目认为只有女性才能练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应当纠正。需知道,国外30%的瑜伽练习者都是男性,而且很多瑜伽大师都是男性,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性别问题畏惧练习瑜伽。
误区2:瑜伽动作难度越大越有益
很多瑜伽动作都不难,但当练习到一定程度,想要提升,就要练习更高难度的动作,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瑜伽动作难度越大越有益。如果身体不适应,盲目练习高难度动作,只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误区3:瑜伽仅仅是身体运动
瑜伽不仅仅是一种健身的运动,还是修心的运动,练习时,不要只追求健身效果,而忽视其真正魅力。在练习过程中,最好保持静心的状态,让身心安宁,并配合呼吸,发挥身体的潜力,进而完成动作。
练瑜伽的注意事项
误区一:只有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
很多人都觉得,只有身体的柔韧性好的人才能练瑜伽,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瑜伽讲求适度即可,并不追求动作完成的幅度大小,只要练习者尽力而为便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二:瑜伽只适合于女性
瑜伽虽然在女性群体中受到了莫大的欢迎,但瑜伽并非女性的专利。其实男士更需要瑜伽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印度大师级的瑜伽人物几乎都是男性,在西方瑜伽的追随者中男士也并不比女士少。
误区三:体位法的练习最重要
在我们练习瑜伽的过程中,瑜伽的动作要领是必须要学习的。
许多人只在意自己的体位做得是否漂亮,不注重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及静心冥想,而瑜伽是身心灵的内外兼修,瑜伽的体位法只是瑜伽的一部分,冥想和呼吸是最重要的。心态平和健康了,身体才会更健康。
误区四:瑜伽就是拉伸、就是锻炼身体柔韧性
瑜伽是意念配合着呼吸来完成体位,是动静的结合。它不是简单的伸展。
瑜伽不像舞蹈、杂技那样要求身体柔韧,而是讲究能量平衡,用呼吸带动身体运动,呼吸越深身体越伸展。内在的呼吸帮你打开身体的柔韧性。这更多是感觉上的柔软,而非肢体上的柔软。
瑜伽入门的九个误区
误区一:只有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
因为练习瑜伽,身体才变得柔软,而非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这是多数人对瑜伽的误区。瑜伽讲求适度即可,并不追求动作完成的幅度大小,只要练习者尽力而为便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二:瑜伽就是拉伸
瑜伽是意念配合着呼吸来完成体位,是动静的结合。它不是简单的伸展。瑜伽不像舞蹈、杂技那样要求身体柔韧,而是讲究能量平衡,用呼吸带动身体运动,呼吸越深身体越伸展。内在的呼吸帮你打开身体的柔韧性。这更多是感觉上的柔软,而非肢体上的柔软。
误区三:瑜伽只适合于女性
瑜伽虽然在女性群体中受到了莫大的欢迎,但瑜伽并非女性的专利。其实男士更需要瑜伽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印度大师级的瑜伽人物几乎都是男性,在西方瑜伽的追随者中男士也并不比女士少。
误区四:自己在家练习省钱省时间
自己练习的时候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追求动作本身,从而忽略了冥想和呼吸。瑜伽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知道自己的极限时,会陷入盲目的练习而增加受伤的几率。
误区五:体位法的练习最重要
许多人只在意自己的体位做得是否漂亮,不注重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及静心冥想,而瑜伽是身心灵的内外兼修,瑜伽的体位法只是瑜伽的一部分,冥想和呼吸是最重要的。心态平和健康了,身体才会更健康。
误区六:练瑜伽需要吃,练习前必须空腹
随着瑜伽练习,你慢慢会发现身心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喜欢清淡、更健康的饮食方式。
瑜伽练习前最好空腹,但是如果有饿的感觉,吃上一点水果或者喝上一杯牛奶都无大碍,特别是对于血糖偏低的练习者来说,练习前更是需要补充一点糖分。练完之后最好等30分钟后再进食。
