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自测预知寿命长短
体重自测预知寿命长短
遗传性瘦,BMI值很少会低于18
瘦子中有一部分人属于“遗传性瘦”,邝建博士介绍道:“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绝大多数人的基因被进化为将所摄取的热量能被快速储存。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的基因不善于储存热量,所以怎么吃都不胖。”遗传性瘦者的健康状况是正常的,BMI很少会低于18。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值,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成人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18的人,瘦得不正常
对BMI值小于18的人,瘦得不正常,一定能找到原因。医学界统计数据发现,过瘦的人的平均寿命比正常体重者的寿命略低,且因瘦子脂肪过少,相对更易发生胃下垂、肾下垂等问题,生病后恢复的速度也较常人慢。人变胖变瘦会符合一个规律:
饮食摄取热量﹥运动消耗量=脂肪储存
饮食摄取热量﹤运动消耗量=脂肪消耗
因而,以下三个因素决定一个人的胖瘦:A。有无疾病,使得能量无法让身体吸收或消耗过多;B。饮食热量摄取是否足够;C。运动量是否过大了。很多瘦子总说,我没任何原因,就是吃不胖,实际是没认真找原因罢了。不同年龄,长不胖的常见原因不尽相同。小孩子
家长要考虑,孩子是否生虫了?生虫的小孩总睡不好,夜间会磨牙。消瘦是因为感染虫子后胃口变差,食物不被身体吸收等原因引起的。肠道有虫过去更多的是与卫生条件差有关。目前的发病更有可能与养宠物,爱吃鱼生有关。
此外,孩子若偏食,如只吃肉或只吃菜,当然长不胖,家长就得从饮食习惯上加以改善,让孩子均衡饮食。
1.饮食不当
一些人长不胖是饮食习惯不好造成的。“临床上,有些人患病后会刻意忌口。”邝建表示,他接诊过一对中老年夫妻,半年来持续消瘦,仔细询问下发觉因患糖尿病,增加运动的同时,只吃蔬菜喝牛奶,极少进食淀粉类食物;还有个患者的亲友得了糖尿病,他害怕自己也患病,就自我限制饮食,大量做运动,人当然会消瘦。“有些疾病要求限制饮食,但这是要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之下减少摄取的量”。
2.减肥过度
有些爱美的女士乱吃减肥药,变成了厌食症而日渐消瘦。他曾接诊过一米六但体重只有60多斤的女学生,因过度节食引发了厌食症。“厌食症是神经异常引发的疾病,患者根本没有任何食欲。”邝建表示,市面上一些不正规的减肥药会抑制中枢神经,影响食欲,还有抑郁症、心率加快等副作用。
3.疾病因素
高代谢类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都会影响体重,如肺结核、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肿瘤等等。例如:甲亢患者,症状多表现为突眼、心悸、易激动、多食、容易出汗等;若爱吃鱼生养宠物,考虑是否生虫了;是否患有胃肠疾病,如胃病一吃就不舒服;焦虑症的病人休息不好,消耗会增加,人会消瘦;女性更年期处于持续高代谢状态,也容易变瘦。中老年人慢性病多见,如糖尿病会引起消瘦,邝建提醒道:“糖尿病人如血糖控制不佳,抵抗力将减弱,容易得肺结核等多种感染性疾病,要引起重视。”
这类疾病好了之后,很快就能胖起来。还有的人没生病,但经常熬夜工作,身体消耗大,也会消瘦。要提醒大家的是,若原本胖的人突然变瘦,得排除疾病的因素。增肥宝典
总则:运动量适度减少一点点,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多吃一点点,让摄取量超过消耗量。在饮食方面,增肥者要增加淀粉类主食和高蛋白食物(鱼、肉、蛋、奶)的摄入。每个月测定一次体重,检测体重的变化而调整饮食。
体重不变:运动量不变,再多吃点。
体重仍在下降:可能是运动过大消耗大,或为饮食摄取量还不够,也可能是原发性病没处理好。
轻松的心态、规律的运动、均衡的营养、良好的休息、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是维持正常体重的关键。
影响寿命的因素 遗传影响寿命
遗传因素是决定着寿命长短的先天性因素。在人体近10万个基因中,存在着能够决定生命长度或者是衰老进程的基因。它们分别是影响细胞复制的端粒、生殖基因、衰老基因以及凋亡基因。
男人寿命长短胡子揭答案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对2438名威尔士中年男子进行观察,分析刮胡子和心脏冠状动脉疾病与中风的关联。报告称,在为期20年的研究中,已经有835人死亡。不是每日刮胡子的人有45%故去,而至少每日刮一次胡子的人则有31%辞世。不是每日刮胡子者大多未婚,多为蓝领阶级劳工,他们享受性高潮的次数较少,身材较矮小,而且易患心绞痛,中风的几率高出70%。
不是每日刮胡子的男士较少享受性高潮,可能是因为其男性荷尔蒙较低,或单纯因为未婚,所以进行性行为的机会较少。不是每日刮胡子的男士中风几率高的解释是,他们体内性激素的循环水准,可能影响了脂肪在动脉中沉积的程度。不是每日刮胡子者死亡人数多,可能与他们吸烟者较多以及生活习惯较差有关。
2常刮胡子的男性性生活质量高
