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非手术治疗主要措施有:
1. 子宫按摩或压迫;
2. 应用宫缩剂,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栓等;
3.止血药物;
4. 纠正贫血、DIC。
手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的相关手术治疗是产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每次技能培训的重点,手术治疗主要措施有:
1、宫腔填塞术:
宫腔纱条填塞法:行宫腔填塞术时术者一手固定宫底,一手持卵圆钳填塞纱条,应自宫底开始逐渐填塞不留死腔以避免宫腔积血,下段伸出宫颈口以方便术后取出阴道内纱布。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也可以只填塞子宫下段,宫体以强有力的宫缩剂让其收缩止血。
宫腔水囊压迫法:除纱条填塞外还有宫腔水囊填塞。其优点为水囊可以按照宫腔大小及形态加入适量生理盐水,除压迫止血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宫腔引流的作用以避免宫腔积血,此外还可以准确记录宫腔出血量。水囊可以在术中经腹放置,也可以术后经阴道放置。水囊或纱条放置24~48 h后取出,注意预防感染。
宫腔填塞术后应密切观察出血量、子宫底高度、生命体征变化等,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状况,以避免宫腔积血。
2、局部缝合术 局部“8”字“U”字缝合止血法:在剖宫产术中可以将视野内所有活动性出血点进行8字、U字缝合止血;子宫前壁下段行全层贯穿缝合,后壁胎盘附着活动出血处行粘肌层缝合。
3、血管结扎术 盆腔血管结扎法:包括供应子宫动脉结扎和髂内动脉结扎,子宫动脉结扎术尤其适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因素的出血,或子宫切口撕裂而局部止血困难者。子宫动脉结扎缝合位置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下方2-3cm处,必要时可下推膀胱,以避免损伤膀胱和输尿管。将子宫向对侧牵拉,摸清子宫动脉上行支位置,于距宫旁2cm处宫壁进针,旁边阔韧带无血管区出针,打结。对侧同法处理。如缝扎效果不佳,可于第一针下发3cm的位置再次缝合第二针。髂内动脉结扎术适用于子宫颈或盆地渗血,子宫颈或阔韧带出血、腹膜后血肿、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结扎前后需准确辨认髂外动脉和股动脉。
4、子宫压迫缝合术 子宫压迫缝合术:最常用的是B-Lynch缝合,取出子宫,下推膀胱,助手应持续双手压迫子宫,于子宫切口下方3cm距宫旁3cm处进针,切口上方3cm距宫旁4cm处出针,缝线于距宫角4cm绕过宫底部,子宫后壁与前壁对应处由左侧进针穿透宫腔,右侧出针,再绕至前壁,对侧同样缝合,于子宫切口下方拉紧缝线,打结。
喝酒胃出血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有长期的慢性胃病病史,合并慢性胃溃疡、胃炎、糜烂性胃炎及出血性糜烂性胃炎,喝酒刺激加重胃的出血,这个时候建议患者尽量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要吃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的药物来进行处理。
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肝病的病史,甚至有肝硬化的病史,喝酒导致胃出血,往往是由于食管或者胃底静脉破裂而导致的出血,这个时候建议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尽量避免吃粗糙的食物,以免导致食管及胃底粘膜的划伤、损伤。
一旦食管静脉或者胃静脉曲张导致出血,建议尽快去医院处理,包括降低门脉压,护肝,保肝治疗,胃镜下的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以及胶注射等等。
眼底出血治疗过程
1.证施治合理的选用中成药,中成药它是应用中药的复方制成的具有固定剂型的成品的。如是要合理的选用,就离不开辨证的施治。眼底的出血常见的有瘀血内停的、血热的妄行的、肝肾的亏损等证型的,可是选用适当的成药的治疗的。
2.血内的停证的外伤所致者是可用七厘散的,每天三次,或是三七的活血丸,每天三次,静脉的栓塞所致的患者,可是用消栓的口服液的,每天三次,或是消栓通的冲剂,每天三次,若是瘀血的内停、久积的不散者是可服血府的逐瘀丸的,每天三次,或是活血的通脉的胶囊,每天三次,每次两到三粒。
3.要限制动物的脂肪像是猪油的、肥肉的、奶油的等,含胆固醇多的事物像是蛋黄的、动物的内脏等也是应限制的,要是多吃的植物蛋白质黄豆的、绿豆、牛奶等,多吃的新鲜的蔬菜、水果,是可降低血中的胆固醇的,增加了血管的弹性以及致密性的。
4.苦瓜午餐肉:用苦瓜250克,洗净断头,掏去瓜瓤,装入午餐肉250克,充填紧实,上笼蒸熟,佐餐食。能清热凉肝、明目润脾。适用于热伤营血、眼内出血。
