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抗感冒的中医方法
九个抗感冒的中医方法
1、冲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2、多睡觉:人在睡眠时,体内细菌可制造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复。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对感冒尤为适用。
3、冷水洗面:此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不辍,以增强适当性。每日早晚坚持用冷开水洗脸,这样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
4、穴位按摩:用双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后,再用鱼际穴周围的肌肉发达区,揉搓鼻腔两侧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区。按摩涌泉穴和足心,直至发热,使这两个区域的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这样可预防风寒侵入,拒敌于大门之外。
5、食醋滴鼻、熏蒸:将食醋以冷开水稀释,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侧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疗效更佳,食醋可杀灭潜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间,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预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疗感冒,即将100克食醋放在火炉上熏蒸,室内不仅顿时生香,而且醋分子飘散在空气中杀灭室内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发生。感冒流行期间,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6、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医学上称为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对于改善易感冒的体质大有益处。其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搓法恰似用双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样。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所以能增强体质,故而不易感冒。
7、洗鼻法:平时早晚盐水洗鼻也可极大降低感冒发生的几率,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感冒时反复用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鼻腔中的病毒洗出,防止病毒在鼻腔中大量繁殖并不断侵入人体。此法可在2到4天内治愈感冒,且无副作用。
8、呼吸蒸气: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对着袅袅上升的热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此法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9、按摩鼻翼: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两侧。每日上下午各按摩15-30次,以局部红、热为度。一法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细胞分泌,并通过纤毛的“定向摆动”,将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谢物排出体外。
孕妇感冒中医治疗方法
风寒感冒:发热、怕冷、甚至打寒战,无汗、周身酸痛、鼻塞。
推荐生姜苏叶粥:生姜是对付发烧、打喷嚏、咳痰等症状的最好“武器”,有祛痰、祛寒、补气、平喘的作用,苏叶也有发散风寒的效果,在一般药店就可买到。具体做法是:苏叶10克、生姜3片,将白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就可食用了。
风热感冒:发热、咽部肿胀、鼻塞、口渴、大便干燥。
推荐桑叶枇杷粥:桑叶18克,枇杷叶10克,甘蔗100克,薄荷6克,大米 60克。将上述药物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入大米煮至粥稠,趁热服。
流行性感冒:发病急,持续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鼻塞、流涕、咽痛症状并不明显。
推荐白萝卜茶叶粥: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食盐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少许食盐,熬粥,再将茶叶用开水泡5分钟后倒入粥内。白萝卜能够清热化痰,茶叶可以清肺热,有理气开胃,止咳化痰之功效。
感冒中医诊断
感冒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如下。
(1)两个区域性症状
①全身性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或腰背酸痛,有汗或无汗,脉浮,舌苔薄白等;
②局部性症状:咳嗽,流涕,喷嚏,鼻塞,咽痛,声重,声哑,纳差,恶心等。
(2)五个系列症状
①卫表系列:恶寒发热或暂不发热,头痛,身困,有汗或无汗,脉浮,舌苔薄白;
②肺卫系列: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咳嗽,喷嚏,鼻塞,流涕,咽痛,脉浮数,舌苔薄黄;