男人刮胡子主要还是个人卫生习惯的问题。一个男人胡子刮得次数不多,可能反映出他的生活质量较低,因而不太注意个人形象。性生活质量高、经常达到性高潮的男人,通常会比较注重外表,注意自己在性伴侣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他们刮胡子肯定会勤快些。
7部位可以看出寿命长短
1、眉毛
眉毛被称为保寿宫,可见它与人的生命有关系。《神相全编》中说道“眉毛长垂,高寿无疑”。就是说眉毛高长而眉尾下垂的人高寿无疑。
2、头骨
枕骨在脑后正中偏下的部位,由于睡觉时,它首先接触枕头,所以叫枕骨。这个骨头要连肉而起,不能过于孤零零地独露在外,脑后的枕骨丰满的人长寿。
3、耳朵
耳朵与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肾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影响到寿命的长短。耳朵要轮廓分明,垂珠贴肉,色泽鲜艳红润,耳门阔大,耳肉红而坚厚,耳形耸高而长,这样的人是长寿之人。
4、眼睛
中医学的观点非常注重观察神的存在与否,主要是指观察眼中的光彩。《太乙照神经》中说“目有神光者寿”。我们常说的眼炯炯有神就是这个意思。
5、鼻子
相学中认为鼻子要丰满端正,鼻梁挺直,鼻梁骨不能有塌陷。《太乙照神经》中说“年寿隆起者寿”。年寿是指鼻子的中部,鼻梁中部隆起者可以长寿。
6、人中
人中者,沟渠之象也。只有深长体内的体液才能通畅运行,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利。《神相全编》中说“人中深而长者,长寿”。这个部位深长、端正而直的人可以健康长寿。
7、牙齿
牙齿的健康与否,直接观察出肾气强弱和骨气的充沛与否。《太乙照神经》中说“齿排齐坚固者,为长寿”。牙齿排列得整齐,而且坚固不动摇,这样的人可以长寿。
女性不孕影响寿命长短吗
1、经血紊乱。主要表现就是月经周期不正常,有时候会提前有时候会推迟,而且月经量也不正常,时少时多的。
2、溢乳。女性在非哺乳期内,如果按压乳头有乳汁溢出或者乳汁自行溢出的话就说明有溢乳的现象,这很可能是由于毕竟导致了不孕不育造成的。3、闭经。如果女性超过18岁还没有来月经,或者突然停经超过6个月的很可能就闭经了,毕竟会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
4、白带异常。白带异常不是简单的症状,而是由于一些妇科疾病引起的,比方说性传播疾病、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都会导致白带增多,色黄,有味道,呈豆腐渣等,而且有时候还会外阴瘙痒,外阴疼痛。
5、痛经。很多的妇科疾病会导致女性痛经,比方说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大家都知道妇科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不孕不育症的发生。
出现不孕症,就会出现以上的几个原因,这些原因都会,让人很好的发现到自己身体的异常,很多人因为月经不调而已引起不孕症,还有就是,就突然没有月经了,在女性不是哺乳期的时候,胸部有溢乳的现象,还有在女性来月经的时候会有痛经,还有白带异常的现象。
脑瘫会影响寿命长短吗
脑瘫与寿命没有多大关系。小儿脑瘫是一种致残性疾病,病情较复杂,但是只要坚持治疗,不放弃,患者和正常人的存活时间也就差不多。虽然脑瘫是一种公认的顽症,但是在康复医学发达的国家中,已有千千万万脑瘫患儿通过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最终进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
多数的孩子会有健康的一生,并且拥有与常人一样的寿命,很少一部分极端严重的孩子会其他关联疾病(如周期性胸腔感染,难治性癫痫等)而影响他们的生命。尽管患儿的寿命比一般人短,但如果康复治疗效果好没有复发,脑瘫患儿也一样可以活到老年。
如果孩子已经被确诊为小儿脑瘫,作为孩子家长就更应该了解小儿脑瘫的相关知识,因为小儿脑瘫患儿无论是在行动,语言,智力方面都不同于正常孩子。小儿脑瘫要尽早的进行治疗。千万不要错过最佳康复时期。
体重过高会缩短寿命
进入冬天了,很多女性都会抱怨穿太多会显得身形臃肿、腿太粗。减体重、塑体型被称为女人的终生事业。经常有女星爆肥的照片被曝光,甚至还有网络段子“五月不减肥,六月张惠妹”。明星是活在镁光灯下,被民众拿着放大镜去审视的。但年轻女性因为服用减肥药而猝死、生病的新闻也屡屡被曝出。
很多女性选择节食减肥,但有些人为了追求快捷不惜选择服用减肥药来达到目的。这种方法不可取。保持健康体重不能依靠药物,应该从膳食和运动两个方面做起,才能达到既能保持健康体重,又不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的目的。
体重过低或过高都是不健康的表现,都会缩短寿命。体重过低说明身体的营养不良,可以影响未成年人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成年人体重过低可出现劳动能力下降、骨量丢失和骨折、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女性月经不调和闭经、贫血和抑郁症等。体重在健康范围内患各种疾病的危险性小于消瘦者或超重和肥胖者。体重超重可以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病、肿瘤和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肥胖的人还易患骨关节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