5.菊花决明汤:用茶菊花10克,槐花6克,决明子10克。水煎,1日3次分服。有清肝凉血之功。尤其适用于高血压所致的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治疗的原则
眼底是由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这些部位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而眼底出血就是许多眼底血管性病变的共同的表现。
出现眼底出血后首先要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和精神紧张,做好血压、血糖等的控制。目前现代医学采用激光疗法、纤溶制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方法治疗,这些疗法在临床运用中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恢复视力远不理想。一般采用激光疗法,以及选用止血剂、纤溶制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即调和五脏气血阴阳,行气化瘀通络,并且在治疗引发眼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眼底出血这一病标,应用祛瘀明目丸,标本兼治,临床收到较好效果。
宫腔内出血治疗
对不同类型功血患者施以不同治疗
针对青春期功血患者,应以止血和调整周期为主,促进内分泌功能成熟,促进排卵而达到有效治愈的目的。如应用雌激素等止血治疗基础上,以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疗法恢复正常月经的内分泌调节等。针对青春期功血,在治疗和调节内分泌功能和止血方面,中医都有独到之一处,应适当请中医治疗。
针对排卵型功血患者,其治疗原则是抑制月经过多,辅佐黄体功能,调整周期,防止复发。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采用对症或补充激素治疗。
针对更年期功血患者,应注意除外肿瘤引起的出血,治疗上以止血及对症治疗为主,减少经量为原则,不必多考虑恢复卵巢功能。如应用止血药物、全面彻底刮宫或药物性刮宫等止血后,依子宫内膜病理予激素调经治疗。当激素或药物治疗无效以及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严重贫血者可施行子宫切除术。
中医是如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
中医认为,脾统血、肝藏血、脾虚则不能统血,肝虚则不能藏血,都可导致出血。气与血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气为血之帅,气虚则不能统血,气郁则迫血妄而出血。因此,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应根据其辩证才能选定适当的方药治疗。
脾气虚型:常见症状为,自汗气短、浮肿、面色熬白、腹胀便溏、出血量多不断,以漏为主。此型可选用理中丸或补中益气汤加减如党参、白术、甘草、陈皮、生龙骨、生牡蛎、炮姜炭、棕榈炭等。
肾阳虚型:常见症状为小腹寒冷,腰背酸痛、怕冷、出血持续不断、色淡或暗等。可选用右归丸治疗。如熟地、山茱萸、山药、杜仲、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血余炭、乌贼骨等。
心脾两虚型:症见面色萎黄、心悸、头晕、出血量多而色淡。可用归脾丸治疗。方剂中有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茯神、枣仁、乌梅炭、藕节、莲房炭等。
肾阴虚者:症见耳鸣、腰痛、足跟痛、月经量多而红、舌红、脉虚数;可选用左归丸加减。如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龟板、鳖甲、覆盆子、女贞子、旱莲草等。
气血瘀滞型:症见腹痛、腹胀拒按,出血量多,色紫黑有块、舌苔灰暗。可用桃红四物汤和失笑散治疗。主要药物有当归、川芎、白芍、蒲黄、山楂炭、桃仁、红花、三七等。
产后出血治疗
1、子宫收缩乏力
加强宫缩能迅速止血。导尿排空膀胱后可采用: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法、结扎盆腔血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切除子宫。
2、胎盘因素
疑有胎盘滞留时应立即作阴道及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离则应立即取出胎盘。若为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如剥离胎盘困难疑有胎盘植入,切忌强行剥离,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胎盘和胎膜残留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
