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的饮食保健
小儿惊厥的饮食保健
小儿惊厥饮食多吃鸡蛋黄的食疗价值
1、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
2、安神除烦:镁和钙共同作用可用来放松肌肉和神经,从而使身心放松,避免紧张不安、焦躁易怒。帮助入睡。
3、止呕消嗳:降胃气,调脾胃。
4、护心:保护心脏,保护心肌细胞,预防或是缓解心悸、心率失常等。
5、其他功效:鸡蛋黄性温,味甘;有滋阴、宁心安神的作用;治疗阴虚引起的心烦不寐胃逆呕吐;鸡蛋黄加乳汁适量服用有治疗惊厥的作用;鸡蛋黄常用来治疗高烧或热病后期,阴津枯竭、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抽动等内风症状。
宝宝高烧惊厥的表现
小儿惊厥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按感染的有无,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高烧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状况,在6个月至6周岁的婴幼儿中,约有3%会在发烧或体温较高时会产生的一种抽搐现象。
当正常的大脑活动受到干扰时,会产生高烧惊厥。发生高烧惊厥时往往没有前兆。在高烧惊厥期间,孩子可能会有如下反应:身体变得僵硬或瘫软、处于无意识状态或无法认识周围环境、身体抽搐、呼吸困难。
小儿惊厥俗称抽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表现全身或局部的肌肉发生自己不能控制的收缩,同时可有意识障碍。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是感染了细菌、病毒所致如上感,肺炎、百日咳、伤寒、痢疾等。这些疾病除可使小儿中毒而发生惊厥外,还因为其发高烧而引起惊厥,称热惊厥。这种惊厥多在发烧时发生,时间较短,惊厥停止人便清醒,且在一次发烧中很少发生两次以上惊厥。热退惊厥便停止。但可反复发作,一发烧便产生惊厥。
小儿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惊厥的急救方法!小儿惊厥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有热惊厥,往往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如脑膜炎、脑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和菌痢等。另一类为无热惊厥,常发生在一些非感染疾病,如颅内出血、脑水肿、癫痫、脑发育不全、脑积水、小头畸形,以及营养障碍、代谢紊乱(如低钙惊厥)、低血糖症、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及某些农药中毒等等。
急救措施
1.小儿发生惊厥,也就是痉挛时,家长首先要镇静。不要大声哭叫或摇动小儿,也不要喂水,更不要给孩子吃药。要让患儿安静平卧,头向一侧,衣领松开。用布包着竹筷放在上下牙齿间,以防痉挛时咬伤舌头。在家里可用指甲掐人中穴止痉。
2.如有高热,可在患儿的前额上放一块冷湿的毛巾,经常更换冷敷。也可用30-50%的酒精擦浴腑下、后背、头颈、大腿内侧2-3遍。
3.如果采取以下处理,痉挛仅不能平息,以至引起呼吸停止,则马上进行人工呼吸,然后立即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
注意事项
1.高热是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6岁后罕见。
2.痉挛平息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去医院检查。
以上就是急诊科的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小儿惊厥的急救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典型高热小儿惊厥
什么是典型高热小儿惊厥,这种惊厥和普通的小儿惊厥有什么不同,当家里面的小孩出现这种警觉现象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种典型高热小儿惊厥是否还是急诊科的常见疾病,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典型高热惊厥又称单纯性(或简单性)热性惊厥,非典型高热惊厥又称复杂性高热惊厥。凡热性惊厥的患儿,发病年龄、发热程度、惊厥发作时间,惊厥发作形式等不具备单纯性高热惊厥特点时,就可考虑为复杂型高热惊厥。
复杂性高热惊厥初发病的年龄多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全身性惊厥持续的时间多在15分钟以上,低热时也可出现惊厥,发作形式可以是部分发作或全身性发作,在同一次疾病过程中(或在24小时内)惊厥发作1次以上,惊厥发作后可有暂时性麻痹综合征等异常神经系统体征。热退后1~2周作脑电图仍可有异常,预后较单纯性高热惊厥差,尤其伴有癫痫家族史患儿或第一次高热惊厥前即有脑部器质性病变者,较易发展为癫痫。
上面就是典型高热小儿惊厥了的介绍了。我们不仅要对小儿惊厥的常识有所了解,更要对其更深的症状有所了解。这种惊厥如文中所说极为容易发展成为癫痫病,这就要求家长们更加密切的注意孩子的发病时间和过程了。
小儿惊厥
①震颤:
新生儿期常表现有全身或局部的快速颤抖,类似于阵挛样运动,可由突然的触觉刺激诱发,轻柔改变体位可使震颤减弱或消失,这种运动不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这种震颤是新生儿运动反射发育不完善的表现,一般在生后4~6周消失。小于胎龄儿、母亲有糖尿病的低血糖新生儿或母亲孕期服用某些镇静药的新生儿也可出现震颤。而惊厥的幅度大小不等、低频率、无节奏抽动,不受剌激影响, 并常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两者较容易区别。
