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疗原则
骨折治疗原则
(一)骨折的复位
1.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功能复位的标准是:1)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2)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l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4)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2.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进行手法复位时,其手法必须轻柔,并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
手法复位的步骤为:
①解除疼痛:可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者多用于儿童;
②肌松弛位:麻醉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位,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
③对准方向:骨折复位时,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④拔伸牵引:在对抗牵引下,于患肢远端,沿其纵轴牵引,矫正骨折移位。
术者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位,根据X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分别采用反折、回旋,端提、捺正和分骨、扳正等手法予以复位。
(2)切开复位:
1)切开复位的指征:
①骨折端之间有肌和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④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
⑤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髌骨骨折治疗
髌骨骨折西医治疗
手术治疗
(1)适应证:髌骨骨折超过2~3mm移位,关节面不平整超过2mm,合并伸肌支持带撕裂骨折,最好采用手术治疗。其治疗目的是:恢复关节面形状,修复伸膝装置并牢固内固定,以允许早期活动。
(2)手术入路:髌前横弧形切口,弧顶在髌骨下极下1mm~1.5cm,两侧至两侧侧方中点,此切口,能充分显露折块,骨折复位及修复伸肌扩张部和滑膜撕裂。根据皮肤擦伤情况,亦可采用膝正中纵切口或髌旁外侧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向远近端分离,显露髌骨前面,股四头肌腱、髌腱及内外侧扩张部。通过扩张部的撕裂口,彻底清除关节内血肿及碎骨块。用两把大的巾钳将骨折块复位,通过扩张部,触摸关节面,经反复调整巾钳位置,达手摸关节面平整,即将巾钳暂固定,根据骨折情况,采用内固定,最后修复扩张部。
(3)手术内固定种类及选择: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有多种,总的可分为两类,一类行内固定后仍需一定时间的外固定;另一类内固定比较坚强,不需外固定。笔者以新鲜尸体膝关节做成髌骨横行骨折,在实验机上行多种内固定生物力学试验,得到股四头肌对髌骨的拉力及股骨的作用力。
环形钢丝、Magnson钢丝与张力带钢丝固定,不能胜任2倍体重负载,在临床上内固定后仍需外固定保护;AO张力带钢丝固定作用比前者显著增强,有两根克氏针穿入髌骨之中,分担了应力,保持髌骨的稳定,但系一根钢丝环绕两根克氏针,如两针偏离髌骨中心的距离不相等,则钢丝固定的稳定性不佳,致固定失效而产生侧方移位。改良AO张力带钢丝,两根克氏针各有一根钢丝固定,其固定作用强,不因固定针在髌骨中的位置不对称而失去稳定性,在两钢丝之间不产生扭矩的弊病。当去载后即使骨折前面间隙达0.8mm,亦不发生骨折移位,说明其稳定性好,由于其负载是2倍体重之上,故术后不需外固定。
3.改良张力带钢丝 用两枚2mm的克氏针自髌骨上极穿入,经骨折块由下极穿出,两针位于股骨四头肌腱两侧,并平行,然后用18#钢丝,环绕克氏针四个尖端固定。本院改良张力带钢丝,仅将改良张力带钢丝的环形钢丝固定,改为两根钢丝分别单个上下针端固定。在粉碎骨折,还可加用横行或斜克氏针加钢丝固定。
髌骨骨折中医治疗
一、手法整复:患者取仰卧位,膝伸直,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捏挤远端向上推,并固定之。另手拇、食、中指捏挤近端上缘的内、外两侧向 下推挤,使骨折断端接近并对位。若用手指触摸髌骨前面不平整或X线透视有前后残余移位时,可再用一手拇、食指固定下陷的一端,另一手拇、食指挤按向前突出 的另一端,使之对齐。对位满意后,即可固定。
二、固定:
1、石膏托或管形固定:此法适用于无移位髌骨骨折,不需手法复位,抽出关节内积血后包扎。用长腿石膏托或石膏管形固定患肢于伸直位3~4周,在此期间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去除石膏后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
