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去除局部不良刺激因素,清除牙结石及菌斑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2.较严重的牙周炎可行龈翻瓣术,龈增生过度者可行增生龈切除术。
3.抗生素治疗。
4.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和保健。
对于牙周病的用药治疗问题主要是针对急性炎症期间,通过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药物来控制炎症的发展及改善症状,在炎症得到控制后更重要的处理是进行局部治疗,例如彻底清除牙垢,牙石或拆除不良修复体,这样既治标又治本。如果由全身性疾病所致,应由有关专科用药配合治疗。
牙周病中医治疗方法
牙周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牙周病给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损害健康,影响生命质量。现代医学证明,患牙周病后,轻者牙龈发炎、出血,疼痛,口臭,重者牙周组织被破坏,使牙齿与牙龈分离,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牙齿酸软,咀嚼无力,甚至脱落,而且,还可以诱发许多疾病,如风湿、抑郁症、心脏病、血液病等。因此,牙周病的防治值得重视乙、祖国医学认为,按脏腑辨证,牙齿属于肾的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在体为骨,在脏为肾”,“齿为骨之余”。《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势,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藏精,精化为气,通过三焦,布散全身。故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以及调节人体的代谢,免疫和生理功能活动。
机体的齿、骨、发的生长状态是观察肾中精气的外在表现,是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衰老程度和疾病的客观标志。牙周病迁延难愈、牙齿松动的根源在于肾虚髓亏、长期积累以致牙周免疫防线失效,牙龈萎缩,骨质流失。因此,牙齿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牙齿的健康与病态反映了肾的健康与病态。故,按中医辨证,牙周病当从肾论治。
牙龈发炎、出血、红肿、热、痛及口臭;均为肾阴虚,火热毒邪外侵所致或二者兼而有之,”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故治疗当以补肾阴为主,兼以野菊花、牡丹皮清热解毒之品,合鸡血藤、丹参等活血补血。牙齿松动移位,牙齿酸软,咀嚼无力,齿龈分离甚至脱落均属肾精不足之象。肾藏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精充盛,则骨健齿坚;肾精亏虚,则骨枯齿松,故可见牙齿松动、酸软、无力甚至脱落。治疗当以补肾添精为主,药用熟地黄、紫河车、骨碎补、枸杞子之类。通过补肾益髓、活血解毒之法可以疏通牙周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加骨质密度(促进牙齿钙化),恢复牙周组织和牙槽骨生理机能,最终达到固齿保龈的目的。 综上所述,牙周病中医辨证属肾虚范畴,以补肾固齿、活血解毒论治。
牙松动咋办
牙齿松动可以由年老牙龈营养性萎缩、牙周病牙龈萎缩、外力撞击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是牙齿脱落。一般来讲,老年性牙龈萎缩是一种局部的器官退化现象。中年人牙龈萎缩多为牙周病引起。
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松动,会造成牙周支持组织广泛破坏,甚至影响咀嚼功能。加上溢脓、出血、口臭等症状,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对牙周病引起的牙齿,若轻度松动,通过有效的牙周病治疗,多会恢复正常。
若中度松动,在治疗牙周病的同时,还应该把松动牙与相邻的牙结扎固定在一起,用以降低松动牙的负荷,阻止牙齿松动的加重;若重度松动,多采用拔除患牙的方法,避免加重相邻牙齿不必要的负担。随着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松动牙可以存留,并且继续行使功能,万不得已时才把牙齿拔掉。
治疗牙齿松动,应提高抵抗力,增加营养。局部治疗上,主要控制炎症感染,保持口腔卫生。牙周经常肿胀者、溢脓者须手术治疗,使牙周支持组织再生。牙齿松还可采取夹板固定等方式,达到相对稳定。
牙齿美白适合与不适合人群
色素牙、四环牙、氟斑牙是我们常见的牙齿发黄的现象,牙齿发黄的现象一般可以通过牙齿美白技术来进行美白.那么牙齿美白适合那些人做?