②活动睡眠期出现的眼球转动及呼吸不规则:
正常新生儿的睡眠, 约有一半时间处于活动睡眠期。常在入睡开始或将近觉醒时出现,眼球在合拢的眼睑下转动,有节奏的嘴动,面部微笑或怪相,头部和肢体伸展或扭动,但在清醒后 这些动作都消失并不再出现,故与惊厥易于区别。难于区别时,可借助于脑电图检查,活动睡眠期的脑电波正常。
③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
生后1个月内起病,肌阵挛主要累及前臂和手,也可累及足、面部、躯干或腹部肌肉。多数出现在NREM期睡眠,REM期少见,偶可为声音等刺激诱发。肌阵挛可为双侧、局部或多灶性,抽动有节律或无节律,常以1~5次/s的频率成串出现,持续数秒。此种成串的肌阵挛性抽动可在睡眠中反复出现,持续20~30分钟,或长达90分钟,可被误认为惊厥持续状态。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是正常的。偶有家庭史。症状在出生2个月之后减轻,6个月之前消失。长期预后良好,不需治疗。
④早产儿呼吸暂停:
这种呼吸暂停一般持续20s或稍久,常伴有心率减慢,而由于惊厥的呼吸暂停则心率一般保持原状,并不减慢。
热性小儿惊厥的诊断
热性小儿惊厥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小儿惊厥的现象不是热性的,那么热性的小儿惊厥经常是多大的小孩发生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热性惊厥不是“发热”和“惊厥”的简单相加。1981年Nelson和Ellenberg提出了热性惊厥是指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在6个月至5岁之间),惊厥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致,亦无其它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
因此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不考虑为热性惊厥。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惊厥。
(2)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颅脑损伤、颅内出血、占位病变、脑水肿、癫痫)伴发热惊厥。
(3)严重的全身性生化代谢紊乱,如缺氧、水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维生素缺乏(或依赖症)、中毒等伴惊厥。
(4)明显的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或神经皮肤综合征(如结节性硬化症)、先天性代谢异常(苯丙酮尿症/和神经苷脂病等,出现的发热伴惊厥。
上面介绍的就是热性小儿惊厥的诊断,当我们出现上面的症状的时候要自我判断,现在热性小儿惊厥也属于急诊科的疾病,虽然发病几率不大。
小儿惊厥应该怎么办
小儿惊厥急救措施
1.小儿发生惊厥,也就是痉挛时,家长首先要镇静。不要大声哭叫或摇动小儿,也不要喂水,更不要给孩子吃药。要让患儿安静平卧,头向一侧,衣领松开。用布包着竹筷放在上下牙齿间,以防痉挛时咬伤舌头。在家里可用指甲掐人中穴止痉。
2.如有高热,可在患儿的前额上放一块冷湿的毛巾,经常更换冷敷。也可用30-50%的酒精擦浴腑下、后背、头颈、大腿内侧2-3遍。
3.如果采取以上处理,痉挛仅不能平息,以至引起呼吸停止,则马上进行人工呼吸,然后立即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
小儿惊厥注意事项
1.高热是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6岁后罕见。
2.痉挛平息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去医院检查。
小儿惊厥怎么急救处理 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其实是由大脑异常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短暂肌肉抽搐,又分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
高热惊厥一般是由孩子高烧后引起,体温超过38.5℃容易发作,而当体温超过39.5℃时则容易引起严重的抽搐,常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无热惊厥的诱因则比较多,例如尿毒症、低血糖、婴儿痉挛都可能导致出现无热惊厥,而且无热惊厥比高热惊厥更容易出现抽搐。
然而小儿惊厥中又以高热惊厥最为常见,所以我们今天重点说说高热惊厥的家庭急救处理方法。
小儿惊厥的饮食注意
一、宜吃食物:
鸡蛋:鸡蛋黄性温,味甘,有滋阴、宁心安神的作用,治疗阴虚引起的心烦不寐胃逆呕吐,鸡蛋黄加乳汁适量服用有治疗惊厥的作用,鸡蛋黄常用来治疗高烧或热病后期,阴津枯竭、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抽动等内风症状。鸡蛋可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并且可以安神除烦,镁和钙共同作用可用来放松肌肉和神经,从而使身心放松,避免紧张不安、焦躁易怒。帮助入睡。
二、忌吃食物:
1、高热量的食物比如:油炸的,辣的,烘烤类食物(如:面包,饼干等),巧克力,糖果,方便面,膨化食品等不能吃。
2、不能吃温补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鸡、鸭肉和蛋,狗肉。
3、三种水果不能吃:荔枝,龙眼,桔子。
临床经验得出,多数父母由于患儿惊厥之后身体处于虚弱,并且给予营养饮食,大多营养食物都属于温补高热量食物,毕竟惊厥患儿对这些食物上火非常敏感,因而使许多患儿更加的内火旺盛,一旦遇到发烧体温上升会更加迅速从而导致惊厥发作的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