2、抱膝圈固定:无移位或移位不多(分离移位不超过0.5cm)者可用此法。因骨折容易整复,比较稳定,用绷带量好髌骨轮廓大小、作成圆圈,缠好 棉花,用绷带缠好外层,另加布带四条,各长60cm。后侧垫一托板,长度由大腿中部到小腿中部,宽13cm、厚1cm,板中部两侧加上固定用的螺丝钉。骨 折经整复满意,置患膝于托板上,膝关节后侧及髌骨周围衬好棉垫。将抱膝圈套于髌骨周围。固定带分别捆扎在后侧托板上。若肿胀消退,则根据消肿后髌骨轮廓大 小、缩小抱膝圈。继续固定至骨折愈合。
3、髌骨爪固定:分离移位较明显的髌骨骨折,可采用髌骨爪(抓髌器)固定,疗效颇为满意。
颅底骨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颅底骨折一般为开放性损伤,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其治疗原则为:(1) 单纯脑脊液漏者,鼻部或外耳道局部消毒,不宜填塞冲洗,不要擤鼻,保持头高位,全身抗感染治疗。(2) 着重脑损伤、颅神经损伤同其他并发伤的治疗。(3) 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或伴颅内积气引起脑受压,应做开颅手术修补漏孔。(4) 合并视神经、面神经损伤,应早期行神经管减压术。
骨折取钢板后需要多久恢复 骨折后多久愈合
部分骨折的患者在进行骨折治疗时需要在骨折旁边暂时固定钢板的情况,一般来说在骨折后愈合的时间为3-6个月,一年至二年后再取出钢板。
骨折的治疗方法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出现外伤后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1、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
2、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髌骨骨折复查查什么
髌骨骨折复查首先要复查X线片, 来判断骨折愈合的情况,骨折线是否消失,骨折周围是否有骨痂形成。其次要看膝关节屈伸活动的情况,膝关节伸屈髌骨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髌骨骨折时候,要看膝关节的伸屈活动是否达到正常的范围,另外还要看膝关节是否有肿胀。
腓骨骨折治疗
1.手法复位和外固定麻醉后,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做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透视下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整复,复位后可用小夹板或长腿石膏固定。
2.骨牵引如斜形、螺旋、粉碎型等胫腓骨折因骨断端很不稳定,复位后不易维持良好对位以及骨折部有伤口,皮肤擦伤和肢体严重肿胀,必须密切观察肢体的病例,不能立即以小夹板或石膏夹板固定,最好用跟骨持续牵引。
3.骨外穿针固定法。
4.切开复位内固定。
髌骨骨折必须做手术吗 髌骨骨折治疗原则
髌骨骨折的治疗首先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就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说髌骨骨折的移位小于四毫米,这样的骨折都可以选择保守治疗,通过石膏外固定和支具外固定,固定四周到六周的时间,髌骨慢慢就可以愈合。如果说骨折移位较大,大于四毫米,并且累及到关节面,这个时候建议选择手术治疗,第一个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另外一个是利于髌骨骨折愈合,而且可以早期的功能锻炼,避免出现关节的僵硬。
脚扭伤会不会骨折 脚扭伤骨折怎么样恢复的快
脚扭伤骨折做手术恢复的快。
因为骨折之后,骨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发生破坏,骨折治疗原则是先复位,争取能复位到骨折之前的状态,然后打固定,做手术是内固定,不做手术是外固定,外固定的效果肯定是不如内固定确切。内固定是切开把骨折端显漏,直视下复位,然后打钢板或者打钢钉,然后让骨头固定住之后,它就不再活动了,然后就可以进行到第三步,进行功能锻炼。而外固定就是四周之内的骨折,它还是有移位的可能性,所以这点来说它是不如内固定的。做手术内固定之后一般1-2周就可以进行关节功能的运动,如果是打石膏,或者采用其他的保守治疗方法,大概就得一个半月,所以说脚扭伤骨折做手术恢复的快。
胫骨平台骨折休息多长时间 胫骨平台骨折治好后为什么不舒服
胫骨平台骨折治好后不舒服通常与以下的原因有关:
第一、胫骨平台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是参与膝关节的一部分,分为内侧平台和外侧平台。 所以胫骨平台一旦发生骨折,通常就是关节内骨折,关节内的骨折治疗比较复杂,而且治疗手段通常以手术为主。
第二、造成胫骨平台骨折通常是高能量伤,比如直接撞击或者重物的砸伤。
第三、胫骨平台骨折之后通常常合并其他组织的损伤,像韧带、关键囊、关节软骨、半月板, 而且皮肤通常不好。
第四、胫骨平台骨折因为是关节内骨折,通常要求解剖复位,解剖复位之后移位错位超过两个毫米都不能接受,都得调整,所以基本上都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治疗其实本身也是一种打击,就是以一种比较小的创伤来抑制一种比较大的创伤。
第五、做完手术之后、有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外固定。 外固定期间,如果功能锻炼不及时,或锻炼不好,会造成肌肉萎、肌腱粘连,然后导致关节僵硬,以后对骨折、对关节的功能恢复不利。
所以胫骨平台骨折治好后不舒服是很正常的,因为结构特殊、损伤痛、治疗起来难度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