1、重度的四环素牙、氟斑牙,或者其它因素引起的变色牙、黄牙,一般需要通过两次以上的冷光美白牙治疗(间隔一周最长不超过两周),即可取得满意的美白效果
2、伴有釉质发育不良的重度的四环素牙、氟斑牙、或者其它因素引起的变色牙,需要在医生的诊断下,多次进行冷光美白牙的治疗,方可获得一定的改观.此类患者也可以采用烤瓷牙的方式进行修复.
3、有些情况不适合做冷光美白牙的:如16岁以下人士、孕妇不适合冷光美白牙齿.另外,牙周病患者要进行治疗后才能进行冷光美白牙
牙齿美白是一项比较安全的技术,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如严重的牙周病患者.患牙周病的牙齿容易流血,因此在使用美白药剂时容易造成牙齿敏感,建议先请医生将牙周病治愈后,再进行牙齿美白.另外,15岁以下的青少年的牙体比较容易敏感,也容易造成不适.另外,医生也不鼓励孕妇做牙齿美白.如果选择去医院进行牙齿美白,那你需要了解医生的经验和所使用的仪器,尤其是仪器,是决定牙齿美白的关键.
不适合做牙齿美白有哪些人?
1、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药物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孕妇最好不要做牙齿美白,以避免美白药物对胎儿产生影响.
2、牙周病患者.严重的牙周病患者就不能做牙齿美白.主要是因为患牙周病的牙齿容易流血,在使用美白药剂时容易造成牙齿敏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果你实在迫不及待地想让自己的牙齿更漂亮一些,我们建议你还是先请医生将牙周病治愈后,再进行牙齿美白.
3、15岁以下青少年.15岁以下的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他(她)们的牙体比较容易敏感,如做牙齿美白容易造成不适.
刷牙的作用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因此牙周病治疗首先应该清除菌斑和预防菌斑的再形成。在基础治疗阶段,应该明确医生和患者在牙周病治疗过程中各自的责任。医生应该尽量消除或减少引起菌斑滞留、生长、再形成,影响患者实施口腔卫生措施和促进牙周疾病进展的因素。患者应该负责龈上菌斑的日常清除和控制工作。而刷牙是人们自我清除菌斑,预防牙周病发生、发展和复发最主要的手段。
刷牙不彻底危害果真如此巨大?对此,长沙口腔专家认为,从临床接诊数据来看,刷牙的时间和方式不正确,确实是导致不少儿童患上龋齿的主要原因,也是使成年人患上牙周炎的“罪魁祸首”。尤其对牙周炎患者来说,由于牙周组织被破坏,特别是牙槽骨吸收加重时,支持牙齿力量不足,最容易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现象。同时,牙周炎会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病、冠心病等一系列问题。建议选择正确的牙膏、牙刷有效刷牙,这样不但能保持口腔健康,也可以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
牙周炎怎样治疗才好
牙周炎怎样治疗才好
牙周病中含有许多细菌,这些细菌有些会产生有害物质,有些会引起身体局部组织免疫力降低而引发牙周病。治疗牙周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以及饮食治疗三大类。除了常规治疗之外,对于体质瘦弱有明显贫血的病人,需重视增加营养,多吃蛋白质及富含铁质、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来促进痊愈。
饮食治疗牙周病:
牙周病供给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叶酸等。B 族维生素有助于消化,能保护口腔组织;维生素C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可促进牙龈出血复原,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中医治疗牙周病:
中医认为牙周病为肾所主,肾虚精亏血少,齿失濡养,引起骨质痿软,兼以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于龈肉,久则牙齿动摇、根露;或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正气,气血不足,牙龈失于滋养而病邪乘虚而入,以致龈肉萎缩,血不循经,齿龈出血,故成牙周病。
精选独活、防风、生地、薄荷、荆芥、川芎、细辛、龙胆草、羌活、山药、茯苓、骨脂等地道药材研磨成粉状,用其刷牙,药效渗透牙根,快速消肿止痛,坚固牙齿,有效治愈牙周炎,彻底摆脱牙齿病痛的缠绕,重现笑容弧度。
孕妇多次流产竟是牙周疾病引起
孕妇本身更易罹患牙周病
妊娠牙周炎。牙周炎是指未完全长出的牙齿,其牙齿周围的牙根发炎。最常发生在20-35岁之间,因此孕妇常常会成为牙周炎“光顾”的对象。此外,孕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还可能出现妊娠牙龈炎、孕期蛀牙等口腔疾病。
牙周病为何会导致反复流产?
