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宝宝如何进行过敏原检查
湿疹宝宝如何进行过敏原检查
湿疹宝宝多有遗传性过敏体质,因此找出过敏原可以有效防止湿疹的发病。但是如果家长按照自己的经验,而让宝宝对某些食物严格忌口,容易造成宝宝营养不良。通过过敏原检查可以明确宝宝是否对这些食物致敏,以避免不必要的忌口。
生活中的过敏原可分为食物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两种,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鸡蛋、牛奶、花生、小麦、大豆、鱼虾等;吸入性过敏原则可包括尘螨、动物皮屑、霉菌孢子和花粉等。过敏原检查就是这些食物或者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检查,通常可有皮肤点刺试验和抽血化验两种检查方法。其中,皮肤点刺试验快速简便且价格低,抽血化验则不受皮疹严重程度和用药影响,但价格较贵,且一岁以下宝宝通常需要颈部静脉抽血。医生和家长可根据湿疹宝宝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检查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年龄太小的婴儿尚未接触可能的过敏原,还未发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可能会产生假阴性结果。并且随着宝宝长大,对食物致敏会逐渐减轻,对吸入性过敏则逐渐增多,因此湿疹宝宝应半年至一年复查过敏原。
哪些孩子需要检查过敏原
典型病例:明明(化名),6岁,三年前开始反复“感冒”,打喷嚏、流鼻涕、眼痒,很少发烧,严重时会出现咳嗽气喘,每年多次输液,抗炎治疗,仍然反复发作,咳嗽气喘的次数明显增加,一岁前患有湿疹。一年前去医院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过敏原检测尘螨强阳性,经脱敏治疗一年,目前很少发病。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临床医生除了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外,最重要的就是过敏原的检测,只有明确病因,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治疗,特别是儿童患者,尽早明确病因和诊断,不仅可以减少错误治疗带来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或避免过敏性疾病的影响,甚至可以使过敏性疾病不药而愈。那么,哪些孩子需要检查过敏原呢?
第一,对于那些有明显过敏性疾病表现的孩子,应该尽早进行过敏原检查。例如像婴幼儿湿疹,表现为头面部或全身起皮疹,严重的皮肤破溃淌水;食物过敏,尤其是小婴儿,表现为吃奶粉或添加辅食后出现身上起皮疹、荨麻疹、腹泻、呕吐、进食后哭闹等;过敏性鼻炎,表现为经常的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症状,特别是在闻到灰尘异味或晨起时好发;过敏性哮喘,表现为经常的咳嗽、气喘,严重时呼吸困难、嗓子里有嘶嘶声,夜间或清晨时严重,感冒或闻到灰尘异味刺激,或运动哭闹后发病,并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此外,像出现过敏性紫癜、湿疹、荨麻疹等疾病时,都应该检查过敏原。
第二,对于父母或直系亲属当中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儿童,即使没有相应的过敏性疾病的表现,也应该在孩子1周岁及3-5周岁时进行一次过敏原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因为过敏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婴儿期出现湿疹的孩子,以后患哮喘的几率明显升高,这样的孩子3-5岁时不论是否出现哮喘症状,都应检查过敏原。
第三,家里饲养宠物或想要饲养宠物的儿童。近些年饲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宠物过敏的人越来越多。宠物如猫狗的毛和皮屑是很强的过敏原,同时猫狗等宠物也可以诱发对尘螨、真菌等过敏原的过敏。
属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孩子,应该及早进行过敏原检查。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过敏原检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皮肤试验,其中点刺和皮内试验针对的是食物和空气当中的过敏原,斑贴试验针对的是接触性的过敏原,如化妆品、金属饰物、染发剂等。还有一种就是抽血检查,主要针对常见的空气中的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这两种方法都很准确,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听取主治医生的意见。检查过敏原应该到有丰富的过敏性疾病诊治经验的大医院或正规医院的过敏反应科或相关科室进行,以免耽误孩子的诊断和治疗。
宝宝湿疹过敏原怎么查 宝宝湿疹过敏原的自我检查
如果宝宝正处于添加辅食的时期,父母就要仔细观察,宝宝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皮肤是否开始出现发红、瘙痒等症状,甚至不能通过糖皮质激素或其它护肤品改善。
父母责要谨记此类辅食可能对宝宝有过敏作用。
如果宝宝在未添加辅食时就开始出现呕吐、血便、便秘、体重不增长等症状。
父母要谨记是否因为配方奶粉引起的,甚至是否属于蛋白质过敏体质。
具体方法:把牛奶替换成氨基酸奶粉,如果进食一个月后湿疹明显改善,换回普通奶粉又突然发病,就很可能对奶粉过敏。这种宝宝需要吃氨基酸奶粉吃半年后,再逐渐替代。在这期间湿疹瘙痒的症状可以通过杏璞霜来缓解。
宝宝湿疹吃什么好
牛奶是有很大的营养的,但是对于很多宝宝来说,牛奶却是一个危险品,和其他食物相比,牛奶的让人过敏的几率占18%。
