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十项辅助检查
便秘的十项辅助检查
1、内窥镜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肿瘤性病变。长期灌肠,尤其是用肥皂水灌肠者,可见结肠粘膜水肿、血管纹理不清。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者,可见粘膜黑变,其颜色从浅褐色至黑色不等。
2、血生化检查。主要针对可导致便秘的内分泌、代谢性因素进行检查。近年来,胃肠道激素与便秘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国外学者已做了一些工作,但结论尚未明确,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较少。
3、组织学检查。疑为先天性巨结肠时,应进行活检。过去常在齿上方2~3cm取材,但有人认为取材以在齿线以上1~1.5cm为好,因过高部位的取材可能遗漏“超短段巨结肠”。
4、粪便检查。检查者应争取对患者一次排出的粪便作目测,粗略估计其重量,观察其物理性状。干硬、板粟状的粪块提示激惹综合征。还应进行大便常规及隐血检查。
5、排粪造影检查。将钡剂注入直肠、结肠(有进还可口服钡剂以观察小肠)后,患者坐在易透X线的便器上,在患者排便的过程中,多次摄片或录像,以观察肛管、直肠的影像学改变。检查者应亲自阅片,结合临床资料与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不能仅凭影像资料诊断。
6、盆底肌电图检查。应用电生理技术,检查盆底肌,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等横纹肌的功能状态,及其支配神经的功能状态。由于该项技术对检查者的要求较高,检查结果亦较难判断,所以目前仅用于观察模拟排便时盆底的横纹肌有无反常放电的情况。使用针电极者,因系创伤性检查,易诱发保护性放射而造成假阳性,尤在同时使用多根针电极时,经验不足者常判断失误,应引起注意。
7、结肠转运试验。主要用以检测患者的结肠转运时间(colonictransittime;—CTT),即消化道内容物自回盲瓣进入结肠后,在结肠蠕推动下通过全结肠直至由肛门排出所需的时间。利用放射学技术或同位素技术均可检测CTT,因放射技术简单实用,故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8、钡灌肠。是诊断结肠器质性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可发现冗长结肠、结肠增宽。如在侧位片上,骨盆入口处乙直肠宽度超过6.5cm,可认为异常。
9、结肠转动功能检查。系利用不透X线标志物,口服后定时拍摄腹部平片,追踪标志物的结肠运行中的情况,为判断结肠内容物运行速度及受阻部位后一种方法。
10、肛肠动力学检查。利用压力测定装置,检查内外括约肌、盆底、直肠功能状态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情况,对判断便秘与上述结构的功能失常是否有关有重要意义。
肥胖纹要做什么检查
1、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最常用的特异性检查,包括斑贴、划痕、挑刺和皮内注射等。
2、血糖: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
3、血脂检查:血脂检查是对血液(血浆)中所含脂类进行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4、血压测量:卧位、坐位、立位的血压是用于检查血压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就医时多数医生都测患者坐位血压或卧位血压,如果只测卧位血压,还有可能测到的是高血压,以致低血压长期误诊。
甲亢的辅助检查
典型甲亢患者,凭临床症状和病征即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或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则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方可作出明确诊断。甲亢患者的检查项目很多,每项检查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根据每位患者不同情况,针对性选择一些项目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甲亢的检查项目
1了解机体代谢状态的项目:
基础代谢率BMR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尿肌酸测定。
2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高低的项目:
血清总T3TT3测定,血清总T4TT4测定,血清游离T3FT3测定,血清游离T4FT4测定,血清反T3rT3测定。
3了解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的项目:
甲状腺吸131碘率及甲状腺抑制试验包括T3抑制试验和甲状腺片抑制试验,血清超敏促甲状腺激素测定S-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TRH兴奋试验。
4了解甲状腺肿大情况的项目:
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等。
5甲状腺免疫学检查:
促甲状腺受体抗体的测定,如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测定TRAb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TPOAb测定。
6了解甲状腺病变性质的项目
7检查电解质情况
十二指肠憩室的辅助检查
1.X线钡餐检查:可发现十二指肠憩室表现为突出于肠壁的袋状龛影,轮廓整齐清晰,边缘光滑。加压后可见龛影中有黏膜纹理延续到十二指肠,有的龛影在钡剂排空后,见到为憩室腔内残留的钡剂阴影较大的憩室,颈部较宽,在憩室内有时可见气液面。当憩室周围肠黏膜皱襞增粗,轮廓不整齐,局部有激惹征象或憩室排空延长,或有限局性压痛,认为是憩室炎的表现,如憩室固定不能移动,是有憩室周围炎的表现。
继发性十二指肠憩室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不规则变形并有肠管增宽阴影。当憩室较小或颈部狭窄,其开口部常被肠黏膜皱襞掩盖,或憩室内充满大量食物残渣,而不易发现憩室的存在,如有少量钡剂进入憩室或可见一完整或不完整的环影。用低张十二指肠X线钡剂造影可增加憩室的发现率。
2.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除可发现憩室的开口外尚可了解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为决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3.胆道造影:可用静脉胆道造影、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道造影(ERCP)等方法检查,以了解憩室与胆管胰管之间的关系,对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参考意义。一般憩室与胆胰管的关系可有①胆胰管开口于憩室底部;②胆、胰管开口于憩室侧壁或颈部等。这些胆胰的异常开口常伴有Oddi括约肌的功能不正常,因而容易引起憩室内容物的逆流或梗阻,而导致胆管炎或胰腺炎。
