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意外跌倒的三种状况
老人意外跌倒的三种状况
1、仰天摔跌
如果仰天摔跌,会引起头部着地,可能出现头部外伤,发生颅内血肿。头颅损伤可以当场出现神态变化、剧烈呕吐、耳鼻出血,也可以当时清醒如常,在数天甚至数月后再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头部或臀部着地,出现头痛、呕吐者更要引起重视。
2、臀部着地
老人意外跌倒如果臀部着地,易发生髋部股骨颈骨折,可能间接外力冲击引起腰椎骨折。这时会局部剧烈疼痛。有些老人痛觉不敏感,骨折两端成角相嵌,甚至还可起立行走,但出现跛行。
3、向前扑倒
老人摔跌时如向前扑倒,常可引起股骨骨干、髌骨及上肢前臂骨折,局部疼痛,明显肿胀,甚至出现创口。
老年人能吃安眠药吗
失眠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根据统计,国内65岁以上老人有一半以上有睡眠问题,但多数拒绝正确诊疗,反而自行到药局购买安眠药或擅自加重医师处方剂量。医师提醒,年长者的体能普遍虚弱,且有慢性疾病,身体代偿能力较差,造成头晕、意识不清、意外跌倒,更严重的是有些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老人,可能因不当服用安眠药而于睡眠中猝死。
一般来说,老年人对服用安眠药辅助睡眠可能会出现因过度滥用,造成药物耐药性或依赖性。安眠药属于处方用药,须经医师诊断后才能开立,一旦老年人因耐药性和依赖性造成吃药量增加,或非吃才睡得着时,经常会私自到药房购买,或自行增加服药量,结果往往出现白天嗜睡、乏力、精神萎靡、注意力下降、记忆减退等现象,且加重肝、肾、心血管疾病等疾病负担,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13招预防老人跌倒
1、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贫血和帕金森病等。
2、存在跌倒风险的老年人,醒后应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
3、老年人着装宜舒适合体。裤腿不要过于肥大或过长,鞋子大小要合适,尽量别穿系带的鞋。
4、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平衡、步态、肌力和关节灵活性的锻炼。年岁越高,运动的幅度要越小。
5、每年一次的视觉和听觉检查测量视力,及时治疗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老年性眼疾。视力不佳者需佩戴眼镜,听力严重丧失者应借助助听器。
6、老年人坐下的时候,椅子高度要适宜。尽量不要让老人坐软沙发,因为老人下肢没力量,从软沙发上起来,需要两只胳膊用力支撑,一旦撑不住,就容易摔倒。
7、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要引起重视。医生开的任何药物都要仔细阅读它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引起头昏、嗜睡、反应低下和步态不稳的药物,要与医生进行沟通。
8、老年人使用降压药应观察血压变化,使用降糖药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每次使用镇静、安眠药后应立即卧床休息。在家吃这类药物时,尽量应在洗漱后吃,以防摔倒。
9、选择合适舒适的鞋子。避免高跟鞋、人字拖。在选购鞋子的时候需试穿,尽量选择有鞋带的鞋子,如果系鞋带有困难,可以挑选粘贴扣类型的。女性如果脚背比较宽大,建议穿男士鞋。
10、地面应保持干燥无障碍。有些子女出于孝心,给父母买了新家具,或重新摆放房间内家具,但随意改变老人房子里的格局是不对的。老年人记忆里还是原先房间熟悉的格局,这样老人在晚上起夜时,很容易绊倒。因此,家里变化越少,老人跌倒风险越低。
11、改建居室格局。为了保障室内安全,建议将堆积于过道,厨房、浴室的报纸,电线,电话线等杂物清除;茶几,书架、植物等避免放在狭窄的地方;衣服、碗碟、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地上有积液、食物要及时清除;浴室尽量用防滑地毯;如果有条件,也可在浴室内外安装把手。
12、室内保持充足的光线。在卧室、浴室和过道都装上夜间照明灯;若半夜经常需要起床,床头柜最好备有一个台灯;开灯后再起来;手电筒应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以备应急。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夜晚,长时间卧床而突然站立易造成血压迅速下降,这可能是老年人经常在卧室摔倒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起床时先应在床边坐半分钟,再站起来。
13、长期规律运动。运动可增强下肢肌力改善平衡,其中打太极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研究发现70到90多岁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48周,其跌倒危险会降低25%。这种风险降低的程度在统计上虽不具重大意义,但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其重要性。此外,以下几种运动也十分适合老年人:
(1)、柔性运动。就是拉伸肢体的肌腱和韧带,使其顺应性增加,身体变得轻柔灵活。
(2)、力量(负重)运动。力量运动可以加强肌肉的张力和强度,刺激骨的增生,减缓和逆转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强心(或叫耐力)运动。每天中等量的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和肢体功能健全的基本保证。这种运动诸如跑步、走路、游泳等,主要是增强人的心肺功能,改善人体的耐力。
老人一天睡多久最好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与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及睡眠不够5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天睡眠7个小时最为理想。
科学家在5年时间里,研究了15000位70岁以上高龄的男性,结果发现,老人睡得过多或过少,都可能造成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老年痴呆症的过早出现。
科学家们研究中还发现,爱打鼾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是常人的两倍多。《华盛顿邮报》
老人跌倒多因脑部退化
老人跌倒,六成以上发生在户外,跌倒的地方竟然以平坦路面最多。老人为何会栽在自己的双腿下?
