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一、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二、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1、疼痛

关节疼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2、皮肤黏膜症状

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白塞病、脂膜炎等会出现皮疹、口腔溃疡、皮肤溃疡、网状青紫、眼部症状等。

3、不规律性发热

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不会出现寒颤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还会出现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成人斯帝尔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今年36岁的陈鹏,是某市文化局的干部。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髋关节不适,早上起床感觉腰背僵硬,遇到刮风降温的天气时冷疼痛会有所加重。后来在其妻子的带领下,找到一家民间术士的小诊所进行医治,被定性为“类风湿关节炎”,之后一直按照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但是一直没有好转。2012年2月陈鹏睡觉时感觉翻身困难,严重影响了睡眠,咳嗽时胸骨体剧痛,弯腰也受到限制。遂于3月去当地一家二甲级医院就诊,经X线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腰部疼痛明显减轻。

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具有很多共性,所以常常被误诊。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所以患者有类似症状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免发生误诊或漏诊。

强制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1)强直性脊柱炎90%为男性,而类风湿性关节炎60%-70%为女性;(2)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年龄在15-30岁以下,30岁以后很少起病,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中年人居多,发病年龄多为20-45岁;(3)强直性脊柱炎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HLA-B27常为阳性,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因子为阳性,HLA-B27常表现为阴性;(4)强直性脊柱炎皮下结节少见,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类风湿结节;(5)强直性脊柱炎有椎间韧带的钙化和骨化,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则没有。

风湿性关节炎的前兆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不仅仅年老的人会罹患个疾病,而且一些产后坐月子的女生因为没有注意保养,其实也会是罹患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疾病。一旦人们有这个疾病的时候,那么关节,尤其是膝盖关节会有隐隐作痛的症状。到了下雨天或者刮风天的时候,甚至是会有一些刺痛的症状。部分病人发病期间比较疲惫。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的前兆?

1风湿性关节炎的前兆是病人会疲惫的症状。而且关节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的症状。而且是会有压痛的了。部分病人连身体的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症状。关节方面红肿热痛的症状也好似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2一旦病人有这个疾病的时候,那么需要赶紧做治疗。因为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种可以进一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的药物,是可以止痛的。病人的话可以口服布洛芬缓释片。或者可以用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

3风湿性关节炎的前兆一旦出现的话,那么需赶紧治疗。资格和时候不仅仅可以用布洛芬去治疗。而且其实青霉胺和阿司匹林都是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药物。病人还可以使用双氯酚酸去做治疗

注意事项:

风湿性关节炎的前兆一旦出现的话,就不要随随便便去用一些偏方和验方的了。这个时候,需要去大医院了,而且需赶紧治疗。发病期间需要吃药治疗。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民间偏方

偏方1

茄根24克,枸杞子15克,当归、松节、人参、鳖甲、龙骨、牛膝、羌活、蚕砂、独活、防风各6克。

共为粗末,用高粱酒500毫升浸泡2周,去渣。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偏方2

桂皮、牛膝、乌药各15克,松针一把,加180毫升烧酒,泡1周以上。

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有效。

偏方3

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

加入50%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用之搽患处,每日数次。

偏方4

穿山甲、全蝎、当归、僵蚕、麻黄、桂枝、牛膝、木瓜、杜仲各6克,川断、红花各10克,甘草3克。

四神煎治风湿性关节炎的配方是什么

四神煎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及用法:生黄芪24克,川牛膝90克,远志90克,石斛12克,二花30 克。前四药用500毫升水煎至300毫升,再人二花煎至150毫升,顿服,每日 1剂。上方在唐山民间流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多获良效,此方名四 神煎。

四个治疗关节痛的民间偏方

治疗关节痛民间有偏方,这里介绍四个治疗关节痛的偏方:

1、臭梧桐500 克,莶草400 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10 克,开水送下,用治风湿性关节酸痛。