③太阳经系列:恶寒发热,头痛,项背不适,身痛,无汗,腰背酸痛,脉浮紧,舌苔薄白;
④胃肠系列:恶寒发热,恶心,口苦,呕吐,腹痛,腹泻,脉浮滑,舌苔偏腻,色白或黄;
⑤混合系列: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咽痛,呕吐,腹痛,腹泻,脉浮滑数,舌苔白干。
凡具备①、②、③、④系列中任何一个系列症状者,即可诊断为感冒。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均见者,即符合混合系列症状者,可诊为时行感冒。
便秘的人更易得感冒
经常便秘的人很容易患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
感冒外感邪气是外因,而内因也不可忽视,便秘的人,身体内积热大,容易引起肺热,肺热导致嗓子疼、发烧等实热,如果再外感风寒,内外夹击,自然会出现如咳嗽、流涕、身体发凉、四肢酸痛等感冒的症状。
因此,在感冒的高发期,便秘的人尤其要使大肠通畅,可以减少体内积热,肺内的“火”小一些,形成自然抵抗感冒的基础,远离感冒的威胁。
选择食物来缓解便秘是不错的办法,老年人和儿童可以吃些蜂蜜、芝麻、杏仁、核桃等食物,帮助排便的同时,还能养胃健脑,而对于年轻人,可以多吃一些纤维素,如玉米、芹菜、带皮的蚕豆等,使大便松软,补充维生素。另外,芦荟也有通便的功效,可以将鲜芦荟榨成汁服用,效果也很好。
风热感冒中医食疗偏方
1、麦冬养阴生津,治暑热感冒
麦冬又称麦门冬、寸麦冬等,它是一味传统中药,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主治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对于因热扰心、伤及气阴以及心阴不足的人来说最适合服用,可养心阴、胃阴,去燥热,缓解口干舌燥、心烦不眠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对症下药。
2、用嗓过度嗓子疼,吃胖大海不如吃鲜橄榄
许多用嗓的职业从业者如老师、导游、客服等,因经常用嗓而常出现咽喉肿痛、嘶哑的症状,许多人在出现咽喉问题时常常选择用胖大海来泡水。但胖大海属于一味中药,性味甘凉,长期饮用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来说有害无益。相比之下,新鲜的橄榄味甘酸、性平,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经常服用也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能够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与维生素,何乐而不为呢?泡橄榄喝时如果咽痛严重,不妨再加一小勺食盐,缓解效果会更好!
夏季感冒食疗偏方
1、绿豆茶饮治流感
方 剂:绿豆50克,绿茶5克,冰糖15克。
制作法:绿豆洗净,捣碎,同茶、冰糖放入碗内,用开水冲泡,约泡20分钟。代茶饮用。
功 效:清热解毒。治流行性感冒,症见咽痛、热咳。也可用于预防流感。
2、西瓜番茄汁治风热感冒
方 剂:西瓜、番茄各适量。
制作法:西瓜取瓤,去籽,用纱布绞挤汁液。番茄先用沸水烫,剥去皮,也用纱布绞挤汁液。二汁合并,代茶饮用。 健康生活
功 效:清热解毒,祛暑化湿。治夏季感冒,症见发热、口渴、烦躁、小便赤热、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
3、银翘合剂治风热感冒
方 剂:板蓝根、银花、连翘各30克,荆芥10克(后下)。
制作法:煎成50%脓液,每服30~60毫升,一日3次,儿童酌减。服药后多饮水。
加 减:咳嗽加生甘草、桔梗、杏仁各10克,咽喉肿痛加锦灯笼、山豆根各10克。
功 效:主治风热感冒,咽红喉痛,目赤发热或咳嗽痰黄等。
备 注:风热外感忌用
孩子夏季感冒中医防治支招
感冒,在每个季节都会发病。夏季因气候炎热其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因而预防措施和治疗又有区别。针对夏季感冒的特点与预防,记者采访了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孙小红。
夏季,炎热的气候使得细菌更容易繁殖,在高温下工作或进行户外活动者很容易中暑;吹风扇或空调者又容易受凉感冒,尤其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幼人群更易诱发加重。
目前,空调成为人们夏季快速解暑最广泛而有效的方式,但如果空调使用不当,室内温度偏低(低于20℃)时,可刺激机体,引起皮肤汗腺和皮脂腺收缩,腺口闭塞,血流不畅,将会导致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产生一系列症候群,称为“空调综合征”。中医将这种情况归属于“肺气闭郁”。同时,不定期开窗换气和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易导致微生物污染居室,导致众多疾病的发生。【原理篇】
夏季感冒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人体免疫力低下,更容易遭受风寒或暑热的侵袭而发病。以下因素皆可影响机体抵抗力,诱发感冒的发生:天气炎热,出汗增多;昼长夜短,闷热天气影响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不足;夏季暑湿影响人体的胃肠功能,导致食欲减退,含蛋白较多的肉食减少;气温升高,活动量减少。外因:主要是夏季贪凉或感受暑热、暑湿。酷热时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引起毛孔闭塞,导致伤风感冒;或为避暑而露宿,极易感受风寒;或空调开得过久,室内外温差加大,均可引发夏季感冒。【症状篇】
夏季感冒大多属于普通感冒,与传染性流感不同。主要以病毒感染为主,但若治疗不及时,易引起细菌感染,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婴幼儿,感冒治疗不及时最易合并肺炎,或引发宿疾。另外,由于暑期气压较低,湿气较大,一些空气中的废气漂浮较低,霉菌滋生,易引起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甚至心绞痛发作、中风等。