专家解释说,老年人大脑和小脑的功能退化,是造成老年人容易跌倒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要预防跌倒,首先应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同时也应该从事适量的运动,偶尔晒晒阳光,设法保持或增进身体的肌力和平衡能力;定期检查眼睛,早期发现及治疗眼科疾病;起床时,不要立刻站起来,应先坐在床边,感觉正常之后再站起来慢慢开步走;应加强室内照明,固定家具、地毯和其他物品的位置,不要经常更换家具位置,电线不要暴露在地上,保持地面干燥,鞋底不滑。
老年养生有三防
其一要防激动。老年人切忌激动,一定要心平气和。老年时,体力已经虚弱,不要再竭力追求过多。激烈的情绪变化,可使血压大幅度上升,体内释放出一系列不利于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可导致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为此,老年人应加强心理调适能力,学会自我控制,不让自己陷入“悸动万分”的困境,而造成意外不测。
其二要防跌倒。老年人跌倒有特殊的危险性,也可能从此再也站不起老。有人统计,7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为25%,75岁以上可上升到35%。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症的存在,跌倒后极易骨折,甚至危及生命。为此,老年人无论是户外活动还是室内活动,均要小心谨慎。动作幅度要小,举腿抬足回头转身,动作都要慢些。居室地面不能太滑,不可打蜡,裤腿不宜太长,日常用品不要放得太高或难以取到的地方,消除一切可能绊倒的潜在因素,晚上应开一只安全照明灯,以防夜尿起床跌倒。
其三要防便秘。老年人高血压病多,冠心病多,便秘也多,冠心病患者便秘也可加重心脏负担,极易导致中风。因腹胀可使膈肌升高,影响肺的通换气功能及心脏的供血与供养状况。排便又可使腹压升高,氧耗增加,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剧心肌缺血状况,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为此,老人应通过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适当活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必要时酌用缓泻剂来保持大便的通畅。
老人预防跌倒14种方法
1、老年人生活的环境,要尽量减少台阶、门槛等障碍物,并注意光线亮度,地面尽量采用木质地板,卫生间地面应采用防滑的材料。浴室尽量用防滑地毯。
2、老年人酒后、热水澡后、长时间卧床、久蹲后,坐起、行走动作不要太急,应缓慢进行。
3、不要擅自服用药物,对于服安定、镇静、催眠的患者要特别引起注意,不应多活动。
4、老年人如果感到疲劳、睡眠不足时,也不应多活动。
5、对于高龄老人或体弱多病的老人外出时,家属应一起陪同,随时观察老人的表现,如面色、表情、说话和动作等,如有异常应停止行走,及时坐下休息。
6、定期到医院做进一步全面体检,确认有无引起摔跤的疾病。
7、运动可增强下肢肌力改善平衡,其中打太极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70到90多岁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48周,其跌倒危险会降低25%。
8、选择合适舒适的鞋子,避免高跟鞋、人字拖。在选购鞋子的时候需试穿,尽量选择有鞋带的鞋子,如果系鞋带有困难,可以挑选粘贴扣类型的。女性如果脚背比较宽大,建议穿男士鞋。
9、将堆积于过道,厨房、浴室的报纸,电线,电话线等杂物清除。
10、茶几,书架、植物等避免放在狭窄的地方。
11、衣服、碗碟、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12、地上有积液、食物要及时清除。
13、如果有条件,也可在浴室内外安装把手。
14、在卧室、浴室和过道都装上夜间照明灯,若半夜经常需要起床,床头柜最好备有一个台灯,开灯后再起来,手电筒应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以备应急。