2、葱白10 根,生艾叶100 克,生骨碎补25 克,生姜汁半杯,共捣烂和匀,敷于风湿关节痛处,每日更换1 次;紫荆皮50 克,赤芍、独活各30克,葱白23 厘米,共研细末,每次取量25 克,加葱搅捣如泥状,烘热摊在纱布上;敷贴于关节炎痛处;川乌、防风、白芷各50 克,共为细末,略加开水,趁热调敷于关节炎痛处,每日1 次;苏叶、陈艾各200 克,生姜、薤白各250 克,共捣烂,和百粉做成饼,烘热贴患处。

3、菖蒲、老姜、蒜梗、葱子各适量,煎汤洗关节痛处,每日1 次;樟树叶、松节各500 克,熬汤浸洗关节痛处,洗后忌风;艾梗、柳枝各100 克,煎汤,先蒸熏后洗关节痛处。

4、用五枝汤,即椿树枝、柳树枝、桑树枝、榆树枝、槐树枝各100克,煎汤洗澡;苍术、桑叶、松叶、艾叶各适量,煎汤蒸洗、熏洗患处;花椒10 克,全艾1 棵,透骨草15 克,水煎,利用其热气蒸患处;威灵仙、甘草各500 克,以水1 桶入药煮1 小时,放木盆内,使患者坐于木盆内小凳上,周围用塑料浴帐遮住,趁热熏洗,使之出汗为度。熏洗后不要受风受凉,最好卧床1~2 小时。以上熏洗各法,对全身性关节痛,均有止痛、消炎、化瘀、去湿作用。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外伤性关节肿痛,均有止痛。

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4大误区

类风湿关节炎误区一、对疾病判断不准确

在对类风湿性疾病的判断上,很多人是存在有认识上的误区的,甚至连部分的医生也认为,关节痛加上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一种误区。因为类风湿因子本身是人体产生的针对变性免疫球蛋白G为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由于首先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血清中发现,所以被称为类风湿因子。 5%~10%的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但滴度较低,只有滴度在1∶64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误区二、由于关节疼痛久卧床

的确类风湿的表现是会有关节的疼痛,因此很多人就误认为,由于疼痛就应该要避免运动,就应该要长期的卧床,其实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坚持适当的锻炼,可以保持体质和恢复关节功能。否则身体会日渐衰弱,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直、变形,成为终身残疾。病人在关节肿胀的急性期需要休息。

类风湿关节炎误区三、治疗就是止痛消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出现,这的确是存在有炎症的情况,因此很多病人或者是一些医生在治疗的是皇后,就会认为抗风湿其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键是防止关节破坏和畸形。目前治疗类风湿分三大类,除了镇痛消炎外,还有糖皮质素、免疫抑制。尤其是免疫抑制剂,可阻止关节破坏的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误区四、长期使用偏方

由于治疗疾病心之切,因此很多的患者在治疗上就会盲目的听信一些特效药物、偏方秘方等,长期服用含有大量荷尔蒙的中成药,导致股骨颈坏死的病例在国内常有报道。荷尔蒙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标不治本。一般在急性期、免疫抑制药尚未显效时使用。一旦出现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副作用,就需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即使中医,也只能缓解疼痛,减少西医的副作用,不能起到根治目的。

在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治疗上,想要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那对于以上所阐述的这些疾病认识上的误区,就一定得要多加注意了,如果走进这些治疗的误区,不但是会使得类风湿关节炎得不到更好的治疗,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危害哦!如果是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还可以使用schiff益节氨糖钙片进行缓解,schiff益节是来自美国的骨关节保健品,对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和缓解上有很好的作用。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物理治疗结合理疗

物力治疗可以在皮肤表面涂抹扁带藤按摩膏,这样是能快速缓解酸、麻、胀、痛的症状的,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物力治疗常常是配合中医疗法一块使用的,主要是帮助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和伴发的肌肉痉挛,这样有助于维持和恢复关节的功能。

2、中医治疗和生活保健

早期的风湿性关节炎我们是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最常使用的中医方法有服用中药、针灸、按摩等等,这些互相结合就能缓解疼痛了。主要是作用在于疏通筋脉,活血化淤。

3、微创疗法和中医按摩

对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微创治疗,,治疗完以后在按摩一下,这样可以帮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红肿、灼热、剧痛等症状。

