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低血压怎么办
青少年低血压怎么办
低血压是指循环的动脉压力比正常水平要低。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头晕,蹲下去起来时感到眼前黑黑一片等等。这种疾病虽然许多人可能症状不会太严重,而许多人可能往往也会因为症状比较轻而没有选择治疗。其实这是要不得的,特别是青少年。我见过现实生活中许多青少年因为这个而影响了学业,很是可惜。所以我觉得这种疾病还是要积极治疗的,要不然真的是很不值得的。
1低血压是指循环的动脉压力比较低,比应该的正常水平要低。往往由于这种疾病会损伤肾等身体重要器官,所以这种疾病还是比较受到重视。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这种疾病,该预防治疗这种疾病。
2首先患者应该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改善人的血液循环,时间久了往往患者能够回到正常水平。还有平时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特别是当症状出现的时候也不要心慌。研究表明紧张心情不好也会导致血压降低的。
3还有患有低血压的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更应该合理饮食,补充营养。可以考虑每天多喝一些牛奶,还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我相信做到上面一些患者肯定会得到改善,最后会康复的。
青少年低血糖怎么办呢
低血糖要少食多餐。自古以来,一日三餐就已经成为一个自然规律,然而对于低血糖的人来说,少食多餐才是正确的选择,每天最好可以吃6~8顿为宜。高纤维食物可以稳定体内的血糖浓度,可以延缓血糖的下降,很多低血糖患者为了很好的稳定血糖,吃饭前半个小时都会先摄入一定量的高纤维食物,对于血糖的控制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低血糖会出现的症状,会有虚汗还会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手足发麻;说话含糊不清;烦躁;性格改变;定向障碍;癫痫发作;昏迷。对于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不缓解应到医院处理:方糖或果糖1-2粒;小食:面包1-2片、或饼干5-6块;果汁或含糖饮料需要半杯;饭、粉、面一小碗。
平时要注意:按时进食,生活规律;不可随便增加药量;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运动量恒定;常测血糖;随身带糖果以备用。
青少年学业和运动都需要很多的营养,平时一定要注意调整正确科学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早饭一定要吃,早饭能够提供人体一天所需的营养,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果出现了低血糖的一系列症状平时就更要注意,按时吃饭,身上带些糖或者零食,在紧急状态时可以使用,适当进行运动,不要在烈日下暴晒。
青少年低血糖吃什么好呢
自古以来,一日三餐就已经成为一个自然规律,然而对于低血糖的人来说,少食多餐才是正确的选择,每天最好可以吃6~8顿为宜。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武器”,那就是低血糖要多吃高纤维食物。原因就在于高纤维食物可以稳定体内的血糖浓度,可以延缓血糖的下降,很多低血糖患者为了很好的稳定血糖,吃饭前半个小时都会先摄入一定量的高纤维食物,对于血糖的控制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谷类:大麦,燕麦,荞麦,高粮,糙米,麦麸,薏米等。
蔬菜:笋类最高,胡萝卜,青豆,豇豆,黄豆芽,韭菜,大蒜苗,黄花菜,香椿白菜,花菜,芹菜,茭白,莴苣,辣椒等。
水果:火龙果,木瓜,山楂,杏干,梅干,橄榄等。
青少年因为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所以饮食方面一定要及时的补充到位。特别是对于低血糖的青少年来说,多补充一些糖分摄入的食物是没有影响的,很多家长就会担心摄入太多高热量的食物会影响孩子的身材发育。只要合理的少食多餐,加上一定的锻炼是不会产生影响的!