造成风湿免疫科常见病的原因有哪些
1、意外创伤
人们在工作,运动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难免发生意外创伤。如工作中的腰扭伤,运动中的摔伤,老年人,小孩的意外跌倒,都可能是引发风湿病的外因。
2、居住环境及工作环境潮湿
很多风湿病患者都曾住在地屋或潮湿的环境中,这对于体弱多病,“血沉”速度较快的人来说,只要有一点扭伤,过劳,甚至感冒都可能诱发风湿病。
3、体弱多病
中医认为,体弱多病者免疫功能差,经常感冒,发烧,极易引起体内白细胞增加,血液检查,“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单位升高,炎性反应十分敏感。如治疗不及时,就会转为经久不愈的慢性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
老人预防跌倒骨折
衣
老年人应穿着合适的衣服,裤腿不宜太长;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过于柔软的鞋子,尽可能选择底部带有纹理的防滑鞋。
食
为了减少跌倒的发生,老年人在饮食上应该做到营养均衡,多食含钙以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麦片、虾、骨头汤、豆腐、鸡蛋、海带、紫菜等。不要过多饮用咖啡和浓茶。避免饮酒过量。特别是在用药方面,研究发现50%的老年人跌倒与用药有关,老年人要做到合理用药。特别是服用降压药和安眠药时,起床和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
住
老年人房间布局应简洁、室内光线充足、卧室应有夜间照明灯,避免起夜时视线不良、家具稳定、摆放适当、不可有绊脚的物品,卫生间最好使用坐式马桶并靠近卧室。浴室里放一把防滑凳,老年人可以坐着洗澡,并且安装防滑扶手,铺上防滑地垫。
行
老人行动时动作幅度要小,坐起、行走动作不要太急,应缓慢进行;勉强能站立和行走的老人要特别注意不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站立和行走,行走不稳时,应使用“三脚手杖”或“前臂支撑型手杖”;如果感到疲劳、睡眠不足时,不应多活动;下雨下雪天尽量不要外出,即使要出门,也要穿上鞋底比较粗的布鞋或有纹路的防滑鞋等。
老人意外跌倒怎么办
1、老年人突然跌倒时,切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可能会帮倒忙。如因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如果立即将其扶起,会加重其出血的症状,使其病情急速恶化。
2、首先要观察老年人的表情和神态。如其神志清醒,可询问其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发作,可协助其服下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
3、老年人摔跌易发生骨折,某些骨折如股骨颈相嵌性骨折、脊椎骨折等除疼痛外其余骨折表现不明显,如果勉强扶持站立,搬动时姿势不当,可使病情加重。特别是脊椎骨折,可以损伤脊髓导致截瘫。所以老年人摔跌后,应先让他慢慢滚转到硬木板上,仰卧位。
5、要判断跌倒后是否发生了骨折。老年人跌倒后最易造成手腕部、大腿部骨折,及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当老年人跌倒后发生骨折时也不要急于将其扶起。因为处理不当不但会加重其损伤和骨骼错位,还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残疾,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动的过程中极易损及脊髓,而导致截瘫。
怀孕后请先收起你的美丽装备
化妆、染发、穿高跟鞋这些美丽法宝,准妈妈暂时丢弃吧,尤其是怀孕中后期,随着体重的增长,准妈妈不宜穿高跟或过于紧窄的鞋子。
选用无刺激的产品染发和化妆,虽说对准妈妈和宝宝的影响不大,但其中会含有铅或苯等物质,在怀孕的初期,最好还是避免为好,确保孕期的安全健康。