4、食疗方法和生活注意事项

饮食上应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营养高,低脂肪,并且要易于消化,尽可能的减少脂肪的摄取,热量来源要以醣类和蛋白质为主,若是体重超过标准,要逐渐减轻体重。

可见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如果您不幸得了风湿性关节炎的话,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积极治疗,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的。只要风湿病患者早点去医院治疗,病情还是会很快缓解的,就是大家不能相信一些民间偏方。

相关推荐

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样引起的

1、促发因素:如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均可能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 2、遗传因素:家族调查结果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家族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高2~10倍。 3、免疫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及其附近组织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存在类风湿因子。 4、内分泌:酶与物质代谢异常均可能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 5、其他:气候、环境、体质、血型等因素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风湿性关节炎的高发群体是哪些

1、饮食习惯不良,挑食、偏食、食物单调的人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约占50%。 2、患有胃炎、胃溃疡、肠炎等影响营养吸收与消化的疾病患者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占10%。 3、工作及生活环境阴暗或温差太大,受风、受凉者,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约占60%。 4、精神情绪不好、压抑、性格内向者,也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5、其血缘亲属中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患者,如父母亲、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 6、更年期妇女、生产后妇女。 7、居住地寒冷潮湿,工作环境寒冷潮湿的患者等。 8、患有某

手指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偏方

偏方一、活经活络汤 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间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二、蚂蚁丸 组成: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关节炎有分为很多种,很多关节炎令人傻傻风不清。其中,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似处很多,令人一直分辨不清。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如何区分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相似之处很多,如都有风、寒、湿外因及关节疼痛,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1、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2、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 3、

痛风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二者有何区别

痛风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关炎。通过下列几点的比较,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把二者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后,导致的自身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包括关节炎及心脏损害,如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见于青、少年,中年以上的人极少患此病。一般的人往往把关节长期负荷过重、受寒、疲劳引起的关节痛称之为风湿性关节炎是错误的。这种关节痛往往是由于关节慢性劳损或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等组织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而引起。 风湿性关节炎发作的特点是多发性的大关节红、肿、热、痛,

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还得先说风湿热。上世纪50-60年代前,风湿热在儿童中十分普遍,它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先感染后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的疾病,最终损害心内膜,在发病中最突出的症状之一就是关节炎,特点是四肢大关节对称性、游走性的红肿疼痛,在相当长时期内临床上普遍把它称作风湿性关节炎。不过这种关节炎无论有多红多肿最后不会导致关节破坏,不会影响关节功能,它只不过是风湿热的一种伴随症状而已,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种,正规或权威的医学专著中从来没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 而类风关则不同。1859年Garrod把一种慢性

类风湿因子高的原因是什么

(一)感染作怪,关节遭殃 大量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的感染有一定关系。为什么病毒感染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呢?这是因为当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出一种不正常的抗体,医学上把它叫做“自家抗体”。虽然有些病毒,特别是疱疹(EB)病毒感染,也可引起关节炎,但是这种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尽管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究竟是哪种病毒引起,目前

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形成的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怎样形成的?风湿性关节炎病因不明确,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1、感染、遗传。风湿病可能会因为感染而得,有时候一些小的感染就会引发此病。如风湿病的发病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有关。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风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遗传倾向,痛风、风湿热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2、内分泌、免疫因素等。风湿的得病与患者自己的身体素质有关,主要是内分泌或免疫系统出现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类风湿的概念须与风湿相区别。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 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首个症状,早上起来患者会发现关节不灵活,起床活动后晨僵减轻或消失。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关节肿痛,还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发烧等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活动分级 Ⅰ级:关节功能完整,一般活动无障碍。 Ⅱ级:有关节不适或障碍,但尚能完成一般活动。 Ⅲ级:功能活动明显受限,但大部分生活可自理。 Ⅳ级:生活不能自理或卧床.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发病情况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想要了解和区分开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还要分别比较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以及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的表现。 类风湿的概念须与风湿相区别。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 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首个症状,早上起来患者会发现关节不灵活,起床活动后晨僵减轻或消失。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关节肿痛,还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发烧等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活动分级 Ⅰ级:关节功能完整,一般活动无障碍。 Ⅱ级:有关节不适或障碍,但尚能完成一般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