老年低血压有哪些表现
1、临床表现
(1)无症状性低血压几乎都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病门诊,住院时偶尔发现,老年人对低血压耐受较好,加上反应迟钝,其他病掩盖等因素,低血压易被忽略,事实上,经详细询问病史,绝对无症状者极少,患者常有轻度乏力,偶或头晕,头昏等,一般无器质性病变,其血压低而脉压小,心率偏慢,性格内向,不易激动,肥胖与消瘦者均可见到,以体格瘦弱者较多,老年人较年轻人,女性较男性多见。
(2)症状性低血压大多有轻或中度脑和其他脏器缺血症状,如软弱,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等,部分原患高血压的病人,在合并大面积,严重心肌梗死后,血压反而长期偏低,此时除有低血压表现外,还有心肌缺血的有关证据。
(3)症状性低血压严重时可有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伴体位张力的消失,也即晕厥的发生。
晕厥的前驱症状有:
①过度体力或脑力劳动后出现头晕,头昏,改变体位常使其加重。
②继头晕后很快出现视力模糊,眼花,黑朦等。
③可有轻度的听力减退或耳鸣。
④软弱无力,站立不稳,有欲倾倒感。
⑤面色苍白,精神紧张,说话吃力,甚至欲言而张不了口。
⑥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⑦多数患者来不及扶持支撑物或立即采取卧位,坐位便旋即发生晕厥而跌倒。
相当多的病人晕厥时无他人在场,部分病人可有面部或头部皮肤擦伤,老年人可因摔倒而骨折,也可因血压突然明显降低而合并脑血管意外或急性心肌梗死等,个别老人可因晕倒后长时间受凉而合并肺炎,除心源性和神经源(中枢)性者外,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心率可慢可快,心音多低,弱;深浅神经反射均存在(不同于昏迷),病人多能清楚地描述晕厥前的情形或所处的环境,一般发作十几秒钟到十几分钟,很少超过20min,病人清醒后仍可见有面色苍白,多汗,手足发凉,无力言谈,少数晕厥时间不长且无严重外伤或合并症者,可自动或在他人扶持下到附近医疗单位就诊,此时多已无明显异常发现;只有存在引起晕厥的原发器质性疾病者,仍可检查到相应的阳性体征。
2、分类
(1)无症状性低血压:即血压虽低,但因老年人活动量小,工作多系坐位而对低血压耐受较好,所以在安静状态可无症状;但在应激状态时,因老年人自动调节血压功能降低,脑部血流不能得以及时,充分供应而出现症状。
(2)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低至13.4~9.3kPa(100~70mmHg)时,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大部分人的脑血流灌注尚可得到保证;但收缩压不足9.3kPa(70mmHg)时,因已不能保证大脑正常活动所需的起码的血流灌注而出现脑缺血症状,轻者可纠正,重者易成为不可逆性,预后差。
(3)体位性低血压:由卧位自动变为直立位时出现明显血压降低,称为体位性低血压,其具体标准如下:受检者安静仰卧10min然后每分钟测血压,脉率1次,直至2次血压值近似时,取其平均值作为体位变化前的血压值,之后,让其自动站起,将右上臂置于与心脏相同的水平,再测血压,脉搏,记录即时及其后每分钟的数据与站起前相比较,共记录7min,立后血压至少下降2.7/1.3kPa(20/10mmHg)或收缩压降至10.7kPa(80mmHg)以下,且维持2min以上,近年来,国内已有人应用电动平卧-直立倾斜床,配以自动,定时心电图,血压,脉率监测仪来诊断直立性低血压或直立性晕厥,更为方便,安全,准确。
体位性低血压又可分为:
①可逆性体位性低血压:较多见,老年人特别是长期卧床者,多有下肢或全身静脉回流不畅,如静脉炎,静脉结构缺陷,肌肉萎缩,肌泵作用减弱等,若同时有心梗,心衰或不慎使用强利尿药,可促使体位性低血压发作,甲基多巴,胍乙啶等影响交感神经功能致可逆性小动脉反射消失,当病人改变体位时,也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以收缩期血压下降明显,舒张压基本不变,心率增快为特征,个别时间可出现晕厥,病因去除后多可得到纠正。
②不可逆性体位性低血压:某些病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尤以α-肾上腺能神经减弱,释放缩血管介质减少,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另外,shy-Dragers综合征是一种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老年性疾病,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排尿,出汗和性功能失调等)和其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系自主神经中枢,小脑,延脑的橄榄核,脑桥,脊髓等处明显变性,萎缩所致,预后差,病死率高,国内一组随访5年的患者中,病死率达44.1%。
青少年也要测血压
19岁男孩达三级高血压水平
昨日,19岁的大一男生小孙因为总是感觉头晕,到武汉市第三医院进行就诊,该院的心血管内科主任蒋雯医师为其进行检查后发现,小孙的高压为190mmHg,低压为110mmHg。
蒋雯表示,“该男孩血压达到三级高血压水平,属于比较严重的类型,由于该男孩体重160斤,其父亲也有高血压病,不良饮食习惯及家族遗传是致病原因之一。”
蒋雯介绍,我国目前成人高血压患者患者比例高达18.8%,患高血压的人群也是趋于年轻化。发病原因除遗传因素外,还受到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影响,如肥胖、饮食口味偏重、长期缺乏锻炼和长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都容易得高血压。
高血压控制率不足10%
“很多高血压病人是没有症状的,许多患尿毒症、脑出血的病人都是高血压控制差,最终导致器官受损,脑血管意外发生的。”蒋雯说,人们应该长期监测自己的血压,了解高血压的标准临界值。
据悉,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突破2亿,也就是说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而我国当前的高血压控制率却不足10%。
专家提醒,青少年更应该监测血压,因为青少年高血压患者面临比成人更长时间的器官保护难题。
降压药并非越贵越好
“降压药种类繁多,并非越贵就越好。” 蒋雯介绍,治疗高血压是具有个体化的,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目前高血压治疗误区较多,因为觉得中药无毒副作用而放弃西药,或者依赖保健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许多患者在患了高血压后,在药店随便买药,认为这经济实惠,但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 蒋雯介绍,患者在使用短效药物后血压很快降下去,但是维持时间短,血压波动大。这样很容易造成脑血管意外和其他把器官损伤。
另外也有些患者血压一恢复正常马上自行断药,用药依从性很差。事实上高血压需要长期规律用药维持,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高血压青少年肥胖相关性疾病之一
心内科门诊偶有青少年患者因血压升高看病,一部分合并肥胖。据统计,青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3.5%,肥胖的青少年远比正常体重的青少年患有高血压的概率高。青少年高血压的定义依据年龄略有不同。对于年龄≥18岁的青少年,2次测得血压>140/90mmHg即为高血压;对于年龄不足18岁的青少年,高血压被定义为血压超过同年龄、性别、身高段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120-140/80-90mmHg不等)。高血压前期则被定义为>120 /80mmHg。国外有调查显示,肥胖的青少年男孩中,约30%合并高血压或高血压前期,肥胖的青少年女孩中,这一比例为23%-30%。高血压前期的青少年中,每年约7%会发展为高血压。在我国,由于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有增多趋势,青少年高血压的比例也有升高的趋势。
肥胖患者脂肪细胞功能异常,可以在各种刺激下异常分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瘦素,抵抗素、脂联素等,促进血管和全身胰岛素抵抗,自主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障碍等,最终引起高血压。
