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性阴道炎的预防
幼女性阴道炎的预防
上周,一个四岁半的小女孩来治疗,妈妈发现她拉尿时像男孩子一样“射”出来,医生检查发现,女孩的大小阴唇发红,且“长”在一起,盖住了阴道口,尿道口变“细”。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刘明星说,小女孩可能之前有过外阴炎,但没得到及时治疗,外阴受到炎症“侵蚀”,造成阴唇粘连,需要通过小手术进行分离。
对策:专家说,一些家长太粗心又不注意幼女的生殖器卫生,而幼女大小阴唇上皮薄嫩,易发生炎症;而在一些全托的幼儿园里,全托的女孩洗澡时很少受到仔细的照顾,所以回家时,母亲最好再帮孩子认真清洗,务必用食指和中指分开大小阴唇,清洗干净,以免引起感染发炎。
刘明星提醒说,平时很少家长会观察孩子有无外阴炎症,因为外阴粘连不是很常见,家长更是没有经验,但家长可以通过小孩的小便情况发现问题,若发现女孩小便时尿液又细又长地直射出来,或是改变方向时,一定要警惕。
少女,没有性生活也患阴道炎
有一些小女孩没有性生活但也会患阴道炎,在妇科诊室里,较常见的就是女孩患上念珠性阴道炎。刘医生介绍说,有个12岁的小女孩,母亲带来看,说外阴很痒,总是用手去挠,化验检查发现其阴道分泌物中有念珠菌,诊断为念珠性阴道炎。
对策:治疗少女阴道炎方法很关键。由于处女的阴道口有处女膜,不小心会捅破,而且阴道口紧闭,家长很难将药塞进其阴道内。所以,治疗时必须带孩子到医院,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甚至可以由医生用特制的小器械帮助施药,有效解决问题。
如何早发现?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与孩子的内裤有无变黄。由于阴道炎因轻重、病原体不同而有各种表现。一般会有外阴瘙痒、灼热、白带增多、底裤变黄的现象。年龄较大的孩子会向家长诉说,年龄小的则哭闹不安,或不自觉地搔抓外阴。细心的家长可发现孩子外阴发红、阴道分泌物变黄、有臭味。
Tips:
预防,从细节做起
1、注意不要穿紧身裤、紧身袜子,有的少女月经垫不常换,有的喜欢用卫生护垫,在酸性环境下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炎症的发生。
2、 注意外阴卫生。每天要清洗外阴,更换内裤,以防滋生病菌引起外阴炎。
3、有的家长患有妇科炎症,又把孩子的内衣内裤一起放洗衣机洗,也容易传染。
4、女婴可能因爽身粉残留聚积在阴唇沟内,引起刺激或过敏性炎症。尼龙和人造纤维内裤也可引起过敏性炎症。
5、女宝宝不要穿开裆裤,以免泥沙等异物污染,造成炎症。
6、肥胖的女孩,外阴大腿间摩擦、潮湿受压或皮肤皱褶清洗不净,可发生皮损和感染。
7、与家庭成员、保姆共用浴盆、浴巾等,或到公共游泳池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都有可能使女孩染上妇科炎症。
幼女性外阴炎应该注意些什么
有位病人说,她的一个侄女,今年五岁,好像得了幼女性外阴炎,她很担心,请问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症状是什么?幼女性外阴阴道炎都有什么表现的?吴江某医院专家解释道,幼女性外阴炎主要症状是外阴阴道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多是由患儿有卫生不良或其母有滴虫、霉菌性阴道炎史所引发的。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症状是什么?