误区七:出汗后立即洗澡
练完瑜伽最好等半小时后再洗澡。瑜伽讲究能量平衡,如果马上洗澡会打乱这种平衡。
误区八:练瑜伽后再练其他运动
最好把瑜伽放在其他运动的后面,这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松身心、缓解疲劳的效果。如果练完瑜伽后再做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那只能是让身心紧张,进而打破能量平衡。
误区九:每天要固定时间练习瑜伽
把瑜伽融入生活中,这样的效果才更好,而不要把练习瑜伽固定成一周几次。
初学者对瑜伽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瑜伽是静的,舒缓的
瑜伽有舒缓型的,像哈他瑜伽。但是在国外流行的大部分瑜伽,是有一定运动量的,特别是Ashtanga,一场标准的课程下来,有些男士说比踢一场足球的运动量还大。
误区二:瑜伽只适合女士
在国外30%的瑜伽的练习者是男士,但是在中国因为大家并不了解瑜伽,认为只适合女性,所以几乎没有男士做瑜伽。其实瑜伽是很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提高身心健康,适合各年龄、各种性格的男女人士。
误区三:练瑜伽需要身体柔软,灵活
瑜伽并不是竞技活动,练习瑜伽可以让你身体灵活健壮,你的灵活度和力量是随着练习而增加,开始时只要注意呼吸,尽力而行,就会收到最好的效果。
误区四:瑜伽只是身体上的运动
现在大多人参加瑜伽是为了减肥,练习瑜伽体位确实可以减肥,但瑜伽中的呼吸更能平静思绪,专注意识,经常地瑜伽练习会将你的身体和思维准备好,最终能到达冥想和Samadhi(欢乐和平静的世界),享受瑜伽之果。
在国际上瑜伽的分类
在国内瑜伽有分为:美容瑜伽、减肥瑜伽,点上一根香就叫香熏瑜伽,这样的分法很滑稽,所有的瑜伽都可以美容,可以减肥,所以如果以这些功能来命名有些误导消费者。在专业的瑜伽店,瑜伽分类有:Ashtanga Yoga(阿斯汤伽瑜伽),流瑜伽(Flow Yoga),热(高温Hot Yoga)瑜伽,艾扬格瑜伽(Iyengar Yoga),哈他瑜伽(Hatha Yoga)等等,根据不同的运动量和方式适合不同性格类型的人。
做瑜伽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只有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因为练习瑜伽,身体才变得柔软,而非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这是多数人对瑜伽的误区。此外瑜伽讲求适度即可,而并不追求动作完成的幅度大小,只要练习者尽力而为便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二:瑜伽就是一种减肥运动瑜伽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身(身体)、心(思维、情绪等)、灵(感知事物的本能)三者的平衡,因此练习者不仅获得了身体的健康,还获得了心理的健康和本能的发展。就健身而言,瑜伽的作用还包括调节内分泌,治疗和辅助治疗疾病,减缓疲劳和压力等等。因此,仅仅把瑜伽认为是一种减肥运动的观点是不完全的,减肥只是练习瑜伽的目的之一。
误区三:瑜伽是一种女性化的运动瑜伽虽然在女性群体中受到了莫大的欢迎,但瑜伽并非女性的专利。因为,瑜伽最初的练习者(或称发明者)全是男性,该点可从瑜伽的很多动作上得到证实。此外,当今知名的瑜伽大师几乎全是男性。在欧美某些国家,男性练习瑜伽的普及程度甚至高于女性。
误区四:瑜伽需要团体练习才有氛围团体练习固然有其氛围所在,但瑜伽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修习的方式,因此,在自我练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全身心投入,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五:瑜伽就像柔体术或体操瑜伽同柔术、体操、舞蹈的练习目的完全不同,体操、柔术和舞蹈是以表演为主要目的的,而瑜伽的练习目的是从身、心、灵三方面进行全面修习,过程中需要体位、呼吸、冥想、放松等多种技法的配合,其目的是完全的健康和自我修习。因此瑜伽同柔术、舞蹈虽然形似,却神差千里。
误区六:坚持练习是一件痛苦的事瑜伽并非是一种累人的运动,相反它可以解除疲劳,焕发精神,每天练习瑜伽就像做了一个全身由内脏、腺体到肌肉、骨骼,甚至大脑的休闲按摩,其舒适感觉非其它方式所易获得。此外,任何一种健身运动都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有傲人的成绩!