长期摄入过多的盐(主要源于加工食品、快餐)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摄入过量的盐不仅可以升高血压,而且可以导致儿童的肥胖,主要原因为摄入过量的盐后会口渴,继而摄入过多的含糖饮料。部分儿童和青少年有肥胖的家族史。
对于青少年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不仅要明确高血压这一诊断,还应该对高血压进行危险分层,同时评估是否存在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如左室肥厚、微量蛋白尿、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国外有研究证实,约30%-40%肥胖的高血压儿童和青少年合并左室肥厚,而左室肥厚被认为是高血压儿童和青少年的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与肥胖和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青少年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和降压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为:减轻体重、有氧运动和饮食方式的改变。①减轻体重:减重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改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体重指数(BMI)降低10%,短期内血压就可以降低8-12mmHg。因减重比较困难,容易失败,因此,基于家庭生活的干预措施显的颇为重要。②有氧运动:坚持有氧运动3-6个月后,收缩压可有效降低6-12mmHg,舒张压可降低3-5mmHg,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压,长期坚持还可以控制体重。推荐每日静坐的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③饮食改善:对于所有合并高血压的青少年,均推荐改善饮食结构。控制盐的摄入量对于肥胖青少年的高血压治疗有重要作用,应避免或减少含盐的加工食品或速食。盐摄入量减少54%,收缩压约降低2.47mmHg,这一数值对于群体而言有较大的意义,尤其考虑到终身摄入过量盐对血压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人认为,限盐同时富含多种营养元素(钙、镁、钾等)的饮食比单纯限制盐量的饮食更有益于高血压的治疗。此外,新鲜水果、蔬菜、纤维素、奶制品的摄入也利于青少年血压的控制。
对于以下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应考虑降压药物的使用:2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糖尿病以及尽管采取上述非药物措施血压仍持续高者。降压药物的种类和成年人类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者,基于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可选用ACEI或ARB;对于合并糖耐量异常者,应避免使用影响糖耐量的降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对于合并左室肥厚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保护心脏功能。单一降压药,每日服用 1次可以降低血压最佳;若须1种以上降压药物,应考虑患者的依从性。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青少年患者,生活方式的管理、血压控制固然重要,但切记:定期复查也很重要,须在医生的帮助下确认血压是否达标、服药依从性、监测药物副作用(服用利尿剂须监测电解质,服用ACEI或ARB须监测肾功能)以及是否出现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等。
老年低血压如何避免
一、病因治疗。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或根据需要改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心痛定或中药等,必要时可停用降压药;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站立时注意不要过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压引起摔跤等。
二、适当加强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
三、调整饮食,进行食疗。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适量饮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适量饮酒(葡萄酒最好,或饮适量啤酒,不宜饮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流,促进心脏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
在饮食上应品种多样,荤素兼吃,合理搭配,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禽蛋、瘦肉、牛肉、牛奶、鱼虾、猪血、鸭血、贝类、土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常食莲子、大枣、桂圆、桑椹等,有养血补心、补脾健脑之效。此外,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
四、如低血压同时伴有眩晕、头昏、手常发凉、易疲倦等症状,可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熟附片、大枣,并应重用甘草(15~30克),亦可单用甘草治疗。
五、增加回心血量,可以用穿有弹性的长袜、系紧身腹带或用弹力绷带包扎下肢,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改善低血压状态,特别是对直立性低血压更为有益。
六、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
老年低血压的治疗
老年人引发低血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衰退,神经调节功能低下;动脉硬化使动脉弹性减小;体质虚弱;在闷热或室内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及长期卧床,体位突然改变等. 意见建议: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 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饮食:加强营养,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多食补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如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可以服用一些益气的药物如参脉饮.还可以吃一些补阳的食物如羊肉,鸡肉顿人参等.
老年低血压的原因
(1)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女性,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
(2)体位性低血压,指患者从平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显症状,常见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3)继发性低血压,是继发于某些疾病的基础上,包括心血管疾病,如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严重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血容量不足,如贫血、急性失血、休克。