一个人的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食物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和各种身体活动消耗能量。所以,进食量和身体活动量是维持能量平衡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当进食量大于身体活动量时(也就是吃得太多,而活动太少),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发胖;如果进食量少于身体活动量时(就是吃的偏少,活动量偏大),能量不足可以引起体重降低,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体重过低或消瘦。所以,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重,提倡食不过量,天天运动。白岩松分享的经验:如果你在吃下一餐饭时感到饿了,说明你上一餐吃的正合适。如果不饿,说明你上一餐吃多啦。
健康的饮食行为和运动习惯是控制体重或减肥的必需措施。对于肥胖的人,饮食调整的原则是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平衡膳食。严格控制油脂和精制糖,适量控制精白米面和肉类,保证蔬菜水果和牛奶的摄入。运动可以帮助保持瘦体重、减少身体脂肪,建议超重或肥胖的人每天累计达到8000到1万步活动量。靠减肥药控制体重,体重可能暂时控制了,可健康永久被损坏了。
科学家称肥胖最多可剥夺8年寿命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运动对消耗脂肪有帮助,但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很多人消耗热量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少了。所以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根据该项试验的首席科学家他们用电脑模型模拟了肥胖者的一生,发现肥胖程度真的是影响寿命长短。和正常体重人相比,越肥胖者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死亡几率越大,寿命越短。同时年龄越小,体重越大,肥胖的负面影响也越显著。
为了完成这项的实验,科学家们从20至79岁中的人中取样,又从英国国家健康与营养中心调取一定的体格数据和医学诊断结果。最后综合发现,过度肥胖对人体寿命的影响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同时性别和肥胖程度也是影响寿命长短的另两个重要因素。
如何从眉毛看寿命长短
眉毛浓密、粗长反映经血气旺盛。传统医学《内经》上说:“美眉者,是太阳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也是说,眉毛浓密、粗长、润泽,反映了经血气旺盛,身强力壮,代表着长寿。眉毛稀短体弱多病反之,眉毛稀短、枯脱,反映了经血气不足,体弱多病,代表着身体不好。
眉毛整齐有光,眉尾微垂也长寿。所以,如果眉毛浓淡恰好,粗细适中,秀而弯弯,整齐有光,眉尾微垂,这样的眉毛都代表着长寿。
眉毛枯燥:眉毛末梢直而干燥者,如果是女性可有月经不正常,是男性则多患神经系统疾病。有些小孩或营养不良患者,眉毛黄而枯焦,亦为肺气虚的征象。
眉毛下垂:多是面神经麻痹形成。若是某一侧眉下垂,说明是该侧得了面神经麻痹,使眉毛较低,不能向上抬举。有的是单侧上眼睑下垂(如肌无力症),以致一侧的眉毛显得较高。
眉毛脱落:眉毛淡疏易落者,多见于气血衰弱,体弱多病者,此类患者容易手脚冰冷,肾气也较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眉毛往往脱落,其中尤以眉毛外侧1/3处为甚。麻风病患者在病变早期眉外侧皮肤肥厚,眉毛脱落。斑秃患者,也可同时出现眉毛脱落症状。癌症、梅毒、严重贫血也可能引起眉毛脱落,有些抗癌或抗代谢药物也有这种副作用。
看脚三招便知寿命长短
脚底颜色:
五色辨病是中医学内容之一,五色为青赤黄白黑。中医学认为,正常脚底颜色略红,如果红色十分明显,可能有热;如果颜色发青,可能有寒;如果出现异常的黄色,可能有肝胆疾病;如果发白,除可能有寒证外,还可能是营养不良和贫血;如果发紫或发黑,可能血液循环差。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温度:
老人脚易凉,多为肾阳不足或保暖不当,这类人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如羊肉、大蒜、生姜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若脚心热,则可能是阴虚内热,应多吃一些绿豆、冬瓜、瘦肉等甘凉滋润之品,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温燥之品。
趾甲:
健康人的趾甲颜色粉红,白色半月形约占趾甲长度的1/5。如果趾甲颜色苍白,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贫血,应多注意饮食营养,保证每天热量需求。如果趾甲上有纵行条纹,表示机体虚弱,抗病能力差,应多参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久站,强健身体。