误区七:动作难度越高越好很多人练习瑜伽的目的都不明确。练习瑜伽有很多体位法,其中一些对于很多人就难以做到。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基础不同,如果没有锻炼的过程,一下子想要做到很难。而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般来说,高难度的体位对身体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伸展,或者支撑,对于一些肌肉力量、柔韧性都不够的人来说,容易导致肌腱受伤,还会使关节变得不稳定。
误区八:练习瑜伽可以减肥瑜伽本身就是一项需要肌肉力量来进行的运动,对于瘦弱的女性来说,单薄的肌肉很容易拉伤。医生反而建议一些过于瘦弱的女性最好是通过一些基本的力量训练后,再去练瑜伽。
瑜伽初学者注意事项
误区1
我一直像水泥般僵硬,所以我做不了瑜伽。
真相
除非你是芭蕾舞演员或体超运动员,否则你感觉身体很紧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如果看上去你不能触摸到自己的脚趾头,也不用担心,经由规律的练习,瑜伽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误区2
我已在健身房锻炼,所以我不需要再练瑜伽了。
真相
虽然许多形式的运动为身体提供一个非常美妙的锻炼,但是只有瑜伽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治疗系统,它能够帮助疗愈受伤,改善慢性疾病,平衡心理压力。
误区3
瑜伽只是女孩子的运动。
真相
虽然有某些事情是专为女孩准备的(比如粉色的唇彩),但瑜伽不属于这些事情之列。从历史上说,在超过2000年的时间里,有一些最伟大的瑜伽老师都是男性,我们熟知的苏东坡大学士就习练瑜伽。
误区4
我曾经试过一次瑜伽课,但它太缓慢而沉闷了。
真相
在一些瑜伽风格中,比如说温和瑜伽慢节奏是必需的,但是流瑜伽或vinyasa瑜伽则提供一个快速而动态的节奏,及层出不穷的令人兴奋的挑战。
误区5
我担心练习瑜伽会迫使我接纳一种宗教。
真相
瑜伽不是宗教,它是一种可以改善健康的身体运动的技术。瑜伽如果有一个信仰系统的话,它只是使你的身体连接得更好。
误区6
我不能做瑜伽,我喜欢与朋友一起出去喝上几杯酒。
真相
放松些,成为一名瑜伽练习者,你仍然还是可以享用一两杯(或甚至三杯)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虽然没有被硬性地要求改变,自己仍会自然而然地慢慢倾向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了解六大误区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六种常见的口令解说。
1
双脚打开,与髋同宽
想像从髋部到脚踝有一条直线。保持髋部在两个脚踝中间正上方。膝盖朝前或者稍微相互靠拢的感觉。
2
臀部在脚跟上方
已经了解双脚打开与髋同宽,保持这个根基,做前屈折叠,在这个体式中保持正位。如果需要可以微微弯曲膝盖;把坐骨往上抬高,这样可以保持髋部在脚跟正上方;拉伸大腿后侧,放松上半身。
3
膝盖与髋一条线
如果你双脚打开与髋同宽站立,膝盖和髋部同宽,双手在身体两侧,掌心朝前,这个姿势里你所有关节都是正位的。
当我们开始下蹲,我们一般会外旋髋部或者打开大腿内侧。但在轮式、弓式里,膝盖会比髋部宽,如果想把膝盖距离减小,做后弯会更难。
4
膝盖在脚跟正上方
瑜伽当中有很多关节对准关节的练习,「膝盖在脚跟正上方」是其中一个常见的,比如战士一式和战士二式(下文有图示)。在这些体式,膝关节稳定;当体式做得越来越深入,前脚需要往前走,保持膝盖在脚跟上方。
5
拉肩胛骨相互靠拢
这个在很多体式中很重要,让我们打开胸腔。用菱形肌拉肩胛骨内收靠拢,可以打开胸腔或者「锁骨展开」。比如在轮式、莲花、弓式和上犬式中很有帮助。平时坐在电脑前也要注意,可以防止驼背。
6
肩膀向后向下
如果你先耸肩靠近耳朵,然后肩膀下沉放松,稍微让肩胛骨靠拢,你的肩膀就是稳定的。在斜板、乌鸦式、上犬式和很多倒立体式,比如手倒立需要肩膀稳定性,这样更安全和稳定。
了解到瑜伽老师常说的6个口令后,现在让七七带领初学伽人一起习练下列五个瑜伽体式,注意每个动作保持3-5次呼吸。
树式
可以很好建立初步的平衡感,关键要看脚放置的位置,避免抵住膝关节。
战士一式
我们经常会看到瑜伽体式中有战士一式和二式,学习一下正确练习战士一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弓步
弓步可以很好拉伸腿部后方的髋部屈肌,非常适合初学者。
狮身人面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体式,可以练习打开胸腔和上臂的力量。
卧牛式
背部向前伸展,让腹部压在大腿的前侧,体式保持的时候去感受腹部的起伏变化,通过呼吸去按摩脏腑器官,去感受大腿外侧髋关节的压痛感,这种酸胀的压痛感可以有效的改善长期跷二郎腿造成的骨盆倾斜,矫正不良姿态。
瑜伽的9大误区
一、关于瑜伽九大误区
误区一:只有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
因为练习瑜伽,身体才变得柔软,而非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这是多数人对瑜伽的误区。瑜伽讲求适度即可,并不追求动作完成的幅度大小,只要练习者尽力而为便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二:瑜伽就是拉伸
瑜伽是意念配合着呼吸来完成体位,是动静的结合。它不是简单的伸展。瑜伽不像舞蹈、杂技那样要求身体柔韧,而是讲究能量平衡,用呼吸带动身体运动,呼吸越深身体越伸展。内在的呼吸帮你打开身体的柔韧性。这更多是感觉上的柔软,而非肢体上的柔软。