4.CT检查:憩室通常表现为突出于十二指肠肠壁之外的圆形或卵圆形囊袋状影,浆膜面轮廓光滑。由于憩室多由一窄颈与肠腔相连,CT除可显示进入其内的阳性造影剂影外,常可见其内含有气体影。需要注意的是,当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憩室内进入阳性造影剂时,有可能被误为胆总管下端结石。
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附近,CT表现为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与胰头之间的囊袋状造影剂外突影,突出于降段轮廓之外;当阳性造影剂未能进入憩室内时,则表现低密度液体影。
水平段和升段的憩室,表现为在肠管主层面之上或下出现的囊袋影,位于上壁的憩室内多含有气体。憩室较大时可类似肠管的形态,此时注意连续层面的观察,可明确其与肠管的关系。合并憩室炎或憩室周围炎时,可见憩室壁增厚。憩室侧的肠壁或周围出现水肿、密度减低,并伴有索条状影,脂肪间隙密度升高。发生于降段内侧壁的憩室炎,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与胰头间的距离增宽,其间出现低密度影,降段外侧壁正常;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水肿增厚,则是以肠管为中心的全周性的改变。
确认癫痫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癫痫病的诊断依据首先是准确的病史和体征.癫痫病的诊断依据其次是脑电图.原则上讲发作期脑电图是最有价值的一项辅助检查.不论任何一种癫痫,在发作时均伴有脑部的痫性放电,但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常规头皮脑电图不一定都能记录到,而在发作间歇期既使再结合诱发试验,24小时连续描记等,其总的阳性率也只在80%~90%左右,所以,临床上诊断时一定要结合病史,体检和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因为脑电图呈阴性就否认是癫痫,当然没有临床表现而脑电图呈阳性者,也是不能确诊的.只要临床表现是典型的,一般都可予以诊断,同时注意加强对脑电图的检查.第三个癫痫病诊断依据是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疥疮的辅助检查
一、针挑法:本法适用于皮损为隧道或水疱。首先要仔细观察隧道,然后于盲端处找出淡黄色虫点。用消毒针头从侧旁刺入,在其底部把虫体挑出,置于载物玻片上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检查。若水疱者,多在疱边缘处可找到虫点,按上面方法把它挑出进行检查。
二、皮肤刮片法:挑选早期丘疹,滴少许石蜡油或普通镜油于皮损上,后用外科刀在皮损表面稍为使劲刮数下,直至油内出现小血点为度,最后移放到油载玻片上实施镜检。
三、镜检法:在待查皮损上加一滴矿物油或普通镜油,以45度角入射强光源(高压汞灯),随后可在低倍镜下直接观察检查。
四、滤过性紫外线灯检查:先于隧道皮损处涂0 .1%四环素液,干后用蒸馏水棉球拭净,然后再放在灯下照射,如隧道内呈亮绿色荧光则阳性。
脊索瘤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X线平片显示肿瘤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不见钙化及骨化。可见骶骨局部破坏及其钙化斑块。位于骶、尾椎的肿瘤自骶椎中央或偏一侧产生局限性骨质破坏可使骨质扩张变薄消失位于胸腰椎椎体者椎体破坏压陷但椎间隙保持完整。
2.膀胱造影及钡剂灌肠 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图1)。
3.CT检查 CT对确定肿瘤具有定位和定性价值,发现肿瘤有钙化或斑块形成,具有重要价值,并可指导手术静脉注药后能够明显强化,有助于阐明肿瘤的内容物及其周边包膜特征骶骨脊索瘤的骨扫描检查常为密度减低或冷结节检查时要除外重叠的膀胱阴影,为此检查前应使膀胱排空或做侧位扫描。CT可清晰显示脊索瘤骨破坏和软组织阴影与马尾神经、大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注射造影剂可增强CT影像的清晰度。据文献报道脊索瘤的囊性变可在CT中有斑点状和低密度区表现;血管造影对颈椎脊索瘤的诊断有帮助;脊髓造影可显示肿瘤在硬膜外扩展在椎管内的生长可超越骨质破坏范围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4.MRI扫描 磁共振检查对肿瘤有定位和定性价值,是评价脊索瘤非常有益的手段。当CT扫描发现骨性破坏后,应常规进行磁共振检查。脊索瘤T1像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像上呈高信号分叶状的高信号病变与低信号分隔明显。值得提示的是磁共振可以区别肿瘤类型一般经典脊索瘤比软骨型脊索瘤呈更长的T1和T2信号。
甲状舌骨囊肿护理
甲状舌骨囊肿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由于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腺舌管退化不全而形成。
如囊肿发生感染、破溃则形成甲状舌骨瘘。手术切除是根治方法。
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首先协助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对较大患儿要做好心理护理。对有瘘形成者,随时清洁瘘口分泌物,皮肤糜烂、红肿时,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必要时局部用红外线或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每日3次,每次15~20分钟。
(2)术后护理:术后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婴幼儿适当约束,防止抓坏伤口。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渗液时,及时给予换药。
婴儿脐疝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般只需要做腹部X线片,了解有无肠梗阻征象。或腹部叩诊,即用于检查腹部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腹部叩诊的目的是检查三方面情况腹部正常浊音区和鼓音区扩大或缩小;异常浊音区或鼓音区的部位、大小及其随体位而改变的情况;脏器或肿块境界、大小的确定。另外,还可以验证和补充视诊和触诊所得的结果。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叩诊均为鼓音。
脑梗死的辅助检查