怎样预测自己的寿命
中国男性74岁女性77岁
中国在此次报告中的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
美国媒体指出,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美国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1岁,男性为76岁。
从性别来看,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和性别分别为日本女性(87岁)和冰岛男性(81.2岁)。
如何预知你的寿命
迄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预测寿命的科学方法。国外一些学者根据人口调查局、食品药物管理处、心脏协会、人寿保险公司及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有关材料,编制了“寿命预测法”。即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再根据自己的遗传因素、卫生习惯、生活方式、个性、职业、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等进行增减,最后求得预期寿命。这个方法主要依据统计学的概率,也符合生物科学及医学原理,据说准确率为50%。
寿命预测并不是一种科学游戏,而是使你明了哪些因素有利于健康长寿,哪些属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你改掉不良习惯,更合理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按照最新数据显示的中国平均寿命,男性74岁女性77岁为基准,再根据你本人其它各项因素进行加减,最后可得出预期寿命,兹将这些影响因素及所需加减的“年数”分列如下:
遗传与家族:1、祖父母中有一人超过80岁者加一年,两人都超过80岁则加2年。超过70岁者有一人加半年;2、父母亲中,母亲活过80岁加4年,父亲活过80岁加2年;3、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中有在50岁前死于心脏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者,有一人就减4年,60岁前死于以上疾病者有一人就减2年;4、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中60岁前死于糖尿病或消化性溃疡者,每有一人减去3年,上述近亲中60岁前死于胃癌者,每有一人减去2年,对妇女来说,女性近亲中60岁前死于乳房癌者有一人就减2年;5、上述近亲中,60岁前死亡(除意外事故、自杀、他杀者外),有一人则减去一年。
肠道决定寿命长短
肠道也有年龄,只要肠道年轻,人也就容易活得更久更健康。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菌群会出现变化。以肠道内有益菌群的双歧杆菌为例,大多数人青少年时期,双歧杆菌就逐渐减少;到了青年时期,双歧杆菌比例从40%逐渐下降到10%左右,肠道开始老化;步入中老年期后,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数量又进一步减少。因此,双歧杆菌的数量常被用来判断肠道年龄,同时也反映一个人的体质状况。要想保证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让肠道更年轻,可以吃一些能为肠道提供有益环境的食物,比如大豆中含有大豆低聚糖,有助于有益菌群的繁殖。
那么,肠道有了有益菌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注意保养,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吸烟酗酒等,都会使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进而导致肠道提前老化。尤其是滥用抗生素等药物,会对肠道有益菌群造成极大破坏,导致肠道早衰,大肠杆菌及腐败性细菌等有害菌群缺少有益菌群的制约,便会乘机大肆繁殖,对心、脑、肝、肾、消化道、皮肤等重要脏器造成重大伤害,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保护肠道还要预防“饭醉”、“饭怒”。“饭醉”就是指吃过饭后有想睡觉的冲动。这是由于刚刚吃过饭,全身血液集中供向消化系统,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大脑活动兴奋性降低,因此就想睡觉。这个时候如果吃了便睡,会影响肠道消化。于是有的人就想起了一句著名的养生名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这饭后散步的时间、方式颇有讲究,一般饭后20分钟左右散步最好,边走路边摩腹,对肠道消化很有好处。“饭怒”是指吃饭的时候带着坏情绪。食后发怒则食积,怒后即食则不化。西医认为,发怒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消化功能减弱,食欲变差。所以,吃饭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要动怒,以免影响消化,伤及肠道。