误区三:瑜伽只适合于女性
瑜伽虽然在女性群体中受到了莫大的欢迎,但瑜伽并非女性的专利。其实男士更需要瑜伽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印度大师级的瑜伽人物几乎都是男性,在西方瑜伽的追随者中男士也并不比女士少。
误区四:自己在家练习省钱省时间
自己练习的时候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追求动作本身,从而忽略了冥想和呼吸。瑜伽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知道自己的极限时,会陷入盲目的练习而增加受伤的几率。
误区五:体位法的练习最重要
许多人只在意自己的体位做得是否漂亮,不注重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及静心冥想,而瑜伽是身心灵的内外兼修,瑜伽的体位法只是瑜伽的一部分,冥想和呼吸是最重要的。心态平和健康了,身体才会更健康。
误区六:练瑜伽需要吃,练习前必须空腹
瑜伽从来不强求练习者吃素,但是随着练习你慢慢会发现身心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喜欢清淡、更健康的饮食方式。
瑜伽练习前最好空腹,但是如果有饿的感觉,吃上一点水果或者喝上一杯牛奶都无大碍,特别是对于血糖偏低的练习者来说,练习前更是需要补充一点糖分。练完之后最好等30分钟后再进食。
误区七:出汗后立即洗澡
练完瑜伽最好等半小时后再洗澡。瑜伽讲究能量平衡,如果马上洗澡会打乱这种平衡。
误区八:练瑜伽后再练其他运动
最好把瑜伽放在其他运动的后面,这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松身心、缓解疲劳的效果。如果练完瑜伽后再做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那只能是让身心紧张,进而打破能量平衡。
误区九:每天要固定时间练习瑜伽
把瑜伽融入生活中,这样的效果才更好,而不要把练习瑜伽固定成一周几次。
二、练瑜伽正确方法
1.瑜伽前热身
瑜伽作为一种健身方式,在练习之前记得要先热身几分钟。练习中通过倾听自己深沉平缓的呼吸来感受身体的每一寸变化,引导你从一个姿势到另外一个。如果感觉不适,应当延缓瑜伽动作。
2.循序渐进来进行练习
瑜伽动作需要在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累积中仔细练习。当你在头脑中有了对动作的基本认识之后,再用身体去尝试。如果是练习流瑜伽或者热瑜伽则更具挑战性。当你伸展身体或者挤压肌肉时候,没有感到疼痛、紧张或疲劳,那么你可以大胆让你的呼吸带领你的身体做得更好。
3.选择适合自己的瑜伽老师
选择一个有经验的瑜伽老师,牢记他的方法和风格。并在上课之前让你的老师了解你的身体状况,不要羞于问你的身体是否适合练习瑜伽,如果你的老师不能对于你的具体身体状况提供反馈,那么显然这是一个提示:他可能不适合你。
4.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不要模仿其他任何人,没有两个人是身体状态是相同的,不要去跟其他练习者攀比,也不要因为自己做不到某个动作而沮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劣势。你只要在自己身体许可的情况下挑战自己的极限即可。
5.穿着舒适
坚持赤脚练习,穿着柔软舒适、非活性天然纤维织物制成的服装,这样可以让你的皮肤更好地呼吸。
6.熟悉自己的身体
熟悉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你的双腿双脚,尾骨,坐骨,耻骨,骶骨,肋骨锁骨,肩胛骨,颈部以及你的头部等位置。
7.合理使用辅助工具
不要害怕使用瑜伽的辅助道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伸展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令我们健身过程更加高效。
练习瑜伽注意3大误区
根据美国一项调查,每1000个瑜伽动作演示中只有两个动作有受伤的可能,然而却仍有许多人带着扭伤的手腕、酸痛的背和拉伤的肌肉离开瑜伽课堂。专业人士提醒,锻炼者练习瑜伽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专家提示练习瑜伽注意三误区
误区一:跳健身操当热身
某些瑜伽教练将跳健身操的方式作为做瑜伽前的热身运动,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跳健身操后身体处于亢奋状态,无法进入瑜伽要求的冥想状态。此外,跳操后肌体的兴奋容易导致瑜伽动作过于迅猛,从而造成各种拉伤。
误区二:自己在家练动作
有许多瑜伽爱好者因为没有时间去训练场或其他原因,喜欢自己在家里按照光盘或者书等教程练习动作。专家对此指出,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更是有害。因为瑜伽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知道自己的极限时,很可能就会陷入盲目的练习而增加受伤的几率。
误区三:只要出汗就好
一节瑜伽课后,应该有身心合一的良好感觉,如果只是身体的某一部分感觉好,出了一身大汗或者觉得头痛酸胀和过度兴奋,都是一种身体受伤的信号。应在每节课程结束以后给自己列一个问卷,问问自己身体的感受,看是否超过极限,以此来制定练习计划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