(1)CT检查CT显示梗死灶为低密度,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形状及大小,较大的梗死灶可使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移位,但脑梗死起病4。6小时内,只有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而大部分的病例在24小时后才能显示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且小于5mm的梗死灶,后颅凹梗死不易为CT显现,皮质表面的梗死也常常不被CT察觉。增强扫描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出血性梗死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内有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区,与脑血肿的不同点为:低密度区较宽广及出血灶呈散在小片状。
(2)MRI检查MRI对脑梗死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l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3)常规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检查。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并可作为以后是否发生吸人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4)特殊检查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彩色B超、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颈动脉狭窄或闭塞。
肝炎的辅助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重症肝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减少。
(二)肝功能试验 肝功能试验种类甚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
1、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 黄疸型肝炎上述指标均可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均增加。
2、血清酶测定 常用者有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转氨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
3、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测定肝细胞损害时,血内总胆固醇减少,梗阻性黄疸时,胆固醇增加。重症肝炎患者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均可明显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4、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测定 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蛋白电泳示γ-球蛋白常>26%,肝硬化时γ-球蛋白可>30%。但在血吸虫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结节病等γ-球蛋白百分比均可增高。检测血浆中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如比值下降或倒置,则反映肝实质功能障碍,对判断重症肝炎的预后及考核支链氨基酸的疗效有参考意义。
5、血清前胶原Ⅲ (PⅢP)测定 血清PⅢP值升高,提示肝内有纤维化将形成可能文献报道其敏感性为31.4%,特异性为75.0%。PⅢP正常值为<175μg/L。
(三)血清免疫学检查 测定抗HAV-IgM对甲型肝炎有早期诊断价值,HBV标志(HBsAg、HBEAg、HBCAg及抗-HBs、抗-HBe、抗-HBc)对判断有无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义。HBV-DNA、DNA-P及PHSA受体测定,对确定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有无HBV复制有很大价值。高滴度抗HBc-IgM阳性有利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丙型肝炎常有赖排队甲型、乙型、戊型及其他病毒(CMV、EBV)而诊断,血清抗HCV-IgM或/和HCV-RNA阳性可确诊。
丁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有赖于血清抗HDV-IgM阳性或HDAg或HDV cDNA杂交阳性;肝细胞中HDAg阳性或HDV cDNA杂交阳性可确诊。
戊型肝炎的确诊有赖于血清抗HEV-IgM阳性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30~32nm病毒颗粒。
(四)肝穿刺病理检查 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肝组织电镜、免疫组化检测以及以Knodell HAI计分系统观察,对慢性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得到正确数据,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哪些妇科检查项目应常做
白带常规检查:取白带进行化验,检测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如:霉菌、滴虫、线索细胞、PH值、清洁度、衣原体、支原体等。
B超:可以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占位性病变。这项辅助诊断的检查现在十分普遍,通过用超声探头看到子宫输卵管卵巢的三维影像。
电子阴道镜:将外阴、子宫颈、阴道等下生殖道放大10至60倍,可发现某些肉眼不能发现的微小病变,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宫颈刮片检查:这是防癌普查的主要方法,对诊断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癌有重要的价值。
妇科检查:由妇科医生进行阴道检查,可以对病人的妇科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发现一些辅助检查不能发现的疾病,包括肉眼可见的外阴、阴道、宫颈有无异常,特别是有无外生殖器炎症,判断子宫和输卵管卵巢的大小、形态等,初步排除异常。
乳腺:乳腺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乳腺疾病尤其是筛确查乳癌。常规检查方法有触诊、钼靶或彩超等,年龄在20-40岁的妇女,最好每年接受医师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