准妈妈穿着高跟鞋,身体重心前倾,容易压迫腹部,使下腔静脉回流心脏的血流量减少,影响宝宝的血氧供给,不利于胎宝宝的发育。此外,准妈妈足部神经受到连续不断的不良刺激,还会引起多部位血液循环不畅及神经功能紊乱,还易出现意外跌倒等突发状况。
各种化妆品、染发剂、高跟鞋这些你平时喜爱有加的美丽装备,怀孕后还是把它们先收起来吧。孕妇也可以是美丽的,但是,美丽的前提首先是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老年人如何防跌倒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5岁或以上的年长者,每三人有一人曾跌倒;十个跌倒的人当中,有三个因此受伤。
跌倒造成的伤害,以头部、胸部和四肢最常见。有的老人跌倒后受伤,行动不便,得长时间呆在家,甚至可能失去自理能力,引发抑郁症,给家人和看顾者带来重大负担。
65岁以上老人多有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一旦受到创伤,因伤去世的风险比一般伤者高出至少一倍。
平时只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就能降低老人在家里跌倒的风险。
家居应注意事项
●浴室
经常湿淋淋的浴室,是老年人最容易跌倒的地方,应做好防滑措施。
如果家有老人,建议浴室的地面应铺上防滑垫,墙上也应装置扶手。浴室如装有稳固的扶手,老人跌倒时能即时抓住扶手,可以帮助减缓跌倒时受伤的程度。
在马桶旁的扶手则可帮助老人较容易起身及坐下,尤其对脚部无力或疼痛的老人有用。
此外,她建议,老年人最好是坐着洗澡,避免久站。
●厨房
由于老年人的视力退化,在灯光昏暗的环境可能视物有障碍,在家里保持充足的照明是最基本的要求。
许多家庭的厨房灯光不够亮,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危险。如果厨房有过高的门槛,对脚无力的老人也会造成不便。
常用的东西应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别放在高处,避免老年人得站在椅子上攀高,也别放在低处,避免老年人得蹲下身体取物,起身时可能头晕跌倒。
老年人准备烹饪的食材时,最好坐着,避免久站,加重双脚疲累感。老年人最好是坐有靠背并稳固的椅子,别坐太轻而容易打滑的塑料椅。
●客厅
家里应尽量保持整洁,因为老年人的行动较不灵活,加上视力不好,很容易被障碍物绊倒。
家具最好摆在固定的位置,避免随意移动,并尽量清空障碍物,包括随处堆放的杂物、垂挂的电线等。
老年人的脚通常无力,抬起脚跨门槛,很容易跌倒,因此,过高的门槛也属于障碍物,最好去除。
●睡房
睡房晚上最好开着一盏小夜灯,方便老年人半夜醒来走动时有足够的照明。
睡床的床架不宜过高,床褥也不宜过软,方便老年人上下床。
有些睡房地板的板片脱落,导致地面凹凸不平,容易跌倒,应尽快修补。
穿对鞋子也能防跌
穿合适的鞋子,能降低跌倒的风险。
●确保穿适合的鞋子,建议每次买新鞋前测量脚形。
●穿舒服并稳固的鞋子,避免鞋底太厚或鞋跟太高,选择鞋底防滑性强的鞋子。
●无论在室内或室外都应穿合脚、防滑的鞋子。在家避免只穿袜子或赤脚走路,但别穿松垮的拖鞋。
●时刻确保鞋带牢牢绑紧。不懂得将鞋带绑紧的人,建议选有魔术贴的鞋子。
2019年大寒是几月几日 雨雪天气注意防滑
大寒前后常有强降雨和下雪,雨雪天气造成路面湿滑,因此,应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宁可踩在厚厚的积雪上也要避开浮冰和积水,不要因为湿滑就蹭着走反倒容易滑倒,跟滑冰是一个道理,尽量抬起脚,实在的踩下去,这样就减少了鞋底和地面的向前摩擦力,会大大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天冷跑步要不要戴护膝 每天跑步需要戴护膝吗
需要。
呼吸是比较重要的,主要作用是从外部又包裹了一层人工”肌肉和韧带”支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防止损伤,主要作用一是防止意外跌倒保护膝盖不会先作地,二是保护已经受伤的膝关节提供支撑作用,所以每天跑步建议配戴护膝比较好。
但护膝的使用时间不需要太长,正常和适当的跑步运动平时长时间带护膝,膝关节受限,会弱化肌肉和韧带的力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