专家表示,牙周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源于厌氧菌感染,因此,如患有中重度牙周疾病,怀孕后这些细菌会随血液进入羊水,对胎儿有着严重的危害。研究显示,患严重牙周病者,较轻的会引发宫缩等反映,严重者可发生流产、早产、宫内感染或新生儿体重过轻等情况。
准妈妈孕前需做好口腔检查
牙周病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导致牙齿脱落,增加胎儿早产的几率,还可能诱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系统性疾病。有数据显示,大约有70%-80%的孕、产妇患牙龈炎、牙龈出血等牙周疾病,但愿意去医院就诊的人数不到两成。因此,孕前及时对龋齿、牙周疾病、残根残冠、阻生牙等口腔疾患进行治疗非常必要,要尽可能不将其带入妊娠期。而孕期如果发现相关口腔疾病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核心提示:专家表示,牙周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源于厌氧菌感染,因此,如患有中重度牙周疾病,怀孕后这些细菌会随血液进入羊水,对胎儿有着严重的危害。研究显示,患严重牙周病者,较轻的会引发宫缩等反映,严重者可发生流产、早产、宫内感染或新生儿体重过轻等情况。
有口气怎么办
1、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患者进行彻底的牙周洁刮治术,去除菌斑、牙石,消除细菌附着的微环境,VSCS水平可明显下降,达到减轻或消除口臭的目的。
2、清洁舌面,舌面清洁可减少舌面的食物残渣,改变舌面微环境。
3、漱口水,可用0.4%硫酸锌溶液漱口,硫酸锌溶液可迅速降低口腔中VSCs的浓度,达到有效去除口臭的作用。但硫酸锌味涩,不宜单独使用,可加入芳香剂。但长期使用是否有其他副作用,有待研究。常见有芳香性漱口水和用于牙周病治疗的漱口水(主要成分为氯乙定、甲硝唑等药物),芳香性漱口水主要靠芳香剂来掩盖口臭。牙周病治疗的漱口水易造成口腔菌群失调。故不宜长期使用各种漱口水。
牙周病对早产有着潜在影响
临床上患有牙周病的孕妇,其胎儿早产的几率为正常孕妇的4-7倍。由于孕期孕激素水平上升,容易出现牙齿松动、牙龈增生等现象,因而,孕期患牙周病的几率本身就比较大。
研究显示,大约有70%-80%的孕、产妇患牙龈炎、牙龈出血等牙周疾病,但愿意去医院就诊的人数不到两成。大多数孕妇在得知自己患有牙周病时,为防止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都会选择拒绝就医。
医生强调,孕期牙周病对胎儿有着严重的危害,较轻的会引发宫缩等反映,严重的可以导致宫内感染、流产、早产等,给孕妇和胎儿带来痛苦。
但准妈妈们也不必过于慌乱,专家表示,虽然牙周病对早产有着潜在的作用,但并非不可逆。如果女性已有孕育计划,应该提前进行口腔检查;而怀孕后发现牙周病应该及时就医。因为,临床治疗表明,在孕期治疗牙周病是安全而且有效的,通过改善女性口腔卫生将可能存在的风向降到最低。
孕前准妈妈应做好口腔检查
此外,研究表明,牙周病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导致牙齿脱落,增加胎儿早产的几率,还可能诱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系统性疾病。因此,孕前及时对龋齿、牙周疾病、残根残冠、阻生牙等口腔疾患进行治疗,尽可能不要将其带入妊娠期。孕后如果发现相关口腔疾病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
孕期常见的牙周病症状包括:牙齿过敏、牙龈发红或肿胀、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出血、牙龈剥落、口臭及牙齿松动等。孕妇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切勿掉以轻心。研究表明,如果母亲患有龋齿,孩子患龋齿的几率也会增加。