3、软产道损伤
应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
小便时肛门出血治疗
1、一般治疗措施有失血性休克者应卧床休息,去枕平卧,给予吸氧。严密观察神志、呼吸及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应观察便血的量及色泽,记录尿量。
2、补充血容量便血量大、贫血明显或已发生休克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以血浆代制品或全血为佳,有利于纠正休克。
3、应用止血药物
(1)6%~8%的去甲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溶液反复灌肠或者冰盐水反复灌肠(冬季不宜多用),除可起到止血作用外,还可起到清洁肠道的作用,从而为肠镜检查作准备。
(2)凝血酶或白药或白岌粉等中草药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肠,有时也可发挥止血作用。
(3)静脉给予常规止血药物,如酚磺乙胺(止血敏)、维生素K1、氨甲苯酸(抗血纤溶芳酸)、6-氨基己酸或血凝酶(立止血)等。
(4)有条件者可输注冷沉淀(含各种凝血因子)或血小板等凝血成分。
(5)肠系膜上或肠系膜下动脉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造影时,如发现出血部位,可选用垂体后叶素或特利加压素注入出血的血管内,有效止血率可达80%~90%以上。
4、积极明确出血部位或病因
(1)肠系膜上、下动脉选择性造影:该检查在出血过程中均能进行。对明确出血的部位有极大的帮助,有时还可明确病因。
(2)结肠镜检查:在基本止血后即可进行结肠镜检查,对全结肠(包括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直肠的病变有确诊价值。发现出血灶后,可在内镜下采用多种止血方法。
(3)X线钡剂检查:出血停止后可进行钡剂小肠造影或钡剂灌肠造影,可协助发现多种导致出血的原发病。
(4)对于疑难病例可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或新型小肠镜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颅内出血治疗方法
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
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
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少数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加强护理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减少复发。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在5~12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必要时给脂肪乳剂注射液(脂肪乳)、人血白蛋白、氨基酸或能量合剂等。
注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褥疮、尿路感染、肺炎、肢体畸形、皮肤烫伤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脑溢血后遗症的患者的主要表现一般是肢体瘫痪、语言和智能障碍,因此应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防止病人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直。语言和智能的训练也一样。
牙龈出血治疗护理
1、如果是缺乏维生素C,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片剂,饮食上也要多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如果是牙周炎,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药,并遵医嘱复诊,不能自己随便停药。
2、洗牙:针对清除牙齿结石部份。
3、有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石,咬牙合创伤和不良修复体等,应进行牙周洁治清除牙石,调整咬咬牙合 关系,矫治食物嵌塞和修改或更新假牙等修复体.,局部以2%碘甘油,口服甲硝唑0.2,1日3次,或乙酰螺旋霉素0.2克,1日4次,连服4-5天。
4、对坏死性龈炎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用1%双氧水漱洗口腔,以2.5%金霉素甘油剂局涂患处,1日多次,全身选用青霉素和抗厌氧菌药物。
5、如患有牙龈肿瘤,应采用外科手术。