主要症状是外阴阴道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婴幼儿因不能很正确地诉说症状,常用手指搔抓外阴,通过手指及抓伤处,更进一步使感染扩散。
外阴、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但也有可能在急性期被父母疏忽,或因症状轻微,至急性期后造成小阴唇粘连,粘连时上方或下方留有小孔,尿由小孔流出。
阴道异物可引起阴道分泌物特多,且为血、脓性,有臭味。
一般来讲,幼儿是不会罹患阴道炎的。这是由于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幼女的两侧大小阴唇合拢严紧,处女膜完整,阴道前后壁紧贴,使管腔闭合。正是阴道的这种“自我封闭”状态,使幼女不易得阴道炎。
可是,有的家长图方便,让幼女穿开裆裤,加上幼女又有席地而坐的不良习惯。容易被尿渍、粪渍污染或蛲虫感染。因而引起外阴炎。
如何预防幼女阴道炎
其实,幼女患阴道炎与其阴道的解剖结构有很大关系。女性婴幼儿的外生殖器,无论在解剖上或生理上都有其特点:大阴唇未发育,皮下脂肪薄,阴道、尿道暴露在外面,因此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在这个阶段,卵巢亦未发育,没有雌激素分泌,阴道上皮薄,无酸性杆菌,往往对入侵细菌无自净能力,有利于病菌生长。护理稍有不当,则易发生外阴炎,出现外阴红肿、疼痛或瘙痒。因此减少幼女外阴炎的发生,预防是关键。
如何有效预防幼女性阴道炎呢?北京同心徳妇科专家指出,预防幼女阴道炎家长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保持小儿外阴清洁、干燥,使用尿布裤和纸尿裤要及时跟换,并减少摩擦;其次,幼儿的衣物特别是内裤应单独洗,不要和大人共用一盆,以免传染。
第二,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换内裤、床单,保持外阴卫生,不要让孩子坐在地上,少穿开裆裤,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第三,每天为孩子清洗外阴,顺序是由前向后洗,毛巾和盆单独使用,同时清洁用品要定时晾晒和消毒。
第四,给孩子用的卫生用品,如卫生纸、纸尿裤、内裤等产品要合格,不过期。
幼女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
1、抓伤
幼女本身雌激素水平较低,且外阴发育不成熟,自身缺乏对大阴唇和小阴唇脂肪的保护作用,以及阴毛对微生物的防御功效,很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犯,加上幼女外阴部的皮肤特别薄嫩,如受到外伤甚至很小的抓伤,都很容易引发阴道炎。
2、阴道PH值
正常情况下,成年后的女性阴道PH值是呈偏酸性,对各种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抵御功能,而幼女的阴道PH值呈中性,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这也是幼女性阴道炎的一个主要病因。
3、卫生意识差
儿童的自我卫生意识较差,在玩耍的过程中很容易将泥土、沙子等物质弄到阴道内,甚至优于好奇而将橡皮、玻璃球等异物放入阴道内,在临床都较为常见,这是导致幼女性阴道炎的一类常见病因,家长应精心看护,有意识的培养儿童讲卫生的好习惯,并做好儿童的卫生清洁工作,经常为其更换内衣裤、清洗阴道。
幼女性阴道炎要怎么预防
幼女性阴道炎的预防方法一:应保持小儿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摩擦;其次,衣物特别是内裤应单独洗,不要和大人共用一盆;
幼女性阴道炎的预防方法二:家长和托幼人员每天为孩子清洗外阴(由前向后洗,毛巾和盆单独使用)。
幼女性阴道炎的预防方法三:经常给孩子换内裤、床单,不要让孩子坐在地上,少穿开裆裤,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幼女性阴道炎的预防方法四:卫生用品如卫生纸等产品要合格,不过期。
幼女性阴道炎要怎么预防呢?婴幼儿患有阴道炎是棘手的事情,因此父母应该注意小孩的卫生,此外还应该注意小儿外阴的异常变化,发现外阴红肿、有分泌物或粘连及时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
外阴瘙痒红肿咋回事
女性如果有白带异常、阴道炎疾病等就容易引发女性外阴瘙痒红肿的症状发生,引起女性外阴瘙痒红肿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阴道炎症一些女性有刺激性的阴道排液刺激外阴痛痒:如老年性阴道炎、官颈糜烂、宫颈息肉、膀胱炎、肾孟肾炎的胺尿、尿失禁、尿病等。
2、特殊感染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昆子、疥疮都可发生瘙痒。烧虫病引起的幼女肛周及外阴痒一般在夜间发作。一般这种病因引起的外阴红肿痒痛,其症状十分明显。可见幼女肛周整个部位充血红肿,这些是常见的引发女性外阴瘙痒红肿的原因。
什么是幼女性阴道炎
一、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因
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幼儿园儿童的衣物、浴盆等传播。也可由于卫生不良,外阴不洁,经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物所引起,此外,外阴损伤或抓伤,尤其是蛲虫感染时引起炎症,此外尚可因误放异物于阴道内而引起。
二、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表现
多是在家长陪同下就诊的,因幼女无法表达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尿频尿急等不适,往往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以手抓外阴部。年龄稍大的幼女受到性侵犯后,因承受心理上的压力和恐惧,可表现出精神压抑和恐惧情绪。
三、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检查