如果宝宝对牛奶过敏,不仅出现湿疹、皮肤瘙痒等症状,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这时,需要选择不含牛奶蛋白的特殊配方奶粉,帮助宝宝缓解湿疹。
其次,妈妈的饮食也需注意,要避免仅凭经验主义的“忌口”。最好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找到真正的过敏原,有针对性的回避,以免什么都忌,又导致宝宝营养不良了。
当然,最方便实用的是做好饮食记录,哺乳母亲的饮食以及添加辅食后孩子的饮食记录。结合孩子的病情轻重变化,给予回避。
目前对于这样的症状的治疗也是很好的,一般在科学的喂养之下还要在结合医生的指导的药物治疗,这样就可以治愈宝宝的湿疹。
治疗婴儿湿疹最主要的原则是对症治疗——消疹、止痒。消疹可以缓解皮肤的损坏,避免皮肤感染;止痒可以解除孩子的痛苦,避免皮肤抓伤,也可预防感染。目前,治疗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局部使用的和口服的药物。
局部应用的药物最主要的为糖皮质激素软膏,口服的药物主要有口服抗组胺药、抗生素、抗白三烯药等。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由于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疾病的瘙痒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宝宝吃西红柿过敏怎么办
食物过敏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通常,过敏反应大部分为即时型(速发型)和迟发型两大类,大部分食物过敏都属于即时型反应,一般发生在进食后的几分钟至1小时之内,严重者可能会在1分钟内就发生过敏性休克;而迟发型过敏反应则需要几小时或1天后,乃至2-3周后才会发生。
食物过敏反应的常见表现
* 消化系统:恶心、腹胀、腹部剧痛、腹泻、口臭、打嗝、胀气。
* 皮肤系统:湿疹、荨麻疹、皮肤干燥、黑眼圈。
* 神经系统:烦躁易怒、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 呼吸系统:憋气、胸闷、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流清水鼻涕。
* 视听系统:视物模糊、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流泪、听觉失灵、口齿不清。
* 生殖系统:外生殖器水肿、瘙痒。
应对家中过敏宝贝2招
1、做过敏原检查
如果怀疑自己的宝贝可能存在着食物过敏症,家长应该把孩子带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这种检查只需抽取1毫升血,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大约3个小时后就可得到结果
2、制订限食计划
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绝不能因担心宝贝少吃了某些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而半途而废。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必须禁食某种事物,那么对含有这种过敏成分的其他食物也要坚决避免。
婴儿湿疹很痒
1、皮肤表面都会有一层保护膜,给宝宝清洁皮肤不可以用碱性或刺激性过强的护肤品。
2、给宝宝洗澡的时间不要过长,湿疹宝宝的皮肤比较敏感,洗澡的频率尽量减少,洗澡的水温不能过热。
3、宝宝湿疹最主要原因是过敏,如果瘙痒严重的话最好到医院检查下过敏原,尽量避开这些过敏原。应从饮食中去除过敏源,用牛奶喂养的孩子可在煮奶时多煮一些时间,促进牛奶蛋白质变性,也可在牛奶中加米汤、代乳品、糕干粉(增加碳水化合物,减少异性蛋白)。四个月后可加辅食,减少牛奶量。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要注意饮食,忌食鱼腥食物,定时定量喂奶。
4、给宝宝穿纯棉的贴身衣物,非棉质的衣服会更容易刺激皮肤,特别是冬季,非棉质衣服产生的静电也会刺激的本就过敏的皮肤。
5、不要给湿疹宝宝用激素类的药物,一旦使用不当不能在短期治愈,宝宝湿疹肯定会加重。为了宝宝的皮肤健康,爸爸妈妈们可以给宝宝用安全有效的藏药九制芙康,藏药的效果很神奇,当天即可给宝宝止痒。
当然婴儿湿疹的护理很重要。婴儿患湿疹时不要用肥皂洗患处,可用棉花蘸花生油或石蜡油擦洗,避免阳光直晒患处。
再次,在患湿疹期间,千万不要接种牛痘,否则会因高热而加重反应,在湿疹处还会出牛痘,好了以后留下疤痕。
另外,孩子患了湿疹不要乱用偏方,如用药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应去医院请皮肤科医生诊治并注意不要让患儿的手到处抓,最好把孩子的指甲剪短,或用纱布把小儿手指包起来。
得了湿疹不能随便上药,应根据不同病期用相应药物,如急性期用2%-4%硼酸水湿敷,而后涂氧化锌止痒糊剂;亚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慢性期用0.5%可的松冷霜类药物,涂前应先清除鳞屑及结痂。
不同年龄宝宝预防过敏的详细方法
预防孩子过敏的方法
0~6个月: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和外界接触较少,饮食单一,加上胃肠道和免疫发育不完善,因此最容易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研究显示,约5%~15%的新生儿存在疑似牛奶蛋白过敏症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宝宝喝奶后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以及湿疹等。首先在分娩方式上要尽量选择顺产。研究显示,剖宫产会使婴幼儿过敏风险增加3倍,而顺产有利于宝宝肠道和全身免疫系统的建立和成熟。其次,纯母乳喂养4~6个月可有效减少宝宝过敏,哺乳期的母亲或婴儿添加益生菌,也能起到预防过敏的功效。最后,如果母乳不足,对高危过敏新生儿(父母有过敏疾病、剖宫产婴儿等),最好选择适度水解的配方奶粉,以降低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