排便是个技术活
说到保护肠道,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排便。排便的确会反映并影响肠道的健康,要想排便顺利,就要多注意以下几点:
1.如排便感觉明显时要立即如厕,不要边上厕所边看报纸或玩手机,以免分散精力影响排便。
2.不要久蹲厕所,如果蹲厕时间超过5分钟仍无便意,就应结束。
3.排便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对肛门造成损伤,应慢慢增加力量,顺势用力。如果便秘、排便困难,用力不仅不利于排便,反而可能增加心脑血管压力,许多心脏病患者在厕所突然发作,就是因为用力不当,大便没排下来,血管先爆了。排便不畅的时候,适当提肛更有效。
看脚三招便知寿命长短
脚底颜色
五色辨病是中医学内容之一,五色为青赤黄白黑。中医学认为,正常脚底颜色略红,如果红色十分明显,可能有热;如果颜色发青,可能有寒;如果出现异常的黄色,可能有肝胆疾病;如果发白,除可能有寒证外,还可能是营养不良和贫血;如果发紫或发黑,可能血液循环差。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温度
老人脚易凉,多为肾阳不足或保暖不当,这类人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如羊肉、大蒜、生姜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若脚心热,则可能是阴虚内热,应多吃一些绿豆、冬瓜、瘦肉等甘凉滋润之品,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温燥之品。
趾甲
健康人的趾甲颜色粉红,白色半月形约占趾甲长度的1/5。如果趾甲颜色苍白,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贫血,应多注意饮食营养,保证每天热量需求。如果趾甲上有纵行条纹,表示机体虚弱,抗病能力差,应多参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久站,强健身体。
走路速度预测寿命长短
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243名“健康与生活方式”研究参与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人穿戴上运动感应装置以测量活动水平。研究人员利 用统计手段检查将久坐与其他活动搭配的效果。结果发现,每坐1小时站立2分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而久坐后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如四处走动或做家务能产生 明显影响。
首席研究人员、犹他大学肾病学家斯里尼瓦桑教授称,“久坐不动会引起肥胖、营养不良和 肾病等许多疾病。因此,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建议每小时内增加2分钟的走动,再加上一些正常的活动,每周应进行两个半小时的中等强度锻炼。中等强度锻炼能强 健心脏、肌肉和骨骼,并且带来仅靠散步无法获得的健康益处。”研究人员建议,人们不应只站起来活动,还应该远离办公桌,如走几步路,泡杯咖啡。
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
据美国“奥普拉网”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
研究涉及3.5万名65岁以上老人,结果发现,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危险就 会下降12%。比如,在75—84岁的老年妇女中,走路 最快(速度大于等于1.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为92%,而走路最慢(速度小于等于0.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仅为35%。
新研究负责人斯蒂芬妮·斯图登斯基博士表示,走路速度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活力,因为走路 涉及到身体诸多器官和系统,如心脏、肺脏、肌肉、关节、 骨骼和大脑等。她认为,走路速度将成为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判断患者体质的重要依据之一,速度慢意味着患者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血 压、饮食以及锻炼等健康因素。
斯图登斯基博士建议,老人每年可自测一次走路速度。可以在地板上画一条4米线,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记录下所用时间,再除以4,就可得出走路速度。老人可将自测走路速度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过大时,应该及时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