用棉签取阴道分泌物检查找滴虫、霉菌,同时注意阴道有无异物。大便查蛲虫卵。
四、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诊断
外阴疼痛、痒感、分泌物增多。外阴、阴蒂、尿道口及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并有脓性分泌物。内裤上经常有脓性干痂形成,或有稀水样的痕迹,外阴发红、水肿,甚至皮肤剥脱。局部致局部有抓痕、出血等现象。小阴唇粘连,尿流变细。检查可发现小阴唇粘连的地方较薄,比较透亮。
外阴肿痛用什么药 阴道炎用药
阴道炎基本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幼女性阴道炎等。
不同病菌引起的阴道炎使用的药物也不一样,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药物,但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细菌性阴道病: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
念珠菌性阴道炎: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
滴虫性阴道炎: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甲硝唑凝胶;
老年性阴道炎:补充雌激素,增强阴道免疫力,抑制细菌生长;
幼女性阴道炎:保持外阴清洁、对症处理、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
婴幼儿阴道炎如何预防
当患儿哭闹不安或以手抓外阴时,检查时发现外阴、阴蒂红肿,表面可能有破溃处,尿道口及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小阴唇可见粘连,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可取阴道分泌物作涂片检查或送培养,寻找病原体,并注意阴道有无异物。
婴幼儿时期外阴发育差,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容易感染阴道炎。为了预防婴幼儿阴道炎的发生,家长一定要注意患儿外阴部的清洁卫生,做好婴幼儿阴道炎预防措施:
应使用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勤洗换保持卫生,大便后要清洗外阴,谨防粪便不能擦净而污染会阴部。尽早穿合裆裤,减少阴部外露污染的机会。幼女游泳后要预防性使用前两种液体坐浴。
当家长患有霉菌性阴道炎时,浴盆、毛巾、浴巾等洗漱用品要与孩子分开,避免交叉感染;每天要为孩子清洗外阴;大便后注意应从前向后擦试,避免粪便污染外阴。
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防止异物插入阴道。对有明显畸形造成反复感染者,应早做手术修补。患有糖尿病的孩子(尿液酸碱度发生变化也可导致婴幼儿阴道炎),家长要重视,积极治疗,以减少婴幼儿阴道炎的发生。
霉菌性阴道炎检查有哪些
中医认为幼女性外阴霉菌性阴道炎由于肾气未充,冲任不固,湿热外侵,致带脉失约,导致本病。本病在临床上多按肾阴虚、肾阳虚、湿热下注、湿毒蕴结论治。幼女性外阴霉菌性阴道炎是指发生在婴幼儿、青春期前的少女或幼女外阴皮肤和阴道粘膜的炎症。幼女所患霉菌性阴道炎多与外阴炎同时存在。本病属属于中医“带下”、“阴痒”的范畴。
幼女性外阴霉菌性阴道炎急性感染时多有外阴红肿、疼痛,排尿痛、外阴不适,令女婴烦躁不安。阴道异常分泌物表现为脓性白带流出,有时为黄水样,甚至血性分泌物较多。
导致幼女罹患外阴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原因是幼女缺乏雌激素,外阴发育不成熟,缺乏大小阴唇脂肪的保护及阻毛对微生物的防御,且外阴部的皮肤特别薄嫩,故易受到病原的侵犯常见的病原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滴虫、念珠菌、淋菌以及衣原体、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等。
1. 妇科检查:外阴、阴蒂红肿,表面可有破溃,尿道口和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小阴唇尚可发生粘连。2. 可用棉签取阴道分泌物做涂片检查或做培养,查找病原,并注意处女膜是否完整及阴道内有无异物。
3. 幼女性外阴霉菌性阴道炎的便常规检查是否有蛲虫卵。
因幼女无法表达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尿频尿急等不适,往往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以手抓外阴部。母亲可在其内裤上发现脓性分泌物,以便根号确诊是否是幼女性外阴霉菌性阴道炎。
幼女性阴道炎怎么回事
幼女性阴道炎因大量脓性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痛痒,可使患儿哭闹不安或以手抓外阴。那么,幼女性阴道炎是怎么回事?常见的幼女性外阴阴道炎时由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
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幼儿园儿童的衣物、浴盆、手等传播;也可由于卫生不良、外阴不洁、经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物所引起。此外,外阴损伤或抓伤,尤其是蛲虫感染时引起炎症。此外,尚可因误放异物于阴道内而引起。
幼女性阴道炎检查时发现外阴、阴蒂红肿,表面可能有破溃处,尿道口及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小阴唇可见粘连,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可取阴道分泌物作涂片检查或送培养,寻找病原体,并注意阴道有无异物。幼女性阴道炎多与外阴阴道炎并存。因幼女外阴发育差,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