6、对血液病引起的牙龈暂时可采用明胶海棉压迫止血,也可用牙周塞治剂填塞等止血法处理,主要由血液专科作全身治疗,禁忌一切牙周手术。
眼球出血治疗方法
眼球出血是很常见的一种病症,是眼科病的一种,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全身性血管病和血液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视网膜血管异常,各种不同的病因导致相同的病理损害,如视网膜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等;炎症性疾患或免疫复合物侵犯血管壁,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等。
眼球出血不是独立的疾病,它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如糖尿病等。治疗眼底出血,一定要查明原因,再根据其病因来治疗。
眼球出血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首先,选择清除污浊,从而来恢复视力。就是将浓缩药物成分穿透皮肤,然后直接送入病灶,从而快速的清除眼部晶体蛋白,这样就会使眼内不再浑浊,而且还能补充所需养分修复受损细胞,也就可以提高新陈代谢恢复细胞活力,使眼部细胞重获新生。这种方法是从根本上治疗的,所以长时间的不会复发。
其次,就是疏通经络,从而根除病因。就是通过磁共振对相应穴位进行按摩,这样可以短时间内打通堵塞经脉及毛细血管,然后就会使眼部濒死细胞得到活力,这样就是从根源上消除眼疾病因,最终会使眼部机能达到比较好的状态。
另外,作为老年人的话,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如果发现看东西模糊了,更应该及时去就医,谨防眼底出血被延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为很多病例首次出血,吸收较快,视力恢复也较明显,若反复多次出血后,不仅瘀血难治,而且可发生严重并发症,视力无法恢复。
鼻出血治疗
鼻出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多数出血可自止,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
常规治疗方法
对于出血量较少的鼻衄应首先查明出血点。由于出血量小,允许有充分时间仔细寻找出血点。用一般鼻镜发现出血部位后,治疗方法如下:
1.烧灼法 出血部鼻粘膜表面麻醉,在该部点涂50%硝酸银或三氯醋酸,利用其蛋白凝固作用使破裂的小血管封闭。也可电灼该部,或者应用激光或冷冻治疗。
2. 粘膜下剥离 对于鼻中隔前部粘膜出血点反复出血的病例,可采用此法。操作方法与常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相同,如有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应予切除,剥离范围应稍广些。 Narwla(1987)根据一组资料研究后认为,此法优于结扎动脉,之所以有效,可能是由于一些病例实际上有鼻中隔偏曲,或者充分破坏了粘膜下血管网之故。
3.瘢痕形成法 鼻粘膜表面麻醉,用眼科三角刀在鼻中隔易出血区做三条切口,长1~37.5px,切开粘膜,割断扩张的毛细胞血管,切口两侧做1~2mm宽的粘膜下剥离,压迫24小时。
4. 鼻内窥镜下电灼术 用前鼻镜检查难以发现出血点时,可进行鼻内窥镜检查,以发现鼻后部出血部位,如鼻中隔后部、下鼻道后外侧壁、鼻底后部和中鼻道等处。在内窥镜下引入电灼器头进行烧灼,也可经光导纤维导入激光烧灼。由于C02和YAG激光易引起较大面积烧伤,故以KTP激光较为合适。应先烧灼出血点周围,最后再在血管断端处 烧灼。
紧急止血措施
对于出血量较多的鼻衄,往往来势汹猛,迅速止血甚为重要,然后再进一步查找病因进行治疗。
1. 前鼻孔鼻腔填塞法
这是治疗严重鼻衄的首选措施。填塞物为无菌凡士林纱条,填压时应预先置一硬塑鼻导管,以维持起码的鼻通气,双侧鼻填塞时尤为重要。鼻填塞时间一般为 24-48小时,到时可一次或分次取出,以免发生鼻窦或中耳并发症。如需填塞物留置数天甚至一周,填塞物中应加入抗生素粉,也可应用碘仿纱条。凡士林纱条填塞患者痛苦较大,现有改良方法如下:
2.鼻后孔填塞法
若出血侧鼻腔经前鼻孔填塞后仍有血流入咽部或由对侧鼻孔涌出者,提示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此时应行后鼻孔填塞。后鼻孔填塞物不可留置过久,一般应于 48-72小时内取出,否则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颅底骨髓炎、脑膜炎等,故后鼻孔填塞尤应注意防止感染。主要填塞物是锥形纱球。现多主张改用带通气管的气囊压迫,不仅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血管阻断术
鼻腔填塞仍不能有效止血者,应行血管阻断术。一般分为血管外治疗和血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