因而,出于对孕妇自身及宝宝的的健康,准妈妈应该明确认识到小小牙病可能隐藏的风险,在出现牙病时,要及时就医,确保将危险降到最低。
松动牙齿治疗的方法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主要涉及的组织有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周病不容易彻底治愈,应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牙周病的发病原因较复杂。
对于松动的牙齿不要轻言拔除,而应该查明病因,妥善治疗。通过治疗,多数松动的牙可以得到保留,越早期就诊,其疗效越佳。
1对牙周病引起的牙齿,若轻度松动,通过有效的牙周病治疗,多会恢复正常;若中度松动,在治疗牙周病的同时,还应该把松动牙与相邻的才结扎固定在一起,用以降低松动牙的负荷,阻止牙齿松动的加重,这时松动的牙齿多数还不能恢复;若重度松动,即指牙齿松动Ⅲ”,也就是说牙齿无论上下左右均明显松动,这时多采用拔除患牙的方法,避免加重相邻牙齿不必要的负担。
2牙齿松动是因外伤造成时,若轻度松动,可服用消炎药(螺旋霉素、林可霉素等),一但炎症消退,牙齿即可自动恢复稳固状态;若松动严重或脱位、移位时,就应把牙齿复位,然后结扎固定于相邻的牙齿上,并服用消炎药,保持口腔卫生,短期内禁用此牙等等,过l~2个月此牙即可恢复正常。
3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出现的牙齿松动,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一旦急性炎症缓解,牙齿松动情况也能减轻或消失.
4个别牙咬合力量过大或咬合关系异常时出现的牙齿松动,一般经医生调整咬合后,消除咬合创伤,牙槽骨能自我修复,牙齿也可恢复稳固状态。
牙齿松动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通常比较长,治疗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牙周病与缺钙无关。我们应该定期做口腔检查,每天坚持早晚正确刷牙,预防牙齿疾病。牙齿松动的患者应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老人为什么口臭
牙周疾病
老人在发生口臭的时候,比较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牙周疾病,特别是慢性牙周病形成盲袋,产生了慢性溢脓而发出臭味。
这时应治疗牙周病,消除盲袋,才能消除口臭。牙周病、牙周溢脓、口腔溃疡、龋齿、食物嵌塞等也常引起口臭。
急性炎症
老人在患有急性的炎症的时候也是会引起口臭的情况发生的,口腔中均有一些急性炎性分泌物,会发生口臭,将这些疾病治愈,炎症消退后口臭也就消失了。
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鼻息肉、肥厚性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也可发生口臭。
唾液分泌
人过中年后,唾液分泌逐渐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有所降低,加之疾病的侵袭,所以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口臭。
消化疾病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常有消化不良或消化道返流性疾病,可将胃内存留食物所产生的气味从口中呼出,这也是产生口臭的重要原因。只要将消化道疾病治愈就会消除口臭。
老人为什么会有口臭
老人为什么会有口臭?