6个月~2岁:宝宝添加辅食后,很容易出现食物过敏。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湿疹、荨麻疹、哮喘、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常见的易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有大豆、小麦、花生、鸡蛋以及鱼虾等。添加辅食最好在6个月后,遵循“少量添加,每次添加一种”的原则,如果有过敏症状要及时停食。多给孩子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绿色食品。湿疹宝宝平时应穿宽松的棉质衣服,新衣服应洗过再穿,洗澡后应立即涂上无刺激的护肤霜。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症治疗。
3岁~7岁:临床统计显示,超过80%的儿童哮喘由于过敏引发,近1/2的哮喘儿童在3岁前就出现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中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变异,表现为慢性咳嗽,常被家长认为是呼吸道感染。父母不要过度使用消毒剂、除菌剂,太“爱干净”可能使宝宝缺乏与微生物的接触,抑制其免疫系统发育,引发过敏。减少接触花粉、毛绒玩具、动物皮毛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对于需长期吸入激素或长效肾上腺素激动剂的宝宝,应该在家中配备峰流速仪,早晚测定肺功能,并记录哮喘日记,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7岁以后:7岁后的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过敏性鼻炎,这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成年。过敏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春天最多见的鼻炎就是季节性鼻炎,大多与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有关。患病宝宝可表现为经常揉搓鼻子,流清涕和打喷嚏,并因鼻塞而影响睡眠。在花粉播散季节外出戴口罩或用花粉阻断剂涂搽鼻部,回家后应马上洗手、洗脸,更换衣服,室内避免种植花草。不要用地毯,不要存放旧报纸、杂志等。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鼻炎需要做哪检查
(1)鼻腔常规检查,如前鼻镜检查。
(2)验血,如血常规等。
(3)鼻分泌物检查,是医生用药的参考。
(4)内窥镜检查。
(5)活检。鼻内镜检查发现肿物,不能排除肿瘤时,需要取小块组织行病理检查。
(6)如果考虑过敏性鼻炎,可能还要行过敏原检测。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同时进行数种检查。
怎么应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夏秋季节交替,早晚温差的加大。秋季干燥,不仅风中花粉等过敏原满天飞,一些细菌、病毒、尘螨、灰尘等过敏物质也会大量云集起来,过于干燥或潮湿时,都会导致过敏原的堆积,所以此时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极高。
通过鼻腔检查,鼻炎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发白、肿胀、“水汪汪”的,血液内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进一步进行过敏原检测后,可发现对一或多种过敏原过敏。
小孩哮喘的护理措施 饮食的护理措施
1、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长期或一次性食用大量的寒性食物,如西瓜、冬瓜、苦瓜、梨子、青瓜、火龙果、绿豆、香蕉等,一般以当季蔬菜水果为宜。
2、避免海鲜、油腻、过甜(甜食易生痰)、过咸、辛辣刺激食物,食物宜以清蒸为主。
3、尽量少吃芒果、菠萝、香菜、牛奶、蘑菇等易致过敏的食物。
4、及早行过敏原检查,根据过敏原检查结果调节饮食,回避过敏食物。
5、年幼儿如无特殊原因应坚持服用鱼肝油,适当日光照射,每日晒太阳约半小时,避开中午暴晒时段,一般以晨间9时左右为佳。
6、禁喝冷饮,禁吃雪糕等冷冻食品。
宝宝湿疹要查过敏原吗
如果患的皮肤病被医生诊断为湿疹、特应性皮炎,那么寻找过敏原是十分必要的。曾经有位小患儿,从小就过敏,长湿疹,家长非常苦恼,根据经验不敢给他吃鱼肉蛋等营养品,只给他吃豆制品、水果,结果,仍然是不停地长湿疹,孩子营养结构单一,个子矮小。
当知道可以做过敏原检查时,他们立即给孩子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是对大豆、橘子过敏,而对鱼肉蛋都不过敏。当他们调整了患儿的饮食后,患儿的湿疹再也没有发生了。可见,对于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个体,做过敏原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做过敏原的检测,那么家长朋友们给宝贝们做一个详细的生活日记,记录下生活中接触的点点滴滴,看看什么东西引起了湿疹加重,也是很有必要的。
接触性皮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是对皮肤进行物理方面的检查方法,如:皮肤划痕试验、玻片压诊法等。
2.免疫病理检查
免疫病理检查是利用免疫学的原理进行的一种检查,如:皮肤斑贴试验、癣菌素试验、过敏原筛选等。
3.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筛选是敏筛过敏源检测系统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或者吸入致敏物质而发生的过敏反应而进行过敏原筛选的等手段进行筛选过敏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