夏季感冒主要表现为热象突出,微恶风寒,出汗多但不解热;心烦,口渴,咽痛,舌苔黄等症状。夏季感冒包括暑热感冒、热伤风、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等多种类型,这几种感冒的区别在于,除鼻塞、流涕、发烧之外,又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
热伤风多因内有热又贪凉而导致,出现鼻塞、流涕、怕风,也有些患者出现咽痛、咳嗽等,症状相对较轻。
暑湿感冒是指在暑湿季节里感受暑湿之邪所导致的感冒,其症状多见发热、食欲不振、胸闷、头身困重,口虽干但饮水不多等。
胃肠型感冒则多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预防篇】
饮食调理:饮食要清淡,可食用苦味的果蔬,少食用过咸或过甜饮食,多饮水。食用过多高盐食物,会导致唾液的分泌减少;高糖食物也会消耗体内的水分和维生素,引起口干舌燥,使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感冒。清淡食物如性凉、味甘淡的冬瓜、丝瓜等夏令瓜菜,以及绿豆粥、莲子百合粥、荷叶粥等粥品,均能清热祛暑而开胃。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作用,故适当吃些苦瓜、苦菜、茶水、可可等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缺的物质,夏季里人体毛孔张开,汗液也比其他季节增多,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而伤津,因此要注意多饮水,随时为身体补充水分。
注意生活起居:避免大汗时立刻冲凉饮冷;使用空调或风扇时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自己,尽量减少室内外温差;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午睡,补充精力;不宜夜晚露宿;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及时采取防晒措施,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用以急救;注意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病毒感染。
精神调摄:夏季天气炎热干燥,昼长夜短,容易让人产生烦躁情绪。应注意保持愉快而乐观稳定的情绪,以免以热助热,火上浇油。
备常用药:备一些常用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双黄连口服液、感冒冲剂等。老年人如出现鼻塞、流涕热伤风感冒,可在睡前洗脚后用伤湿止痛膏贴敷于涌泉穴,24小时更换一次,可以防治感冒。
为什么春天不能吃黄芪 事实:春天吃黄芪也有好处
春天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这个季节天气变化无常,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这时可用黄芪来固表,抵抗感冒病毒的入侵,如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时多种病菌、病毒也悄然苏醒,平时若自身抵抗力不强的,在这时则很容易生病,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以补虚为主,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的调养,因此春天吃些黄芪可有效增强自身抵抗力。
孕妇感冒中医治疗方法
从中医角度看,孕妇感冒根据发病的季节、病情的不同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一般寒冬季节以风寒感冒为主,夏季主要以风热感冒为主,但并不完全是按照季节来判定。
风寒感冒:发热、怕冷、甚至打寒战,无汗、周身酸痛、鼻塞。
推荐生姜苏叶粥:生姜是对付发烧、打喷嚏、咳痰等症状的最好“武器”,有祛痰、祛寒、补气、平喘的作用,苏叶也有发散风寒的效果,在一般药店就可买到。具体做法是:苏叶10克、生姜3片,将白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就可食用了。
风热感冒:发热、咽部肿胀、鼻塞、口渴、大便干燥。
推荐桑叶枇杷粥:桑叶18克,枇杷叶10克,甘蔗100克,薄荷6克,大米 60克。将上述药物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入大米煮至粥稠,趁热服。
流行性感冒:发病急,持续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鼻塞、流涕、咽痛症状并不明显。
推荐白萝卜茶叶粥: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食盐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少许食盐,熬粥,再将茶叶用开水泡5分钟后倒入粥内。白萝卜能够清热化痰,茶叶可以清肺热,有理气开胃,止咳化痰之功效。
风寒感冒可以吃板蓝根吗 风寒感冒怎么办
针对感冒而言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西医将感冒统归于上呼吸道感冒,故而使用抗身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而中医感冒有多种类型,单就风寒感冒,中医一般主张使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多用辛味药物来疏散外感风邪,用温性药物来减轻或者消除寒性病症。风寒感冒常用的中药有麻黄、荆芥、苏叶、生姜等辛温解表的药物;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等,具体方药的运用,需要专业医生通过辨证论治后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