1、口腔中有龋齿、残冠或残根等。
食物碎屑附着在这些病变部位,经过口腔中细菌作用,食物残渣发酵后会产生口臭。只要将龋齿、残冠或残根治疗后,口臭就会消失。
2、口腔中有牙周疾病。
特别是慢性牙周病形成盲袋,产生了慢性溢脓而发出臭味。这时应治疗牙周病,消除盲袋,才能消除口臭。
3、口腔中发生了急性炎症。
如急性牙周脓肿、第三磨牙冠周炎等,口腔中均有一些急性炎性分泌物,也会发生口臭,将这些疾病治愈,炎症消退后口臭也就消失了。
四十岁牙齿松动怎么办呢
自然松动的话,一般都是牙周病所致,对于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松动,若轻度松动,通过有效的牙周病治疗,多会恢复正常;若中度松动,在治疗牙周病的同时,还应该把松动牙与相邻的才结扎固定在一起,用以降低松动牙的负荷,阻止牙齿松动的加重,这时松动的牙齿多数还不能恢复;若重度松动,即指牙齿松动,也就是说牙齿无论上下左右均明显松动,这时多采用拔除患牙的方法,避免加重相邻牙齿不必要的负担。
对于牙周炎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一旦急性炎症缓解,牙齿松动情况也能减轻或消失。还有个别牙咬合力量过大或咬合关系异常时出现的牙齿松动,一般经医生调整咬合后,消除咬合创伤,牙槽骨能自我修复,牙齿也可恢复稳固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人出现牙周炎的方法有很多的,首先就是要自我控制好自己的牙齿细菌的感染,其次就是要清洁牙齿上面的污垢以及脏东西的,所以说预防牙周炎是非常重要的。
牙周病治疗的最佳年龄
中华口腔医学会委员、亚正齿科叶消暑主治医师指出,在暑假里前来求诊的孩子中发现,一些孩子和家长以为没有蛀牙就没有病,其实有些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病。叶医生分析,引起牙周病的罪魁祸首是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经常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的无色的、黏黏的细菌膜。如果牙菌斑在牙齿表面和龈沟内沉积下来,会导致牙龈感染和红肿。虽然成年人患病的概率更大,但孩子中患牙周病的也不少,而且因为它不疼,所以患者可能不会注意到它的危害。长期的牙龈炎也会转化成牙周炎,会影响牙周支持组织并形成牙周围的骨质消失,最后造成牙齿松动和脱落。因此,孩子一旦患上牙龈炎等疾病也要及时治疗。
还有的小孩牙齿很早就发生畸形,家长却还要拖到孩子十几岁以后才肯去矫正,其实在孩子生出乳牙时,如果出现下排牙齿在前、上排牙齿在后的“地包天”,或者是局部牙齿咬合不住时,就应该予以早期矫正,治疗的最佳年龄是3—6岁。当孩子7岁左右换牙时,如果出现上下牙咬合创伤、或者出现功能障碍,也要及早治疗,否则对孩子的牙齿和牙床都会出现损伤。所以,家长如果抱着要孩子长到十几岁才去矫正牙齿的想法,显然就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牙齿松动不要轻易拔掉
在各大医院的口腔科每天都有一些因牙齿松动而前来就诊的病人,有的是因为碰撞导致牙齿松动、有的是因为牙周病引起牙齿疼痛、也有因车祸等外伤而引起的脱落。
牙齿松动中最多的还是由于牙周病而引起的。
牙周病也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症状是牙龈出血、红肿、化脓、疼痛、不敢咀嚼、牙齿松动脱落等。但是现在因车祸等外伤引起的牙病也越来越多了。
在患者中对松动牙的认识存在着两种误区,一种是认为凡松动牙都该拔除,另一种则认为松动牙宁任其自行脱落也不愿拔除。其实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偏差的。
牙周炎造成的牙齿松动只要符合适应症可以对其进行固定,而且随着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松动牙是可以存留,并且继续行使功能的。一般3度以上的松动或者牙神经已经坏死等万不得已时才把牙齿拔掉。
对牙周病引起的牙齿,若轻度松动,通过有效的牙周病治疗,多会恢复正常;若中度松动,在治疗牙周病的同时,还应该把松动牙与相邻的牙结扎固定在一起,用以降低松动牙的负荷,阻止牙齿松动的加重,这时松动的牙齿多数还不能恢复;若重度松动,即指3度牙齿松动,这时多采用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